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78部分

辛亥科技帝国-第78部分

小说: 辛亥科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手往屁股后面一背,嚣张的问道:“还有谁断了筋骨的?老子手到擒来”
这一手接骨的绝活,把那些对中医极其不屑的医官都给镇住了,几秒钟的功夫就可以将断骨接上,而且不需要开刀不伤及皮肉,不至于造成二次损伤,杜绝了手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
要知道,这个年头伤口感染那真是要死人的,而且死亡率极高
留学生不信中医也有道理,柴东亮发烧的时候,就有太医给他看过病,药引子稀奇古怪,什么经霜三年的甘蔗皮,什么双胞胎的蝈蝈????这是医术?分明是巫婆下大神啊
传统医学,良莠不齐,既有副镖头显露的接骨绝技,但更多的则是庸医杀人的糟粕,中医又很难有个标准,医术好坏全凭经验,同样的一个病药方则千变万化,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有可能张三是神医,疑难杂症药到病除,李四可能就是庸医,小病治大,大病治死,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副镖头在医院的骨科大显身手,筋断骨折的伤员经过他的手调理,瞬间就把骨头接上了,根本就没有劳烦医官动刀子。伤员更是喜笑颜开,谁愿意没事儿挨上一刀。
听着一群留学生在屁股后面颠颠的奉承,副镖头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将接骨的手法和盘托出,只是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医官和卫生兵们,纷纷拿出笔和纸将他说的都记录下来,生怕有丝毫的遗漏。
卖弄完了接骨的本事,副镖头有些遗憾,大部分伤员还是受的枪伤,挖弹头除了手术还真没别的办法???副镖头有些意犹未尽,又拿出镖局秘制的红伤药显摆。
“咱这药,洒上就止血,三天就收口,保管伤口不肿不烂。”
“镖头,真的假的?有那么神?”
“你不信?把自己大腿上拉一刀,老子现在让你就给你上药。”
柴东亮正在贺天寿的病房,听见外面吵吵闹闹,有些不悦:“谁在外面喧哗?这里是医院,不是茶馆,伤员要多休息。”
负责照顾贺天寿的卫生兵急忙到外面,医官却将他扯进了病房。
“都督,马副镖头治疗骨伤可神了,手一按就能接骨。”医官兴奋的道。
柴东亮点头称谢:“多谢副镖头救治我安徽**军的同袍,改日柴某设宴,到时候咱们镖局的弟兄可都要到啊”
马副镖头笑的眉眼开花,连道不敢。
医官趁着兴头道:“都督,咱们军队中训练也好,打仗也好,骨伤是最常见的,能否请副镖头在医院呆一阵子,把这接骨的绝活教教我们。”
马副镖头此刻也学会客气了,头摇得像拨浪鼓:“您这里都是读过书喝过洋墨水的,让我一个老粗教你们,不是要折杀我吗?这点粗浅的手艺,要是各位不嫌弃,我倾囊而授,保管不藏私。”
柴东亮握着他的手道:“副镖头厚谊,我代表安徽**军上下,谢您了。”
马副镖头手足无措,忙躬身一礼:“都督是咱安徽最大的官,要是前清那会儿,您起码是二品,我一个臭力气行的镖头哪受的起啊?您着是要折我的寿啊”
柴东亮哈哈一笑,招呼大家坐下,卫生兵送上茶水。
医官笑道:“都督,你有所不知,马副镖头还有祖传秘方,据说效用如神呢”
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副镖头粗豪性子,哪里受用的起这个?立刻就开始吹嘘起来。
柴东亮半信半疑,脸上挂着笑容道:“这药真有如此神效?”
马副镖头见柴东亮怀疑,当时就急了:“都督不信,可以试用,若是我说嘴,你拿大耳帖子扇我。”
医官吃透了马副镖头的性子,见缝插针,煽风点火道:“我们也是听您说的,都督也没亲眼看见这药效。”
马副镖头一撇嘴道:“不信就试试。”
一直躺在床上的贺天寿也来了精神,用仅存的左臂撑起身体道:“我来试试,我这伤口总是不见好,一直淌黄水。”
马副镖头笑道:“你不怕我这是假药,害你白白受苦?”
贺天寿哈哈大笑:“老子这条胳膊已经没了,大不了不管用,老子又不会吃什么亏,你试试便是。”
马副镖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拔开用红绸子裹着的软木塞,令卫生兵打开贺天寿伤口的纱布,顿时就看见血肉模糊的刀口,伤口不但没有收口反而还在不停的淌着黄水。
“军爷,忍着点疼”马副镖头在伤口上洒上一撮药沫。
贺天寿疼的倒吸凉气,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嘴上兀自还在硬挺:“不妨事的,关二爷能刮骨疗毒,咱还受不住这点疼?”
黄褐色的药粉洒上过后,伤口的黄水竟然在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减少,渐渐不流了
贺天寿惊喜道:“这药刚倒上去的时候,那简直能杀人,这会儿感觉没那么疼了。”
马副镖头拍着胸脯道:“军爷,这伤要是三天不结痂收口,你把我老马的头拧下来当夜壶”
这民间还真有好东西
柴东亮一向对中医不太感冒,实在是刚穿越那会儿被那位太医给吓住了,都做下病了。此刻仔细想想,也对马副镖头的话信了七分。
趟子手走镖难免有厮杀,如果要是没效的药,他们也不会带着身上,否则受伤之后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
如果这个药效真的像马副镖头说的那么好,不能推广开来治病救人,岂不是白白的埋没了?
柴东亮突然灵光一闪:“镖头,我说句实话你也不要介意???这铁路也通了,海上也跑着火轮船,今后恐怕镖局的买卖会一天不如一天。”
马副镖头苦笑道:“可不是嘛,要不是镖局里还有几十号的弟兄要张嘴吃饭,总镖头早就关张了,现在是开一天门赔一天的钱???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柴东亮笑道:“我也打开天窗说亮化,这全天下的镖局要不了几年肯定都关门??你想想,你们走镖逢百抽五,而现在客商去外地做买卖,压根就不需要带大笔的现银子,只需要到银行打一张汇票即可,你的生意能不清淡吗?”
马副镖头的脸拉的老长,苦涩的道:“这也没办法,挨一天算两晌吧。”
柴东亮淡然一笑:“这种丧气话,可不像是江湖好汉说的???我倒是有个主意,不但能让你们镖局几十口人都有饭吃,没准还能发个大财。”
马副镖头眼睛放光:“都督肯周全小的草料,小的感激不尽,请都督名言。”
“咱们合伙半个药厂吧?就生产这个伤药。”
“都督提议好是好,可咱们力气行赚的银子左手来右手去,没本钱啊”
柴东亮哈哈一笑道:“你的秘方,不就是本钱吗?”
????
第四更了,求一下月票了
只要月票给力,汤圆一定更新给力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喜临门
第一百一十四章三喜临门
安庆街头,钟无影喜滋滋的带着警察和流民帮助受害的百姓修葺房舍。。果然是富贵险中求,一夜之间,他由微不足道的巡长坐着火箭直升为安徽警察厅的厅长。警察同僚们羡慕无比,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这厮的胆量。如果不是钟无影鸣枪示警,南大营真的要被淮上军给偷袭了。如果不是钟无影果断的宰了局长老杜,带着三百警察助阵,恐怕安庆城受的损失要比现在大十倍。
大批的流民将路面砸开,两边挖了深深的排水沟,然后在地下埋上五尺多粗的水泥管子。从芜湖水泥厂拉来的洋灰混合着沙子搅拌成砂浆,。流民在技工的指导下,用钢丝钳子笨拙的编织钢筋笼子然后放到地下,再灌注砂浆,原先遍生苔藓的石板路,被翻修成宽阔笔直的洋灰路。
光华银行的经理、跑街在街边摆开了桌子,不厌其烦的向受害商户讲解小额贷款。银行拿出大笔资金借贷给商家,帮助他们恢复生气,利息一年仅仅只收八厘,这令商户很是惊讶,如果从钱庄拆款起码是三分的利。
安徽境内的厘金已经被废除,代之以统一征收货值百分之五的商税。
商户对这个规定非常满意,虽然大清规定厘金不过是货值的百分之一,但是几乎每个县都在设卡征收厘金,从皖南到皖北,厘金的支出就能达到货值的两成半,再加上厘卡的敲诈勒索,一百两银子的货物,在安徽境内走一趟,就得掏五十两银子的税钱,更别说出省了。
撤销厘卡免征厘金,这已经让商户喜不自胜了,现在连借钱的利息都只有八厘,这令不少商人暗暗打定主意,准备扩大规模,把生意做大。
“上海光华机械厂最新炒茶机,您老看看,用机器炒茶叶又快又好,您老不买一台???没钱,没钱不要紧啊,您找商业协会给您作保,或者是三家商户联合给您担保,光华银行会替您给钱,您分三年的时间还本付息???利息?八厘,够便宜吧?”上海来的推销员配合着光华银行,不失时机的拓展业务。
茶庄老板迟疑片刻:“这光华机械厂咱没听说过,不是什么鸡毛小厂吧?”
业务员笑道:“这名字是刚改的,您老没听说过也不奇怪,原先叫江南制造总局,也叫上海制造局,这您听说过吧?咱中国最大的厂子了???现在这厂子归咱安徽柴都督了,光华,光华,这是柴都督的表字啊咱们厂子有规矩,您先试用半个月,要是觉得不好使,咱还包退货,一文钱不会少了您的”
上海制造局被柴东亮和以虞恰卿为首的江浙商人以一百六十万银元的价格给买了下来,更名为光华公司,下设上海光华造船厂、上海光华机械厂、上海光华军械厂、上海光华钢铁公司四家企业,员工五千人。
上海光华机械厂除了给芜湖工业园区和其他相关重工业企业做配套之外,也开始制造关系国计民生的轻工机械,炒茶机就是他们最新的产品。
老板听完之后,斩钉截铁的道:“这机器我先买一台试试,若是真的好用咱再多买几台,一千二百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吓死人的数目,不必找银行借了,咱这就给你称银子去???都督体恤我们商人,咱也得给都督捧场不是?”
“您老放心,这机器一定好使,咱们光华机械厂会派专人指导您的伙计用机器炒茶,机器要是出了毛病,咱在安庆就有维修人员,随叫随到”业务员喜笑颜开,又一笔买卖成交了,按规定能提成百分之五,一下子就赚了六十两银子。
安徽茶商曾经在对俄国、蒙古、西藏的茶叶输出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后来因为因循守旧,手工制茶被洋人的机器制茶给冲击的体无完肤。手工制造的茶砖样子难看,而且效率低下,短短十年间市场份额几乎被挤占殆尽,安徽各大茶庄倒毙了七八成,剩下的也只是苟延残喘。
洋人造的炒茶机价格昂贵,国产货的质量则低劣不堪用,茶商不愿意用也有情可原。
柴东亮亲自考察过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制造局,毛病几乎是一模一样,几千人的厂子,光拿空饷不干事儿的就有好几百,机器都是由德国和英国进口的,全是最先进的,但是管理水平之低劣也令人咋舌。
柴东亮将闲杂人等一概淘汰,然后将生产线改为分厂制,各分厂只干某一种工作,单单一个机械厂就有铆焊分厂、机加工分厂、备件分厂、电控分厂???总厂只负责装配。工人也由从头到尾什么都干,改为只干某一种工作,生产某一种零件。质量控制实行全程管理,下一道工序的工人监督上一道工序,零件送过来之后如果质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有权利退回。工人工资实行底薪加绩效,底薪只够吃饭,绩效工资计件产生,多劳多得。技工和工程师,如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工厂给予重奖。
工厂不养闲人,又实行了流水线作业和分厂制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产量则大幅度提高,而且质量也有了保证。
销售人员也由原先的坐在办公室里等客户,变为主动上门推销,然后根据所销售的产品不同,可以拿到销售额百分之一到五的提成。
这令销售人员也顿时来了劲头,纷纷自告奋勇往全国各地跑。订单雪片般飞向上海,制造局开足了机器却也无法满足需要,电力供应和钢材短缺成为最大的瓶颈。
安徽军谘府的小花厅,柴东亮和吴锦堂、虞恰卿正在议事,亲兵送上香茶就退了下去。
匆匆忙忙从芜湖赶来的虞恰卿喜滋滋的拿出订单显摆:“都督,这江南劝业会开的极为成功,当时签订意向合约一百六十份,其中四十六份是订购整套设备的??另外,上海光华造船厂给李燮和生产的五条轮船也开工了,我估摸着赚钱有点难,赔本也不大可能”
“恩,这头一宗买卖能不赔钱就很成功了”柴东亮拿起清单看了看,眉头又皱了起来:“怎么购买全套设备的都是洋人啊?”
虞恰卿连连摇头:“都督请看,这不还是有十多个是咱中国人吗?”
柴东亮苦笑连连,这十几个人都是自己从扬州押解回来的盐商,这些人勾结徐宝山将扬州祸害的不成个样子。柴东亮当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当众公审,另外一个是带着全副身家搬迁到芜湖,投资实业。盐商们非常识趣的选择了后者。
除了这十几个盐商之外,虞恰卿是唯一订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