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113部分

重生孙策-第113部分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他当年能不惧生死,去于刘表谈判换回老爹的尸身,且打消了刘表在谋士蒯良的鼓动下想要趁机攻取江东的念头。孙策一直是对之感怀于心,总是念念不忘的会在信中提上几句。

孙策本就极缺谋士,对于这个有胆气且与孙家深有渊源的大才之士,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不过就目前来看,让他在荆州做官,远比把他招到身边来辅助自己作用要大的多。

只是孙策从来没有放松过与桓阶的信件联系,这也是维系彼此感情的重要方法。不论是请教还是客套,总之不会断了关系。决不会后来白白的把这个人才送给了曹『操』。

第六十四章徐庶拜师

更新时间:20126251:33:14本章字数:4185

第二卷征伐江东'第六十四章徐庶拜师

鹿『门』书院后进的正房里,倚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床』榻,『床』榻靠近内墙一边放着一个造型古典的香炉,里面正燃着清雅的熏香。整个房间给人一种宁静的舒适感。

庞德公正高卧『床』榻之上,倚着靠枕,舒适的捧着一本礼记认真的翻阅着。

在他的习惯里每次重新阅读一遍前人的著述,都能让他有新的感悟。

看到自己深为看重的侄儿,本是心情有些低沉的说是出去散步,却是没一会就脚步轻快的走回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

庞德公放下手中的书本,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道:“士元,你这是遇上了哪个让你高兴的人物了。是新来求学的学子吗?”

庞统嘻嘻一笑,一向对人纯朴诚恳的他,也只有在这个从小宽待自己的叔叔面前,才会显『露』出顽皮的少年本『性』。

笑道:“叔叔你就不能少猜到一次吗?每次都被你料的死死的,一点也没有意思!”

嘴上说着没意思,却还是滔滔不绝的把自己被‘老眼昏『花』’的徐庶,当成守『门』童子的笑话给叔叔说了一遍。

庞德公一边看着信,一边笑着听他说完:“你呀!莫不是又想要玩些小『花』样,捉『弄』他吗?不过这韩嵩与长沙桓阶在本地都是有贤名的士人。他俩联名推荐来的人,你不可以玩得太过了!

嗯,你以为这个叫徐庶的,为人如何?值不值得去培养呢?”

庞德公却是对自己的侄儿的眼光从来都是信任有加。深知他在识人上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天份,评论一个人的本质,往往是一语中的。从小就有过人的悟『性』。

只是身体却是没有随他的知识一样成长的那么快。十六岁的人,看上去要比同年的少年们要小上几岁,也难怪徐庶会误会他是守『门』的童子。而且喉咙有些天生的粗哑,声音不太好听。所以不喜欢主动与人说话,也算是有些内向。

他十二岁学完经史起,他对于人物的评论就从来没有说错过。而且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

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修养良好君子才能有的『胸』怀。

庞统听了叔叔的问,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徐庶,看来书读的不会很多,但是意志很是坚定。虽然年纪大了一些,求学的渴望却是比其他年幼的学子更强,他明白自己所想要的。应该是个可以培养的对象。”

庞德公听了侄儿的评论,很是高兴说道:“如此最好,士元!这个徐庶就由你去接待,不要把他气走就行了!也可以算是对他入『门』前的一个磨炼,让他能更清楚自己想要学到什么才好!”

庞统知道叔叔疼爱自己,对自己被徐庶小看,也有些生气。给了自己一个报负的机会。要帮自己出气呢!赶紧谢过叔叔,笑着走向着『门』外去‘接待’徐庶去了。

徐庶在山『门』外等了片刻,那个进『门』报信的童子走了出来。向他严肃的行了个礼。

徐庶不由感慨:“果然是名『门』之下无虚士,连一个守『门』的童子都能这么彬彬有礼。只是他清秀的外表,说话的声音有些不太好听,说起来算是破锣嗓子,大大影响了整个人的形象。真是可惜了!不过看得出,这个少年童子也是很有学识的人。”

对于未来的学习他更加有了一份期待的感觉!

少年童子走到面前问道:“老师有话问你,你为何来本书院求学,你又想学些什么?如果答的不好,就不用进书院,直接回家去吧!”

徐庶一楞,看来这应算是入学考试吧。

略加思考,说道:“徐庶想要统帅百万兵马,征战沙场!做个真正的伟丈夫!”

童子一听却是马上摇摇头说道:“这个理由不行!想要如此,你大可以去投入军中,向将军们学习沙场征战之道!这根本是武夫之道,书院里没有!”

徐庶只好想了想,又说:“为在母亲面前尽孝,尽人子的孝道!”

“为自己能成才,报效国家!”

那少年童子却总是摇头,徐庶的额角不由得渗出了几滴冷汗!

“不会就让这个童子就给打回去了吗。别说求学,鹿『门』书院的大『门』也进不去,那可真是要被人给笑死了。”

最后脑中灵光一现,想起那桓阶给他看的那封信上一句话:“为大汉百姓的安静平定,还大汉一个朗朗青天而读书!”

他最后及时把战,改成了读书!

那少年果然眼睛一亮,思忖着点点头说道:“噢,还有那么点意思!好吧,鹿『门』书院收下你了!你跟我进来拜见师傅,会见学友。”

徐庶一楞,这就收下了。这个小童子不简单,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童子。

反应过来,徐庶急步上前,跟上了这个少年的步伐,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这位小兄弟,你究竟是什么身份。刚才徐庶冒昧了,还请原谅!”

童子立定了脚步:“我是庞统,字士元。是鹿『门』书院的学生。”

看到徐庶松了口气,好像放松了一些。

庞统接着说道:“也是书院里《论语》课的教习!你可以称我学兄,也可以称我庞教习!”

刚有些松口气的徐庶顿时呆住。

眼神带着不可思议的怀疑:“啊!这么小、噢年青的教习?”

庞统听了他的藐视,有不高兴的说道:“怎么,你没听说过达者为师这句话吗?以貌取人这等浅薄的行为,实属不该,你等歇下后,把论语抄上一遍,三天后『交』给我!”

徐庶缩了缩脖子,只好苦着脸,表情恭敬的应是。

心下惊讶想到:“这个教习怎么穿着『门』下童子的服饰?那又怎么可以怪我看错!这小老师很严厉啊!我还没进『门』呢,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啊!嗯!看来这小子我可得罪不起!”

庞统看了一下,仿佛知道徐庶的心思,做出老成的样子说道:“这是书院教习才穿的服饰,你认为我很小吗?我今年十六岁了,只是长的苗条一些而已!好了,不要在那里装咳嗽了,我带你去见过同学们。”

庞统庞老师的声音转低,自语道:“也不知道今年鹿『门』书院是怎么了,收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家伙!

一个憨憨的象是乡下来的土老冒,一个是老的要掉牙的前太守,还有一个高傲的自以为是卧龙的小子!襄阳卧龙岗出来的就叫卧龙吗?呸!我还是凤雏呢!才十二岁的小子,却比我还要高大了,还生得比我英俊,现在的小孩子哟!真是要命!

眼下又来一个,老是傻楞楞的傻大个!都不知道,会把这原本文雅的书院搞成什么样子。”

这一年,是汉献帝初平三年。这年年末,徐庶经推荐进入鹿『门』书院,拜了庞德公为师,开始了他谋士生涯的起点。并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同学好友。

石韬,字广元,颍川人。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

崔钧,字州平,即崔州平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还有一个今年刚十二岁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第六十五章攻城之法

更新时间:20126251:33:15本章字数:3840

第二卷征伐江东'第六十五章攻城之法

孙策带着江东军众将,和他的一百卫队,完美的完成了山寨之行。

这次不但收伏了管亥、周仓、裴元绍三个勇将,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下的三千青壮,使江东军的隐藏实力整整翻了一番。有人就有未来!而且完善安排好了后勤生产,再无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把孙氏太极拳的『精』义全部都教给了周瑜,这让孙策对这个兄弟的健康情况放心了许多。至少在将来,周瑜不会再仅仅因为身体的病弱就轻易的病死!

虽然看来现在强壮的他怎么也不象是有隐疾的样子。

其实现在就算真有问题,至少还有一个『药』王李当之在他身边做保障,华陀做后援。

孙策等人在李儒率领的中军,到达舒县的第二天清早,就如旋风般的赶到了大营。双方的时间配合的正好,就算袁术会有安排监视,也不会有机会进入到守卫严密的中军大帐。

只要安排一个身材相仿的人偶尔出现一下,远观之下根本就不会被袁术的探子察觉,孙策曾经离开大营十几天。

在赶回大营的半路上,孙策就安排了贾华赶去寿『春』,通知吴用来一趟舒县大营。

孙策有些等不及了,在他的感觉中,这些由书生做主将守卫的城市,定然是轻易就可以打下来。看着宽阔整齐的军营,和营中正列队『操』练的各队『精』悍的部卒。孙策的心越的火热起来。

看着一脸轻松,大步走入中军大帐的孙策,担心了半月的李儒终于放下心来。急着想听到确切的消息。还是赶紧问道:“主公,哪边没事了吧!”

孙策心情轻松微笑的点点头,看着都在帐中先期到达的各将:“没事了!而且一切都出乎意料的好!军师,这些天辛苦你们大家了。这边也没事吧!”

两人『交』换了这段时间的重要情况。听说山寨已经平定,而且江东军的实力大大扩充。自然都是十分的高兴。只是大家也都为邓当的半残惋惜了一下,但他没有阵亡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久经战阵看惯生死的将军们自不会惺惺作态!

孙策听到前日,6康居然派了两千军马出城,与陷阵营狠狠的打了一仗。倒是十分的惊讶。连忙问道:“噢!还有这样的事!陷阵营的战果如何?歼敌多少?”

他不问陷阵营胜败,自然是对高顺的陷阵营有绝对的信心了。从无败绩的高顺,怎么可能败呢。只是却是有些想当然了一些,要是当时6康是个善战的将军,继续派更多后继的部队攻击,只怕陷阵营就算不败,也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守住这个营寨。

高顺在办正事时脸上却始终带着严正的表情。

拱手报告:“主公,这次陷阵营战,共杀敌五百余,伤者未计,俘敌一人。

孙策有些惊讶道:“俘敌怎么会只一人?你们根本就没捉俘虏吧!”

高顺应道:“是主公,当时陷阵营初到,营地还没有建立,不适宜看押俘虏。故而属下特别下令不要俘虏,只是这小子自己冲入我军阵中投降,兄弟们碍于军规,也就顺手捉了他来。

此次我陷阵营战死五十七人,伤三十九人。没有完成以一当百的目标,还请主公责罚。”

帐中众将都是惊叹不已。

“在弱势兵力下,还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这个古板的小子平时议事时,一个屁也没有。看不出来练兵还真有一套,难怪主公会对他这么放心。

只能说主公还真是有识人之明。这样的战果还要请求责罚,那大家还打什么仗!你究竟是自责还是在我们面前卖『弄』你的成绩啊!”

帐中各将心下十分的佩服,却又有些腹诽。

孙策听了高顺的报告。叹了口气,拍拍高顺宽厚的肩膀:“高顺,我们当初建军时,定下的以一当百,是你们陷阵营要追求的目标。

但是战争哪里有不死人的!现在还是初始阶段,你要求就不要太严苛了。一比十的伤亡,就现在的陷阵营已经很好了。等日后,多加训练,多打上几次仗,会更加好起来的!”

看了一眼众将,孙策大声说道:“用不了几天,本将就是新任庐江太守了。大家有没有信心,用三天时间拿下这小小的舒县!”

没等众将应诺。李儒就打断了孙策的话:“主公,你太轻敌了!再说这三天,我军还要赶制一些攻城器具。大概三天后再能正式开始攻城。你要三天打下舒县可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孙策大窘道:“啊!这个攻城器具没有现成的吗?怎么还要赶制?”

李儒呵呵笑道:“主公你不知道吗?就如同井阑,抛石车,城『门』撞车这些大型器具,都是笨重之极。

短途运输还可以。要是这几百里的远路的,不说能不能运,就算是运到也是猴年马月了。更只怕一路颠簸,到了阵前它们也都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