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82部分

血染大明-第182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土地了。”

“玛丽公主怎么办。”

“在行动前,我们会把玛丽公主赎出来,为了稳住哈大全。红衣主教交代,你继续和他谈判,尽可能把赎金压下来。一百二十万两是你的上线。”

“我们手里的钱不够。”

“荷兰人会支持我们,先把钱放进金瓯的仓库,等击退了明军,才把钱取回来。明天你就去谈。”

德雷克摇头说:“明天不行,后天我去找他。我们不能显得太急切。”

“对,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

        第374章 皇帝的粗口。

正文 第374章 皇帝的粗口。

第374章 皇帝的粗口。

舞会中威廉王子和玛丽又开始翩翩起舞。一曲一曲的跳下来,人们不用猜测,也知道一段美满的姻缘即将到来。

德雷克不见了。

回到舞场的哈大全还想找德雷克谈谈,洋人想稳住他,他也稳住洋鬼子。

两边人各怀鬼胎,都盘算着怎么坑人。

金瓯的场面人物,差不多都来了。

包裹金瓯知府阮平,最近阮平过的很滋润,他的忠诚,还有美丽的妹妹,给他换来了更高的地位。

金瓯知府,兼任金瓯保安总司令,不再大明境内,哈大全想出的官名都很现代化。

阮平被授权组建一支二万四千的保安部队,分四批次组建,第一批六千人已经在招募中。金瓯本地的防务,和社会治安,就靠这些保安部队维持了。

借鉴大明的郡县制度,哈大全把金瓯分成四个部分,并设立了十二个县,每个县有两千名保安队员驻守。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协助官府办案,请教匪患,相当于捕快阮平一下子成了金瓯的警察头子,权利要比以前增加了数倍。

比起金瓯知府的名头,这个保安总司令,可实在多了,有兵有权,搂钱很容易。

作为献礼,阮平没收了本地露天煤矿的产权,把地契统统交给了哈大全。从此之后,金瓯百姓生活做饭都要从矿上买煤烧,不能像以前一样偷偷的挖了。

金瓯煤业商会,在哈大全的授意下成立。就地招募矿工,没日没夜的挖掘煤矿,在由海陆运回大明朝。

结果引发了一件,被官员痛恨不已的煤球事件。

哈大全在金瓯霸占了煤矿,把煤运回国内,一部分在福建销售。还有一部分运到了北京,供给皇宫取暖用。煤运到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份了,皇宫里不需要这么多煤。这么多煤,堆在皇宫内,不但占地方,还不美观。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作价卖了。

当时提议的人就被骂了一顿,自古士农工商,做生意就叫人瞧不起。皇上贵为天子,怎么可以出去做买卖呢,这成何体统。

“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

这话狠。如果皇帝做生意,就是下流,着实让朱由检郁闷了一把。

西北年年大汗,朝廷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想做生意搞点钱,又被说成下流。既然不能下流,就无耻一把把。

朱由检想出一个馊主意,煤不让卖,我不卖了。全部作价,给在京的官员发下去,顶替今年的工资。

在京的官员接到命令,全部到皇宫门口去拉煤,今年的工资就算发了。

明朝官员的工资本来就少,看着一车车黑糊糊的煤块,煤泥,大家都傻眼了。

以前也有以物抵薪的时候,那是发的大多是食物,拿回家可以吃。偶尔发点布匹,棉花,也可以使用。

少数缺德皇帝发纸币,就别提了,这中缺德事,还是少数。

这一次比较绝,发的都是煤块。不能吃,可大夏天的,谁家能用这么多煤啊。

因为有人说:“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所以这些煤,他们还不能拉出去卖。卖了就下流了,文官们有苦说不出只能忍着。

有些人背后讽刺说:“煤薪。煤薪。真的没薪了。”

可有人能忍,有些人却忍不了,因为他们要吃饭。

煤薪发完半个月后,终于有人带头站了出来,把整车的煤拉到西市去叫卖。

这个人是时任都察院御史洪承畴。这位臭名远扬的历史名人,现在还不过是个小人物,只是都察院的一个七品小官。主要任务是骂人(包裹骂皇帝)。

洪承畴这个人很务实,当饿急眼的时候,他就不再忍耐了。

所有十几年后,当他被围困在松山脚下是,饿急眼的洪承畴选择了投降。最终落下了千古骂名,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洪承畴领头卖煤,很快就有人跟着卖,因为大家都要吃饭。

按照明朝言官御史的传统,有事没事,都要找借口骂人。挨骂的对象有同志、战友、上司、下属、皇帝,还包裹老师。

著名的权臣张居正,就被自己的学生骂过。

洪承畴的行为自然要挨骂。

有人弹劾洪承畴。“把御赐之物作家出售,是有辱圣恩,是欺君。”

大帽子一扣,不把人砸死,也能砸个半死。

朱由检看了奏折心里不痛快。他不恨洪承畴,而是恨找事的言官御史。本来国库就没钱,以物底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能把东西卖出去,不就可以给大家发银元了。

结果冒出一句。“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

买卖不能做,只要给大家发“煤薪”,希望有人带头做生意,他也能偷偷的出售煤炭换些银元,贴补宫内的日用。

朱由检上任以来,都很节省,穿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虽然一个补丁要五个银元,但比起置办一件新衣服,可要节省多了。从朱由检登基,宫内的日用就很节省,连皇后贵妃都没有几件新衣服。

洪承畴的出现,让朱由检看到一丝转机,他叫来洪承畴,准备询问一下。

那些骂人的言官御史一看。“啊呀,骂人的机会来了。”便屁颠屁颠的来找皇帝,准备在皇帝面前坑死洪承畴,踩这洪大哥的脑袋往上爬一步。

洪承畴也以为死定了,就算不死,这官也当到头了。

死到临头,洪承畴也不害怕了,把想说的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皇上,臣一家喝了一个月的粥了,不卖点煤换吃的,臣一家都要饿死了。”说完就苦。

看洪承畴一脸瘦弱,朱由检也很通信,连大臣都饿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又会怎么样啊。想到百姓,朱由检便愁眉不展,担忧起大明江山来。

看到皇帝皱眉,大家以为皇帝要收拾洪承畴。

这时某位大哥蹦出来气愤的说:“就是饿死,也不能落于下流。子曰:君子坦荡荡。”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洪承畴要挨收拾的时候。朱由检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向说话的人丢了过去。愤怒的说:“子曰:我靠你。”

皇帝说粗口,简直不可想象。在场的大臣都傻了,包裹洪承畴都傻了。

皇帝发飙了,大臣们集体陷入了沉没。

此事本来就不大,便这样不了了之了。洪承畴在北京呆不下去了,直接被外放了一个官职。因为某些人使坏,他被调到陕西担任陕西督道参议。

这时陕西正在闹农民军,去陕西当官等于去送死。虽然百般不愿,洪承畴还是硬着头皮上任了。

当洪承畴离开京城时,并不知道。

这将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的起点。

        第375章 哥留着用。

正文 第375章 哥留着用。

第375章 哥留着用。

北京在闹事,哈大全并不知情。他正在跟德雷克带领的英国使团磨嘴皮子。

谈判地点在金瓯府衙的大堂内,南洋的天气很热,天阳毒辣的很。还好大堂四面通风,又准备了冰水,才能勉强忍耐。

哈大全穿了一身便装,领口敞开,露出脖子。

在金瓯呆的久了,就算在小心,皮肤也被晒的漆黑。当年的辽东小白脸,现在已经是个黝黑的大汉了。

哈大全往长椅上一坐,有丫鬟扇风,端茶送水,十分的滋润。

英国使团三名代表坐在对面,穿着笔挺的服装,他们本想保持绅士的风度。却碰到了一个没有任何风度的对手,叫使团代表有种,有力无处使的尴尬。

德雷克作为使团的正使,用手绢擦了擦汗说:“阁下,我们也谈了还几次了,您什么时候才能释放玛丽公主。”

“三百万两白银。给钱我就放人。”哈大全咬住价码不放。

德雷克也直接。“你讲究点行不,我都把价格提到七十万了。你难道不能表示一下。”

“我靠。你才涨了这么点,我都把价格从一千八百万降到三百万了,还敢说我,你也讲究点行不行。”

“你漫天要价,就算公主,也不值这么多钱。”

在两人看来,玛丽公主的身份已经不重要了,摆在谈判桌上都是“商品”,都可以被订下一个合理的价格。

“好吧,你说,我应该降多少。”

“七十万。”

哈大全拍着桌子大吼:“不可能。太少了。让你赎回去,我还不如自己留着用。”

这话可够流氓的,要是被他留着用,英国王室的脸,就丢到大西洋里了。

德雷克忙说:“你可不能乱来。”

哈大全在丫鬟的屁股使劲拍了一把。笑呵呵的说:“那可不一定哦。玛丽公主,长的挺漂亮的。”

“你敢。你这做,就是要与我们大英帝国为敌。”

提到打仗,哈大全勉强让了一步。“别着急啊。我们慢慢谈。”

德雷克也只好把价钱又提了一点。“七十五万,不能在多了。”

哈大全很蔑视的说:“你就不能十万十万的涨吗?”

“你说的,八十万成交。”

“少来,至少也得一百五十万。”哈大全才说完就后悔了。

德雷克抓住哈大全的语病,忙说:“你说的一百五十万,成交。”如果他手里有锤子,绝对会像拍卖行的主持人一样,狠狠的一锤敲在桌子上。

哈大全说:“好来,我说错了而已。”

“您堂堂闽国公,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靠。老子经常说话不算数。”

随口说错话,哈大全当然不会认账。两人大声的叫嚷起来,就像两个在市侩的商人。为每一个铜子吵得不可开交。

吵了上午,没有结果,下午接着吵。

下午的时候,德雷克也换成了凉爽的夏装。他觉得穿正装是在折磨自己,跟哈大全这样的人谈判,根本就不用讲究礼仪。

可进了会场,德雷克差点气死。

上午哈大全一身休闲装,下午竟然换上了一身正装,身边的丫鬟都换成了文书,一副要正式谈判的架势。

哈大全摆出一副很尊严的样子,眼神里却闪过狡诈。

这下反倒让德雷克很尴尬,他们穿的太休闲,反倒显得很势力,气势一下子就被压了下去。在谈判桌上,英国人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

谈判就像打仗,没有士气,根本别想打赢。

结果这一天,玛丽公主的赎金问题被敲定,白银一百五十万两。

德雷克回去后懊悔不已,他得到的上限是一百二十万两,多出了三十万两。他得想个办法向上面解释了,多出的三十万是怎么回事。

赎金的价钱谈好,并不代表谈判结束了。

和平。成为了谈判的主题。

关于玛丽公主的问题已经很少有人在提及了。

价钱已经谈妥,双方默认的价格是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分二笔付清,第一笔五十万两已经到位了。剩下的一百万两,由荷兰人出,这是荷兰王子威廉答应的。

为了泡妞,这位王子殿下,真的很舍得钱。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和平即将到来了。

但哈大全心里清楚,跟他谈判的只有英国人。这次来的洋鬼子有八国,他们都受罗马教廷指挥。英国人无法代表联军全体,只要随军红衣主教不说话,任何谈判都是浪费时间。

他们现在浪费时间,不过是为了拖时间。

金瓯城的规模开始逐渐扩大,哈大全准许人们在城外修建房屋,开设商铺。商人不必在指定的市场内交易,还不用交税,这促进了金瓯的迅猛发展。

哈大全不收税,收租金。

按照规定,金瓯的土地都归哈大全所有,想要盖房子,先到衙门购买土地使用权。土地卖出去,要怎么用,哈大全就不管了。

不用哈大全出钱盖房子,商人们自己会去盖。

从表面上看,哈大全好像在专心搞经济建设,战争仿佛已经一去不复返。

联军交齐了一百五十万两赎金后,哈大全痛快的放人。玛丽公主被释放,这被认为是一种好的开始。

就连哈家军内的士兵,都误以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就在这时,一件大事震惊了整个南洋。

五月十四日,缅甸东吁王国国王他隆王遇刺,还好有护卫保护,他隆王只受了轻伤,刺客全灭。

但与其同行的木邦国王被刺身亡。

当时他隆王正在木邦调停,这位老好人,不希望缅甸地区爆发战争。他希望木邦国王,能够为百姓的生计着想,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按照他隆王的说法。

“让洋人和明朝人折腾去吧。他们船坚炮利,在海上不是我们能够抗争的。我们只有保存实力,才能保护自己。妄自开战,只会给他们可趁之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