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16部分

江山战图-第216部分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马幼婆呆住了,她从未见过夫人这样失态,她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夫人还是告诉老爷吧!”

一句话顿时提醒了卢夫人,她立刻不哭了,对!她要给丈夫写封信,马上就写。

。。。。。。。。。

张铉带着尉迟恭、罗士信和裴行俨护卫着一辆马车离开了上东门,沿着官道向东疾驰而去,马车里,卢清悄悄拉开车帘,望着碧蓝的天空,望着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她心中无比快乐,她觉得自己也像一只冲出囚笼的小鸟,自由地飞向幸福的彼岸。

“公子,我们几时能到北海?”旁边阿圆替她问出了自己的心声。

张铉笑道:“最多五天吧!相信我们会一路顺风。”

众人加快了速度,渐渐地,他们离洛阳城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官道远方。

308。第308章 再回北海

北海郡的春天格外明媚,在晴朗的天空下,几只黄鹂披着黥亮的羽毛梳理着筑巢,巨洋水和济水两岸令人欣喜地长出了嫩嫩的牧草,水面上游满了一群群鸭子和白鹅,不时会有几艘渔船驶过,田地里的冬小麦已长到一尺高,空气微寒,但心却是暖融融的,就像春天的土地孕育着新的希望,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

经过一个冬天的疏散,益都县的人口已下降到二十万,人们纷纷返回自己故乡,开始了新的生活,建造房屋,编织芦苇,开垦土地,齐鲁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着人口减少,拥挤不堪的益都县又渐渐变得干净,空气不再浑浊,一座座临时搭建的破旧房屋被推倒,土地被平整,大片大片的空地被开辟出来,一条贯穿南北的笔直大道铺上了新砖,两边店铺修葺一新,益都县旧日的景象再次显露出来。

在中央大道北段,有一座占地约三亩的中宅正在紧张地修葺,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这座宅子是张铉在两个月前用三十两黄金买下,原是一座官宦人家的别宅,修建得非常雅致,有二十几间屋子,还有一座小花园,在战乱期间被一个高密县的刘姓大户买下,一个家族二十几口人挤在这里,高密匪患平息后,这户人家返回了故乡,宅子便托人卖出,最后被张铉买下。

张铉本来是打算给尉迟恭的妻儿和老母居住,但尉迟恭自己也买了一座宅子,这间房宅便一直空着,正好卢清来了北海郡,这座宅子便发挥了作用,目前卢清暂时住在尉迟恭家中,等这边完工后,她便可以搬过来了。

张铉走到后花园,几株梨树花开雪白,一片缤纷,角落里几名花匠正在种植一片牡丹,旁边半亩大的鱼池已经清理干净,放满了一泓清水,一些水葫芦,睡莲也已种上,数百尾色彩斑斓的鱼苗在水中悠闲地游动。

“还要几天才能修葺完成?”张铉回头问一名工头道。

工头连忙上前道:“启禀将军,我们会加快进度,争取三天后交工。”

“辛苦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最近造房子的人多吧!”

工头苦笑一声道:“我们简直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活儿都排到夏天了,韦长史还要我们修葺郡衙,我还得再想办法去齐郡招募工匠。”

“清河郡那边怎么样?”

工头摇摇头,“那边还是老样子,我十天前刚去过一趟,想揽点活计,但一个生意都没揽到,要不就是搭建茅草土屋,那种活不需要我们去做,大户人家就没几家回去。”

“什么原因呢?”张铉不解,张金称已经被歼灭了,为什么还没有人回去。

“将军,高士达和窦建德还在,那边战争还有得打,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时候回去就是去当战争肥羊,谁也不傻。”

张铉点了点头,从这些市井百姓的口中他知道了一点点民众的真实想法,但这只能代表一部分大户人家的想法,而不代表普通民众,尤其急于回乡种地的农民,相信韦云起的情报会更全面、更有权威。

这时,张铉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韦云起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张铉笑着走上来,“先生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这里离郡衙很近,走过来就看到了,我有个消息要告诉将军。”

张铉点点头,嘱咐工头几句,便和韦云起向大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韦云起低声道:“王世充派人来了。”

“王世充已经抵达清河郡了吗?”

“我也是刚刚得到清河郡那边消息,王世充前天率领两万大军抵达了清河郡,不过他派人来找将军在我的意料之中。”

“为什么?”

“为了人口,王世充之前派人送信给裴帅,要求他把清河郡逃难到齐郡的人口悉数遣返,我们这边也有不少清河郡的难民,估计王世充也会要求我们遣返。”

张铉能理解王世充急切要人口的心情,搬运粮食,修筑工事,修缮城墙等等,都需要大量民夫,而现在清河北面几乎变成了无人区,只有南面的临清和清泉两县有一点人口,最多也就只有万余人,青壮更少。

所以王世充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不是剿匪,而是恢复民生,恢复生产。

张铉冷笑一声,“腿是长在别人身上的,怎么遣返?我倒想知道裴仁基是怎么答复他?”

韦云起笑了笑道:“我得到的消息是,裴仁基把王世充给他的信直接扔进火盆里,他根本不会理睬王世充的要求,我不知道将军在洛阳有没有和王世充达成过什么共识?”

“我在京城倒是见过王世充,彼此客气聊了几句,但共识嘛!恐怕他想多了。”

沉思一下,张铉又问道:“我们北海郡有多少清河郡的难民?”

“大概有五万余人,主要集中在临淄县,但大部分清河郡难民还是在齐郡那边,齐郡那边有二十几万人,我曾经摸过底,这些难民大部分都不愿回清河郡,到现在为止,返回清河郡的难民也就两成左右。”

“为什么,是担心战乱吗?”

韦云起点点头,“战乱是最主要的原因,还一个原因是在北海郡他们已经开垦了土地,种了粮食,造了土屋,可以在这里生存下去,可回清河郡他们还得重新开始,所以一般人都不愿回去。”

张铉笑了起来,“既然他们担心战乱,我们就用战乱来做文章,先生可派人去清河郡中传播消息,就说清河郡要爆发大战,王世充需要大量民夫协助作战,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了。”

韦云起明白张铉的意思了,“属下这就去安排人。”

韦云起转身要走,张铉却叫住了他,笑道:“其实送一些人回去也不是不可以,我们是否可以要一点高价?”

“将军尽管狮子大开口。”韦云起哈哈一笑,快步走了。

张铉来到了郡衙,他走进客堂,只见司马刘凌正陪同一名中年男子说话,见张铉进来,刘凌连忙起身介绍道:“将军,这位是王通守的使者,也是王通守的兄长。”

中年男子长得有几分像王世充,但比王世充胖得多,脸上堆满肥肉,一双小眼睛几乎快被肉挤得不见踪影,他费力地站起身,向张铉躬身行礼,“在下王世恽,参见张将军!”

张铉客气地笑呵呵道:“原来是王——先生,不必多礼,请坐!”

他一时想不到用个什么合适的称呼,其实用先生这个称呼也不妥,但张铉除此之外,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更好的称呼。

王世恽倒不在意张铉对自己在称呼上的纠结,他是兄长王世充的管家,也将主管清河郡的民生,只要张铉肯把清河郡的民众遣返回去,叫他什么都可以。

王世恽欠身笑道:“将军也知道,王将军这次被封为清河通守,面对高士达和窦建德的大军,实在是任务道远,短期是不可能实现目标,必须做长期打算,但清河郡已经成为赤地,数百里都没有一户人家,这对长期作战十分不利,王将军希望将军这边能把原来清河郡的民众遣返回去,我们将不胜感激。”

一个不胜感激就想拿到宝贵的人口资源,简直是痴心妄想,张铉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诚恳地笑道:“我和王将军一见如故,王将军的要求就是我的动力,我一定会全力支持王将军剿匪,尽早遣返清河郡的民众,请先生回去转告王将军,我会立刻采取行动。”

王世恽大喜,没想到张铉这么痛快地就同意了,他本来还准备多费一番口舌,现在看来他之前的种种担心都是多虑了,他再次吃力地站起身,“将军高义,我们感激不尽!”

309。第309章 巡视高密

王世恽虽然长得肥胖,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很精明之人,尤其会理财算帐,否则王世充也不会让他来掌管自己的内务。

王世恽并不指望张铉能一口答应,他准备拿出一些诚意来换取张铉的让步,但张铉却一口答应,着实让他有点迷惘了,他实在摸不透张铉的真实意图,只得先回去禀报王世充。

看一看张铉的动静,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如果张铉真有诚意把人口都遣返回来,不用他们付出什么代价,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张铉只是敷衍,那便再来谈判。

王世恽上了一辆牛车,便匆匆回去了。

“将军真打算遣返清河郡民众吗?”坐在一旁的房玄龄笑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张铉没有立刻回答,反问房玄龄道。

“之前从武城县运回来近十万石粮食,加上原本的两万五千石储备,后来运给齐郡四万石,分发给民众两万石,现在还有六万石左右,可以坚持到夏收。”

“但我听说这次朝廷从黎阳仓运送二十万石粮食给王世充,王世充有足够的粮食,我希望再从王世充那里搞到几万石粮食,虽然我并不想把清河郡民众遣返回去,但如果能和王世充达成交易,遣返一点民众回去我也能接受。”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如果将军只是想要粮食,我觉得完全可以从裴帅那里得到,不用和王世充做交易。”

“此话怎么说?”张铉连忙问道。

“我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在将军还没有回来之时,圣上已经下旨令裴仁基攻打琅琊郡的孙宣雅,这显然是为了巩固裴仁基掌控飞鹰军,我相信如果裴仁基需要粮食,圣上也同样会从黎阳仓调拨粮食给他,如果裴仁基希望我们出兵相助,他是不是也应该拨付一部分粮食给我们呢?”

张铉不得不承认房玄龄看得深透,他是因为卫玄给他透露过内情,而房玄铉只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消息便推断出了目前的局势,头脑确实很清醒。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那依你之见,我该怎么应对王世充的要求呢?”

“将军可以把此事推给裴仁基,他是将军主帅,他如果不同意,将军怎么能擅自答应把清河民众遣返呢?”

“可如果裴仁基卖给人情给王世充,他答应将北海郡的清河民众遣返呢?”

“如果是那样,裴仁基就无法面对将军了。”

张铉大笑,房玄龄果然想得比自己更加高明,更加周全,他欣然点头,“就依参军之言!”

。。。。。。。。

此时王世充就在齐郡对面的高唐县,他负手站在城墙上,远远眺望着南方,心潮起伏,这次来清河郡,着实让他深感失落。

他原本想利用这次任职在河北建立自己的根基,却没想到清河郡如此破败,千里赤野,民生凋敝,人口已几乎逃光杀尽,只有不到两万人口,这让他怎么建立自己的根基?

而黄河对面的齐郡却富庶繁荣,人口众多,光从清河郡逃去的人口就是二十几万,还有北海郡那边也有数万人口,如何把这些人口都要回来,这才是他遇到的首要问题,至于攻打高士达和窦建德,他现在还没有心思考虑。

但王世充也知道,人口和粮食是这些年最重要的两大资源,裴仁基和张铉未必肯答应,裴仁基那边自己可以通过圣上施压的方式逼他让步,但张铉这里却不好办,张铉这个人虽然年轻,却极为精明,要想从他那里捞回人口,不能不下一点血本。

这时,有士兵飞奔来报:“启禀通守,长史回来了。”

他的大哥从北海郡回来了,王世充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带他来见我!”

片刻,身材肥胖的王世恽被带上城墙,王世充急忙问道:“情况怎么样?有收获吗?”

王世恽累得气喘吁吁,也摆摆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对王世充道:”我先去了历城,但裴仁基根本就不见我,他的手下说他去鲁郡了,要几天后才回来,没办法,我只好又去北海郡,见到了张铉。”

“他怎么说?”王世充担心地问道。

“他倒是很客气,而且很爽快地答应,愿意协助将军遣返清河郡难民。”

王世充呆了一下,“那他要什么条件?”

“问题就在这里,他什么条件都没有提,我也觉得他诚意不够,因为之前我和司马刘凌谈了一下,他说民心安定,最好不要再折腾,我想这也是张铉的态度,他或许只是在敷衍我们。”

王世充心中也疑惑起来,如果张铉有条件他倒能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