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24部分

重生孙策-第24部分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接着说道:“至于九江太守的位置,我看主公就暂时不必考虑了。我想他当时许诺你去做九江太守很可能是一时头脑热,只怕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因为不好面对你,他才会亲自出马去攻打袁绍和曹『操』的。

一则他自己领兵可以放心,不会有大将拿到了兵权趁机反叛他。

二来也可以避开你的追讨太守之位。到那时,把九江给你,他不放心。不给,你又会心生怨气。为了免得两人见面都尴尬,他还不如一走了之!袁术的手段还是有一些的。”

孙策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说难怪呢?

他本来完全可以在出兵以前,把我的任命颁布出来的。却根本没有行动,伯符开始还以为他是军事太忙,忘记了。其实他真的有心的话,完全可以现在随便派个人来布一下命令也可以的。

每天从前线来的军报不知有多少,调兵的,运粮的将士也是来往不绝。这样看来他是根本没有这个打算了。

还是对我信任不够啊!那可怎么办?我们的后继步骤岂不是都做不去了。这样下去,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地盘啊!岂不是要大大的落后于别人吗?落后就要挨打啊!”

李孝儒神秘一笑:“主公,你先不要心急,你应该听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条兵法吧!

见孙策点点头,又说道:“我这也是昨天听主公说起才想到的。你昨天说你安排了周瑜去做预先的准备工作和建立初步情报网络。说道这里我又要佩服主公的未雨绸缪,这一步走的简直是太好了。”

“都说军无令不行,但是没有各方面的情报综合,却是令不能行了。任何一支想要打胜仗的军队,保证情报的清晰和准确程度都是第一位的,证明公子已是深知兵法的『精』髓了。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文优却和主公想的一样,应是情报先行才对啊!”

孙策真正的佩服这个李孝儒了,现代战争的前提就是大量准确的情报收集,你就看世界上各个强国拼命的砸钱,不惜血本的去研究各种卫星,和高科技侦察机以及各种间谍器材。

几乎可以这样说,当今的科技最先进的就是用于间谍事业方面的了,军事行动已经居于次席了。

我方对敌方的一切了如指掌,从谈判桌上就可以把你打垮了。还有什么必要出兵呢。

当然,必要的武器先进『性』是必须保持的,否则就没有了威慑力。别人也根本不会听你说话,人家不肯坐下来,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情报在战争中绝对是屈一指的重要『性』。因为说起来不论做什么决策,都离不开准确收集和分析出来的详细情报。

有的放矢,才能用最少的损耗,更有效,更准确的打击敌人的要害,以达到最快的度瓦解敌人的目的。

李孝儒继续说道:“文优觉得把情报网络的铺开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这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另派一员大将,带领一部分忠心的将士去做山贼。”;

第三十章邓当做正当的贼

更新时间:20126251:29:40本章字数:5442

第一卷初回三国'第三十章邓当做正当的贼

看书前能不能弱的求下推荐、点评啥的!需要鼓励啊!谢谢大家!

“谁要说三国没有天才,我肯定不能同意,我感觉李孝儒至少也是个军事方面的天才。

多年的军事指挥让他的见识眼光是远远越了这个时代的普通军人。他的战略眼光完全不比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差了。

要知道,我虽然没有扛过枪,没有打过仗。可是看过那么多的军事报道,战斗纪录,电影报纸上天天都必有的军事行动,各方大神们的分析,盘点。

至少到了这里,我的军事眼光是级水平了。纸上谈兵的技术绝对是专家级的了。

没吃过猪『肉』,猪跑总是经常见的吧!而纸上谈兵之所以会失败,只是因为赵括的太过于自以为是,听不得不同意见,脱离了实际情况。

成为了一个完全遵循教条主义的人,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失败呢?

但是我就不同了,我有最先进的理论,还有最谦虚宽宏的态度。我虚心的请教我的辅佐谋士,互相拿出对一件事情彼此的意见和看法进行讨论。

我尊重他们,拿他们当老师。认真的和他们一直研究形势,分析这个天下的各种势力对将来历史走向的影响。

不论是对周瑜,还是眼前的这个李孝儒。(至于张纮那是老孙策收的,我来以后还没见到他。他还在江都等我的消息,主要是等我有自己的地盘)。

因为我对于这个三国时期的英雄和智囊们还是心存畏惧的。因为他们被历代的文学作品演绎的太过神化了。都是鬼神妖孽级数的。你说,你不怕鬼吗?

那好,晚上他会去找你的。哈哈。

鬼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

主题有点跑偏了。

听了李孝儒的话,孙策的眼睛终于亮了,笑着看着他:“军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自己派兵去做山贼?但又不做山贼。”

果然李孝儒听了也笑了起来:“主公果然聪明!文优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我们派一员得力干将做领袖,到江东一带,站下脚。

以文优所见中原大地中只有江东一带,并没有什么很强大的地方豪强。所以只有这里才最适合我们这样尚嫌弱小的军队做为成就大业的起点。”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一边暗中展地盘,一边收拢流民山贼中的『精』壮之人。并加以严格的军事『操』练,使之成为『精』锐之师。

等到有一定规模之后,就可以让他借用江东都尉的名义出兵,扫平周围的其他山贼势力,收合他们的兵士,抢夺他们的粮草,杀掉不服管教的山贼。”

“同时还可以联结当地士族乡绅。然后继续『操』练新收之人。再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扩张行动。

这样一来,一则可以有了自己的外援。

二则为我们提前扫平一些我们不方便出面处置的阻碍。

三可以收江东民心为已用,等到某日时机成熟。主公只需打过长江,振臂一呼,必定江东士民景丛,何愁江东不定,天下不伏呢?”

“军师妙计!高明,真是高明之极!简直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平定江东你要记功啊!”

孙策高兴的说道。

这简直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李孝儒版,而现在只要派去做贼头的将领经营的好!江东,肯定是孙策盘中的『肉』了。

孙策和周瑜想要的只是找机会脱离袁术后才能进行大力展自己的力量,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了袁术的支持上。

却没想过,如果袁术不给支持怎么办,而且现在看来,他确实是不想给他们。而经过李孝儒的一番分说,江东军现在马上就可以开始建设自己地盘了。

一个计划是被动的等待别人给予,一个却是主动的去收取。

高低立判啊!这也就是高手与学徒的最大区别了。同样一个内容类似的计划,只要有经验的老手稍加润『色』,效果差别绝对是天地之远。

当然,从这一点上不能说孙策和周瑜就比不上他了。毕竟孙策两人只是粗略的定了一个方向,本来一切都要等孙策的地盘确定下来以后仔细商量后再进行。却是没考虑到一方诸候也会赖帐。

这也显示出了孙策和周瑜终究还是初出茅庐,考虑事情的不周到处,太嫩了!这些人,个个老『奸』巨滑,相信他们,真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好了。

李孝儒依然只是带着淡淡的微笑道:“主公不必太过夸奖文优。我也只是从你昨天说的计划里才能想到的,主要还是你们俩自己的功劳啊!我只是拾点牙慧罢了。”

“当前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博取袁术的信任,最好尽快让他主动给我们一块地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利的展。毕竟,正大光明的展,很多事情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能白得一块地,对我们的展只有好处,

一来可以有个名目。

二来可以在扬州有块立足之地。

三来有朝一日我们收取了江东,可以让两地相互支持。更容易展一些。好处是很多啊。”

“只不过眼下,对于袁术赖账的问题,不太好处理。如果你抱怨的太多,必定会惹他厌烦!但如果你不闻不问,又怕他说你太会隐忍,对主公的防范更甚。这还真是个两难的选择。”

深思了一会,继续说道:“只有你去傕上一回,以后就看他的安排,不可『逼』他过紧,否则只怕是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了!”

孙策信服的说道:“军师考虑周详,伯符拜谢了!我会遵照军师的安排去做的。只是目前,这去江东开拓之人必然要武力人,还要智谋过人才行。

不过我军眼下手下武将不少,只是太缺谋士。没有明确的地盘,少有文士象军师这样有眼光,会看好我,而来投奔,这可如何是好!该让谁去做这个贼头呢?”

李孝儒不由得腹诽:“我也是被你强绑来的好不好。”

“文优对于主公的部下眼下还不熟悉。这件事也只能由主公自己先安排了,以后再看情况调整人手吧。至于说文人谋士,暂时也是强求不来的,只能慢慢的看,有机会就招些来了。”

孙策苦思良久。看来只能照军师的办法,这样先安排下去以后再看着调整了。

至于做山贼的人手,孙策先就想到了吕『蒙』的姐夫邓当。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给孙策的感觉是还算有勇有谋。而且熟悉山地作战,自身武艺也还不错。

再让他以祖郎的山寨为基地,让祖郎他们配合他,应该可以有个不错的展前途。而且也可以加强对祖郎他们的控制。祖郎他们的能力要守成容易,开创新局面则不足,孙策开始也只是想到要他们探听消息而已。

就是他了,只是不知道这个叫‘邓当’(要是他姓郑就更正当了)的人做了山贼,还能不能只做‘正当’的事。

孙策转头对吕『蒙』说道:“你去叫你姐夫来这一趟,我有重要的事『交』给他做!”

吕『蒙』一听,大喜道:“主公,能不能让子明去做这重要的事,也好让我培养些经验。以后也可独当一面,为主公分忧!”

孙策好笑道:“你很喜欢当山贼吗?那是好事,不过眼下你还太嫩,等你再长大一些,我再让你去做山贼好了!还不快去叫你姐夫去!”

吕『蒙』的脸一下垮了下来:“主公,你能不能别让我姐夫去做山贼,要不然让我姐知道了。姐夫又要遭罪了。好好的官军校尉,变成了山贼,回家里可是要闹大事的!”

孙策笑起来:“你这个小舅子当得可真好。很会帮姐夫说话啊!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姐夫真正的去做山贼的。

我与军师的话,你刚才也听到了!你只要告诉你家里人,你姐夫只是我派去平定江东的先锋官而已。她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闹事呢?”

吕『蒙』一呆:“也是,主公真是智谋群,子明明白了!谢谢主公给我姐夫一个大大的功劳,子明这就去叫他,嘿嘿!扫平江东先锋官!姐夫听了也定然高兴的!”说完匆匆的跑出帐去。

孙策与李孝儒对视一眼,不由的都是摇头苦笑。这个吕子明,聪明是极聪明的,只是毕竟还是缺少知识和阅历,还要好好的训练啊!

这样才能在以后挑大梁啊。等下他回来就必须要他开始读兵书了。还有他姐夫的去向安排不能对别人『乱』说,不然可能会害死他。

奔跑中的吕『蒙』突地打了个冷颤,疑『惑』道:“谁想我了?定是家里的阿姐阿母想我了。等有时间要回去看看她们了。我也有点想家了!”

很快,邓当就来到孙策的军帐中。

孙策『交』待了他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希望他能从贼众里,挑选出一部分『精』壮带他们进行山地战法的训练。吕『蒙』看来已经把情况告诉了他,也没有见到他有什么犹豫的神『色』,这让孙策对他的能力和前景更是高看一眼。

最后,孙策叮嘱道:“邓校尉,你一个人身在贼营,当事事自己小心。有事情多请祖郎配合。

不可轻易自蹈险境。如遇你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事可以去丹阳找周瑜周公瑾帮你。切记,切记!我军平定江东的希望就都寄在你的身上了。”

邓当豪迈的说道:“邓当都记下了!邓当追随主公,就是想要建一番功业!『蒙』主公赐下使命,自当为主公大业尽心竭力!请主公放心就是!邓当去了!”

说完,拿起孙策的书信,转身干净利索的出营去了。

望着他矫健的背影,孙策感慨到,多么豪气自信的一位英杰,江东军的希望就从他开始了。;

第三十一章与陈瑀的初较量

更新时间:20126251:29:41本章字数:5248

第一卷初回三国'第三十一章与陈瑀的初较量

这一路上,孙策每天抱着两只狼崽子入睡。两只小狼在孙策和吕『蒙』、宋谦三人的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