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197部分

辛亥科技帝国-第197部分

小说: 辛亥科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下风。
在此期间,国民党元老柏文蔚率卫队一个营及宪兵约一千多人来到南京,这给南京讨袁军以极大的鼓舞。但是,当看到战况不利之后,柏文蔚带领少数人从水西门出走,而他带来的士兵大部分人却自愿留在南京,他们心甘情愿和第八师的官兵共同战斗,将一腔热血洒在这个六朝金粉地。
城外的北洋军越来越多,张勋、雷震春、冯国璋大兵囤积南京城下,三支部队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人,最近两天土匪张宗昌的叛军也加入了攻城的队伍。战斗日趋白热化,南京守军与北洋军在雨花台、紫金山、天保城、幕府山等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每一个阵地都经过反复争夺,每一片土地都被鲜血浸泡。
南京留守府,一片斗拱飞檐的建筑,这里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原先是大清的两江总督的衙署。这里始建于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叫做天京,洪秀全在此建立了规模极为宏大的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了这些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大清的名臣均任过两江总督。
辛亥**爆发后,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九一二年四月,南京临时政府宣告结束,袁世凯代替孙文成为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南京的总统府就变成了现在的南京留守府。
现在这里的主人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讨袁军代理司令何海鸣。他穿着一身少将军服,头发剃的极短,戴着一副小圆硬框近视眼镜。
他相貌非常清秀,甚至有点阴柔,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男生女相,主北方官禄,算命的人断定他将来会在北方做大官。
何海鸣坐在办公桌前,眼圈青黑,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好好的睡一觉了。他虽然是陆军少将的军衔,但是他连指挥一个连战斗的经历都没有。这个少将是因为武昌起义的时候,他的老相识**党人蒋翊武封的,事后得到了民国政府的认可。
与其说这个少将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倒不如说是对他被满清朝廷判处死刑的安抚。
就是这么一个从来没指挥过战斗的人,现在指挥着南京城内五千守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何海鸣阴柔如处子的相貌极有欺骗性,实际上作为雅各宾派的拥趸,他的狠辣不亚于罗伯斯庇尔,军中任何怀有异心的军官都被他毫不犹豫的剪除,有些人甚至只是随口说了几句牢骚话而已。
凭借着第八师对**坚定的热诚,以及南京城厚的夸张的城墙,再加上以及雅各宾派的**恐怖手段,南京城暂时还掌控在何海鸣的手中,但是他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孙文跑了、黄兴跑了、李烈钧跑了、柏文蔚跑了、福建的许崇智跑了、四川的熊克武跑了、洪承点、冷遹、陈炯明????这些国民党的大人物都跑了,同时参加“二次**”的福建、四川、广东、湖南都宣布放弃独立由北洋军接管,**党方面就剩下南京这一座孤城和五千士兵,就剩下他何海鸣这个从来都指挥过军队的年轻人在独撑大局,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从各地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在各地的讨袁军相继失败后,袁世凯指“黄兴、陈其美、钮永建、何海鸣、岑春煊”五人为这次战乱的一等犯,其余如“孙中山、张继、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人也都在通缉之列。社会各界对“二次**”都不看好,甚至纷纷谴责为叛乱。
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们是以反袁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权力之争,有人甚至骂他们用**的名义绑架全国人民,所谓的“二次**”根本不配叫**。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至于“善后大借款案”,大部分人经过理性思考后便会知道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必然。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成分已经不纯,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继续**。
一言而蔽之,当时的形势与辛亥**时已大不相同,何况袁世凯的势力比之辛亥**时更为的壮大,国民党内部对于**结果大多不报希望,党内的军事领袖黄兴后来在南京的不辞而别,何尝不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何海鸣不禁苦笑,自己居然能和自己的偶像黄兴并列为一级战犯,也真算是三生有幸了???只是偶像已经逃到了日本,而拥趸则要苦撑危局。
南京城家家闭户,商铺即使是白天都大门紧闭,何海鸣从老百姓的眼中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欢迎讨袁军,这和辛亥**的时候,人们敲锣打鼓欢迎**党,箪食壶浆迎接王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辛亥**之后,民国初肇人心思安,长期的社会的动荡反使得人们期待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和中央政府出现。由此,袁世凯正好成了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安定力量和太平象征。市井平民并不会主动接受什么**大义,他们当时最希望的是袁世凯能够拨乱反正,尽快恢复秩序,继续过太平的日子。
何海鸣心里很清楚,普通老百姓把他们当做了康熙朝的“三藩”,讨袁军在他们眼里就是乱党,孙文这位声名显赫的**领袖成为了祸乱民国的乱臣贼子。
卫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敬礼之后问道:“司令,今天还剃头刮脸吗?”
何海鸣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不多时,一个剃头师傅挑着担子走了进来。
热毛巾盖在了脸上,将毛发和胡茬烫软,剃头师傅在他脸上抹上肥皂泡,小心的将他的脸刮的干干净净,又用刀子柄将耳朵也掏了掏。
这是何海鸣来到南京之后才养成的习惯,不管事务再繁忙,他也要将自己的形象收拾好,令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如果自己看起来都很颓废,那么失败的情绪将无法避免的传染给士兵。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何负面的情绪都会被发酵,进而引发军队的崩溃。
“何司令,舒服吗?”
“恩,舒服”何海鸣闭上眼睛享受,这也是他每天情绪最放松是时候。
“有位您的老朋友让我替他问候您。”剃头师傅笑眯眯的道。
何海鸣不假思索的问道:“谁啊?”
“江西都督高铭。”剃头师傅一边给他刮脸,一边平静的道。
何海鸣腾的一下子坐了起来,锋利的刀尖在他脸上划出了一道血口子。
剃头师傅忙拿出棉花,何海鸣盯着他的眼睛问道:“你到底是谁?”
“我就是个剃头的”师傅一脸的平静。
何海鸣冷冷的哼了一声:“说吧,你到底是谁?替谁做事儿?”
剃头师傅将手插进了怀中,何海鸣立刻警觉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了手枪,顶着他的额头。
“司令,甭紧张”剃头师傅缓缓的从胸口取出一个小布包,然后摊开手示意没有武器,然后用极慢的速度打开。
里面是一本蓝皮的密电码本子。
“司令,这是高铭都督给您的,说您可能用得上。”
何海鸣和高铭算是旧相识,当初他作为小跟班曾经追随过共进会的刘公和焦达峰,那个时候高铭已经是共进会的大佬级人物了,也是何海鸣曾经崇拜过的无数**前辈中的一员。高铭和焦达峰、刘公为了凑起义的经费,偷寺庙的金佛的时候,何海鸣还跟着去当了苦力。
何海鸣冷静下来之后,冷冷的道:“他是江西的都督,和我南京有什么相干?是我国民党的党员,他虽然是**前辈,又和我有什么相干?接着给我刮脸”
剃头师傅用棉花棒将他脸上的血迹擦干,然后又抹上防止伤口感染的油脂,笑着道:“那国民党的副理事长和您有没有相干呢?”
何海鸣再也无法佯装镇定了,他就像是孩子听见了母亲的呼唤一般,激动的问道:“您说的是谁?”
“国民党副理事长,江淮巡阅使,安徽都督柴东亮。”剃头师傅缓缓说出了一串显赫的头衔。
何海鸣顿时升起了希望,守卫南京的任务已经将他几乎压垮。
他只是在报纸上看过一则通告,国民党宣布江淮巡阅使柴东亮加入本党,被任命为副理事长。现在国民党的理事长孙文出逃南京、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副理事长黄兴也跑到了东京,柴东亮这个副理事长现在是国民党在国内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了???当然是名义上的。但是何海鸣哪里明白这些事情,他虽然有个少将头衔,看起来还挺能唬人的,但是却是首义三武中的蒋翊武封的,只不过是事后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认可。他根本就没参与过国民党高层间的会议,对里面的情形更是搞不清楚。
“二次**”之后,他还一直奇怪,为什么那位派兵收复蒙疆又挫败了日本人奉天兵变的英雄人物,迟迟没有动静呢?堪称南军之雄的江淮军在安徽、江西按兵不动,任由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人在长江以南搞风搞雨。
“柴理事长有什么命令?”何海鸣感觉自己终于又找到了组织,顿时觉得肩头的担子被卸了下来。
剃头师傅笑着道:“我就是个剃头的,哪里知道这么许多”然后指指密码本:“您还是直接和高都督联系吧。”
何海鸣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明白了,原来高铭,不,高都督也是我党的党员?”他暗骂自己太笨,共进会已经连锅端进了同盟会,作为共进会的元老人物的高铭,怎么可能不是国民党的党员呢?他不但应该是党员,还应该是高层人物,否则又怎么会成为国民党的副理事长柴东亮的心腹呢?又怎么会被委任为江西省的都督
剃头师傅一脸莫测高深的笑容:“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高都督一直接受柴副理事长的领导。”
???分割线???
安徽军谘府里,柴东亮不停的感叹,心里暗暗替何海鸣感到不值,国民党的大佬都跑光了,让他一个虾米小鱼来顶缸,居然还混了个“一级战犯”。
但是,柴东亮也由衷的欣赏何海鸣,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的人,居然能将南京城的防务搞的井井有条,以不足五千的孤军,硬抗两万北洋军二十天的强攻却没有崩溃,甚至城内都没有发生兵变和混乱。
人才难得,扑街写手,你们真的伤不起
“都督,何海鸣愿意接受改编,将讨袁军编入江淮军的序列,同时将南京城交给咱们”高铭从南昌急吼吼的赶回了安庆。
柴东亮满意的点头:“这种事情需要派人进城和何海鸣当面谈妥细节,否则容易出现变故。”
高铭自告奋勇道:“我去吧。”
柴东亮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不行,这种事情太危险了,万一何海鸣这家伙翻脸不认人怎么办?你绝对不能去。”
何海鸣的心狠手辣,柴东亮也多少听说了一点,他绝对不敢让高铭去冒这个险。
高铭淡淡一笑道:“还是我最合适,我和他毕竟有旧交容易取得信任,现在南京城被围了二十天,城内人心惶惶,如果派个生人去,我担心误事。”
柴东亮说什么都不肯同意,只是不住的摇头。
高铭正色道:“都督的爱护之心,我铭感五内,但是如果我们也和孙文、黄兴之流一般,遇见危险就躲,您觉得江淮军的团结还能维持多久?”
柴东亮再三苦劝,高铭就是不听,坚持要亲身赴险,令柴东亮也无可奈何。
“都督,这南京城被围的铁桶一般,怎么进去啊?”高铭终于说通了柴东亮,又想起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好办,咱们的飞机是干什么用的?直接从马鞍山飞进南京城里去,这是最安全的办法。”柴东亮笑道。
“飞机?”高铭顿时脸色煞白,断头台都吓不住他,但是一想起要坐着那个怪物飞到半空中,他的两条腿就不由得发颤。
“老夫子,你还是不要去了”柴东亮再次劝道。
“此事非我不可,都督不必再劝”高铭牙关上下打颤,但是语气依然坚决。
高铭深深的吸了两口烟,压服一下几乎跳出胸膛的心脏,然后问道:“都督,就算何海鸣愿意接受咱们的改编,可城外的北洋军就能放咱们进城?他们打了二十天死伤惨重,个个都打红了眼,咱们这个时候进城恐怕不易啊”
柴东亮冷笑道:“他们要是肯乖乖的交出江苏省,那就罢了,如果不肯的话,我就让江南的三万北洋军来的去不得老夫子,实话告诉你吧,汤乡茗的海军已经封锁了长江,只等我一声令下就切断京汉铁路的轮渡,江南的北洋军连一颗粮食一粒子弹的补给都送不过来,更别提援兵了,至于段祺瑞在武昌收编黎元洪的四个师五万人,哼,那也算是兵吗?”
高铭瞠目结舌道:“都督不能蛮干,如果那样咱们不就成了叛军了?”
柴东亮哈哈大笑道:“兵不血刃收复江苏,这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