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52部分

江山战图-第352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羡慕韦兄能有机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说实话,我也希望圣上能放我到地方为官,就算当个县令我也愿意。”虞世南感叹道。

韦云起摇了摇头,“我只是很幸运跟随了张将军,这些牧草种植,码头修建,船场恢复,还有土地粮食耕种,无一不是张将军大力推进的结果,不瞒伯施兄,兵部去年秋天责令我们铲除所有的大叶草,不准继续种植,但张将军却告诉我们不要理睬兵部的无礼要求。”

虞世南愕然,“为什么不准种植牧草?”

“因为兵部怀疑我们想养战马,没有得到太仆寺的批准,你也知道,兵部严禁各地私养战马。”

“那你们想私养战马吗?”虞世南似笑非笑地问道。

韦云起笑了笑道:“我这样告诉伯施兄吧!去年我们养羊十三万只,牛四千头,马、骡、毛驴大约两千多匹,今天我们养羊数将突破三十万只,牛要突破一万头,马、骡、毛驴也要突破万匹,到明年再翻一倍,北海郡将成为天下第一畜牧大郡,不仅如此,我们的捕鱼量也将是天下第一,让青州民众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吃到鱼肉羊肉,家家户户都有畜力车,我们要让青州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地区,真正实现国泰民安,这就是张将军的追求,绝不是剿匪打仗那么简单。”

虞世南默默点了点头,韦云起的话句句说在他心坎上,这时,前面出现十几栋民宅,一名老人正赶着一群羊进了羊圈,虞世南连忙翻身下马,走到羊圈前,他笑着问赶羊的老者:“老丈,这些羊都是你的吗?”

老者呵呵一笑,“一半是我的,一半是军队的,我替军队养羊挣点灯油钱,明年打算再养一百只羊。”

“原来如此,听口音,老丈好像不是本地人吧!”

“我是清河县人,带家人逃难来这里,已经快四年了。”

“听说清河郡已经被张将军收复了,老丈要回去吗?”

老者摇了摇头,“在这里有房有地,还有五十只羊,干嘛要回去?”

“老丈有多少土地,能告诉我吗?”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我大儿子有三十亩土地,次子有一百二十亩土地,本来我也有三十亩良田,但我没要,要了二十亩麻田和五十只羊以及一头牛,我更喜欢养羊羊牛。”

虞世南着实不解,“为什么老丈长子只有三十亩,而次子却一百二十亩?”

老者咧嘴笑了起来,“这位先生是第一次来北海郡吧!三十亩是业田,每人都有,但我次子在青州军,立了不少军功,挣了九十亩军功田,将来还可以留给孙子。”

虞世南心中觉得很震惊,这完全和朝廷的制度不一样,似乎北海郡已经建立自己的制度了。

这时,韦云起走过来笑道:“伯施兄不用吃惊,这是圣上许可的,当初他给不了钱粮奖励,便答应我们以军功换土地,至于标准则是我们自己核定,我们根据官府土地存量来决定。”

老者认出了韦云起,连忙出来行礼,“原来是韦使君,小民失礼了。”

“老丈不必多礼,我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县里官学已经造好,下个月就开课了,让你孙子去读书吧!费用还是将军之前的承诺,五年食宿全免。”

“太好了!”

老者欢喜得连连作揖,“我们祖孙三代这下终于有一个识字的人了。”

离开了民宅,虞世南终于忍不住惊诧地问道:“他只是一个养羊的老农,他的孙子可以进官学?而且还是食宿全免?”

“将军当初做决定时,我也和你一样惊讶。”

韦云起笑了笑,翻身了上马,虞世南也跟着上了马,不解地望着韦云起,等待他的解释。

“后来我想通了,张将军是想彻底解决隋朝动乱的根源,伯施兄应该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你是说。。。。。士族?”

韦云起点了点头,“不仅是士族,也包括关陇贵族,几百年来士族垄断了学识,也就垄断了权力,张将军认为只有给贫寒子弟机会,才能最终打破士族的垄断,所以我们目标是青州六郡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读书,无论贵贱贫富,不仅推广学识,还有书籍、纸张、笔墨,这些都要大量生产,让它们足够廉价,就算普通人家也能拥有,经过十年二十年努力,士族的优势也就慢慢消失了。”

虞世南越听越惊奇,最后他低低叹息一声,“我现在才知道,张将军确实是非常人,或许他真能做一番大事,虽然我出身世家,但我也希望能看到士族优势消亡的一天。”

“伯施兄为何不留在青州呢?”

“我?”虞世南不由一愣,这句话来得很突然。

韦云起点点头,取出一封信递给虞世南,“这是张将军给你的亲笔信,他敬佩伯施兄的人品和学识已久,他希望你能留在青州,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虞世南接过信,但他没有立刻看信,而是沉默良久对韦云起道:“请韦兄转告张将军,或许有一天我会来青州,但现在不行!”

。。。。。。。。。

虞世南最终没有在北海郡久留,两天后,杨倓急信送至,结束了虞世南尚没有结果的调查,虞世南随即起程返回江都,一场关于张铉暗通渤海会的调查便不了了之。

随着高慧的再次到来,房玄龄代表张铉和高慧以两万两黄金,二十万石粮食的价格达成一致,隋军将释放最后的十五名渤海会的骨干人物,至此,经历了一个半月的河北立足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河北立足之争实际上也是张铉重新控制青州的争夺战,张铉借用战争的形势控制住了青州六郡中离心最大的济北郡,用驻兵方式控制住了核心齐郡。

但这种控制也给张铉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其中最严峻的一个后果便是他和朝廷的关系产生了裂痕,开始变得貌合神离。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张铉绝不会再走杨义臣和张须陀的老路,他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524。第524章 远方亲戚

河间郡高阳县,一支从北方过来的突厥人马队格外引入瞩目,十几名突厥大汉赶着十几匹强壮的骏马在宽阔的官道上奔行,不断激起滚滚黄尘。

马队约行了两三里,便抵达了沱水码头,从这里渡过沱水,南面便是河间郡,或许是战争停止的缘故,沱水码头上等待渡河的人格外多,南来北往的商人、卖菜的农夫,以及走亲访友的平民,使码头上熙熙攘攘,热闹异常。

这支突厥马队到来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时一名商人慢慢走上前,仔细打量这十几匹骏马,他显然是识货之人,越看眼睛瞪得越大,最后他激动地对为首突厥大汉道:“这马卖一匹给我吧!我给你三百两黄金。”

“不卖!”为首突厥大汉毫不犹豫拒绝了他。

“那五百两黄金,怎么样,就卖一匹给我。”商人又抬高了价格。

周围人开始轰动起来,居然有人出五百两黄金买一匹马,这是什么宝马,难道是千里马吗?

无数人涌过来看热闹,突厥人仿佛已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为首大汉不耐烦对商人道:“你这人真不好歹,这种马你买得起吗?别烦人了。”

商人见他不肯卖,顿时满脸沮丧,自言自语道:“你说得对,五百两黄金怎么可能买得到!”

“这位大哥,这到底是什么马,连五百两黄金都不够。”旁边人七嘴八舌问商人道。

商人叹了口气道:“这可是纯正的突厥种马,千金难买,他们居然有十几匹,我做了这么多年牲畜生意还从未见过,就算是在突厥也十分珍贵。”

周围人一片哗然,这时几名青壮男子互相使了个眼色,立刻向码头上一艘快船走去。

这时,为首突厥汉子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喊道:“谁载我们过河,我们出三倍船钱!”

立刻有几艘渡船争先表示愿意载他们,突厥人赶着马匹上了两艘大船,渡船缓缓向对岸驶去,那名商人站在码头上,失魂落魄地望着十几匹种马远去,口中依旧念念有词。

不多时,突厥马队上了岸,又继续沿着官道向南而去,但走了不到一里,只见一队数百人的骑兵疾速奔来,片刻便将他们团团包围。

为首一名偏将喊道:“这些人都是突厥奸细,给我统统带走!”

为首突厥大汉骂道:“什么狗屁,我们不是突厥人,我们是铁勒人,就算是你们主公窦建德也不敢这样无礼!”

偏将听见他直呼主公的名字,倒不敢唐突了,他连忙摆摆手,制止住准备抢马的士兵,抱拳道:“请问阁下是哪位?怎么会认识我们窦公?”

“我们是拔野古俱伦部人,你们的战马一大半都是从我们那里买的,我才几年没来中原,难道你们就不认识我了吗?”

偏将大吃一惊,“莫非你是铜泰少酋长?”

“哼!知道我的名字还要抢我的马,你们胆子倒不小。”

偏将连忙施礼,“误会!误会!有探子说发现突厥奸细我们才赶来,没想到是少酋长。”

“什么奸细,分明是贪图我的战马,我告诉你们,这些战马你们若动了可要倒大霉,如果识趣就让我们赶路。”

这名偏将虽然不敢无礼,但对方赶着这么多名贵的种马,如果不问清楚去向,上面怪罪下来,自己可承受不起,他便小心翼翼问道:“请问少酋长,这些战马是我们的货物吗?”

拔野古部的铜泰自然就是张铉的大舅子,辛羽的胞兄,他这次南下是奉父亲之令给张铉送来十几匹最优秀的种马,便于张铉培育战马,另外还带来上千斤紫花苜蓿种子,这是张铉去年专门写信给辛羽父亲图勒,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图勒毫不犹豫拿出了他们最珍贵的种马,让儿子带去青州。

这些马匹都稍微修饰过,看起来和普通马匹没有什么区别,加上他们重金行贿了边塞守将,便没有受到刁难,平安无事地过了罗艺的地盘,却没有想到在沱水渡口被人识破了这些战马的珍贵。

好在俱伦部和窦建德的关系很好,铜泰也来过几次河北,卖了大量马匹给窦建德,窦建德的近万匹战马,大部分都是从俱伦部手中买来。

铜泰摇摇头,“这些马匹我要送到南方去,不是你们的货物。”

偏将犹豫了,半响道:“这个。。。。。。恐怕要我们窦公同意,我才能放你们南下。”

铜泰大怒,刚要开口,这时远处又奔来一支骑兵队,也是巧,正是窦建德准备北上高阳县,正好遇到了他们。

偏将连忙上前禀报了这件事,窦建德看了看这些马匹,他着实有点动心了,草原卖给中原的战马大多阉割过,极少有种马,而这些居然都是纯正的突厥种马,这可是宝贝啊!

窦建德上前呵呵笑道:“原来是铜泰贤侄,两年不见了。”

铜泰向他拱拱手,“窦公身体看起来不错,父亲让我替他向窦公问好。”

“多谢你父亲!”

窦建德又看了一眼这些种马,笑问道:“不知这些马匹准备卖给谁?”

“这些马匹不是货物,是我父亲给女儿的嫁妆,是专程送给张铉。”

周围人一片惊呼,窦建德脸色略略一变,缓缓道:“难道贤侄不知道我们正在和张铉打仗吗?”

铜泰摇了摇头,“我们不参与你们的战争,我刚才说了,这是我妹妹的嫁妆,如果窦公想抢走嫁妆,不仅会成为我们拔野古的仇人,我想张铉也绝不会答应,请窦公三思!”

如果列举窦建德现在最怕之人,已经不是大隋天子,也不是渤海会高烈,而是张铉,济北郡一战,将窦建德杀得胆寒心裂,至少现阶段他不敢再招惹张铉。

尽管这些种马让他心动,但想到会由此引起张铉的震怒,他还是不得不放弃眼前的利益。

“好吧!就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不为难你们。”

窦建德随即令道:“让他们去清河郡,沿途不准刁难!”

.......

两天后,铜泰率领马队抵达了高唐县,隋军虽然集中在高唐县,但在清河郡各条官道入口都修建了烽燧和哨岗,所以在马队刚进入清河郡时,高唐县便接到了边哨的鸽信。

也是巧,张铉正好在高唐县视察夏种,黄河以北并不种植水稻,在小麦夏收结束后,再种一季粟,土地稍微贫瘠之地则种豆子,这样秋天又可以收获一季粮食。

马队到来在张铉的意料之中,就是他写信去向图勒求援,希望能得到几匹优良种马,从时间上算,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到来,但张铉却没想到,铜泰居然亲自领队前来。

当铜泰率领马队来到军营前,张铉率领众人已等候多时。

“老弟,多年未见了!”

铜泰豪爽大笑,上前和张铉重重拥抱一下,张铉又打量一下铜泰,只见他满脸大胡子,皮肤黝黑粗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俊朗,仿佛老了十岁,只是目光还和从前一样清澈。

“老弟,我妹子呢?”铜泰拍了拍张铉的肩膀笑问道。

他并非不懂中原礼仪,只是因为张铉是他妹夫,才这么随意。

张铉微微笑道:“她当然在家里,不过我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