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272部分

重生孙策-第272部分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半晌才有些紧张的回道:“泰在船上,在水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登高望远,一到高处泰就会头眼发晕,想要摔倒一般。故而泰从来不敢到高处做事?”

“恐高症?”孙策惊讶的想到:“想不到这个如此强壮的汉子,居然会有这么脆弱的毛病。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水中的蛟龙,山上的爬虫吗?有趣,真是有趣!”

想想这恐高症是心理病,也不知道华陀能不能治。可怜这么强壮一个汉子却不能离开地面。

安慰这个还有些惊慌的壮汉道:“幼平不必害怕,这也只是小毛病。想你平时应是甚少离开船只,影响倒是不大。待明日找华陀神医瞧瞧,应当能让你怕高的毛病好转一些!”

听到主公的安慰,周泰感激的道:“属下冒犯主公,却得主公如此宽恕,主公实在是英明之主。属下感激不尽,从今往后,愿为主公效死力!”

孙策听了哈哈大笑:“看来幼平你来之前,可是没想着为我江东军效死力啊!”

一脸感激的周泰被主公说穿了心思,粗豪的汉子脸上,居然也显出几分羞惭的样子。只好是傻傻的陪着孙策笑了起来。

旁观的蒋钦这才明白,自己被这个出自同乡的江盗给耍弄了一下。原本以为他算是个英勇人物,加上百来匹战马的缴获也算是大功一件,才向主公引荐一番。

谁知这这小子却是别有心思,还好只是想要试探。若是他想要来刺杀什么的,自己岂不是也难逃干系,差点上了个恶当。幸好主公神勇,才没出大事。

想到此,狠狠的的瞪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同乡一眼,正想要躬身请罪。

早已知道他心中想法的孙策,却是哈哈一笑,同样牵住了他的手。

轻轻拍拍他的手背道:“好了,公奕不必自责,本将明白你的心思。想幼平初来军中,有些小心思也属常事,哈哈!

他既然是你引荐,又于你份属同乡。他那三百弟兄,就由你将之补满,让他自成一曲,暂且在你的军中做个军候!日后有功,再按军规行赏就是!”

主公如此吩咐,两人都是心服领命。正议论间,众将也都得胜回营,蒋钦新得一得力手下,心中高兴,却是主动上前为众将引荐起来。

众将相互介绍完毕,纷纷上前向主公报喜。果然如孙策所料,此次不但收获了三千骏马,还在笮融的中军找到了价值亿万的金银财宝。

喜讯连连报上,丰硕的战果,让孙策笑的几乎合不拢嘴。给今晚出战的众将每人一份重赏。至于众将的具体的功劳大小,自有各自军法处的随军书记们负责上报。(。。)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4020电子书—:。4020。

第三十七章修行新规笮融的意外

更新时间:201292512:58:29本章字数:3412

第三十七章修行新规笮融的意外

而眼下最让孙策头痛的,却是那笮融营中带回来的千余名尼姑了。其他那些和尚,不论是否老弱都好安排,只要不是七老八十的爬不动的,将他们直接充做屯户就是。

不做事的光头是不能要了,必须全部还俗。毕竟,和尚们除了所谓的劝人向善,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从事生产,而这些人在念经之外一有空闲就会开始动脑筋,想要收刮土地与财富。

看唐宋之世佛教昌盛之时,一般地方上最大的地主都成了寺庙。佛教完全成了一些私心膨胀到极点的人,最有利的敛财机器。根本没有了一丝慈悲的本意。

而那些寺庙里的主持之人,更无不是世上最精明的势利眼。一双眼睛只会盯着香客们的贡奉与衣着的华丽与否。

道貌岸然的主持们口中念着佛号,私下讨论的最多的,却是彼此今年又收了香客们捐献的多少香火钱。

而且对信徒们的宣扬,只要你在佛祖面前捐的钱财多了,你就是善男信女,就算赎了你犯下的罪。反之你就是对佛的信仰不够,会引得菩萨们怪罪。

若是你从庙里拿了什么东西,那就算是下辈子也要加倍的偿还。

完全偏离了佛教原本教人修心、修性且慈悲为怀的本意!

在这种庐江大发展,到处都急需人手的时刻,孙策怎么可能养上那么一大批,吃干饭的闲人呢?

至于对佛教的存在,只要能自力更生的和尚,那是真正的修行者,孙策绝不反对。

毕竟以佛家的教义来说,对人的心境的修养还是很有好处的。孙策为佛教订下的规则就是,庐江的浮屠寺可以修,但任何一家浮屠寺,最大不得占有超过一亩的土地。

僧人的身份在太守府中一律另入一册,没有入册的僧人是庐江各地一律不不予承认的。

信仰,讲究的是心诚则灵,讲究的是坚定,若是一切都能用钱去买得到,那天下最富有的皇帝们,不是可以轻松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以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也不用落得个与鲍鱼同臭的下场。

在孙策的眼里,真正的修行之人,就应该坚持修炼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被各种的贪婪所打败。对于佛的信仰,太多的钱财物质,只会玷污了佛本身的纯净。

如同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礼轻情谊重。而连修行的人都已经钻入到了钱眼里,这样的修行,很难相信会对人的精神境界有所益处。

而且规定寺庙僧人,不得接受大额的捐赠,违者一律封寺,取消庙号。收钱的僧人视情节轻重,送去屯田区服劳役。

而僧人们在每日的颂经之后,每日必须到田地里劳作。一则修身,一则供应自己的食物。并由太守府提供欠缺的食物与基本的生活用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教回到真正的修行上来。

人!只有控制自己的**,在清贫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情操。

如果整日里只想着谋取别人的捐献,这样的和尚,能对佛教起什么好处,那才真是奇怪了。

对这些针对佛门的规章,道门出身的左慈却是最大力的支持者。

至少孙策到现在还没有对他的道门,做出什么硬性的规定。这算是两人间的一种交换吧。必竟道士们首要的就是修心,没有和尚们这般的容易变质。

而跟着笮融逃过江来的僧尼们,绝大多数都是有力的青壮。不做事,只吃白饭的年青闲人庐江就更不能养了。

最后孙策经过苦苦的思索,下了强硬的命令,尼姑与和尚一样的待遇。必须要自力更生,既然选择了修行,那就按照佛门的清规戒律,认真踏实的修行就是。

否则整天做那些精打细算的商贾一般的事情,六根不净,与世俗之人无异,还修什么佛。

当然尼姑们如果选择还俗,嫁人也好,回家也罢。江东军更加支持。还可以对她们中间能通过考核的人,一个进入医护营做护士的机会。

这条件一出,绝大多数尼姑们稍加打听,就都选择了还俗。

当尼姑本就是活不下去了,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如今有机会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医护营,那才是真正的名利双收。每个军民包括将军们,都会对医护营里的人给于充份的尊敬。

而且,那是一份工作,一份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荣耀的职业。比起整日受那嗟来之食的寄生虫,可要有脸面多了。

就在江东军攻陷笮融大营之时,城中的乱局却已经达到了顶点。

太守府中,笮融还在认真的处罚着大汉佛门,第一位叛徒。他丝毫不担心会有什么人反对他的意见,他可是已经做了完全的安排,足足五千精锐的僧兵,或明或暗的潜入了城中。

准备在杀死薜礼后,一举收编城中的两万余兵马,自己坐了太守之位。至于未曾赴宴的樊能于麋两人,却是正合他的意,两人不来更好,方便了他行事。

至于樊能于麋两将的那一千家兵,他却根本没放在眼中。有了两万大军在手,还怕他们能翻上天去吗?若是敢有不服,直接送他们去陪薜礼就是。

如是没有人从中做乱,笮融的计划无疑是有九成机会成功的。没有太守指挥的大军在看到太守大印时,多半会服从他的命令。但是,事情总会有意外。

当薜礼这根人棍,终于无声的倒了下去后。笮融一只手里举着刚从薜礼身上摘下的太守官印,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看着官印上还在滴落的血珠,笮融突然仰天大笑起来,笑声里包含着无比的得意。正当他越笑越畅快之时,一个在外值守的光头师弟,从门外奔了进来。

远远的看到笮融就惊慌失措的喊道:“大、大、大护法!不好了,城里的军营,似乎有些不稳!有大批士卒不知为何想要出营!小师弟已经带人上去阻截了!”

正笑到最高点的笮融,笑声戛然而止。脸上似乎永远能保持下去的温和笑容,也第一次消失不见。

变得阴森的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瞪着前来报信的师弟。

沉默了半晌,这才放缓了声音说道:“慌什么!你们往后记住,要叫本官为太守大护法!”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4020电子书—:。4020。

第三十八章秣陵之乱笮融失势

更新时间:201292512:58:30本章字数:3347

第三十八章秣陵之乱笮融失势

看到身边的几个师弟都点头应是,笮融的脸色略微放松:“嗯!这么说,城中还有人在与本大护法作对啊!明白了,一定是那樊能、于麋两个杂碎。

不怕!有太守大印在本护法手中,看他们谁敢翻天。各位师兄弟们!走,一起去大营!跟本护法超度他们去!”

当笮融带着余下的师兄弟们赶到大营前时,愕然发现自己先前安排的,五千名潜入城中的手下,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大营中的士卒们在有人挑动下,已经是群情鼎沸。

在闹哄哄的大营外,负责带领的光头一见到笮融赶到,连忙上来见礼。

笮融阴沉着脸,指着那一群光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带三千同门去盯着那两个家伙的千余家兵,不许其妄动的吗?为何不遵本护法号令,胆敢都聚在此处!”

那个头领看到和气的笮融大护法居然也发怒了,有些胆战的上前一步。

回禀道:“护法大人,非是小僧不遵护法大人法令。只是那两个贼子太过狡猾,在师兄弟们还在进城时,他们就已经带着自己的家兵躲进了军营里去了!

还是先前安排在城中的探子来禀告之后,大家才知道他们躲在军营里的。”

笮融脸色铁青:“混帐!他们早就入营中,你为何不早来禀报本护法,你也想要帮樊能他们造本护法的反吗?”

这么大一顶帽子盖下来,那可真是要命的事。

头领和尚辩白道:“我佛慈悲,大护法言重了,小僧不敢有丝毫反对大护法!小僧只是想他们只要在军营里呆着,不乱走就没有事。

更怕扰乱了大人你的计划,故而只是带着师兄弟们守住了这里。谁想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军营里就在方才乱了起来!”

听了师弟的禀报,笮融怒喝一声:“你这个废物,误本护法大事了,这定是那两个混蛋搅出来的破事。等回头再与你算帐,滚一边去!”

心情有些急躁起来的笮融,手执太守官印,匆匆上前。来到情绪越来越汹涌的郡兵们面前,将手中的官印一亮。

大叫道:“太守官印在此,如太守亲至!尔等还不回营安歇,想要聚众造反吗?”

响亮的叫声,震动全场,让激动的士卒们瞬时一静。官印的力量还是巨大而可畏的。眼见士卒们逐渐冷静下来,人群中却有一个粗豪的声音响了起来。

“兄弟们只是想要见太守大人一面,为何大人不来!兄弟们,这光头手拿太守大人的官印,上面还有血水,定是他谋害了太守大人。大家宰了他,为太守大人报仇!”

一句挑唆的话语,在军心不稳的乱军中顿时如火星落入了油锅。

人人都想到:“是啊,大家都闹了半个时辰了,若是太守大人没事,早就赶来安抚军心了。何况这光头大汉都已经拿来了大人的印信,那么大人十之有九是出事了。为大人报仇!”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何时,原本赤手空拳的士卒们,都拿到了不知谁人递上的刀枪。

手中有了武器的士卒们,胆气为之一壮,血性顿时遮盖了最后的一丝理性。突然怒吼着向前冲来,几个守住营门的光头猝不及防下,顿时被砍成了无数的碎片。

混乱一旦开始,就已无法制止。秣陵的血光飘摇的一夜,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早有准备的光头僧兵们,拿出背后的弓箭。向着匆忙聚集起来,只穿着军衣的郡兵们开始放箭。刚刚涌出营门的近千人,在密集射来的强劲箭雨下,顿时惨叫着翻倒一大片。

笮融看到郡兵们被打退,不甘心就此失败,还想要再努力一次。

再次上前大叫道:“太守大人有恙在身,着本官暂代太守大人执行军令。所有士卒,马上给本官退回营帐,本官既往不咎。再有敢闹事者以造反论处,格杀勿论!”

还在军营中的士卒们,再次有些犹豫起来,造反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