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246部分

大汉光熹-第246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解释如果放到现代,很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放到汉末时期就很好理解了。汉末以前是没有道士只有方士的,因为这个时候道教还没有大兴,这个时候崇信道教的宗教被称作黄老教。在黄老教的影响下,任何事情都讲究气运。运数值是一定的,一人得到之后其他之人就不能分润,不然运数值就降低了。比如刘秀听从方术说他占了火德,从而才能得到天下,为了火德大兴刘秀就将洛阳改名为雒阳,就是为了让火德的运数更旺。

大乔说的小哥哥惨死的事情,作为曾经轰动朝野的大事,刘谦当然也是耳熟能详。

话说,十年前大乔小乔的老爹乔玄官拜太尉,风光一时无俩。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某天也不知道是乔玄得罪了什么人,还是雒阳城的治安确实败坏到了极点,反正乔玄的小儿子被人绑架了。据说贼匪向乔玄索要一大笔财物,不然就撕票,其时负责雒阳城治安的各色缉捕队都来到了乔府,下至雒阳令手下的衙役上至负责雒阳城治安大事的执金吾缇骑,但是对于手持人质的匪徒都是束手无策。

其时,执金吾李树和司隶校尉阳球,率领着河南尹何进和雒阳令贼掾吏曹操的人马,将乔府给团团围住。只是因为乔玄的小儿子被匪徒当做人质,而迟迟不敢上前缉捕。乔玄见此,顾不得小儿子性命,疾呼他不能因为儿子性命而纵容违反国家法律的匪徒,敦促官兵上前格杀匪徒。乔玄大儿子见此,死死跪在乔玄面前,恳请乔玄用钱财换取弟弟的生命,待弟弟平安后才报仇也不晚,却遭到乔玄的拒绝,最终用付出儿子的代价杀死了匪徒。

乔玄大儿子经历此事后,对乔玄如此行径及随后上书刘宏,劝说刘宏下旨,以后凡是遇到遭匪徒劫持者一律按乔玄这样行事伤心欲绝,从而离开了乔家从此再也没有信息。但是乔玄如今只留下大儿子这一根独苗,为了儿子平安长生就采用了不让女儿占气数的手段,反正这个时代女子没有姓名的大有人在。

三百八十一章 信心

三百八十一章 信心

光熹元年五月十四日,汉州南阳郡宛城。

凌晨,寅时两刻刚过,扯破天际的闪电百年降临了这片大地,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短时间雨幕便笼罩住了南阳平原。

突然降临的大雨惊醒了宛城中的很多人,包括心情大好的何苗和荀彧。

何苗为了刘谦,忍痛割舍下雒阳城中打造得金碧辉煌的家宅,只带领着一些简要仆从和小妾来到了宛城,第一眼看到刘谦为他准备的豪宅,心里就涌起一丝伤感来。

时下十常侍已经倒台,可以说十常侍尽数灭亡于刘谦手中。雒阳城中最为豪华的豪宅顿时间就换了主人,其中最为豪华的张让府房产转到了刘宏手中,不管刘宏用得上与否,这所豪宅的产权已经算是刘宏的了。其余的几座豪宅全部收为国有,其实算是刘谦全部送到了小刘辩手中,这样的安排结果虽然让何苗有些遗憾,但是最少他不会为刘谦这样的安排而怨恨刘谦,反而为如今最豪华的私宅轮到他的头上而沾沾自喜不已。

何苗早些年和十常侍斗富,为此在他那所府邸上没少下功夫,公平的评价,何苗的府邸并不比十常侍的差到那里去。故而,当他看到刘谦费心费力为他在宛城整治的豪宅,心中依然有些不知足。

这下,当刘谦占据了雒阳城并请他回去主持大局的消息传来,何苗心中的喜悦完全被点燃了,这次何苗的喜悦和以前不同,以往的喜悦大多是为了刘谦,这次他可是完全为了自己。

雒阳城作为大汉的京师,各种设施和消费条件都比较全备,在讲究享受奢侈上边,尽管宛城也是大汉为数不多的商业大城,可是也不能和洛阳城相比的。何苗在雒阳城生活了十几年,按照现在的说法,早就将他看做皇城根的出身了,心中已经很是有些看不起其他的地方。

除却享受这方面,这次前往雒阳城又和以往不同了。让何苗说句心里话,如果他不是没有后裔,如果不是刘谦这个小子确实给他长脸,让他生出未来还要依仗刘谦的想法,他绝对不肯挂着车骑将军的至高官威,跑到南阳郡这个地方来做凉板凳。现在不同了,何苗很有些苦尽甘来的感受,终于可以回到雒阳城品味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威风和福气,何苗的心情自然是非常的好。

荀彧的感受绝对不会和没有志向的何苗不同,如果让他来说,那就是终于达成他的理想。去年刘谦政变后斩尽十常侍的做法,确实让荀彧和荀攸感动了,毕竟宦官乱政自桓帝开始已经闹腾了四十多年,期间更是发动了两次党锢之乱,将党人清洗得损失惨重。而刘谦蓦然之间就将四十年的恶习全部清除,让党人一时间大有重见天日的感慨,这一点不得不让一直以除掉宦官为己任的荀氏叔侄感动。

不过,作为天下间少有的智者,荀氏叔侄绝对不会因为刘谦除掉了十常侍,就非要投效于刘谦门下。他们之所以投效刘谦,不能不说受到了刘谦尽灭十常侍的影响而心情激荡,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刘谦发展的空间很大,而刘谦手下又极端缺乏人才,他们如果拜在刘谦门下,未来就有封侯拜相的希望。

昨天,就在昨天,荀彧知道他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以刘谦让他辅助何苗的的事情,他首先清晰地看到了他有权处理国家重务了,而后从刘谦没有选择其他人而选择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他已经端坐在三公的位置上了。从此就能看出,他去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全心全意协助刘谦防守南阳郡是正确的,这一刻,他再也没有半丝抵触刘谦的心理,决定将自己卖给刘谦了。

不提何苗和荀彧,就是依然待在汉州的官员和将领,比如马日磾和陈武等人,在取得霸王山大胜和刘谦的大胜之后,心中顿时生出无边的希望。如果此时刘谦交给他们三十万兵马,他们绝对有信心横扫中国。

大雨如注的清晨,倾泻而下的雨水钻入徐晃的眼帘,徐晃抿把脸上的雨水,不管身边的战士们能否听得见,大声吼叫着什么对着视线中残存的孙坚军杀去。大雨掩盖了天地间几乎一切的声音,不过汉州军步卒通过徐晃的动作,自然明白了徐晃的意思,纷纷不断地擦去额头上的雨水,踉跄着紧随徐晃而去。

一夜追击,徐晃带领的大军早就击溃了孙坚军大部分敌人,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徐晃早就全歼了孙坚军剩下的最后一点残敌。由于雨势实在太大,徐晃只好停下脚步,让大军选择地势颇高的地方扎营,就在两万大军中大部分战士安营扎寨中,他率领着一千精锐之士又向前追杀而去。

陈武虽然信心十足,大有凭借胜利之威扫平中原之势,不过就在霸王山大胜之后,他的好运气就好像停止了。原来陈武绝对没有想到战势会这般顺利,为了将李冰救出来而进行的恶战,他下令大家将水全部饮用完,到了后来的追击中,他率领的骑兵也陷入了缺水的状态,战斗力一降再降。

大雨倾泻而下的时刻,陈武的霉运来到了,天上连接不停的炸雷,一下子让早就精疲力竭的战马炸群了,待陈武将乱局处理完,徐晃早就杀到豫州的边界了。

以陈武的意思继续追击下去,但是这个主意却遭到徐晃的拒绝。因为徐晃早就算计过,孙坚五万大军这次基本上已经被汉州军全歼了,剩余的孙坚残军最多只有千把人,为了这千把人去豫州冒险就有些不值得了。

不久后,徐晃和陈武就在两州交界处扎下一个营盘,这场历时三日的战斗到此为止,终于画上了句号。

在南阳郡的正北方,有一座鲁山关,这座关隘在汉代是一座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鲁山关既是南阳郡最北端的防线,也是司隶南部防守雒阳城安全的防线,故而地位就显得很为重要。

在五月十四日清晨的风雨中,唯独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绣着火龙的黄底大旗,在风雨中不停地摆动着,然后一点点艰难向南方行进着。

&&&&&&&

很难受,状态很不好,心情自然也不好,大家见谅。原来准备恢复正常更新的,现在也实现不了了,唉(这些话不算钱的。)

三百八十二章 风雨兼程

三百八十二章 风雨兼程

两天前,小刘辩为了帮刘谦减轻压力,不顾身体伤情在荀攸陪伴下来到鲁山关。天下的名号不是白给的,在小刘辩的呼吁下,北军步兵校尉赵融临阵反戈,率领北军半部步兵营归降。

也许是为了证明效忠天子的忠心,也许是为了洗刷以前的耻辱,赵融并没有急于进入鲁山关,反而和关外的何进军展开了激战,最后因身先士卒不幸身中流矢而亡。

赵融虽然战死,但是赵融反戈进攻何进军的举动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在鲁山关汉州军的协助下,有些反应不过来的何进军死伤惨重,惨败百余里,基本上失去了对鲁山关的威胁。方城关和鲁山关取得的不菲成绩,让小刘辩品尝到了天子甜头,第一次对于自身的作用产生了兴趣,同时感到肩头天子重任的压力。

昨天,深受刘谦影响的小刘辩来到了军营,视察战士生活情况基础上,重点看望了受伤的战士,小刘辩此举得到了广大战士的极高赞扬。

别看小刘辩在外人面前显得很勇敢,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十二岁少年心中充满了不安。一直以来,小刘辩虽然算是半个民间出身,甚至也知道刘宏不希望他,可是却一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动荡日子,更没有经受过身边亲近人的背叛。

短短几天之内,身边亲近厨师的背叛和生死之间的徘徊,让以往有点懵懂的小刘辩明白了,一些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的道理。大家只看到小刘辩心智加速成熟,谁也猜不到看似很有主见的小刘辩,心中却失去了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在沉重的压力下他要做更多的事情,也是那天他扑在李冰怀中痛哭的原因。经过一次生死,小刘辩怕了,他真的不想死,为了活下去他必须去做更多是事情。

其实小刘辩昨天就能回宛城了,不巧他得到了刘谦想让他回到雒阳城主政的消息,于是他就待在鲁山关不走了,他想逃避回到雒阳城。

如果刘谦大胜后待在雒阳城,而不是马上就要离开雒阳去三辅和匈奴人作战,那么小刘辩是不会拒绝回到雒阳城的。

毕竟不管是以前刘谦对他的溺爱,还是眼下刘谦为了他的江山而拼命征战,小刘辩都一直将刘谦当做最坚实的依靠。更可况,前有小鲁肃在他身边经常提点刘谦对他的好,后有荀攸在他耳边不经意的点醒,小刘辩纵使想忘了刘谦的好处也是不能。

可是刘谦却要去三辅作战,而这场战斗又没有确切时间,致使有很大可能长时间不能待在雒阳,这样就让心中失去安全感的小刘辩不愿意回雒阳。如果南阳郡没有发生人民踊跃参军的事件,而且一下子激增了数十万,小刘辩也可能会回到雒阳。但是南阳郡百姓护卫刘谦的热情,经过小鲁肃和荀攸的讲解,变成了南阳郡人民为了保护小刘辩才这样的,小刘辩的心思就变了。

差点让小刘辩死去而让他觉得处处都是陷阱落网的雒阳城,在南阳郡人民的罕见漏*点下,一下子就让小刘辩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从而让小刘辩觉得,放着安全感十足的南阳郡不留,而跑到生死难测的雒阳,那绝对是世上最大的傻瓜了,于是他就对回雒阳产生了强烈抵触情绪。

原来小刘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逃避留在鲁山关的。

当这场大雨降临后,因为深怕爱享受的何苗以大雨为借口推迟去雒阳的日期,致使待在雒阳等待何苗来到而出兵的刘谦白白浪费时间,只好硬着头皮去宛城催促何苗尽早出发了。

大雨到了中午依然没有停歇,而且有越来越大的形势。伴随着扯动雨幕的大风,宛城西南角的汉州刺史治所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如今的汉州刺史前厅中,何苗荀彧和马荷马日磾李冰等人,焦躁的看着外边的狂风骤雨。因为事关三辅危局,不管这场大雨何时停止,何苗和荀彧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雒阳城,迅速的处理动荡的时局,为小刘辩早日回到雒阳城做好准备。

但是,小刘辩猜得不错,其实不如说荀攸预料的不错,何苗看大雨倾盆而下就生出等雨歇再动身的念头。何苗养尊处优了这么多年,那里受过这种罪,对于他来说,等待风雨止息踩着烂泥而不是坐车赶路,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在场众人又以何苗的身份最为尊贵,他不想在雨中出发,其他人总是不能逼着他出发吧。

在逼迫何苗这方面,别说厅中马荷马日磾和荀彧一干人等,就是刘谦这厮在场也不会对何苗有什么好办法。在大家看来,何苗此人除了生性有些惫懒,其他方面还是一个不错的好好先生,对于何苗这种人逼迫过甚恐怕还会适得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