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228部分

血染大明-第228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卧儿人还带来了一支庞大的商队,随队运来了许多印度特产的商品。

最让人意外的是,莫卧儿使团的正使是一位女性。看到报告时,哈大全十分的意外。“难道印度的男人都死绝了,竟然派了一个女人来,难道要用美人计勾引我。”

当见到印度公司夏丹后,哈大全收起了所有轻视的心。

这是一位美女高贵的女性,三十出头的年纪,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成*性的魅力。一口流利的汉语,更叫人惊艳。

美丽并富有智慧的女性,总能吸引住人们的视线。

而夏丹公主的丈夫也就是使团的副使,竟然是一个中国人。龚怀乡是中国商人的后裔,随父母在海上漂泊多年,能够流利的使用汉语、莫卧儿语、英语、葡萄牙语、拉丁语、还有五种南洋本地方言。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语言天才。

        第467章 三边谈判。

正文 第467章 三边谈判。

第467章 三边谈判。

哈大全在新加坡王宫召见了莫卧儿特使。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万里无云,海上吹来清爽的海风。站在王宫的最高处,可以清晰的看到新加坡港口内忙碌的人们。

好天气,带来了好心情。

连老天都预示,今天将发生好事情。

夏丹公主与龚怀乡献上了礼物,还有用莫卧儿语和中文书写的国书。

哈大全好奇的问:“龚怀乡,你是一个中国人吧。”

“是的,闽万千岁,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父亲组建广东东莞,年轻时下海经商,已经在海外漂泊五十余年。说来凑巧我就是在新加坡出生的。”

“想回家吗?”

“这是父亲毕生的心愿,如果南洋能够恢复和平,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讲究落叶归根,如果你父亲想回老家,就到新加坡来,我会派船队护送他回去。现在朝廷已经改变了禁海的政策,不在视海外的华人为弃民,不管走到那里,你们都是中国人。只要需要你们都可以找到依靠,国家是不会放弃你们的。”

哈大全把现代中国对华侨的政策搬了出来,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明朝禁海超过二百年,一直把海商视为弃民,不但不会帮助,被抓到还要坐牢。哈大全的许诺,是许多华侨梦寐以求的事情。

龚怀乡整理了下衣服,恭恭敬敬的跪下。“我代表南洋的华商,谢闽王千岁大恩。”

大家都知道,没有哈大全在福建折腾,朝廷禁海的政策根本不会改变。弃民就像没娘的孩子,无依无靠,在海上盲目的随波逐流,不知那里再是旅途的终点。说实话,这些人过的真的很惨很惨。

哈大全说完漂亮话,又开始不厚道起来。

“我想聘请龚先生为印度问题顾问,专门处理与印度的关系,不知道龚先生是否愿意啊。”明目张胆的挖墙脚,对象还是别人的副使,实在不厚道。

龚怀乡真有点动心了,他看向身边的妻子,还是没有答应。

“闽王千岁,我现在是莫卧儿使团的副使,受沙·贾汉的重托不敢擅离职守,请闽王千岁见谅。我想,您也不要想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做臣子吧。”龚怀乡婉言拒绝了哈大全的提议,却没有把话说死。

这时哈大全才想起,被遗忘的正使夏丹公主。

“公主殿下,欢迎您的带来,请替我转达对沙·贾汉的问候。”

夏丹公主礼貌的说:“万分的感谢您的美意,伟大的沙·贾汉也向您问好,英雄的闽王陛下。”

哈大全纠正道:“是殿下,我们的级别都不够被称为陛下。”

“殿下,我国与贵国都受到的洋人的袭击,伟大的沙·贾汉希望与贵国联合,把洋人驱逐出我们的土地。”夏丹公主直入主题。

哈大全笑道:“公主殿下,我记得没错的话,莫卧儿人的军队,曾经帮助缅甸的东吁人攻击我。而且一次就派出了五十万大军。”

“您以前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洋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我们应当能够成为朋友,不是吗?殿下。”

“看来您对中国文化很了解。”

“我丈夫就是一个中国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与缅甸人联合起来与我作战时,洋人会大举进攻印度本土。想过吗?以公主殿下的智慧,应该不难猜出,其中的含义吧。”

夏丹没有回答,她也猜想过,但她希望这个猜想是错误的。在心里,她不希望洋人与中国人联合在一起,那将是莫卧儿人的灾难。

哈大全拍了两下手,三个洋人从后殿走了出来。为首的是正使威尼斯商会主席古里安,旁边两人分别是副使德雷克,副使教会主教瑟纳(他是新加坡主教亚历山大的老乡。)

看到三个洋鬼子,夏丹公主问:“闽王千岁,您这是什么意思。”

哈大全笑道:“我重复一下刚才的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朋友。我建议,我们三方坐下来好好谈谈。问题不一定要用武力解决,大家都是文明人,就用文明一点的方法吧。”

古里安说:“我代表红衣主教英诺森阁下表示,愿意通过谈判来解决此次纷争。”

哈大全问夏丹公主。“你们呢?”

夏丹看了眼龚怀乡,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已经明白对方的意图。夏丹说:“我们也同意,不过要怎么谈呢?”

“不着急,谈判就好像做生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准备了酒宴为你们接风洗尘,今晚好好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思路。明天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判。”

在哈大全的地头,洋鬼子和莫卧儿人都要听安排。

酒宴十分的丰盛,但夏丹和龚怀乡都没吃好,他们的心事都太重,想的事情都太多。

原计划中,夏丹希望说服哈大全,联合起来与洋人开战。没想到双方谈判,变成了三边会谈。

住进驿站,夏丹边与龚怀乡进了卧室,不准任何人靠近。

夏丹一边换衣服一边愤怒的说:“洋人怎么知道我们要来新加坡的,一定有人泄密,我们的行程明明是保密的。”

龚怀乡走上前,把妻子搂在怀里,温柔的安慰道:“这种小事不值得生气,别气坏了身子。自从败给了洋人,国内许多人都害怕了,有人给洋人通风报信也不奇怪。我们的行程也不是完全保密的,知道的人很多。”

“我就是生气,莫卧儿与大明都是大国,为什么大明出了个哈大全,把洋人打得节节败退。而我们莫卧儿就没有这样的英雄,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我感到十分的羞耻,那些家伙太不争气了。”

“我们还有伟大的沙·贾汉,只要有汗王在,莫卧儿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希望如此吧。”夏丹转动身子,面向龚怀乡腻腻的问:“闽王好像很欣赏你,你会不会抛下我回中国去。”

龚怀乡摇头说:“不会,当然不会,我怎么会离开你,离开我的爱。”

说完龚怀乡吻了下去,两人都三十来岁,正是鸡情无限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想到,在床下又几跟竹管通向一间地下密室。

几个樱馆密探正在偷听,而且都露出*荡的奸笑。这帮家伙也不怕长针眼。

        第468章 京城安民厂灾。

正文 第468章 京城安民厂灾。

第468章 京城安民厂灾。

南洋战争从崇祯四年开始,到现在打打停停已经七年了。

这场战争从一开是,就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钱”。这个主题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不管中国人、欧洲人,还是后加入的印度人。

坐在谈判桌前的三方,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关于土地的,关于名誉的,更多的是关于钱的。

三方没有签订具体的条约,只是达成了一个大体的意向书。他们将共同承担保护海上贸易安全的责任,并划分了势力范围。南洋及环中国海是哈大全的管辖区;印度拥有前往伊斯兰世界的商路;洋人则控制通往非洲与欧洲的商路。

三方决定在新加坡,每五年组织一次会议,以决定之后的贸易关系。

谈判内容听上去很简单,却是无比漫长的,三方代表为了每一个银币争吵不休。互相谩骂、、诋毁、厮打成了常事。代表们沦为街头巷尾的泼夫,而不再是来自文明世界的绅士。

漫长谈判在崇祯十一年三月份结束。

在意向书上签下名字,放下笔的一瞬间哈大全感到无比的轻松。

终于可以回家了。

南洋战争打了八年,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八年来的每一天,哈大全都崩紧神经,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八年了,该回家了,许多士兵都开始想家了。

送走洋鬼子与莫卧儿人的使团,哈大全便开始执行换防计划。在南洋呆了八年的士兵,必须回家了,哈大全不能把他们永远丢在这里。

按照计划,哈大全会在南洋驻兵四万。新加坡一万人,金瓯一万人,吕宋五千人,苏门答腊一万五千人。

这是正规军,别外各地还分别保留五万人的雇佣军,一共二十万人。

海军以何冬的海盗集团为核心,组建一支南洋舰队,专门负责南洋地区的海上安全。随军南下的北方舰队与南方舰队主力,将各自返回驻地。

哈大全叫来王鑫。“我想早点回马尾,换防和部队重组交给谁比较好。”

王鑫说:“交给臣吧。臣一定把事情办好。”

哈大全摇头说:“不行,你得跟在我旁边,给我出主意。这么多年了,没有你,办事不方便。”

王鑫很感动,这是哈大全对他的认可。

哈大全又问:“想一想,还有谁能够胜任。”

王鑫认真的回想了一阵。哈大全也不着急,喝着茶水等着。留守南洋的任务很重,人选必须小心,选人不当,很可能让八年来的收获毁于一旦。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王鑫才说:“臣推荐武纯文正。”

哈大全皱起眉头,有些愤怒的说:“我不喜欢这个人。”

武纯文正是现任吕宋总督,是被哈大全拉来背黑锅的,本人很有才能。只是在崇祯初年,出了一个引敌西去的主意,把后金军引入了关内。虽然平时朝廷与哈大全讲和一致对外,却引起了哈大全的反感。

王鑫跪在地上说:“主公,臣也不喜欢他。‘引敌西去’他一个主意害死了多少百姓,每次想起臣都恨不得杀了他。”

“你既然恨他,为什么还推荐他。”

“主公,南洋的事情,不管怎么做都是一口黑锅,得有人来背啊。以武纯文正的才能,把南洋交给他,至少不会出大乱子。何况还有虎颜、何冬、阮平等人牵制,他是不会乱来的。”

哈大全叹道:“也只有如此了。”

背黑锅的活,不能扣在亲信身上,就只有让武纯文正来背了。

哈大全没有召见武纯文正,他任命武纯文正为:南洋总督,负责协调南洋事务。至于吕宋总督的位置,哈大全把他交给了甘地1。0。

甘地1。0一直在忽悠人,虽然没有军功,却十分的辛苦。

是应该褒奖一下的。

哈大全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任命,为吕宋带来了长久的安定团结。吕宋本土土著与大陆移民和谐共处,在仁慈的总督的领导下,80%的人改信佛教。甘地1。0大力推广汉语和汉文化,三十年后基本消灭了本地的方言,使汉语成为吕宋唯一的一种官方语言。

安排好工作,崇祯十一年六月,哈大全乘船返回马尾。

京城安民厂灾。

崇祯十一年(1638)六月初二日,都城十余里内,觉地轴摇撼不已,若地震。不久,轰雷一声起天半,屋瓦碎裂,梁尘飞扬,西北隅白云滃郁,弥漫亘空,中夹苍黄黑子,旋转云际。历二时方散。乃京城西直门内安民厂火药爆炸。震毁城垣,方圆十数里无完宇,树木俱偃仆立槁。居人行人,互相枕藉,死皆焦黑。更有崩至城外数里,死藉地面。据查居民死伤万余,贴厂太监王甫、局官张之秀俱毙,武库几空,发五千金赈恤。

这是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伤亡万于人。工厂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被炸死了。

武库几空。大明朝为了打仗而被准的火药,一次全部报销,这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格局。

问题严重了。

因为动静太大,大臣们想隐瞒都隐瞒不了。很快朱由检就得到了具体的事故报告,开始他以为是个小事故。

后来仔细一看,傻眼了。

“一万多人?”

下面的大臣都不敢出声,一起看内阁首辅温体仁。主要责任人都被炸死了,当时没有现场调查部门,也查不清楚爆炸的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出来顶缸。

朱由检登基后,一直在打击朝廷内部的结党营私。

温体仁之所以被任命为内阁首辅,是因为他没有党派,至少朱由检认为他没有。

温体仁深吸了口气,颤颤巍巍的走出来。“皇上,安民厂火药爆炸,是工人失误造成的。负责监管的贴厂太监王甫、局官张之秀都以殉职。臣建议,朝廷拨款救助受灾的民众,抚恤伤亡的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