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235部分

血染大明-第235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肥沃的良田,在短时间内杂草丛生,变成了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许多家畜变成了野生动物,在荒野间觅食,它们已经忘却了人类的声音。

荒野就像一条隔离带,把大明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剿灭农民军得行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为了稳住哈大全,朝廷颁旨任命哈大全为江南督师,总揽福建、两广、南洋事务。在法律上承认了哈大全的统治区。

做为回报,孙大爷希望哈大全不要北上。

哈大全很痛快的说:“行,我不北上。”

哈大全看出了朝廷的缓兵之计,他也没闲着,既然答应不北上,就带着人西进吧。他觉得把南洋和福建在陆路上练成一片,赢得更大更广的战略纵深,为将来要面对的艰苦战争做准备。

哈大全这种笑脸迎人,背后下刀子的行为,使朝廷十分的愤怒。

但愤怒之后,他们也只能忍了。

孙大爷说:“请皇上在忍耐一段时间,等剿灭了农民军,臣马上带兵南下,收服我大明山河。”

朱由检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孙大爷身上了。

崇祯十三年十月,哈大全从马尾出发,亲自率领四万大军向西进入贵州。

云贵两地本就荒芜,山岭丛生,可谓山高皇帝远,本土官员拥有极大的权力。那些朝廷派来的上官,要管理好辖地,都必须依靠本土的小吏。而在小吏背后,能说话算的,都是本地的土司和部落酋长。

这些野人所受的教育有限,都比较死心眼,不管对大明的忠诚度如何,听说有人来抢地盘,马上组成了联合军。

加上官府的游说,联合军向桂林集结,希望把哈大全的大军阻挡在桂林。

桂林位于湘贵走廊南端,是连接贵州与外界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风景也十分的优美。

云贵联军在桂林府集结,对外号称一百万,实际上只有五万余人,NB吹的不是一般的大。

集结起来的土著,认为自己很能打,却不成想他们遇到的是一个超级猛人。

哈大全绝对是一个猛人。

在向桂林行进过程中,哈大全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沿途侦查路况和云贵联军的情况,并用重金收买本地的土司。

当大军来到桂林城下时,桂林府的布防图已经到了哈大全的手中。

很不自觉的云贵联军竟然到城外布阵准备跟哈大全拼命。

看着前方的敌军,赵士露出一脸的无奈。

“王爷,这些人也太业余了,如此布阵,一旦开战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哈大全看着前方也十分的无奈,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实在太落后了。与哈家军的装备相比,他们落后了一个世纪。打败这么一支军队,实在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搞不好会被后世谴责为:大屠杀。

“让炮兵先打,驱散他们即可。如果他们不知进退,就杀了吧。尽量避免我们这边的伤亡。”

哈家军推出大炮,瞄准对面就是一阵炮轰。

霎时间云贵联军的阵营大乱,五万大军纷纷逃窜,当官的一见不好都跑了。哈大全很轻松的进驻桂州府,抓到几名没来得及逃跑的本地土司。

从开战到结束,只用了一日的时间。

哈大全把俘虏按等级分开,把级别比较高的找出来,在桂林府衙设宴款待他们。

面对精美的吃食,俘虏们一个个面色沉重,所有人都吃不下去,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断头酒。因为在他们身后,是手持大刀虎视眈眈的士兵。

被人用刀逼着吃饭,真的很不舒服。

哈大全坐在上面,喝着小酒,品尝着桂林小吃,又叫来一群少数民族少女唱歌跳舞。

一段歌舞过后,哈大全问:“你们怎么不吃啊。这里有酒有肉又有表演,难道还不能让你们高兴起来吗?”

列席的俘虏们都低着头不说话。

哈大全又说:“自古宴无好宴会无好会,鸿门宴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你们不是刘邦,我也不是项羽。我要杀你们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不必搞的太复杂。你们吃好喝好,死了也不要做饿死鬼。”

这么一说,许多人竟然哭出声来。有几个强装镇定的拿起酒杯,可手都的太厉害,还没送到嘴边酒杯便掉落在地。

只有一个大汉埋头猛吃。

又是一段歌舞过后,会场内的气氛依然紧张。

哈大全放下酒杯问:“你们都吃饱了吧。”

俘虏们还是不吱声。哈大全直接问:“你们愿不愿意投降啊。”

刚才埋头猛吃的大汉,首先高声回答是:“我们不愿意。”

哈大全也不生气,说:“好吧。你们既然不愿意投降,吃完这顿饭就都走吧。”

“……”酒席宴间一片死寂。

这些人以为死定了,也许吃晚饭,哈大全就会杀光他们。等饭吃完,哈大全还真把他们都放了,一个一个的送出城去,还给他们发了路费和干粮。

        第482章 占贵阳 逼华节

正文 第482章 占贵阳 逼华节

第482章 占贵阳 逼华节

高级俘虏基本都放了。

赵卫说:“王爷,当年诸葛亮入云南,七擒七纵。王爷也是要七擒七纵吧。”

“不用那么费事,只要三次就足够了。刚才那个大汉叫什么名字。”

“据说是三国时孟获的第56代子孙孟豹,是孟家山寨的大寨主,手下有近万人马,在云南各地有很高的声望。传闻他年轻时曾经徒手打虎,是一员猛将。”

“这次他是怎么被俘的。”

“官军溃败时,他被人流裹挟着跑错了方向,被我军得渔网套住被擒的。王爷此人十分的无礼,是不是安排樱馆的杀手,在半路上把他做了。”

“不必了,我有一种预感,我还能在见到他。”

哈大全再次发出闽王令,要求云贵各地的官员投降。这一次的效果也不好,响应的人不多,连桂林周边都有反抗军出没。

哈大全也不生气,他在桂林住了几天,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赵卫接受哈大全的命令,在湘桂走廊溜达了几圈,把可能的隐患全部消灭掉。云贵地区多山地,物资运输困难,只有确保了后勤补给,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

很快进入十一月。

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让这个世界显得更加的美艳。

外面的景色不错,天气也不错。赵卫的心情却不眨地。

“王爷,我们是来打仗的,都快一个月了,啥时候才进军啊。”最近一个月,赵卫都在湘桂走廊打土匪,没碰到一个像样的对手,心情自然无比的郁闷。

哈大全看看旁边煮茶的王鑫。“你说。”

王鑫煮茶的技术很纯熟,是下过苦功的。他分别为哈大全和赵卫倒好茶才说:“云贵多瘴气、毒虫,特别是夏天酷热之时,我军贸然进入会有很大的损失。等天气在冷一些,就不怕瘴气与毒虫了。现在赵将军又清除了湘桂走廊的匪患,确保了大军的后勤保障,已经到了进军的时候了。”

“这是南方,冷又能冷到那里去。”

“冷一点点就足够了,打仗的机会会有的,将军不必心急。”

“我不急?樱馆的密探已经渗透入了云贵境内,愿意投降的大小土司已经超过五十人,还有上百名地方官员。在等下去,我就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接收了。”

“死心眼的人有不少,也不是全会投降的,比如孟豹。”

“孟豹小儿只是匹夫之勇。”

果然,没过几天,又下了场小雪。哈大全这才下令进军,大军直逼贵州腹地贵阳。在一路之上到没有遇到抵抗。大军所到之处,守军纷纷开城投降,更有土司下山加入了哈大全的部队。

哈大全每到一处都会张榜安民,约法三章,秋毫不犯。

这时在贵阳,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

孟豹本想跟着驻守贵阳,当地的官员确不信任他。因为在哈大全的宴席上,只有他敢大吃大喝,仿佛知道哈大全要放人一般。那些胆小怕事的,便把黑锅扣到孟豹身上,来掩饰他们的胆怯。

孟豹的军队被放在华节,离贵阳有几百里地。驻守华节的还有三万官军,显然官府是不信任他的。

在贵阳城下的战斗一如既往,云贵联军再次大败。在桂林被大炮吓破胆的土兵,显然还没有适合被炮轰,哈家军刚开炮他们就溃败了。

官军本来设有督战队,宣称凡有后退者斩,希望用武力威胁士卒奋勇杀敌。

哈大全下令首先炮击督战队,致使督战队率先崩溃。前面的士兵见后面的人都跑了,也都毫不犹豫的丢下武器逃跑。

贵阳知府张宏良、总兵李勇死于乱军之中。贵州巡抚王炳鑫城破时,在家中自缢而亡。进城之后,哈大全命人厚葬了三人,还在贵阳郊外一处道观内,为三人塑了金身供奉。数百年后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叫做三烈祠。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贵阳城下哈大全又抓了大批的俘虏,依然是按等级划分出来。在籍为官的,一律押解到桂林看押。来帮忙的土司们,则被带到了宴会上。

哈大全问:“你们愿意投降吗?”

土司们互相看了看,都露出怪异的表情。有些人投降了,有些人没有。宴会过后,哈大全把不愿意投降的人都放了,愿意投降的都得了官职。

哈大全的耐心很好,他没有全面占领贵州,而是先向北进攻华节。他派人去劝降孟豹,确不理会华节总兵王坦。他一边给孟豹送礼,一边放出风声说:孟豹已经答应投降,他准备用王坦的人头换功名富贵。

王坦听闻之后大为震怒,马上下令捉拿孟豹问罪。

孟豹才被抓,他的手下便不干了,他们纠集起来到总兵府要人。这种事情有一个很简单的名字,就是兵变。

孟豹手下有一万土兵,都是不怕死的山民。王坦虽然有三万官军,确不一定压制得住。

双方陷入僵局,眼看就是一场大火拼,而哈家军已经开始向华节进军了。

就在王坦一筹莫展的时候,孟豹说:“王总兵,我知道你不信任我,如果你不放了我,火拼在所难免,我不想看到兄弟们自相残杀。不如你放我出城与哈家军决战,你留在华节城内固守。不管结局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王坦犹豫起来,他不敢放孟豹,又害怕发生兵变。

孟豹鸡动的说:“王总兵,敌军马上就要来了,你不能再犹豫了。”

王坦也想不出办法。“好,我信你一次。”

王坦放了孟豹,兵变的危机得以化解。

孟豹重获自由之后,马上带领部队出城,主动迎击哈大全的先锋军。孟豹利用地形步步阻击,想尽办法与哈家军进行肉搏战。哈家军装备了大量火器,中远程打击能力超强,只有拉近距离孟豹才有取胜的机会。

但在一两次得手之后,孟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哈家军内部分成了二十四人一队的小组,配备有火枪手,刀盾手,长枪手,短炮手。利用熟练的小队配合作战,弥补了单兵近战能力的不足。

孟豹被一步步逼上绝路。

在华节以南,一处叫清川涧的地方,两军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第483章 二放孟豹。

正文 第483章 二放孟豹。

第483章 二放孟豹。

清川涧。听名字这里应该是一处山涧。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里有两条小河并行而过,一高一低形成了一片落差不高,确连绵二里的瀑布群。

在小河两岸是低矮的山地,山体上布满了溪水冲刷留下的沟壑,远远望去仿佛一大片瀑布,走进才能看清,原来瀑布是有岩壁构成的。

独特的石瀑景观,让他又了清川涧的名字。

过了清川涧,到华节之间已再无天险,这是孟豹定下的最后底线。

哈大全亲自来到阵前,对面的石瀑上下是布防中的土兵,在敌阵中央一面帅旗上写着一个“孟”字。

哈大全还是很欣赏孟豹的。

最近两年,哈大全一直顺风顺水,很少遇到大的挑战。这让过惯了戎马生涯的哈大全,感觉十分的枯寂,内心中不断渴望着冒险。

孟豹制造的小麻烦,给哈大全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他把收拾孟豹看成一次游戏,难度越大,乐趣也就越大。

但娱乐归娱乐,正是不能耽误。

跟孟豹玩几天,就该把他彻底干倒了。

孟豹一心在清川涧与哈大全决一死战。确不知道,一封密信已经被送到华节,并“不小心”被官军截获。

这不是诬陷孟豹的密信,他直接澄清了孟豹的冤屈。

在信中,哈大全褒奖了潜伏在华节的密探们得工作成果,能够*孟豹孤军出战,只要孟豹被砍死,华节就唾手可得了。

信中指出:王坦此人多疑,又胆小怕事,只要消灭孟豹,夺取清川涧,华节将无天险可守,再取华节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王坦看到密信,第一时间感觉愤怒,因为敌人的轻视。从信上的内容看,敌军只重视孟坦,确把他看成了饭桶。

接下来,王坦感觉到害怕。正如密信上说的,清川涧失守,华节就再无天险,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苦思许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