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正衰公 >

第512部分

大唐正衰公-第512部分

小说: 大唐正衰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转向的,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秦寿想要说些什么,只好看向一边气定神闲的李靖。
“就是,老帅锅,别卖关子了,知道就说出来,这贤侄还真是不吊人口味会死啊?”尉迟敬德抓头撕耳地想不明白,只好目光统一看向李靖,也只有老谋深算的李靖最了解,也是最能参透秦寿心里想法的人之一。
李靖一手捋着胡须,看看李老大若有所思的表情,又看看秦寿镇定自若的态度,在李绩和尉迟敬德不耐其烦的时候,才开口说道:“淡定,唉~好吧,如若猜测无差,贤侄又要弄新花样了,至于这新花样,估计就是有利于我等的军营变革!看着吧!”
“秦爱卿有何但说无妨,无需如此拐弯抹角,朕听得甚是头大!”李老大似乎猜到秦寿想要说些什么?一时间又拿捻不准丢脸什么的,干脆板起脸不满秦寿扯皮的废话,有话直说不好吗?至于如此废话老半天?
秦寿在李老大不爽的表情之下,直言不讳地大胆说道:“皇上,以微臣愚见,废除现有的府兵制度,成立军区自产供足,粮多上缴粮少下发,岁末进行评估生产军区优劣,以奖励惩罚同时互补,酬劳军资由…”
秦寿一口气说出自己想法,成立军区圈地自行耕作和训练,把劳作收获的物资贩卖或上缴朝廷,形成商军一体化制度,增加粮食同时又增加税收金,特别是军籍统一造册,以便统一管理的想法,赢得了各大臣们齐至的点头。
秦寿推出的军区想法很简单,一个军区里面划分重点的精兵和普通兵种,重点的精兵免于耕作,常年进行各项训练以保练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大用,普通兵种除了通常训练,闲时以种菜耕作养殖产生收入等等。
“嗯~众爱卿对秦爱卿提议,有何异议?”李老大闻言秦寿的话后大点其头,虽然秦寿军区想法跟府兵制度有些差别,可秦寿军区想法更实在点,练兵耕作两不误,精兵精于练,普兵精于耕,互补互利方便统一管理。
“臣等无异议!”“哼~~”武臣们第一时间表示无异议,这是有利的想法,而程妖精直接撇高头装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内心默许了秦寿的想法,比起府兵制度这军区想法好多了,要是能种植烟草更是爽歪歪的。
孔老夫子第一时间代表沉默的文臣站出来,直言不讳地说道:“启禀皇上,改制府兵一事,秦大人想法和初衷是好,老臣无异议,可如今处理的水灾一事,老臣斗胆问秦大人,此事如何解决是好?”
“孔大人,常言有道,远水救不了近火,与其无谓的四处调兵遣将赈灾浪费人力,何不发动当地官府和百姓自行赈灾?朝廷下发粮草救济即可,无需大费周章,天灾人祸是避免不了的事,可人没断手断脚吧?微臣也敢斗胆一问,当地官府是干什么吃的?只知道上奏,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如此之官不要也罢!”
秦寿一语顿时堵塞了孔老夫子的话,同时赢得武臣们差点叫好声,以往每逢旱情水灾,最倒霉的还是钦点去救灾的差事,最可恶的还是当地官府,朝廷不遣人来他们不干点实事,就知道跟着屁股后面拍马匹奉承。
秦寿在孔老夫子哑口无言退却之下,继续怂恿阴损主意说道:“皇上,此等大事疏忽不得,以微臣之见,恶习一时难以改变,如今恐怕只有派遣恶习一身之人前往杀鸡儆猴,此人必须敢于得罪人,有蟑螂命的化身!”
唰唰…整齐一致的目光在秦寿话毕一刻起,同时看向无辜茫然的程妖精,李老大也觉得秦寿所言甚是合胃口,毫无疑问地大手一挥,蟑螂命称号又多加一个降临程妖精身上,得知自己命运的程妖精咬牙切齿痛骂一声不服,只可惜反驳之力如此脆弱。


第一卷 年幼无知 第十九章 大唐新三证

朝会散去一刻起,李老大直接颁发出群臣惊异的皇榜告示,月末秦寿与长公主进行大婚,此消息一出程妖精第一个暴跳如雷,只可惜程妖精闹不出什么成绩,直接给皇宫侍卫驱赶出宫,留下群臣左右为难的目光。
这算是责任不如撞日吗?房玄龄家儿子也定在月末那天进行大婚,如今秦寿和长公主的大婚又定在月末,纠结的房玄龄在李老大颁发出告示皇榜后,咬咬牙延迟了房遗爱的大婚之日,与秦寿这个家伙撞板大婚之日,估计他那边打苍蝇都有份。
心有余悸的秦寿在朝会散去的时候,给李老大召去甘露殿议事去了,同行的还有李靖和房玄龄还有魏徵三人,秦寿心里纳闷着,早知道今日带童雪出门了,免得给程妖精逮着又要刁难了,心里更是想不明白一件事。
李老大怎么还有心情宣布大婚之事?这是秦寿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方,乱党遗孤在大唐境外聚众招兵买马,其心可诛不言而喻了,按照如今时事,李老大应该头痛才是,怎么还有闲情如此之快宣布?要是他推迟几日秦寿还觉得理解。
房玄龄和魏徵两人一路窃窃私语,聊得都是无非李老大召见他们有何大事,而李靖则一脸忧郁之色,很显然在担心乱党遗孤之事,李老大召见无非是商议乱党之事,李老大没有公布于众,是还没有确切证实事情真相。
甘露殿,李老大脸色难看地看着奏折,乱党遗孤之事惹得他现在心烦意燥,什么都不怕,最怕就是乱党贼子混入大唐。泱泱大唐如何处置和预防,成了李老大的心头之痛,乱党贼子就像毒瘤一样,卡在李老大喉咙,也不知何时爆发。
房玄龄等人走进来后。李老大直接把奏折放到一边,也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把奏折移到龙案前,无声地示意着他们四人看,李靖看过了,李老大不会说些什么。房玄龄和魏徵两人一头雾水地凑上前观看。
“乱党遗孤?”房玄龄和魏徵两人忍不住惊呼起来,给这消息震惊了,乱党遗孤可不是小事,要是单纯存活世上还没什么,可他们意图不轨就是很大罪了,居然胆敢在大唐边境外面私自招兵买马。想要干什么?
秦寿装作好奇之态上前装模作样看了看,对于这消息他早就知道了,只是当做浑然不知而已,表现的太突出太淡定了,很容易惹李老大质疑什么的,乱党贼子闹事一事,还真是涉及渊源。最起码太子也混在其中。
“朕,不解,建成余孽为何还存活世上?”李老大龙颜大怒,前太子李建成余孽不是死绝了吗?除了下嫁刘应道的次女闻喜县主李婉顺存活,现在倒好了,连李婉顺也传出失踪绑架的消息,这让李老大更是心惊肉跳。
别人或许不懂李婉顺是什么角色,可李老大一清二楚,李婉顺自小好学,精通历代之事和诸子百家之言。更是熟读兵法之类,但平日里并不显露,与亲朋谈论时并不涉及经史,终日作愚妇状,故即使亲人也不能看出其学问内涵。
“这…”房玄龄和魏徵两人顿时哑口无言。李老大这样说很显然是在秋后算账的嫌疑,当然不是针对他们,斩杀李建成等人是由李老大和一群武臣所为,当初的老道黄历之事,追究起来还真是有点伤人脑筋。
李老大看了眼房玄龄和魏徵,又看看表情镇定的李靖,叹息一声说道:“唉~朕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初谁也没有想到,建成余孽还有私生子一事,就如今情报来看,朕只想问问,你们有何看法?”
至于一边的秦寿,李老大直接过滤了,当初玄武门事件,秦寿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沙,而且眼下三位大臣,是李老大最信任的大臣智囊团,尉迟敬德憨厚老实不适宜知晓太多,程妖精大喇叭的嘴巴容易坏事。
房玄龄和魏徵两人同时摇头,纠结的脸色呈现无疑,乱党贼子不在大唐境内,却在大唐境外活跃,就算是要治罪也鞭长莫及,更何况此消息真实与否还有待考证,就算是确定了真实,想要抓拿乱党贼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靖看了眼一边沉默不语的秦寿后,马上拱手作揖提议着说道:“皇上,消息未确定之前,还是勿要庸人自扰,依微臣之见,事到如今防范于未然才是正事,其余丢一边等候消息才是关系!”
李老大摇摇头叹息一声,颇感伤神地揉揉胀痛的太阳穴说道:“发生如此大事,朕岂能安然?朕如今不怕何事,就怕乱党贼子混入长安,如若此等乱党贼子在长安胡作非为,那岂不是…”
李老大直接说出自己内心最担忧的事,什么都不怕,就怕乱党贼子混入长安,长安达官贵人众多,还有合资的钢铁厂和火器厂,如若他们作乱破坏或者盗取技术什么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技术才是重中之重。
“贤侄,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李靖忽然开口询问秦寿,房玄龄和魏徵两人闻言李靖的话,顿时目光一亮,怎么忘了秦寿这个家伙呢?而李老大更是干脆了,抬起脸色担忧的脸,目光如注地看着惊愕异常的秦寿。
“嗯哼~贤侄有何意见,不妨大胆说出来,免得我等老骨头在此折腾!”房玄龄在李靖说完之后,干咳一声提醒着秦寿,有何高见尽管说出来,不必在此磨磨蹭蹭的,折腾他们老骨头傻站空伤脑子。
“额~好吧,其实杜绝这些意外,也不是什么伤脑筋的事,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身份登记证明!”秦寿在李靖和房玄龄加压之下,无奈地揉着额头,直接说出琉球实施过的身份登记证明。
“身份登记证明?”秦寿的话直让君臣四人愕然起来,身份登记证明是什么?看秦寿自信满满的模样,好像这个身份证明什么的很有用处似的。一脸茫然状态的君臣四人你望我望你,都搞不清楚秦寿又想出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秦寿在李老大等人茫然表现之下,拱起手如实直言说道:“启禀皇上,这所谓的身份证明,跟如今朝廷发给官员的鱼符大致差不多含义。只是如今朝廷只给官员发鱼符代表官位,可百姓呢?”
“百姓也要身份证明?”这回懵懵懂懂的李老大他们似有所悟了,可也不尽然完全明白秦寿的意思,鱼符是代表官员地位和品阶,这百姓如若也挂鱼符,那岂不是大乱了?实在想不明白秦寿这话是何意?
“皇上。伯父们,其实这身份证明很简单,只需一块小布匹或木牌之类,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大唐境内百姓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如此一来即可缓解乱党贼子,又可养活一批穷困潦倒的书生,何乐不为呢?”
秦寿夸夸其谈地大谈身份证明的用处,李老大等人听得一愕一愕的,君臣四人时不时拂须做沉思状态,秦寿这个想法与先秦时期手法有共同之处。可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杜绝了乱党贼子混入其中,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长安城。
“当然如若单单仅是如此,也起不了什么大用处,最关键的还是造册登记,以数字和出生日期串联一起,办理身份持证人的十个手指还要一一看过,划分成两种字母开头,斗纹划O,箕纹划x…”
查验手纹箕斗辨明真伪是最有效、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今时代如此落后,一没有照相,二没有防伪标签什么的。秦寿又不是神仙什么都能弄出来,逼于无奈才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个土办法。
十三岁以上男女百姓领证时,均须亲自到官衙造册登记,当面兑眼填发,对身长要填清几尺几寸几分,面貌要注明五官是否端正、鼻耳眼是否齐全、面部是否有麻子,瘸子、聋子、瘫子及结巴等症状要在特征栏中准确填出。
如此叫绝的土法和严厉的身份证明,直让君臣四人差点忍耐不住叫绝起来,也只有秦寿这个家伙想得这么齐全,而秦寿提倡的十三岁到十八岁之间换一次,直让君臣四人茫然不解起来,本来登记造册就麻烦了,现在还要五年换一次?
李老大在秦寿一口气说出如此居多的事列后,大点其头地拂须说道:“秦爱卿所议,朕甚是欢喜有趣,只是五年内换一次,是否太麻烦了?还有,这造册府衙,如何管理?还有胡商游人众多,又如何解决?”
有趣归有趣,李老大第一时间想到了胡商和游人的问题,进出长安每天的数量少说也有数十万之众,总不能全都要办理大唐的身份证明吧?就算是如此,出去之后呢?弄丢了以后呢?这些都成了头号问题所在。
房玄龄在李老大提出疑问的时候,点点头的同时又摇摇头,脑子有点混乱地说道:“嗯,贤侄想法确实可靠,是可杜绝乱党贼子的潜入,胡商和游人又成了一大难题,难以规划和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
李靖这次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一时间就发现秦寿自信满满的表情,既然秦寿敢提议出如此繁琐的身份证明,相信他肯定会有法子处理的,李靖乐得自在一边看戏,看看秦寿后面有何话可言。
“定居大唐的胡人,需办理客籍百姓居留证,对过境的商行旅者则需办理,通行证,总之一句话,在大唐境内不管任何人,必须人人有证,无证则寸步难行,出城进城除了正常税收,还需检查证明…”
秦寿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