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344部分

重生孙策-第344部分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身后都已经被血水染红的兄弟们,赵云的心中一痛。

“若是有战甲在身,这些精锐的兄弟,只怕没有一人会战死在这里。可惜为了保密,大家此次来徐州,都并没有全副武装起来。

除了小巧便于隐藏的双马蹬之外,就连往日必备的投枪也没有带。整体战力几乎降了一半。不然,这些敌人早已被打垮了。”

这一次李丰并不曾随军冲锋,而是在十名卫士的陪同下,在一边观战。看着士卒们纷纷惨叫着落马,他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寒意,让他还有些昏沉的脑袋清醒了三分。

等看到在赵云那飘逸却凌厉的枪法下,根本没有一个人能挡过一招存活下来。李丰顿时浑身溢出了一身的冷汗。明白自己方才是多么的侥幸。再也不敢生出与赵云一战的心思。

但是他不想战。不代表赵云也会放过他。一次对冲之后,双方几乎是交换了阵地。赵云冷峻的目光扫过了立在不远处的李丰这一小群人。

再看向对面那不到四百人的骑兵,又开始在将领的指挥下重新整队,准备第二次发起冲锋。一场大意下的厮杀让李丰的这些精壮的骑兵士卒损失惨重。这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每个人都认为,只要全队认真的再冲一次,一定能将这几十敌人消灭掉。在损失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前,他们是不可能就此崩溃的。

与发狠起来的他们再战,赵云自己是丝毫不惧,但手下的这些相伴多年的兄弟,必然又会损失掉一些。这是重情的赵云绝不能接受的。

看到有些畏缩的李丰。赵云原本淡雅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对着部下们轻喝一声:“擒贼先擒王!”

却是转过马头向着李丰冲去。李丰心中正暗自庆幸,一见那白马银枪的青年杀星向着自己冲来,顿时吓得心胆俱丧,正想要转身逃走。

陪在身边的那十名卫士。却一起喊了一声,分出八人向着赵云迎了上去。李丰的心中稍稍有些安定下来。

“有八名卫士,怎样也能拖住赵云片刻。等大队杀回来,自己再混杂其中就不用再怕他了!”

然而让李丰意想不到的恐惧事情发生了。

只见赵云纵马向前,人与马配合的极为默契。高超的骑术,让战马以极速向前冲来。八个强壮的卫士冲到赵云的面前,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赵云闯了过来。

那八个卫士还有些不可思议的转头,想要看清已经冲到了身后的敌将。霎时间,八颗人头从他们的脖子上滚落下来。只剩下冲天喷血的无头尸身还坐在马背之上。

不知何时。赵云手中的银枪已经划过了他们的头颈,轻松的摘下了他们的头。卫士们甚至没有看到赵云是如何出手的。

这样壮烈的战果,吓得李丰亡魂皆冒。连身边的两个卫士也不及招呼,毫不犹豫转身就驾马向着远处逃去。

可惜他的反应却是慢了一步,此时冲过卫士们的阻截,赵云离他不过二十步的距离。

见他想跑,冷冷一笑,抬手将手中的长枪掷了出去。

那沉重的银枪化为一道耀眼白光,如一条有了灵魂的银龙一般。几乎悄然无声的把李丰来了个透心凉。

锋利的枪尖穿透了李丰,钉入了马头之中。那刚刚开始狂奔的战马的步伐猛然失去了控制。连着李丰一起猛烈的翻滚了数圈。

原本坐在马背上的李丰被沉重的马尸压过数轮,整个人几乎爆了开来。场面登时血肉横飞,任是谁人再也看不出,这马下所压着的眨眼之前还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手中没有了武器的赵云,催马跑过两个看傻了的卫士身边。轻轻抬手取回了自己银枪。

对着那些呆住的士卒朗声说道:“回去告诉左将军。就说此贼不听军令,擅自追杀我等。本将已经将之斩杀。若是再有人胆敢前来。来多少,本将就杀多少!”

被喝醒的卫士被赵云的杀气一逼,有些惊吓的说道:“你!你又是何人!”

收敛了杀气的赵云,一脸淡然道:“本将江东军所属,常山赵子龙!”

这个时候,医护营已经离湖边很近,等到了湖边自然有甘宁的船队接应。就算再有大队袁术军追来,也不可能对医护营造成什么影响了。

再说为了安定营中华陀等人的心,袁术也不可能再派出大队来大张旗鼓的追击。

接到二张送来京畿大旱的军报后,孙策与李儒、周瑜三人聚首,细细商量了一番。终于做出了救援长安百姓的决定。

并马上派张辽送信到舒县,让张纮带着许定、许褚兄弟与张辽做为随行护卫,更从舒县抽调了两千精锐士卒,押送两千辆木牛车的粮食去长安进贡、救援百姓。

其中五百车用于供应献帝,说穿了就是买通盘踞在长安城中的李傕大军。那些士卒若是没有吃饱,必然会动手抢掠百姓。

他们这些抢惯了的家伙,可没有江东军那样严肃的军纪。

而另外的一千五百车,才是用于救援,分发给愿意迁到江东的百姓路上食用的口粮。

并由陈到带另外一千士卒,赶到颖川郡,设立沿途的接应点。

正等着心焦的张纮收到主公的命令后,立即将手中的事务交给了张昭秦松等人。带着早就着手准备好,浩浩荡荡的运粮队欣然出使长安。

这两千士卒本就是陈武做为陷阵营的后备兵源训练的,实力自然不差。这一路上到长安,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武装势力。

有两千装备精良的百练精兵,还装备了一部分连弩,一般人也要吃下他们怕是反而要崩掉一排大牙。何况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许褚、张辽、许定压阵。

而在京畿驻扎过的张辽对长安与洛阳都比较熟悉。有他在,至少可以不用担心走错路,或是中了埋伏之类的事。

孙策还让张纮上表朝廷,撤去许贡的太守之职,以黄盖担任吴郡太守。有五百车的粮食开道,众人都相信这换上一个郡的太守而已,根本不是问题。

而这是孙策第一次越过袁术直接向当今的皇帝上表。

虽然不知道如今这个朝廷还有多大的威严,不过在献帝君臣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他们支援,这无疑是要比平常时候更容易赢得朝堂上的士大夫们认可。

谁都知道吃别人的嘴软,而且这无疑是孙策正式脱离袁术的第一步。只有得到比袁术更为权威的认可,孙策在扬州的行事才更有凭据。

何况如今的笀春已经开始全力扩建。笀春城外,据说已经建起了规模巨大,气势恢宏的宫殿。这是为袁术篡位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而因为孙策派出了士卒在边境的严防死守,疫情侥幸没有在扬州暴发起来。也就没有影响到建设宫殿的工期,如今已经接近完工了。

当张纮带着两千精锐郡兵,一路上只是击溃了几股不开眼的土匪。护送着民夫们,有惊无险的运送二千辆木牛的粮食,来到长安之时。

已经是兴平二年(195年)年中,距离他们从舒县出发之时,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

木牛的便捷,让队伍的行军速度一点也没有耽搁。

这让张纮长声感叹,若是没有木牛如此方便的运输工具,如同以往一般,用普通的牛车运送如此多的粮食。

不说车辆,就是赶车的人员多要多上一倍。而且赶这三千里路至少要走上半年。不说路上要消耗多少粮食。就算到了长安,只怕百姓也都饿死完了。

这一路上,这两年见惯了庐江百姓平静富足生活的张纮与随行几将,却是看到了无比凄惨的景象。越是靠近长安,倒毙于路上的百姓就越发的多。

这些百姓,多是饿死的。幸好的是,孙策在徐州的措施比较及时,加上司隶大旱,加上郭汜李傕的大战,让人们避之不及。

极为严重的疫病同样没有传播到司隶来。

不然很难想象,这些处在饿死边缘身体孱弱的饥民们,会有多少能在大瘟疫中生存下来。

而真正送到长安的木牛不过只有一千四百车。四千多人路上的消耗自然不会少。加上施放给那些路上饥饿的百姓,以让他们支撑到颖川城外的接应点,更是用去了二百多车的粮食。(。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shuhaige。)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4020电子书—:。4020。

第一七六章长安断粮李傕之怒

更新时间:201211181:05:08本章字数:3521

。。

即便如此,张纮用做进贡的五百车粮食,也让献帝与长安如今的实际控制者李傕高兴不已。

这还是李傕等人控制了长安两年以来,首次有地方太守向朝廷大举送上贡奉。

而上回陶谦等人派人前来求官时,只是表示口头上的臣服。顺带送上的只是些金银而已,并没有长安如今最为需要的粮食。

更不要说,袁术等人还是朝廷派出的使者。直接封的官,人家根本没有到司隶来。

而最近的京畿大旱,就连太仓里的存粮都已经被收刮了干净,用以给百姓们施粥。

可是即便是每日仅是施放让人吊着命的薄粥,三个月下来,京畿再也找不出存粮来,长安马上就要断粮了!郭汜,李傕都已经收到了属下禀报,再过几日全军粮草同样就要告磬。

那时,只怕就要派出大军,向司隶以外周边的郡县去征收粮草了。可是大旱之年,这千里之地只怕也难以收集到供应大军的粮食了。

这几日来双方在张济率兵赶来劝说之后,正好收兵罢战,各自想办法先解决军中的粮草问题。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危急时候,居然会有人送粮草来。有如此多的粮食至少短期之内,军中与宫中不会有饿死之虞。

此时占据了都城的大司马李傕大喜之下,亲自出城将张纮迎入了城中。

这对于以往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堂堂车骑将军进封为大司马、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的李傕。根本不可能看得上眼一个地方上来的小小正议校尉。

那怕张纮本身是天下闻名的名士也不行。他亲自迎接只因为随着张纮来的,还有为数一百五十万斤的粮食。

这是刚刚收编了樊稠的部曲的李傕最需要的物资,他又怎么能不重视,怎么能不亲自迎接。

何况这些粮草万一被驻在城外的郭汜劫了去,难道他身为当朝一个大司马,还要向一个乱臣贼子去讨要粮食吗?

众人见面寒喧之后,粮食交接已毕。收到了粮食而心花怒放的李傕,一听张纮要求见献帝的要求,马上就是连声的答应。

并亲自护送着张纮向着皇宫行去。一路上李傕却是不停声的追问着张纮。想要了解孙策治理下的庐江的情况,听说这送到京畿的近一千五百车粮食。不过是拉空了庐江的两个粮库。

而象这样装满了粮食的官府仓库,庐江如今有近千个之多时。李傕这个被粮草问题困扰了多日的大司马眼中登时冒出了贪婪的精光。

心中急切的想到:“若是本候率军拿下了庐江,那营中的五万大军就再不用发愁粮草了。唉!可惜,庐江实在是太远了。他们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粮食呢?”

暗自贪婪的李傕不知道的是,张纮只是说出了庐江官府一半的存粮。要知道这两年全郡大力招收流民,鼓励开荒,在民间的存粮总数,如今更是在官府的数倍以上。

只要是种地的百姓,谁家的仓库里不是满仓满廪的呢!就看如今在长安要五十万钱一斛还买不到的粮食,在庐江甚至只要五十钱,还根本没有多少人去买。

如今在庐江与丹阳只要能勤快一些的人家里,谁家没有大片的田地,谁家又会没有足够的存粮呢。

就算这还是调出了一小半的粮食去丹阳。为了安置新近出山的山越移民后,庐江府库中的存粮而已。

正当两人各想心思的人,沿着荒凉的长安大街并骑向前之时。

路边的一片低矮叛乱的房舍里,突然蹿出了几个精瘦的汉子。他们的身后同时传来几个妇人哭喊着捉强盗的叫声。

“捉贼啊!捉贼啊!”“强盗抢粮啦!”

“天啊!没了粮食,这可让咱们怎么活下去啊!”

看着那几个飞奔的汉子手中寒光闪烁的刀锋,路边与房舍中的人们多只是默然的看上一眼。根本没有人想要出来,阻拦一下这些强人。

这些强人突然从路边跳了出来,几乎冲到了众人的马前。被惊叫声震醒的李傕看到张纮一脸的惊讶,不由得脸上烧红。

身兼司隶校尉的李傕,当然知道这长期混战之下的长安城里。治安是越来越差了。一些宵小泼皮见官兵根本没空来管理城中的治安,行事更是越来越猖狂。

不时的就去劫掠一些弱小的人。只是让这些小地方来的官员看到,李傕只觉得实在是丢脸之极。大司马发怒了,就只能怨这群小贼命不好,行劫之前未曾看黃历了。

只见脸色发黑的大司马李傕怒吼一声:“来人。将这些扰乱百姓的劫匪就地格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