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65部分

江山战图-第365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钱从哪里来的?”张铉瞥了一眼妇人问道。

在张铉面前,妇人完全收敛了撒泼,低眉顺眼道:“回禀张大帅,小女子是西城卖菜的,这些铜钱也是买菜的人平时付给小女子,最后攒了十几贯钱想用掉。”

众人见这个满脸横肉中年妇人自称小女子,不少人‘噗!’的笑出声来,张铉也险些笑起来,他忍住笑又道:“难道这种钱你也是当一贯老钱收进来?”

中年妇人不敢说谎,半晌才怯怯生生道:“小女子是十文钱当一文钱收。”

“看来你也不傻,不会做吃亏之时,但你居然想一贯钱买四支羊腿,你以为这位老丈不懂,就想糊弄过去了,是不是!”

张铉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中年妇人吓得磕头如捣蒜,“小女子知错,再也不敢了,张大帅饶我这一次,我再也不敢了!”

这个女人虽然可恶,却也没有犯法,送官就没有必要了,张铉喝令亲兵道:“掌嘴十下!”

两名亲兵一人抓住妇人手腕,另一人左右开弓,狠狠抽了妇人十记耳光,脸颊顿时肿了起来,张铉怒斥道:“看在要过年的份上,先饶你这一次,若下次再敢欺人,就砍掉你的脑袋,走吧!”

“谢大帅宽容,我真不敢了!”

妇人磕了三个头,抓起地上的钱就飞奔而去,惹来众人一片大笑。

张铉这才走出人群,翻身上马,向城内而去,远远听见老者大喊,“多谢张将军主持公道!”

张铉回头摆摆手,纵马奔进了城内。。。。。。

回到府上,亲兵们各自回了营房,张铉则向内宅走去,走到内府门口,只见内府院子里站满了下人,难道外面看不见下人,原来都集中在这里了。

张铉见他们一个个翘首踮脚,不知在看什么,心中不由有点奇怪,这时,旁边有人轻轻挽住了他的胳膊,张铉回头,却见武娘笑吟吟站在身旁。

武娘已经怀孕五个月,肚子挺了起来,张铉指了指人群笑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大姐在发年赏了!”

张铉恍然,马上要过年了,是该发年赏了,年赏也就是年终奖,自古有之,无论店铺的伙计还是酒肆的酒保,每年年底都会有一笔额外的奖励,张铉家中也不例外。

目前张铉府里的下人已经增加到七十几人,管家、管家婆、账房、门房、丫鬟、厨娘、花匠、茶童、马夫、车夫、乳娘、杂役等等,一应俱全,还有二十名女护卫,卢清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除了每月的固定例钱外,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年赏,另外,吃穿住用,都不用花钱,在益都县是出了名的待遇好。

张铉其实也知道一点点,卢清给他说过,这次年赏最高的是王乳娘,卢清给了她一百贯钱,主要是卢清奶水不足,孩子又能吃,全靠王乳娘哺乳,卢清心怀感激,其次就是女护卫,每人有五十贯赏钱,乳娘和女护卫比较特殊,和阿圆、梨香一样单独给赏,不和众人一起。

张铉听见阿圆喊道:“宋大志!”

宋大志是府中三个车夫之一,负责给夫人们外出赶马车,长得敦敦实实,人也很老实,他连忙举手,“在这里!”

“赏钱十三贯!”

张铉府中的年赏一般是一个月的例钱,然后稍微多了一点,宋大志的月钱是十贯钱,年赏就给他十三贯,宋大志喜出望外,上前谢了夫人,便扛起一只麻袋向外走去。

阿圆接着又喊:“于善,十贯钱!”

“来了!来了!”

一个老者挤上前,他是花匠,每月有八贯钱的例钱,虽然后世讲究隐私,谁拿多少钱互相都不知道,但这里没有隐私,谁每月拿多少钱大家都清清楚楚。

十贯钱有六十斤重,于善毕竟五十余岁了,刚走了两步,只听‘哗!’的一声,口袋落地,钱绳也断了几根,满地铜钱乱蹦。

众人一起帮忙捡钱,张铉也拾起一把钱扔进袋子里,于善连声感谢,张铉对旁边一名杂役道:“替老于把钱送回屋去。”

这时,坐在前方的卢清这才看见了站在门口的丈夫,她让阿圆继续放赏,自己起身向张铉这边走来。

“夫君什么时候回来的?”卢清欢喜地问道。

“我刚到家,看这边挺热闹,便过来看看。”

“是啊!每年这时候总是最忙,准备过年,还要给大家发年赏。”

张铉点点头,他见满地的钱袋子,便笑问道:“发这么一大堆钱,搬着不累吗?”

“夫君还别说,我正想提提意见,每个月发例钱都是件苦差事,账房要准备两天,还要人去搬钱、分钱,大家累得半死,我说给大家发黄金,但一两黄金又太多,剪得太碎又不方便,夫君能不能想想什么办法,让我们轻松一点。”

张铉忽然想起城外那个妇人的一贯烂钱,稍不注意就被人坑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铜钱价值太低,黄金价值太高,需要找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时,旁边武娘抿嘴笑道:“我倒有一个办法!”

武娘从腰间取出一只系着红绳的小钱,笑着递给张铉,“夫君看看这个。”

张铉接过小钱,大小和五铢钱差不多,却沉甸甸的,他一眼便认出这是枚金币,黄澄澄的光泽是黄金特有,上面还有西方人物像,一看便知是从西方流入的金币。

“这是哪里的金钱?”旁边卢清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在疏勒时得到,是粟特商人从西方带来,他们说是西方拂麻国的钱,在他们那边很通行,在长安波斯邸店也能兑换到。”

张铉忽然明白了,拂麻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原来这是东罗马帝国的金币,他想了想笑道:“这枚钱先借我用用。”

“这枚钱是我的幸运钱,不能给你,我那边还有几枚,等会儿我拿给你。”

544。第544章 积极备战

官房内,张铉将几枚金币放在桌上,对韦云起和房玄龄笑道:“你们看看这个。”

韦云起见多识广,他拾起金币看了看,“这是粟特人的金钱,当初在长安市场很火爆,一枚金币可以抵一贯钱,后来朝廷禁止这种金钱流通,市面上便看不到了,不过听说一些大商铺私下里还用它交易。”

房玄龄知道张铉这么神秘地把自己找来,一定是有缘故,他心念一转,便猜到了张铉的意图。

“大帅不会是想自己发行这种金钱吧!”

张铉点了点头,对二人道:“我一直在想,我们北海郡大规模养牲畜,种植粮食,把物资卖给别人,却拿回一大堆铜钱,弄得我们什么东西都价格上涨,铜钱不能当饭吃,所以我在考虑,为什么我们不大量修建仓库,从别人手中把物资买回来,有了足够的物资才能供养军队,才能迅速平息灾荒,安抚饥民,眼看天下大乱在即,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所以大帅就想铸造金钱,用黄金从其他地区买各种物资储备起来,大帅是这个意思吧!”

“我确实是这样考虑,我想知道我们库存有多少黄金和铜钱?”

韦云起想了想道:“黄金大约十一万两左右,铜钱有五十万贯。”

“有多少粮食、布匹?”张铉又追问。

“粮食大概有四十七万石,帛八万匹,生铁不太多,二十万斤左右。”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对两人道:“辽东柳城仓库那边还有十几万石粮食和数万件兵器,我打算把它们全部运回来,另外,我想从江南、巴蜀那边购买粮食和布帛,从历阳郡购买生铁,把我们黄金和铜钱全部换成物资。”

房玄龄想了想道:“大帅如果把黄金和铜钱全部用掉,那拿什么奖赏士兵?”

张铉拾起桌上的金币,笑道:“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事情,我听左孝友说过,东莱郡那边盛产黄金,主要从河中淘金砂,从前很多人就是以此为生,王薄和孟让为什么有这么多黄金,实际上就是从淘金者手中夺取,还有朝廷少府寺曾经在东莱郡那边有几座金矿,设置了专门的冶金署,据说王薄从冶金署仓库中一次就抢走了四万两黄金,我觉得我们应该恢复采矿,只需几年时间,我们手中就应该有不少储金了,用它们来铸造金钱,我们就能逐渐控制各地的民生命脉。”

张铉眼中满含期待地望着两人,“你们以为如何?”

韦云起和房玄龄都能理解张铉的雄心壮志,尤其这次渤海会事件后,他们已经渐渐摆脱了朝廷的控制,还有这次进攻辽东以及随后发生的高句丽事件,朝廷明明知道所有发生的事情,却保持了沉默,这就说明朝廷已经拿他们无能为力了。

正是有这种深切的感受,所以张铉才想抓住机会,渐露锋芒,不再受朝廷的控制,这其实也是他们的愿望,索性甩开顾虑,大干一番事业。

“大帅既然决定了,那就甩开手干吧!”韦云起笑道。

张铉目光又望向房玄龄,房玄龄也缓缓点头,“仔细筹划,大胆去干!”

“好!那我们就分一下工,云起负责恢复金矿,募集人手采金,玄龄负责贸易,利用江都的几家商行从各地采购粮食物资,先安排好人手,等新年后就开始运转起来。”

。。。。。。。。

韦云起先走一步了,房玄龄留了下来,他还有几件事要和张铉商量。

“大帅,我觉得还有一件重要之事,大帅刚才忽略了。”

“说说看,我把什么事情忽略了?”

“增兵!”

房玄龄缓缓道:“我们现在只有三万军队,要想做大事,至少需要十万军队才可以应对自如,如果考虑到练兵时间,大帅应该尽快着手增兵了。”

张铉沉吟片刻道:“贸易也好,采矿也好,都可以说是为了恢复民生,但增兵太过于敏感,最好能找到一个借口。”

“大帅不是河北招讨使吗?我觉得攻打河北乱匪就是最好的借口,我听说卢明月打算在魏郡称帝,已自封为魏王,大帅不妨向天子上书,讨伐逆匪卢明月,这样大帅扩兵备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打卢明月,不打就近的高士达?我听说高士达也准备称帝登基。”

房玄龄微微一笑,“将军别忘了黎阳仓,里面还有四十万石粮食,卢明月对黎阳仓也是势在必得,我们有水运便利,战船数百艘,攻打黎阳仓更加有利,为何要把这块肥肉拱手让给卢明月?”

张铉默默点头,房玄龄说得有道理,黎阳仓的四十万石粮食,绝不能被卢明月夺走,他早就想和卢明月清算一下老帐了。

张铉沉思良久又道:“如果我们军队去攻打卢明月,窦建德和高士达乘虚进攻青州怎么办?”

房玄龄对这个担忧早胸有成竹,他笑道:“大帅可以暂时把高唐之民迁到齐郡,然后用战船封锁黄河,使高士达和窦建德无法渡江,瓦岗那边有裴仁基在东线作战,相信瓦岗军不会向东扩张,如果大帅还不放心,可以把陈海石的五千军队从琅琊郡调到济北郡驻防,这样即使瓦岗军能突破裴仁基,济北郡还有一道防御,我觉得青州应该无恙,再说将军也不可能一点军队不留。”

张铉被房玄龄说服了,他笑道:“好吧!我现在就上书天子,准备讨伐卢明月。”

停一下,张铉又意味深长道:“既然我们要布局黎阳仓,那就有必要同时告诉天子,瓦岗李密就是李建成,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

就在第二天,数百名骑兵奔赴青州六郡各地,传达大帅下达的募兵令,一时间,各城门门口都贴上了招募士兵的通告。

益都县城门处,挤满了数百名看通告的普通民众,有人摇头晃脑念道:“河北招讨使张铉告各位乡亲父老,河北匪患日趋猖獗,来年必将大举南下,暴虐青州,为保卫家园,特招募勇武之士为兵,凡报名为兵者,可得军田二十亩,免税赋十年,福荫子孙,望各位勇烈壮士踊跃报名,保卫家园,保卫父母妻儿。。。。。。”

这时,一名额头上长有白斑的魁梧男子大喊:“张大帅说得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不能再被乱匪掠夺,我们堂堂男儿应该挺身而出保卫家园,保护父母妻儿。”

众人纷纷应和,“说得好,张大帅待民不薄,我们应该响应号召,保卫家园。”

不知谁大喊一声,“报名点就在城内,我们去看看!”

百余名青壮男子向县城内涌去,县城内的报名长桌前早已排了几队长长的队伍,十几名军队文官正忙碌地登记报名者信息,但登记之前需要进行简单的测试,测试就在旁边,只要能把一把四十斤重的石锁举过头顶便算合格。

这时,额头上长有白斑的魁梧男子走上前,单臂很轻松举起了石锁,顿时赢得一片喝彩,旁边正在巡视募兵的尉迟恭很惊讶,这可是四十斤重的石锁,他又喝问道:“这汉子,能不能再举一只?”

男子伸手又抓起另一只石锁,左右石锁同时举起,又将双锁向天上一抛,在一片惊呼声中轻轻接住,身手非常矫健,明显是练过武之人。

尉迟恭大笑,走上前拍了拍他肩膀,“好武艺,至少可以当个队正,叫什么名字?”

“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