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43部分

血染大明-第143部分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我们说好了公平竞争的。”

“现在虎颜都插进来了,我不能在等了,在等下去,我们两个都没戏。”

哈大全无奈的摇摇头,这两个小子,才15岁就想要娶老婆了。想象以前,哈大全15岁的时候,还是童男,还泡在网吧打电脑游戏。根本不觉得身边的女生有多么的可爱,都说现代人孩子早熟,这古代人也不差啊。

王家兄弟是干儿子,伊丽莎白是养女。在婚事上,不能有所偏袒,包办婚姻是要不得的。

如果伊丽莎白看好了虎颜,王家兄弟就只有一边站了。

这时又有脚步声传来。王可烈说:“虎颜哥,你来了。”

虎颜说:“我来看看,主公睡醒了没有。”从声音上听,虎颜并不知道王家兄弟的谈话。也没有意识到情敌的出现。

王可臣说:“主公还没有睡醒,姨娘们说,不让人打扰主公。”

虎颜并不着急。“我不急,我也才睡醒便过来看看。可烈你眼睛怎么这么红,没有休息好吗?快去休息一下吧。还有打仗要打呢。”

“等会我就去。”

三个小伙子关系不错,至少表面上不错。

哈大全高声说:“我已经醒了,你们都进来吧。”

三人急忙整理衣冠,进入哈大全的大帐。三人跪拜之后,虎颜最先说话:“主公,战场已经打扫完了。一共缴获粮草。”

哈大全打断虎颜的报告:“细节就不用说了,收获的粮草,军械,银饷都交给可臣处理。”

“是,主公。”虎颜把手里的清单,转手交给了王可臣。

王可臣是哈大全的随军文书,这些事情都归他,哈大全可不会过问每一个细节。要是啥都管,还不把人给累死。

“还有事吗?”

“主公,王八一将军中午已经率军向延平府进了,熊宽将军押送俘虏返回闽候。赵卫将军让我向您汇报,他也在半个时辰前率军开始向延平府进军。”

“恩。知道了。在休整一夜,明天早上我们出。”

“是,我马上去安排。”

虎颜退了下去,事情还很多,现在不是悠闲的时候。

王家兄弟没有退出去,他们互相看了眼,都不想第一个说话。特别是可烈一脸的纠结,想说话又不敢说。

王可臣低着脑袋,也是一脸的纠结。

哈大全问:“你们还有什么事吗?”

“义父,我,我想。”王可烈磕磕巴巴的。

哈大全干脆帮他把要说的说了。“你是想让我把伊丽莎白嫁给你吧。”

王可烈马上就精神了,在旁边的王可臣跟着露出苦涩的表情。他们以为哈大全同意了,但这怎么可能。

“我说过,你们的婚事自己做主,伊丽莎白喜欢谁是她的自由,我不会强加干预。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无法扁担任何一个。我希望你们得到幸福,也希望伊丽莎白得到幸福。”

这等于拒绝了王可烈的请求。

王可烈不甘心的问:“义父,难道伊丽莎白喜欢虎颜吗?”

“这个我也不清楚。”

王家兄弟垂头丧气的走了。爱情是不能靠别人的,要靠自己去争取。伊丽莎白还没有嫁人,至于结果如何,就要看他们的努力了。

晚上在徐家四女的陪伴下,用了一顿精细的晚餐。泡妹妹是最好的休息方法,徐家四女善解人意,又都是哈大全喜欢的*型。

晚餐的气氛很惬意,晚餐后的活动也很漏*点。

部队休整了一天,留下小部分人清理战场,把明军的尸体集中埋葬。哈家军士兵都有军牌,他们的尸体会被火化,然后按名牌送回家。

哈大全到达延平府时,这里已经被王八一和赵卫占领了。

自从被朝廷封为延平伯,哈大全还是第一到延平府。

旧福建十邑之一,历史悠久,为福建交通军事要地,东至建宁府建安县界1o里,西至江州府清流县界225里,南至福州府古田县界12o里,北至邵武府邵武县界18o里:东西距离275里,南北距3oo里。

哈大全让出延平府,是希望息事宁人。朝廷不要*的太急,哈大全就不会造反。可惜,朝廷*的太紧,熊廷弼竟然进入福建境内。

哈大全干掉熊廷弼之后,收复延平,就成了必然的行动。

对外,哈大全还没有公开造反。旗山脚下的大战,被有意的压制了消息,禁止人们公开谈论。哈大全叫人上书南京兵部。

“奏报:熊廷弼等调查团二十余人,在旗山脚下遇盗匪袭击,全部遇害。臣等正严密缉查之中。”

南京兵部陷入一片寂寞,哈大全很嚣张。

杀了人,还不承认。更把责任都推给了所谓的盗匪。

南京兵部更担心,哈大全进一步的行动。有迹象显示,哈家军已经出现在了邵武府边缘,很有进军浙江省的意思。

加急奏章雪片般的飞向北京。

大明朝这个池塘里的水,开始慢慢的兴起大浪。

延平府内的读书,对哈大全深恶痛绝,他们纷纷写文章谴责哈大全。这大概能满足学子们的虚荣心,能向世人表现他们的高风亮节。

学子们好像忘记了,不久前在福州,一群学子在南居益的带领下闹事。

福州学子的结果,延平学习也要在体验一把。

不用哈大全下令,王八一派人,把所有骂哈大全,闹事的学子都抓了起来。

但叫人奇怪的是,这些学子被抓的时候都很兴奋,好像马上就要名垂青史一般。脸上仿佛写着。“杀了我吧,杀了我吧。”的标语。

在学子们看来,被反贼杀掉,绝对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哈大全对此的评论是。“一群神经病。”

        第294章 战云密布。

正文 第294章 战云密布。

作为延平伯,哈大全在延平府没有宅邸。进城后,他住进了老丈人余芥的老宅。

余芥现任潮州知府,在延平府的老宅一直闲置。

住进余家老宅,哈大全想起老丈人。他不是要感激老丈人,而是派人去警告一下老丈人。

余家与哈大全的关系,最初是互相利用。后来余家搞的动作太大,哈大全痛下杀手,砍死了大舅子余信。

余家老实了许多,仇也彻底的结下了。

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哈大全把余家赶出了福建。

现在魏忠贤垮台了,皇上也换了人。余家很可能又冒出来搞事,特别是广东还有一个俞咨臬。如果俞咨臬从广东进攻福建,哈大全就要陷入两面作战的畏惧,如果江西在冒出一个猛人来。

哈大全就要三面受敌了。

放过火,杀过人。哈大全依然想息事宁人。

不能说哈大全没有雄心壮志,他是看清了自身的实力。要与整个大明王朝对拼,哈大全还没有狂妄到这个地步。

特别是天下归心的情况下,大明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在百姓心中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不是轻易可以动摇的。

听说王八一抓了上千人,把延平府的读书人一扫而光,就连朝廷设置的学正都被逮捕了。

“八一,你还是这么能干。”

“主公,夸奖了。”

王八一在哈大全面前,一点都不拘谨。“主公,还是跟在您身边痛快,这几年我在大同府,可憋屈坏了。”

提到大同,哈大全想起了一个亲戚。“八一,小巴林现在怎么样。”

“巴林部又返回大草原了,小巴林说要去投奔鞑靼人,他想在鞑靼展势力,将来为巴林老爹报仇。”

哈大全心里觉得对不起巴林部。当初在辽东,哈大全得到了来自蒙古的资源,才能与努尔哈赤对砍,不然早就被砍死了。

想起和善的巴林老爹,哈大全就想冲到沈阳,砍死莽古尔泰。

王八一看出哈大全的伤感,便说:“主公不必伤心。自从皇太极继承为后金大汗,四大贝勒貌合神离,皇太极经常派兄弟做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莽古尔泰在辽东,几次险些被砍死。真是大快人心啊。”

“千万别死,我还要新手砍死他呢。”

两人到延平府的城头上溜达,城内是繁华的都市,成为是连片的农田。今年的苗情不错,会有一个好收藏。

“主公,抓起来的读书人要怎么处理。”

“老规矩,家里出保释金,就都放了吧。不愿意出钱的,都送到鼓山挖石头去。”

“又是一笔小财啊。”

“我安排可臣,把收的钱送一半到你的家里,用这笔钱,娶几个女人,生几个孩子。”哈大全手搭在王八一的肩膀上,“谢谢你,为了我,牵连了你的妻小,很对不起。”

一句对不起,就是对王八一的肯定。

征战多年的王八一,这一次哭泣了。

“主公。”什么话都别说了,心里剩下的只有感动。

“你是我的五大统领之一,我也不想把你丢到大同,而是朝廷不放人,我几次要人,都被兵部压下了。”

“我知道,主公的良苦用心。”

“赵士的死,怪我,我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主公,您志在天下吗?”

“现在的时机还不到。我如果现在起兵,最后的结果是有败亡。如果朝廷不*我,我不会这么做。”

“可是,我们做的已经很过分了。”

“我知道,该动手的时候,我不会有任何犹豫。现在有两个选择:是北上,还是南下。”

王八一是个聪明人,几年的历练,让他明白了许多东西。

不过,有些话不是王八一该说的,他要做的是表决心。而不是提意见。

“如果主公起兵,我愿意为前锋。”

“不着急,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哈大全停在城区的垛口便,让风在身边吹过,他深吸一口气,“不过,我们也不能等太久。要让朝廷感到压力,就像对付洋鬼子一样,我们要一边打,一边谈。”

“主公圣明。”

哈大全说:“我亲自领兵,三个月内,应该可以打到南京城外。”

最让南京担心的事情还是生了。哈大全以搜捕盗匪为借口,亲自率军进入邵武府境内,并攻城略地,短时间内攻占了邵武府全境。

对于哈大全的借口,朝廷急忙下令,让哈大全停止调查,剿匪工作移交给南京兵部处理。

在京城的朱由检每天找袁崇焕商议对策,他没想到哈大全这么猛,连大将熊廷弼被哈大全砍死了。

不过,明朝时的汉人要比现代想象的还要好战。

朱由检不准备妥协,反倒加紧布置,准备与哈大全决战。

整个大明朝都笼罩在一片内战的阴云中,哈大全还没有公开宣布叛乱,朝廷也没有公开讨伐哈大全。

两边都莫不吱声,暗地里磨刀霍霍,准备把对方砍死。

哈大全停止了6地上的行动,但没有从邵武府退出。他把前线部队交给王八一,自己返回马尾。

朝廷需要时间,哈大全也需要时间。

就看谁更早准备好。朱由检在袁崇焕的建议下,调动大同边军南下,还有南方各省的部队向南京集结。并且从辽东调来大将赵率教,为这支新军的大将军。

在计划里,明军将集中十二万人。

同时袁崇焕赶往登州府坐镇,同时下令。“凡是运往东江之物资船队,必须先开到宁远觉华岛没然后在运往东江。”

一下子,毛文龙的财路被断绝了大半。

接到命令后,毛文龙当场大呼:“此乃拦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

袁崇焕写信给毛文龙说:“北方寒冷,毛兄不如带着船队到南洋避冻。皇上对你很器重,特吩咐我,要多征求你的意见。”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毛兄弟,你去跟哈大全拼命,我就不为难你。要是你不听话,皇上很可疑收拾你。”

毛文龙为难了。

皇帝他得罪不起,哈大全他也得罪不起。

“天亡我也。”毛文龙的疾呼,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第295章 杀意。

正文 第295章 杀意。

大家都开始准备,人们仿佛遗忘旗山战役,各自埋头干着自己的事情。

崇祯元年的冬天,就在安静和紧张的气氛中到来了。

毛文龙犹豫不决,袁崇焕在*他,哈大全也在*他。

在海上,朝廷能够动运的海军力量,只有毛文的东江海军。这几年和哈大全做生意,毛文龙得了许多的好处,哈大全的海军展,他的海军也在展。

不过,毛文龙的顾忌太多,不敢想哈大全那样折腾。

而且哈大全有阉党支持,有魏忠贤罩着,跟客氏还有一腿。在福建为所欲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毛文龙没有这样的条件。

而且毛文龙不是阉党,应该算是东林党的小喽啰,就更受气了。在魏忠贤掌握朝政期间,很不待见他,几次想把他给撤了。

好不容易阉党倒台了,毛文龙又遇到了一个不厚道的上司。

袁崇焕*毛文龙南下,遇哈大全拼命。

哈大全也送了一份厚礼到双岛,表示愿意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次哈大全派出了三艘最新的战舰,巨舰大炮,让毛文龙感到震惊。

毛文龙特地到双岛码头看了这些战舰,他细心的数了一下,光一侧的炮口,就有六十六门。

为了让毛文龙继续犹豫,哈大全在战舰上配置了新型火药制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