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 >

第11部分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第11部分

小说: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默是一种智慧。当发生误会、摩擦、矛盾时,缺乏幽默的人往往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而具有幽默感的人则能够仅凭一句话就消除误会、减轻摩擦、缓和矛盾。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国际会议。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有急事找英国首相丘吉尔商量,便在未经预约的情况下驱车前往丘吉尔的临时行馆。
 
开罗干燥又闷热的天气让久居寒冷潮湿英国的丘吉尔非常不适应,尤其是白天,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以上,这让丘吉尔更加难受不已。因此,为了消暑,在整个白天的时光里,丘吉尔都把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当抵达行馆之后,罗斯福未经丘吉尔侍卫的禀报就直接闯进了大厅。进入大厅的罗斯福并未见到前来会面的丘吉尔,倒是耳边传来了丘吉尔的歌声。罗斯福顺着声音找了过去,正好撞见躺在浴缸中一丝不挂的丘吉尔。
 
两国元首在这种场合下见面确实颇为尴尬,为了缓和气氛,罗斯福马上开口道:〃我有急事找你商谈,这下可好了,我们这次真的能够坦诚相见。〃
 
丘吉尔显得非常镇定,他在浴缸中泰然自若地说:〃总统先生,在这样的情形下,你应该可以相信,我对你真的是毫无隐瞒的。〃
 
两位伟大人物的幽默对话,不仅轻松地化解了人际关系危机,在后来更是传为美谈。
 
幽默是一种艺术,它以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善良的心灵,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摒弃了人生中所必需依靠的〃拐杖〃。具有幽默感的人总是深受别人的欢迎,这类人的周围,永远不乏欢笑声。




第58节:幽默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2)

幽默是一种能力,能使你与上司、同事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愉悦、豁达的心胸的人,这样的人总是积极乐观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即使身临绝境,他们也能心平气和,一笑了之。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会在无形之中感染他身边的人,受到他们的欢迎。
 
同时,要想获得工作上的成就和事业上的成功,幽默感必不可少,能让你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在职场办公室中,同事间的交往难免会发生些磕磕碰碰,严重时还会上升到剑拔弩张的态势,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如果你具有难能可贵的幽默感,用一两句幽默的语言,你将会大受欢迎。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常常幽默地给一些专栏作家写东西,这些东西使这些作家们既受宠若惊,又感到滑稽有趣。一天,肯尼迪收到专栏作家伦纳德·莱昂斯的一封信,信中说目前总统署名的照片每张价格如下:乔治·华盛顿,175美元;富兰克林·罗斯福,75美元;格兰特,55美元;约翰·肯尼迪,65美元。肯尼迪回信道:〃亲爱的伦纳德:承蒙来信告知肯尼迪亲自署名照片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价格现在已如此之高,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为了防止市场进一步萧条,请恕我不在这封信上署名。〃
 
美国多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参加了一项幽默意见调查。结果显示:97%的主管人员相信,幽默在商业界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克雷夫特公司总裁毕尔斯认为:〃幽默感是衡量一个领导人员是否具有活泼、弹性心智的重要标志。有幽默的人通常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而且比较有能力决策。〃
 
幽默不是天生的,要使自己变得幽默,就要在日常学习和经验中慢慢积累。具有幽默感的人,善于从学习中发现乐趣,从生活中感受喜悦。只有不断地学习,经受实际锻炼,才能提高自己的才智和机敏,轻松诙谐地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刚尝试一个新工作的人来说,幽默显得更加重要。幽默的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融入到新环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幽默都能使你顺利地度过困难的处境,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你的成功保驾护航。




第59节: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成功(1)

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成功
 
聪明人总是把团队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傻瓜却处心积虑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他迟早会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
 
《古今贤文·合作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那么,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因合作而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二十五年中,合作获奖的人数占41%,现在则达到了80%。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一个公司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团队力量的发挥;一个员工要想创造辉煌的事业,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凭借团队的力量,才能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处理好。
 
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无数的事实证明,堡垒的攻破并非外界的攻击,而是来自于内部的自相残杀。只有内部搞好团结,堡垒才会更加稳固,坚不可摧。
 
18世纪的牛顿和19世纪的爱迪生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奋斗成功,但在科学技术发达,分工越来越精细的21世纪,这种模式似乎不再可取。一个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要取得成功很难,只有互相合作,协调好关系才能实现完美的双赢。
 
团队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位英国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试验是这样的:
 
他点燃了一盘蚊香,然后把蚊香放到蚁巢里。刚开始,蚂蚁被这盘从天而降的东西吓坏了,它们不知所措,纷纷向四周逃窜。过了十几分钟,大胆一点的蚂蚁便向火冲去,企图用自己喷射出的蚁酸把大火扑灭。然而,蚂蚁的力量毕竟有限,许多勇敢的蚂蚁都献出了生命。但是,这群蚂蚁并没有放弃,它们依然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上来。最后,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第60节: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成功(2)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科学家又做了同样的试验。显然,这次的大火比上次的来得更加猛烈,但是有了一次经验的蚂蚁不再畏惧。它们齐心协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将大火扑灭了,而且没有蚂蚁伤亡。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著名理论:〃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
 
企业、公司也是一个团队,同样需要成员把团队利益当在第一位,把团队的目标置于首要位置。事实证明,一个合作有序的团队,一群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的成员,比一个一盘散沙的、一群各行其是的成员更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则要了一根鱼竿。带着得到的赐品,他们分开了。
 
得到鱼的人走了没几步,便用干树枝点起篝火,煮了鱼,饱餐一顿。没过几天,他再也得不到新的食物,最后饿死在空鱼篓的旁边。
 
选择鱼竿的人只能继续忍饥挨饿。他一步步地向海边走去,准备钓鱼解饥。可是,当他看见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水时,他已经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最后被活活饿死了。
 
上帝摇了摇头,决心再发一回慈悲。于是,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这次,这两个人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互相协作,一起去寻找有鱼的大海。
 
一路上,他们饿了就每次煮一条鱼充饥。经过艰苦的跋涉,在吃完了最后一条鱼时他们终于到达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以捕鱼为生的日子,并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居住的海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渔村。村里人都继承了两位创业者留下的传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渔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长远利益来看,同事之间并非势同水火,而应该是互相团结,共同进步的关系。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同事的恶性竞争中,而应该自我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于人于己于企业都有利。
 
再优秀的员工,如果不能与团队并肩作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更重要的是阻碍自身的发展。
 
很多人刚参加工作时,都满腔热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而常常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事实上,每个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在工作中总是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团队合作的最终目标:在合作中更快、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61节:不找任何借口(1)

第5章 精益求精,超越自我
 
不找任何借口
 
创新才能取胜
 
挖掘自己的潜能
 
比别人多做一点
 
坚持就是胜利
 
把学习当作一辈子的事
 
永远超过老板的期望
 
不找任何借口
 
不找任何借口,实际上反映了你视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成功〃自然会主动找上门。
 
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半身瘫痪,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和罗斯福一样,又聋、又哑、又盲的小姑娘海伦·凯勒也从来不找任何借口。坚强的性格和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战胜了身体上的缺陷,她在老师莎莉文的指导下学会了盲文。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在八岁那年考上了珀金斯学院,之后,又学会了五国语言。十六岁那年,她考上了哈佛大学。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就连先天缺陷的人都不找任何借口,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我们这些健全人更没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懒惰和失职找借口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借口:上班迟到,就怪交通拥挤、公交车开得慢;工作业绩不理想,就怪老板决策失误;同事不喜欢你,就怪他们不懂得欣赏你……只要去找借口,任何错误、过失都能找到看似合理的借口。




第62节:不找任何借口(2)

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善于找借口的人几乎一无是处。〃当找借口成为一种习惯,就容易产生消极心态,毒害人们的灵魂,最终将阻碍他们的正常潜能的发挥,许多人因此而未老先衰、斗志全无、不思进取。对这些人来说,借口就像一只血盆大口的猛兽〃吃掉〃了他们的目标和把工作做好的希望。
 
就像传染病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也有药可医。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客观事实将借口一一驳倒,使它们无处遁形,彻底驱除我们的心魔,从而为我们做成事情打开成功之门。
 
不找任何借口,不计一切代价,执行公司的指令的员工,才是大多数老板最需要的员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工作失误就找借口的员工会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给企业创造什么经济效益。这样的人,任何老板都会避之惟恐不及,因为创造价值是他们对员工最大也是唯一的要求。
 
不要找任何借口,因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事业失败了,工作失职了,再完美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也没有一点点意义。与其费劲心思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倒不如仔细琢磨下一步的计划。反过来说,面对失败时,如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失败就成了成功之母。到那时,原来失败的借口就不用找了。
 
休斯·查姆斯在担任〃国家收银机公司〃销售经理期间曾面临着一种最为尴尬的情况:该公司的财政发生了困难。在外面负责推销的销售人员知道这个消息后,失去了工作的热忱,销售量开始下滑。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销售部门不得不召开全体销售员大会,全美各地的销售员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查姆斯先生是这次会议的支持者。
 
首先,他请业绩最好的销售员讲了销售量的下跌的原因。这些被点名的销售员站起来后,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譬如商业不景气、资金匮乏、人们希望等到总统大选揭晓后再买东西等等。
 
当第五个销售员开始列举他无法完成任务的种种困难时,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