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164部分

重生孙策-第164部分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卷征伐江东'第一四七章匡亭的结局之陆逊的重任

第一四七章匡亭的结局之陆逊的重任

匡亭一战袁术军战死、被杀、被俘损失了足足五万人马,一下就损失了近一半的实力。

但曹军却总共只伤亡了一万,还捉到了三万左右的俘虏。虽然打的也算是惨烈,但最重要的是打掉了袁术军的士气。对付一只没有了士气的队伍,那自然是轻松的多。

日食已经过去,战争还要继续。

这一战之后两个月里,士气低落的袁术军逐步退却,得胜而士气高昂的曹军却是衔尾紧逼。

进攻濮阳的五万魏郡黃巾军,在得到袁术军第一次大败的消息后,就见鬼一般的撤回了河水北岸。濮阳之围不战自解,荀彧趁势重新攻占了白马津,派重兵封锁了渡口。

这样一来黃巾贼再想来偷袭也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到荀彧送来的获胜战报,让还提着心的曹操与戏志才都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后方根基与粮道没了危胁,自然要乘胜挥军追击,放开手脚全力消灭眼前最大的敌人。

此时的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完全向着曹操一边倾倒。

而原本约定好夹击曹军的南匈奴铁骑,在看到袁术大败后,更是连头也没冒一下。

好似他们根本就不曾出现在战场附近过一般。甚至当杨弘在撤到苦县,派人与之联系,想让其出兵从后夹击曹操时,匈奴单于,于夫罗更是毫无反应。

连杨弘这个一向阴沉,喜怒不形于色的谋士,也不由得愤怒的青筋满头,破口大骂起来。

还躺在病榻之上休养的袁术,只是虚弱的说了一句:“外族之贼,果然不可靠!幸好我们还有伯符那小子胡天胡地的在那里搅乱,不然我军的局面如今已经是无法收拾了。”

不断的打击,已经让袁术有些麻木了,对这种粗鄙的外族边民,他早已没有了愤怒的念头。

陈留,陈郡、谯郡一路大战,袁术军低沉的士气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乐进、李典与荆州军下意识的联手断粮计划,也开始发挥出了威力。加上夏侯渊在后方神出鬼没的骚扰作战。使得袁术军的士气一再的受到沉重的打击。

接下来的五战五败,整支队伍在众将的勉力维持下,没有崩溃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直到后来的孙策主动出击,打下襄阳,并猛攻荆州州牧府。利用围魏救赵之计,打的刘表不得不召回了进入豫州的猛将文聘回援,才解决了扬州军粮道被断的问题。

孙策获得连串的胜利消息,才使得丧气的扬州军重新有些振作起来。最后还是凭借着桥蕤、张勋的生力军,联合纪灵组成了四万大军拼死一战。

在谯郡的苦县,及陈郡的边界利用山势埋伏。几次打败并重创了进攻不止,却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曹军,才算止住了曹操贪婪前进的脚步。

最后曹军不但完全夺回了兖州的地盘,还连带的打下了豫州的陈郡全部,与谯郡近一半的地盘。好不容易把脚踏入了豫州的曹操,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脚主动的缩回去。

他留下了大半的军力,上表朝廷表自己的从弟厉锋校尉曹仁为平虏将军,驻守陈郡。

从此在曹军的不断蚕食下,袁术不断的丧失自己豫州的地盘。至于兖州的地面,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能进入过一次。

匡亭之战,以袁术军的五战五败,奠定了曹操崛起中原的基础。

同时也预示了袁术从自己生命巅峰上败亡的开始。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进取心袁术,开始了自己荒淫安逸、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

此时的冀州、青州的争地之战也同样是进行的如火如荼。公孙瓒方面也是与他的盟友袁术一样连战皆败。首败界桥,次败龙凑,不但是白马义从全军覆灭。手下的十万士卒也是损兵折将,虽有再战之力却已无争胜之心。

打了一辈子仗的公孙瓒好象也老了。

舒县城外,严阵以待的江东军在将要开始这一天的攻城时。愕然发现,城头上飘起了无数的白旗。这是什么意思!狐疑的士卒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停止了手上的动作,静待上司的命令。

很快,舒县沉重的城门就从内缓缓的打开。几个护卫陪着坐在一匹大马上,更显的身形瘦小的陆逊来到了阵前。

“孙将军!几个月不见,将军英姿更显雄壮了!”

“哈哈!伯言,这三个月不见,你的个头没长,说客套话的水平倒是长了不少啊!怎么这次是来看看大哥还是来代表你家太守来投降的?”

孙策说话间,却是把陆逊这个早熟的孩子,当成了平等相交的朋友。对他没有丝毫的轻视和不尊重。这让还略嫌年幼的陆逊心里暖暖的。

“他能不以貌取人,平等待我,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大将风度吗?就是最了解我的叔叔,和伯爷爷也从来不曾如此客气待我啊!唯独说话太过气人了些!

不知怎么的,对他攻打伯爷爷的庐江我却是生不出什么恨意!”

陆逊不卑不亢的说道:“孙将军!这话怎么说得!”

“很简单,如果是来投降的,就是公务,我们入帐详谈!如是来叙旧的,不好意思,本将军军务在身,等我们打完这仗再论私情就是。哈哈!伯言,你选那一样?”

陆逊一时无语,看了一眼孙策,却是没有出声,直接向着中军帐走去。

孙策哈哈一笑:“你这小子,投降还不好意思说吗?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今天从这里跌倒了,爬起来再向前走就是!难道你准备就这样放弃吗?”

陆逊转过身,却已经是泪流满面。还有些稚嫩的少年嗓音有些伤心的哽咽。

“你就这么喜欢打击被败于你手的弱者吗?是不是很有猫儿戏鼠的成就感啊!”

孙策有些好气又好笑,拍拍陆逊还有些瘦弱的肩膀,安慰道:“你这小子,还真的哭上了!羞不羞人呢!”

看着陆逊哭得越发的凄惨,郁闷的说道:“好了,好啦!再哭,人家还以为本将军怎么欺侮你这个小孩子了呢!你不怕丢脸,本将还丢不起那个人。还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啊!”

陆逊的终究还年少,却是负担了太过沉重的责任。

……

第一四八章陆家选择的新路

更新时间:20127720:35:51本章字数:5184

第二卷征伐江东'第一四八章陆家选择的新路

第一四八章陆家选择的新路

任陆逊表面上装得再有大人样,心中的压力那是绝对不会比大人少半点,甚至更加的沉重。这一哭出声来,却是再也收不住,几乎用去了顿饭的功夫。

孙策却也只是静静的陪在一边,没有打断他的发泄。

一个男人想要顺利的成长起来,必要的压力是不能少的。当然有一个发泄心中压力的机会也是必须的,否则只会把这个人压垮。

对于这个自己十分看好的少年,孙策确实希望他能茁壮成长起来。

“有了我的刻意培养,他会不会成长的比历史上更加成熟有才呢?他将来可是我家的栋梁!怎么能不好好保护呢?”

一场痛哭过去,陆逊却是长大了几分,眼神中更多了几分的坚毅。

心中对与孙策这个敌将,也是多了几分莫名其妙的亲近。两人的关系却是变得怪异非常,不是好友却十分亲近,明明是敌人却彼此都无敌意。

“多谢孙将军宽容,逊方才失礼了!”

孙策上前两步,拍拍他还不甚坚实的肩膀:“没事就好,男人就要有能曲能伸的腰板!不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被内、外的压力打垮了!”

搂着陆逊走入帐中:“好了,伯言,现在说说正事!你这次战前出城,不会就是跑我这里来哭鼻子的吧。呵呵!”

陆逊有些无奈,关系再亲近,可胜败的现实不会改变。

“好吧!我家族长说愿意降了,我们愿意接受左将军的命令!只是我们陆家的利益怎么保障?这个郡守的位置能否还是由我们。。。”

孙策摆手打断陆逊的话语:“你们陆家的利益,将由我来保证!我还是原来的话,杀我军士的凶手和庐江太守的位置必须要交出来。本将必须对战死的士卒们有个交待!”

陆逊一脸的沮丧:“你说丁山县尉啊!他当时已经与你们冲上城来的那个、那个勇士一起殉城了!你还要我们交什么?”

声音转为低声自语:“你要向士卒交待,我们怎么向全城军民交待!真是个自私的家伙!”

陆逊的心中想起,之前庐江太守府的书房里,族长陆康与族叔陆贾的谈论形势的情形。

陆贾依旧是一脸的愤愤不平:“族长!侄儿以为我们要死守到底,宁可与城共存亡,也不能投降这个孙家的小子!不然将士们与全城百姓的牺牲岂不是都白费了!何况城里还有这么多我们积存下来的东西。”

可是陆康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小贾!前面的两战算起来,都是我们输了。那日丁山放火时我们也都在城内墙下,什么情形你也看到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当时丁县尉用上了那残忍的火烧之计,咱们的城只怕已经被破了。如今丁山已死,士卒们也都是胆寒了。

根本没有人愿意去拼死,你认为江东军下次来攻,这舒县还能守得住吗?”

“族长大人,没有人愿指挥,侄儿亲自上城头。反正不能让那个姓孙的,这么便宜就攻进城来。占领庐江!”

陆康点点苍老的头:“小贾,你的勇气可嘉!可是你想过没有,拼死夺城的江东军会不会在城破之后趁势一怒屠城!就算他们不丧心病狂,可是我们陆家在城中的二百族人必定难逃一死!

我们这些长辈精英都死了,留在吴郡老家的那些妇孺会是什么下场。难道你没有想过吗?你只想着自己的面子不能失,可从来不曾考虑过家族的未来!你这样,我怎么能放心啊!”

陆康精明的老眼,却是早已看透了战场的形势与发展方向。

“这个冲动的陆贾,凭一时之气,或者暂时能守住这城池。可是天长日久,守城的器械总会耗尽。或者江东军干脆派上大将来冲城,谁能抵挡。那些自称武勇的县尉吗?还是你陆贾亲自提刀上阵呢!”

两个在庐江武艺拨尖的县尉轻易的战死,使陆康对这些手下的信心早已灰飞烟灭。

“既然这城迟早要破,与其等仇恨已重,无法挽回时城破家灭。还不如主动投降,至少还能把家族中的精英都保存下来。听伯言所说,那孙策还不会如此不讲道理的毁灭陆家,只希望他不会言而无信就好。”

听到当时下令倒油放火的丁山已死,孙策不由得楞住。

满腔的仇恨突然没有了发泄的对象,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想起当日城头突然爆燃的烈火,想想也确实没有人能从中逃出。原来管邪眼已经为当场就为自己报了仇。

想起壮烈战死的管邪眼,孙策心下也有些黯然。虽然已经把他设为江东军的第一位烈士,被将士们永远怀念。但人能活下去,谁会想自己被活活烧死呢!

深深的叹口气:“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算了。只要你们陆家投靠我,其他的都好商量!而且我保证,只好你陆家诚心的投靠我,你们的前途比现在的还要好!”

陆逊有些疑惑,又有些惊喜“投靠!你说我们投靠你?会得到比现在还好的前途?”

孙策看着陆逊的眼睛,肯定的点点头:“没错!是投靠!我保证,你陆家之人,不会是止步一个区区太守的地位!也许那个人,就是你!”

陆逊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将军说小子将来也能做太守、比太守还大的官?呵呵,小子何能!将军不要笑话小子了!”

“你对自己没信心吗?伯言!一个人要是没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又怎么会有让自己成长的动力呢?只有你心中有了路,你才可能有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机会啊!”

陆逊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动,有些口吃的问道:“是、是!谢,将军!逊受教了!那,那!逊,可否冒昧的问一声。将军你的目标、奋斗目标又是什么呢?”

孙策看着这个年少的未来丞相,意味深长的说道:“只要你跟着我,将来你会看到的!”

经过陆逊的几次穿梭沟通,庐江陆氏终于放下了武器。下令全城向江东军投降。

和平解放的舒县县城里,眼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用打仗拼命了,最高兴的当然是身为郡兵的一群人。士卒们不用整天再提心吊胆的在城上防守,虽说太守得到全城军民的拥戴。可是能好好的活下去,谁也不想白白的去战死。因为对手是那样强大,大到他们根本没有抵抗的信心。

就象上次惨死在城头烈火中的那三百多战友一般,和平了以后,现在还有谁会记得他们呢?

南城门附近,没有房子了的百姓,看着残破的家园,欲哭无泪。虽然说当时是自己主动帮忙太守,献出了自己的房子去堵城门。可是到最后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

还好新领了庐江的小孙将军出了安民告示,承诺帮助战争中损坏的民居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