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骑 >

第996部分

唐骑-第996部分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延光脸上含笑,招了招手,张奇迹便将虎符、令旗、印信都捧了出来,李沼请赵普站在北面侧位,范延光率领诸将面北而拜,跟着将虎符、令旗、印信都呈给了赵普,说道:“我等愿意弃暗投明,从今往后我范延光便是天可汗龙骧元帅麾下的臣子,请赵参军向元帅转呈我等的心意!”

赵普收了虎符、令旗、印信,一个侍从上前,赵普将虎符、令旗收好,却取出一面新的令旗来,交给范延光道:“从今日起,从今日起,邺都所有兵马,便皆属天策大唐麾下,尔等须受我大唐军律约束,听我元帅号令。而我大唐,也将是整个邺都的后方靠背!元帅有训示:国家倚君等为干城,望君等勿负国家;君等为国家征战,国家也必不相负!”

范延光率领诸将齐声道:“谨听元帅训示,我等愿奉元帅号令,律令宣调,莫敢不从!”

赵普又将转向李沼,李沼也面北而拜,赵普道:“军权掌于范将军,至于邺都政务,则请李大夫代掌。”李沼欣然领受。

封授完毕,范延光便下令全城易帜,赵普已经习惯了天策唐军的氛围,对邺都兵将临阵勒索讨赏的行径十分不满,然而为了河北大事也就隐忍不发,一边监视范延光与折德扆沟通防务,一边协助李沼清理邺都政务。

李沼动作神速,拿到印信后便召集城中官吏,清洗掉一批不可靠的属吏,又提拔了一批贤才,他在河北的根基本就深厚,半日之间就掌控了全城民政。

邺都易帜的消息传出,黄河两岸再次震动,除了邺都下辖诸县尽数臣服之外,邺都临近的相、磁、博三州一十四县也在五日之内全部来归,不仅如此,就连山东地面,也有不少州县翘首以望。

邺相磁博既降,折德扆的前路再无阻拦,兵马继续南下直逼卫州,卫州守军听说范延光投降,又见折德扆逼来,一哄而散,折德扆轻而易举地便取了州城,夺了码头——卫州已在黄河边上,运河北段就在这里进入黄河。邺都一降,卫州一得,晋军的东路大军与洛阳的联系便彻底切断。

与此同时,张迈也收到了赵普的奏报,知道了邺都归附的消息后心头一喜,但再看到军权交接的具体细节后,猛地双眉一竖,连连冷笑了三声。

这时曹元忠也到了易县,看到张迈的神色,问道:“元帅,怎么了?”

张迈先将奏报交给刘黑虎——刘黑虎作为陌刀战斧阵执行首脑,虽然一直随侍于张迈跟前,但除了军务张迈从未与他讨论政事,曹元忠见张迈将奏报给刘黑虎看,不免感到奇怪。

刘黑虎文事上的天赋不如杨易,勤谨不如奚胜,年纪又比小石头大,所以文识粗浅,但作为高级将领,至少还是看得懂文书的,这时上下看了一遍,差点跳了起来怒道:“这狗日的货!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我们让他投降算便宜他了!还敢漫天要价!”

张迈让刘黑虎将被捏皱了的奏报递给曹元忠、范质时,他还忍不住在那里骂咧。

曹元忠接过奏报,只看了一半就暗叫:“这个范延光作死!”跟着交给了范质。

范质读后也怒道:“这算什么,功勋未立,就来讨赏!有这样的将兵么?这是兵油子,是兵匪!”又道:“赵普也是,竟然答应了什么裂土五百里,还分田!五十万亩的良田,我们去哪里找来给他们!”

曹元忠幽幽道:“等打下了幽州,那里无主的良田应该不止五十万亩。”

范质怒道:“就算有这么多良田,也轮不到他们!迂袭万里的鹰扬军,从征北战的龙骧军,千里急援的汗血军,哪一个不是将性命都拼了?更别说还有孤儿军、甘凉新军,甚至就是那些万里追随的辅兵、民夫,也该重赏!他们还没分到田地呢,什么时候轮到这帮从没给国家开拓过一寸疆土的兵痞子!”

——————————

——————————

第二九零章拒降

看到范质的愤怒,张迈却冷静了下来,问曹元忠道:“交涉的大权,本该归元忠主管,当时事急,我就越过你向南发令了。如今出了这个意外,你有什么看法?”

曹元忠将赵普的奏报又看了一遍,说道:“既是招降,自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会闹笑话。只是这个范延光太没眼力价了,他以中原藩镇的习性行事,却不知是自绝于我大唐!但赵普的处置,依我看并无不妥,他的承诺,言语中颇有漏洞,可以供我们事后运作。”

范质也道:“赵普是代元帅许诺,纵有问题,言语既出,不能反悔。”

张迈道:“那好。”他沉吟了一下,对身旁李昉道:“拟册封文书,封范延光为卢龙节度使,待邺都稍定,便让他率领大军,循运河北上,会剿杜重威。”

刘黑虎心道:“幽州这边,我们冲过去打平就是,如果不是怕粮食问题,薛复那边骑兵南下,一个横扫保证将幽州扫平,还要那个范延光来做什么!”不过如今天策军方对张迈敬之若天,对于张迈的决策,就是心里有点疑问也不会贸然质疑。

曹元忠一听张迈这两个安排,马上就知道这是一个坑,范质虽是书生意气,这几年历练得多了,只一转念也隐隐有悟,李昉妙笔如花,落笔成令,写完交给张迈。他这段时间有些摸到张迈的脾气了,所以这道文书以简洁为要。

张迈看了一眼,却道:“意思是这样,但太短了,也太直白了,给我用典,要用古典。用到我都看不明白的那种。”

李昉一愣,但他作为秘书显然是超及格的,主上没解释的事情他也没有多问,埋头就改文书,将文章拓展了三倍有余,文词典雅。辞藻华瞻,真是一篇堪比六朝辞赋的好文章,只是和天策以往的诏令文风显得极其的格格不入。

册封诏书草稿拟毕,李昉再以正楷在卷帛上重抄一遍,然后便盖上天可汗的金印,南传邺都册封。

——————————

如今南北道路已经打通,文书往来不过三日之间,范延光得到册封心中大喜,卢龙节度使掌管的就是大幽州地区。赵普当初的言语就有暗示,再加上张迈命自己北上幽州会剿杜重威的命令,三下里一凑合,范延光心想果然如此,欣然领命。

他得意之下,又将册封文书传示于邺都臣将,诸将一看都来贺喜,没人敢细看。武夫们也不懂得这些,到了李沼这里。他一开始也没看出什么,直到看到加盖的印玺是天可汗之印,心中暗道:“有古怪!”

范质和魏仁溥加入之后,其中一个很大的努力就是进行礼制的规范化,而印玺的制作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今张迈有两大印玺。一个是天策上将之印,用于军务,一个是大唐天可汗之印,用于对西域、漠北的册封,这两个都是金印。因为张迈尚未即皇帝位。所以暂时未制作天子之印。当初石敬瑭派桑维翰前来议和,曾在密议中提到要将传国玉玺来献,最后却毁诺不了了之,此事曾为唐晋外交埋下互不信任的伏笔。

至于对内事务,则有一颗大唐政务总理印,是用于阗国所献的极品美玉所制,如今由郑渭掌管,一颗“代万民言”印,以青铜铸成,由杨定国掌管,一颗“天下公法”印,也由青铜铸成,由**官张德掌管。另外有一枚刚刚铸成的华东政务总理之印,属于为东枢量身定做的临时印玺,在规定的东方地区拥有与政务总理印同等的威权,将来如果东枢撤除便会收回封藏。

在范质、魏仁溥的设想中,将来张迈登基,再制一枚天子之印,或者从石敬瑭手中夺取传国玉玺,便可形成二玉二铜二金六大至高印玺的体系。如今天子印未制,若有大事署理,便由天策上将金印、政务总理玉印和“代万民言”铜印三印联章才有相当于天子印的法定效力。

李沼对礼制十分看重,钻研也深,在加入天策之前就已对其礼制有了一番深入研究,这时见张迈册封节度使,用的却是天可汗印,便知其中有异,但他口中也未说破。

诏书传到张奇迹时,这个前算命先生文化水平不高,心眼却仔细,说道:“怎么不是皇帝的印玺,而是天可汗的印玺?”

李沼笑道:“元帅尚未即天子位,怎么会有皇帝印玺。”

范延光毕竟是武人,对礼制不大上心,笑道:“天可汗不就是皇帝吗?”

张奇迹受限于眼光学问,便没再继续想下去。

范延光接受册封之后,当即便传令三军整备,准备北上幽州——范延光也不是没有半点政治眼光的人,自然知道邺都作为河北心脏之地,北控河北,南临山东,当初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甚至曾有一段时间将这里作为政治中心,这是一个无论谁做皇帝都不可能将邺都分封出去的都市,但幽州作为重要边镇,却正需要一员大将镇守,在范延光看来,舍自己其谁?

他的军马并非邺都土著,所以并不留恋此城,又听说幽蓟有五十万亩良田等着自己,所以人人踊跃,闻令齐聚,余下的守城兵马便暂时交给了李沼,邺都的运河码头留有大量可以运兵运粮的内河船只——这本是当初石敬瑭为了大军北上准备的,如今都送给了天策。

大军正要出发,忽然北面传来消息——平幽仓景延广投降了!

——————————

景延广是东路大军的两大副帅之一,石晋东路军三帅,杜重威贪酷无情,符彦卿为人中庸,至于景延广,他虽是武人,对华夷之辨却看得很重,杜重威种种亲辽反唐的决策他其实都是反对的,只是拗不过主帅。早就积下了许多不满。

景延广在平幽仓固砦自守,自知野战不是高行周的对手,便半步不出砦门,只是守住运河沿线和屯粮仓窖罢了,这时天下汹汹,整个河北人心惶惶。就是三岁孩童都认为杜重威一定抵挡不住张迈与杨易的夹击,景延广作为三帅之一,自然更知道幽蓟守军如今的士气低落到什么地步!景延广也不指望自身难保的杜重威能援救自己,心中已在思考退路,不料这时竟传来邺都易帜的消息!

邺都扼守运河南下的干道,范延光一降,那就是把东路军的后路给断了!消息传到平幽仓,满砦兵将都如被雷劈了一般,反而是景延广一片平静——他那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心因为邺都易帜之事而彻底定了下来。

他已经准备向高行周派出密使了。不料就在这当口李超潜入平幽仓说降,于景延广来说那就如同要睡觉张迈塞了个枕头过来,当晚便将事情说定,第二天他预作安排,将可能叛乱的将领监视起来,然后召集诸将,宣布自己将弃晋归唐。

平幽仓的这起变动,比起邺都易帜来过程中可谓全无惊险起伏可言。满砦兵将听到景延广的命令后非但没有一个反对,甚至当场就传出了欢呼声!

第二日高行周的骑兵便进驻平幽仓。景延广也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兵权,并要求到易县觐见张迈。

邺都既已易帜,平幽仓再一倒戈,立马产生巨大的连锁效应,沧、景、德、贝、棣五州相继宣布易帜,就连冀州的起义军也宣布愿奉张龙骧为天子。除了少数州县态度**之外。河北大部分州县尽归天策,幽州的杜重威便陷入三面包围之中。

——————————

消息传到邺都,范延光却是一阵大骂道:“早不投诚,晚不投诚,偏偏这个时候投诚!”他原本是打算沿着运河北上。在会剿杜重威之前先连同高行周把平幽仓拔了,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景延广也是一个识时务的,范延光不免少了一桩功劳。

孙锐道:“将军,咱们可得赶紧北上,可别还没赶到地方,杜重威也投降了,到时候元帅再封他一个范阳节度使什么的,那将军的卢龙节度可就空悬了!”

范延光道:“有理!”当即命令兵马速行,一来忙着赶路,二来张迈已经派来监督军律的司马,因此沿途竟未祸害地方。

——————————

兵马行走毕竟不如书信往来,范延光这边刚刚出发,高行周的奏报也送到易县,还是派了他儿子亲自送来,张迈拿到奏报心头就如同开了花一般,脸上也满是笑意,眼睛都眯起来了,对高怀德道:“各窖粮仓都到手了?存粮有多少?”

“到手了!景延广投降得很干脆,粮仓没有受损。”高怀德道:“我父亲一入平幽,便将各仓窖看管起来,该换防的换防,该整顿的整顿,确保万无一失。至于数目多少,如今计粮官正在统计呢,仓储太多,确切的数字还要等两天,我急着来给元帅报信,便先来了,但按照家父的估量,应该够四十万人半年之食。”

张迈大喜道:“那就够了!那就够了!哈哈,哈哈,哈哈!”

之前军粮有限,张迈有兵马也动不得,这时候有了两座大粮仓做后盾,张迈心中再无顾忌,他连笑三声,对李昉道:“拟军令,一,着杨光远南下,接管邺都。冀南防线,由他督理。”

帐中众人一听,都是心头一凛。

“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