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267部分

血染大明-第267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早日立太子,问题不就解决了。”

哈大全长叹道:“他们三没一个省心的。”

哈月辉说:“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您还是想立可仁为太子吧。”

哈大全没回答,其实就等于回答了。他与婉儿是结发夫妻,二十几年的感情,爱屋及乌也十分的喜欢二儿子,在心里是打算立他为太子的。但老二实在不争气,做事不走脑子,受人挑拨起兵造反,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这种不孝的儿子,哈大全恨在心里,也痛在心里。

哈月辉很失望,她也想挣皇位,但先天条件不准许。

一定要彻底解决哈可仁。

所以哈大全提出:“父皇,我有一个建议,李自成在西北称帝,是我朝心腹大患,不如让可仁带兵围剿。”

哈大全点点头。“镀金也是好办法。”

        第548章 西征。

正文 第548章 西征。

第548章 西征。

哈月辉的建议,把哈可仁从监禁中救了出来。

但哈大全不会真的叫儿子去打仗,他要给儿子找点帮手。

哈大全第一次召见了吴三桂。从辽东回来之后,吴三桂一直在家休息,朝廷并没有追究他的罪过。

吴三桂心中很气愤,他夺取山海关,算是大功,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奖励。

吴三桂经常在家中抱怨。“我在家呆了数月,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陈圆圆开解他说:“将军不必发愁,皇上一定会启用你的。”

“启用我?我已经不指望了,我引清军入关,皇上不杀我已是大恩,又怎么会重用我呢?”

陈圆圆说:“皇上这是在熬你,将军本又大错,皇上如果直接任用你,肯定会被人非议,等有大事到时,一定会用到将军的。”

“满清已平,还有何大事啊。”

“还有李自成。”

吴三桂焕然大悟,他在家中为父亲立了灵位,每日三次上香祭拜。

被皇帝召见,吴三桂还很高兴,可到了地方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田见秀也在。吴三桂的父亲吴镶是被田见秀鞭死的,两人仇恨似海。但田见秀帅五十万大军投降,不做任何抵抗便开了北京城门,这份功劳比吴三桂大多了。哈大全不会为了一个曾经的汉奸,杀死一个Rp还算不错的叛军头领。

田见秀和吴三桂,在朝廷的声望,是田见秀占优势。

“你就是吴三桂?”哈大全的态度很冷淡。

吴三桂已经要吓死了,他跪伏在地上说:“罪臣吴三桂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有人叫我杀了你。”哈大全的话让吴三桂感到了恐惧,脑门冒汗,脊背吹凉风。在辽东征战多年,他都没有这么害怕过。

“吓到了吧。”哈大全继续说:“可我又不想杀你,所以让你在家呆了几个月。这几个月你表现不错,不忘大仇,有一份孝心。”

田见秀在一片低着头,他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哈大全不会杀他。

“我调查过了,李自成是害死你父亲的元凶,田将军可以作证,对吧?”

田见秀马上说:“臣可以作证。”

两人一问一答,便把黑锅扣在了李自成身上。当年李自成让田见秀抢陈圆圆,田见秀想多捞点钱财,才鞭死了吴镶。

吴三桂听家人说过当时的情况,心中虽然气愤,却不能表达出来。

哈大全说:“我给你一个报仇的机会,此次我决定西征西北,务求剿灭逆贼李自成,你愿意去吗?”

吴三桂叩首说:“臣愿意去。”

“你愿意去就好。”

随后哈大全把该来的都叫来了,客可群、哈可仁、哈可厚全部到位。还有赵卫、赵虎、许胜三人。

等人齐了,哈大全说:“我决定发兵二十万,分兵三路讨伐李自成,赵虎、许胜、吴三桂各领一路五万分兵推进。赵卫在后方领五万大军压阵,田见秀随中军参议。”哈大全看向三个儿子,“至于你们三个,随军出征去历练历练吧。”

赵卫急忙站出来说:“皇上,万万不可啊。三位皇子随军出征,万一有闪失,臣万死也难以挽回啊。”

赵虎、许胜、吴三桂、田见秀都跟着跪下。“请皇上收回成命。”

出兵打仗,如果跟着三个皇子,仗就没法打了。光保护这三位大爷,就要耗费巨大的经历。万一出了问题,他们全都死路一条。

哈大全不高兴的说:“你们是怕麻烦吧。”

“臣等不敢。”

哈大全也明白他们的苦恼。但为了选出合适的继承人,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皇朝需要一个强力的统治者,如果选人不当,将是一场灾难。

哈大全问三个儿子。“你们愿意随军出征吗?”

三个小子一起说:“儿臣愿意。”

哈大全说:“你们愿意,人家也不愿意带你们去。拿笔墨来,我要你们三个立生死状,此次随军完全出自自愿,若有闪失,与各位将军无关。”

笔墨拿了上来,三人互相看了眼,便一起写下了生死状。

赵卫彻底无奈了,事到如今,他只有带着累赘西征。

哈大全又叫人拿来一个竹笼,亲手写下赵虎、许胜、吴三桂的名字,并封在蜡丸中。他叫儿子们每人抓一个蜡丸,抓到谁就跟谁出征。

哈大全还告诉赵卫,不许把三人留在中军,要让他们真正接受历练。

客可群抓到了赵虎。

哈可仁抓到了吴三桂。

哈可厚抓到了许胜。

“你们回去准备,选吉日出征。”

大家都走了,唯独赵卫没有走。他跟在哈大全后面,不断的说:“皇上,让三位皇子随军,实在太危险了,还请皇上三思啊。”

“我知道你害怕,别怕,我儿子很多,死几个也没关系。”

赵卫那里肯罢休。“皇上真的不行啊。”

“你是怕我的儿子拖你后腿?”

赵卫很实在的说:“这是一方面,我是怕皇后娘娘和诺贵妃。二皇子和三皇子可是他们的心头肉啊。万一有闪失,我也只有一死谢罪了。”

“唉,我就知道。”

“皇上您看,这事还是算了吧。”

哈大全摇头说:“不能这么算了,我跟你交个底,我要选太子。”

“啊。”赵卫愣在那里,脸却苦了起来。

哈大全也知道为难他。便说:“你如果不愿意去,就上疏称病,我在安排别人去。”

“臣……臣罪该万死。”赵卫在那里一跪,下面的话不知如何说下去。

哈大全搀起赵卫,语气温和,也很无奈。“快起来,我从几十年得兄弟了,我知道这事很难做,不管做好做坏都得罪人。可我又找不到别人。除了你,我又能去找谁啊。做了皇帝才知道,身边的人虽多,能放心的却没有几个。”

赵卫已经没退路了,不想答应也得答应。领导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别说带着皇子去打仗,就是带着皇后去打仗,他也得去。

“臣去。但臣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你说。”

“臣要一个人随军参议,田见秀水平太次,也就是个摆设。”

“你要谁?”

“陈琦瑜。”

“行,我把他调回来给你。”

        第549章 陈琦瑜病逝。

正文 第549章 陈琦瑜病逝。

第549章 陈琦瑜病逝。

哈月辉在桌面上铺上纸,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三组名字。

客可群、赵虎。

哈可仁、吴三桂。

哈可厚、许胜。

陈好正坐在一旁喝茶,看一份北京本地的报纸。“报纸真是好东西,也不知皇上是怎么想出来的。”

明显陈好看的都是八卦新闻。

哈月辉问:“陈姨,父皇让他们哥三随军出征,您看那路人马获胜的几率比较大。”

陈好和上报纸说:“说不好,出征的路线还没定,赵卫要陈琦瑜回来,皇上答应了。陈琦瑜大才,由他制定作战计划,十拿九稳,这次李自成是完了。”

“李自成从来就没有机会,他孤守西北,三面受困,缺钱缺粮缺武器,手下都是杂牌军,人再多也没用。”

“这段时间,李自成也置办了不少火器,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神机营。”

“都是些淘汰的技术,听说丹学院新出产一种新的大炮,可以打二里地,威力惊人。”

“武器在好,也要会使用,打仗还是要看人。”

“陈姨,父皇心里向着老二,为何要让他们哥三都随军出征。”

“为了堵天下人的嘴。”陈好走到桌前指着纸上的名字说:“你看这个组合,可是精心安排的,赵虎、许胜都是猛将,好像占优势。但真正能打的却是吴三桂。”

“吴三桂?您怎么会看好他。”

吴三桂在辽东很有名,在全国来讲究不行了。在闽系军队的体系中,比吴三桂能打的多了。在世人眼中,赵虎和许胜都比吴三桂强。

陈好笑道:“这就要说到他们所用的战法了。”

“战法?还有比闽王军更好的战法?”

“当今天下,没有比闽王军更好的战法了,虽然费点钱财,却能保证士兵的安全,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发生,保存部队的战斗力和气势。但天下没有完美的事情,我们的缺点是慢。”

哈月辉点头说:“是慢,父皇每次打仗都很耗时间,明明很快就能结束的战争,却要拖上几个月的时间。但每次打仗时,父皇都做好的充分的准备,能够保证每战必胜。”

“这叫有备无患。赵虎、许胜所用的战法基本相似,他们会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不给敌军任何反击的机会。胜利会是他们的,但首功却一定是吴三桂的。”

“为什么?”

“因为吴三桂不懂得节省,他不会顾及部下的损失,他一定是冲的最快的,打得最狠的。”

哈月辉有些不服气的说:“孤军深入,四面受敌,不是自陷死敌。”

“你说过了,李自成的军队素质太差。”

“父皇还真向着老二啊。”

“看着吧。等作战计划做好,哈可仁肯定在中路军。”

哈月辉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陈姨,我能不能领一支军队参加西征。”

陈好摇摇头说:“皇上不会同意的,如果你一定要去,你的野心也就暴露了。搞不好连南京的事情都会败露。”

“我为什么是个女人呢?如果我是个男孩子,早就成为太子了。”

陈好没有说话,看着月辉在那里发怒。“看看那哥三,一个比一个废物,我可以做的更好,我可以把帝国带向真正的辉煌,只有我可以。”

陈好这才说:“你父皇从来不说这样的话,他把野心埋在心里。”

哈月辉哑然无声,她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陈好在一旁说:“做事要一步一步来,着急是没用的,做好准备,当机会出现时,就牢牢的抓住他。”

这时在哈大全正在婉儿那里吃晚饭,虽然当了皇帝,哈大全还是喜欢家常菜,特别是婉儿亲手做的晚餐。前朝留下的皇宫礼仪,被哈大全华丽的无视。皇宫内该省的一定要省,省下钱可以干很多事情。

哈大全的心情不错。他跟婉儿说:“这次西征,可仁如果表现好,我就立他为天子。你做母亲的给我盯着点,别让他在做了魂事。我可以原谅他一次,但绝不能有第二次。”

婉儿欣喜的说:“我明天就叫他来,好好跟他说。”

“有了上次的教训,他也应该学乖了。”

战争准备工作很顺利,陈琦瑜从辽东回来时,二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

可陈琦瑜一到北京就病倒了,高烧不退,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三夜。哈大全几次派太医过去,还专门组织专家会诊,但一切都于事无补。

“陈大人快不行了。”太医都没招了。

哈大全亲自探望陈琦瑜,在病榻上的陈琦瑜面容消瘦,与之前简直变了一个人。

哈大全伤心的说:“你我军臣相称不过五年有余,天下还未平定,就却就要去了。”

陈琦瑜知道时日无多,见哈大全伤心,他十分的感动,有气无力的说:“想当年,皇上领二十万大军来接我,真是如梦一般啊。”

“我让你做了乱臣贼子,你恨我吗?”

“能追随皇上,是我一生的荣誉。皇上臣想问:此次西征平灭李自成之后,您是否要立二皇子为太子。”

哈大全点头说:“是的。自古废长立幼,都会引起大乱,我不想犯同样的错误。虽然可仁笨了点,心性还算仁慈,可以做一个守城之君。”

“二皇子能压住那些开国元勋吗?”

“难道你要我学朱元璋。”

“正是。”陈琦瑜有气无力的点头。

哈大全皱起眉,这种感觉一点都不好。历代开国君主,都会想办法铲除开国元勋,目的就是压住这些功高盖主的家伙,让子孙后代能够稳定的统治国家。

事实虽然残忍,却是没办法的选择。

见哈大全不说话,陈琦瑜说:“皇上是不忍心吧。”

哈大全还是不说话。

陈琦瑜又说:“皇上不爱听,我也得说,我不行了。”他咳嗽了几下,声音更加的微弱,“那些跟随您多年,与亲如手足,皇上不忍割舍。您过于宽仁,他们便会放纵。如果您不想杀他们,就对他们严厉一点。也包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