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48部分

血染大明-第148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骑兵广东,是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俞咨臬原以为站在正义的一方,要战胜哈大全会容易一下。可真的打起来才知道,名头上的正义根本不顶用,只有拳头够硬,才有资格说话算。

俞咨臬苦思了许久,做出了一个叫人费解的命令。“我们撤退。”

明军将领们都迷惑了,这个时候要往那里撤啊。

哈大全率军督住了山口,背后的泛滥的韩江,在江对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哈耿。

俞咨臬还是很有才的,他命令全军沿着韩江顺流而下,冒着大雨连夜奔出几十里地,到达了韩江的入海口。

到了海边,就没有道路的阻隔了。

俞咨臬不过河,而是转身南下,跑回了潮州城。

在山顶的哈大全,并没有现俞咨臬的动作。雨下的太大了,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在远的地方根本看不清楚。

如此大雨,韩江的河水肯定要上涨,哈耿的部队很难渡河。

哈大全这时也冒出了撤退的念头。

如果哈耿无法渡河,他就无法对俞咨臬的主力形成合围。如果潮州方向在来点明军,被包围的就是哈大全。

撤,还是守。

哈大全在营房里苦思了一夜,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

等天色渐亮,大雨停下后,哈大全已经多了一对黑眼圈。

这时虎颜来报说:“主公,山下的敌军主力不见了,山下的营寨全都空了。”

哈大全看着虎颜,神色充满了疑惑。他一夜没睡,就是在烦恼怎对付俞咨臬,可突然之间敌人消失了。

“你说什么?山下的敌人怎么了。”

“敌军都不见了。”

“不可以,你确认了吗?”

虎颜点头说:“确认了,一开始我也不相信,所以派了一队兄弟过去。敌军的营地却是全空了,看上去是冒雨连夜撤走的。”

“他们去那里了。”

虎颜摇摇头说:“不知道,我正在派人追查。”

哈大全又问:“哈耿过河了吗?”

“大雨下了一夜,韩江水暴涨,哈耿将军还没有过河。”

哈大全快步走到地图边,仔仔细细的看了遍。“坏了,俞咨臬要回潮州。如果他龟缩回潮州城,广东的战局将陷入僵持,对我大大的不利。”

虎颜站在一旁,不敢多话。

这种时候,不能打扰哈大全的思考。

哈大全注视着地图,良久之后无奈的闭上了眼睛。叹息道:“俞咨臬,不愧是俞大猷之子,有勇有谋啊。”

这是很高的评价,哈大全却没想到。俞咨臬撤退并不是因为谋略过人,而是对哈大全的惧怕太大,不敢跟哈大全硬拼而已。

俞咨臬这个时候撤退,完全打乱了哈大全的战略构想。

如果广东明军坚守城池抵抗,哈大全将无法迅的占领这里,就无法获得足够战略纵深。

一旦朝廷的大军南下,哈大全将处在三面受敌的境地。

所以后世对俞咨臬的撤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觉得俞咨臬抓住了战争的要点,能够及时的采取防御措施,以逸待劳,最终迫使哈大全退出广东地界。

就是不知道俞咨臬听到这些评价,会不会觉得脸红。

哈大全领军进击到潮州城下,望着坚固的城防,倍感无奈。

虎颜和王可烈请战攻城,哈大全摇摇头说:“我记得兵书上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战,再次攻城。攻城战是最不合适的办法。替我送一套女子的衣服给俞咨臬,看他忍不忍得住。”

哈大全把三国演义里的招数搬出来一个。当年诸葛亮激司马懿出战,就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嘲笑司马懿如女人,不敢想一个男人一样出来交战。

《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很有名。

哈大全相信俞咨臬也看过。他没指望俞咨臬出战,就是想气一气他。

就在哈大全准备撤退的时候,俞咨臬再次让他的预计落空了。俞咨臬看到女人衣服,就怒了,他赶走了哈大全的使者,竟然带着牙军和俞家军主力一万余人开出了潮州城。准备和哈大全来一场男人的战斗。

哈大全猛然现,他在和一个文盲打仗。

        第304章 科学技术。

正文 第304章 科学技术。

哈大全又派人去见俞咨臬。

使者见到俞咨臬便说:“我家主公想问俞将军一个问题。”

俞咨臬不耐烦的说:“要打便打,不要学女人般扭捏,还问什么鸟问题。”

使者说:“我家主公想知道,俞咨臬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

俞咨臬卡巴卡巴眼睛说:“看过怎么了。”

使者说:“没什么,我家主公就想知道这些。”

从俞咨臬的态度可以肯定一点,俞咨臬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却没有把书看完看详实。他应该不知道诸葛亮给司马懿送过女人的衣服,如果知道这个典故,俞咨臬不但不会生气,还有十分的高兴。

能跟司马懿得到同样的待遇,俞咨臬也算没有白混。

可惜,现在的俞咨臬,还没有仔细的看过三国。他也许熟知五虎上将,熟知曹魏,熟知周瑜,熟知各种各样的三国人物。却一定没有仔细研读过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最多也就能知道点空城计的故事。

使者回去向哈大全禀报。

哈大全惊异的说:“原来还真是个文盲,我以为我读的书就够少了,没想到俞将军读的书比我还要少。我心里终于平衡了。”

俞咨臬听到这话,绝对会被气死。

两军在潮州城外摆开阵势,他们全都装备了精良的火器。不过,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哈家军的火器射程,要比俞家射程远一点点。

这个差距绝对是致命的。

哈大全和俞咨臬几乎同时下令。“进攻。”

哈家军的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前进,在正面就是十二的千人方阵,组成两道阵线,向俞家军压了过去。

在对面,牙兵最先动了冲锋。

这些来自两广少数民族的士兵,没有经过整天的军事训练,打仗靠的全是勇气和蛮劲。让他们站队形,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在这个时候,不厚道的俞咨臬把牙兵当成了炮灰。

在牙兵后面,是俞咨臬的火枪部队。

战斗最先动的是炮兵,双方都开始向对面倾泻炮弹。

5o磅到8o磅的大炮,成了战场上的主角。炮弹呼啸着在人群中穿过,都会留下一大串的血迹。被击中的人无一幸免,都会被铁蛋撕成碎片。

一下子,潮州城外炮声隆隆,连几十里外都听的一清二楚。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第一枪,哈家军前排的六个方阵,在距离五百米的位置上就开始射击。

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火枪很难打到五百米的距离,没有膛线的枪管,打出的子弹在空中无法保证度,飞不出多远就会落到地上。只有在膛线的引导下,旋转着射出的子弹,才能达到最大的射程。

哈家军的抢都是手拉膛线,在当时绝对是跨时代的壮举。

也只有穿越人士,再能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想到手拉膛线的主意。

随着枪声的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牙兵纷纷倒地。只有少数手持盾牌的士兵能冲的近一点,跟着也被密集的活力打成了筛子。

俞家军的火枪手,现不对劲,也跟着开枪。

结果他们的子弹只能打到自己人,根本就打不到五百米外的哈家军。在一场科技含量很高的战争中,俞咨臬吃足了苦头。无奈下只好惝恍逃回潮州城内,再也不敢出城作战了。

一场意料之外的战斗。

俞家军伤亡四千余人,牙兵几乎全军覆没。俞家军的内部结构,又变成了纯汉族的结构。

哈大全这边的伤亡只有三十余人。大部分是被火药烧伤的,很少一部分是被大炮打伤的。

俞咨臬从此据守不出。

哈大全几次组织攻城,都被俞咨臬挡了下去,无奈只好退兵回了大浦。

对广东的进攻也就此破产。

同时在遥远的辽东,一个人的死亡,将哈大全*上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崇祯二年四月,袁崇焕下令:凡是运往东江之物资船队,必须先开到宁远觉华岛没然后在运往东江。

接到命令后,毛文龙当场大呼:“此乃拦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

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的船队抵达双岛。

五月三十日,毛文龙到达双岛,与袁崇焕会面。

六月五日,袁崇焕杀毛文龙。

毛文龙死了,这个消息让哈大全脑袋嗡了一下。他千算万算,没想到袁崇焕敢杀了毛文龙。

对于毛文龙的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冤枉。包裹后世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袁崇焕不应该杀毛文龙。

虽然毛文龙在海上搞走私,最然毛文龙的部队军阀性质明显。

但毛文龙有效的牵制了后金,他几乎每年都去后金的后院溜达一圈,搞的努尔哈赤头痛不已,现在皇太极也头痛不已。

毛文龙被杀,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太极。

正在进攻朝鲜的皇太极,当晚就大宴群臣,他甚至在酒桌上高歌一曲,可见皇太极有多么的高兴。

袁崇焕杀完毛文龙一点都不后悔。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觉得后悔。

在两人眼里,后金不足为患,哈大全才是最大的隐患,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弄死哈大全。

袁崇焕在杀死毛文龙之后,全面接手了东江水军,他终于掌握了一支可以与哈大全对抗的海上力量。

掌握了水军之后,袁崇焕任命尚可喜为尚学礼为总兵,统领二万东江水军南下。

他们攻击的第一战是浙江的舟山岛。

在舟山岛驻扎着哈大全的水军一部,这支水军在提督岳一荣的带领下经常沿河骚扰内6,让南京的赵率教十分的为难。

赵率教想率军南下攻打福建,可又怕南京被哈大全的水军突袭。

大明王朝终于体会到没有强力水军的痛苦。

迫于东江水军的压力,岳一荣主动退出舟山岛,对南京的水上威胁也就此解除。

两支水军在舟山岛外只是对峙了一个时辰,岳一荣就主动撤退了,连一颗炮弹都没打。就是如此,明军也把此战誉为大胜。

朝廷下诏表彰了尚学礼,把他提升为兵部侍郎,兼总镇总兵。

进驻舟山岛的尚学礼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对两个儿子尚可进和尚可喜说:“哈大全作战一向谨慎,他主动撤退,必有所图。”

还是辽东出来的老人了解哈大全。

        第305章 引敌西去。

正文 第305章 引敌西去。

哈大全回到马尾,他的敌人中有赵率教,有尚学礼父子三人。

哈大全不怕俞咨臬,南方人都惜命,不足畏惧,只要强硬一点都吓跑了。

可从辽东混出来的人不同,赵率教和尚学礼父子都是猛将,都和哈大全共事过。他们互相都很了解,这实在很麻烦。

特别是在朝鲜战场,后金军已经占领了半个朝鲜。

皇太极屯兵锦江北岸,随时随地都准备渡江攻打公州。在朝鲜的王寡妇已经召集了五万大军,准备在公州与皇太极决战。

哈大全真想飞到朝鲜去,可福建的局势危难,他无法脱身。

在这段时间,唯一能调侃的事情,就是朝鲜国王了。

哈大全听着王鑫的报告,笑道:“朝鲜国王到丽水了?他对丽水的感觉如何。”

王鑫说:“据报,朝鲜国王很惊讶于丽水的繁华,每日都到丽水各处游览,还表示愿意在丽水定居。”

哈大全说:“他愿意住下,就住下吧。他不捣乱,我们也要宽容一点。我只是担心朝鲜的战事,希望王姐能够顶住。”

“后金缺少水军,量他们无法渡过锦江,主公也不必过分的担心。”

“谁能说的准啊。现在只有拜托王姐了。”

先把朝鲜的事放在一边,哈大全对着军机处的地图研究起来,这张地图是用最先进的经纬测量法绘制的,算是当时最最精确的地图。

哈大全把一面蓝色的小旗放在了舟山岛。

“尚学礼,我只见过他一次,那次他是替毛文龙向我买战马。老东西很狡猾,经验丰富,是毛文龙手下最精明的一个。”

王鑫站在一旁听着,旁边站的还有虎颜,王可臣,熊宽和岳一荣。

能进军机处开会的人很少,而且根据战事不同,能进来的人也不同。

哈大全问岳一荣。“你从舟山撤退的时候,尚学礼没有追击吗?”

岳一荣回道:“没有,他很有耐心,甚至在对峙的时候,都没有开过一炮。”

“老人家耐心真好。”哈大全又问:“赵率教有动作吗?”他看着地图也不知道在问谁。

虎颜上前一步说:“赵率教已经离开南京,率领十二万大军南下杭州府,根据线报,他很可能一路沿绍兴、台州、温州前进。”

“江西那边呢?”

“江西很安静,在南昌聚集了五万大军,都是江西本地的卫所士兵,具体战力不详细。”

“广东的俞咨臬会老实一段时间,看来我们要先对付的是赵率教。”

哈大全又爬在了地图上,仔细的看着杭州、绍兴、台州、温州一线的地形图,并把一面面的蓝色的小旗放在地图上。

哈大全边摆旗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