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骑 >

第744部分

唐骑-第744部分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将军的官也还未升。不过马将军,咱们是自己人,也不怕直说,该晓得这次中郎将以上都暂未进阶,为的是什么。”

马继荣当然明白这次唐军高层将领暂时未动,是为了怕影响格局的稳定。

当下唐军自张迈以下,由郭洛、杨易、薛复、郭师庸并列的上将军作为第二阶梯,上将军以下,是慕容春华、奚胜、马继荣、石拔等将军组成的第三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即第三阶梯者虽已经能够独领一军,而第二阶梯却是独当一面,若郭洛之在宁远、杨易之在轮台、薛复之在凉州,都是统摄好大一个军区,军政一把抓地与敌友大国进行攻略。

若是下面中郎将的升了上来,有功的将军石拔、马继荣、慕容春华也都要跟着升,这样就会冲撞到了第二阶梯,若是上将军级别也全部升为大将军那样就仍然能够维系第二阶梯的平衡,但诸上将之的郭洛至今为止尚无显著功劳,郭师庸是一位逝者,升他作元帅也无所谓,但杨易若是再升一级,那就鹤立于诸将之上,成为张迈之下唯一的一个大将军,此事却非他所愿,李膑也觉不妥,所以才将这次大多数中郎将级别以上的将领都暂不升赏,“留待来年”。

马继荣听杨易误会了自己是要来给自己邀升,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在于阗做的是太尉,政治方面的能力比杨易更通达些,这个杨易心里也清楚,所以刚才也有些奇怪马继荣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点头道:“那马将军的意思是……”

马继荣道:“咱们不说,却还有一个人没升啊。”

“你是说……”

马继荣道:“元帅啊!”

杨易怔了一怔,道:“元帅?”第二阶梯、第三阶梯高级将领要怎么升迁的事情杨易也都考虑过,偏偏就从来没想到要给天策军的元张迈“升官”!但这时被马继荣一提又觉得不是没有道理。

且不说以往国有盛事——哪怕与皇帝无关群臣都要上表国君在皇帝二字之前加几个修饰语,以表示事情能成是kao皇帝的“洪福齐天”,而这次北庭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张迈在决断上可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更何况张迈的“官”还没到顶呢!

但是元帅已经是军中最高军衔,而天策上将又是王爵,王爵再上去,那就是皇帝了!

杨易迟疑着,看看马继荣,忽然对他多了几分好感来。

像这样“劝进”的大事乃是一个臣子向君王表现自己忠诚的最佳时机,马继荣本身的地位已经甚高,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越过杨易头一个向张迈劝进而不显得唐突的,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先来请示杨易,这就显示出了他对杨易的尊重来。

不过杨易对这件事情却也没有把握,道:“现在?太快了吧。”

他没有说明白,但这种事情谁都心知肚明,马继荣道:“我军所辖,东西万余里,南北数千里,论起国势来,挟此大胜之威,契丹与小唐都要被我们压过一头!耶律德光与李从珂都称得皇帝,甚至小小巴蜀也称帝了,凭什么我主就称不得皇帝?我敢说,我主一旦登极,不但境内万民欢腾,萨曼、蜀国会先承认,洛阳最多别扭一下,多半也会承认,甚至就是契丹,十之七八也会遣使来贺的。”V

第九十九章并世三大霸者

场易来见张盗,张盗正在隙汗血至座虽是他的爱酝…恨“非天天都由他自己打理,只是每次出征之前他必亲自给坐骑洗个干净一

这已养成了习惯。

见是杨易来,张迈也不抬头,只是道:“我后天便走了,我走了以后,这北庭就交给你,你一边养病,一边练兵,现在的这些俘虏,里头有一部分经过教可以成为新的兵力。其余的变成奴隶,或者平民,这样就能将北庭的一些原来务农放牧的壮丁解放出来,练成兵马,将来这些就是出击漠北的主力心一有你练兵我完全信得过,等我回来的时候,或者再养上两年力气,咱们一找到机会就将契丹给平了!”

现杨易没有接口,一抬头。问道:“怎么,你有事情与我说么?”

杨易看着张迈手中洗马鬃的刷子,笑道:“古往今来的皇帝,未迹之前或者干过一些贫贱事,等他们成为帝王之后,怕就没有像你这样,还自己洗马的了。李从阿虽然也出身行伍,但现在我敢说他也不肯洗马了。”

张迈哈哈一笑,说:“我又不是皇帝。”“虽然不是皇帝”杨易道:“但是此战过后,契丹、小唐两个大皇帝只怕都要忌你七分!而像孟蜀那样的小皇帝,怕是连来进贡的心都有了。所以迈哥你虽然不称皇帝,其实人家早把你当皇帝了。”

张迈笑了笑,道:“皇帝什么的,只是个名号。真正能够让耶律德光和李从阿敬畏的,是我们手中的实力!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这个虚名打得头破血流,实在无聊得很。咱们将来要建立的国家,不是一个人能够统治得来的。勉强一定要做那得累死,如果想要图安逸又会误了国事,跟着把自己也卷进去。反正我不大想当这个冤大头,我今年三十出头。不想自己太短命,少说也得再活个四十年吧。现在我还能勤快些,但要我四十年里像过去几年那样战战鼓鼓、如履薄冰,我只怕没那么好的长性。”说着又开始洗马。

杨易道:“迈哥,现在你我都身居高位了,有一些事情,怕不能任性而为。总得以顾全大局为上!”

张迈忽然又停了下来,看着杨易道:“你今天忽然说这个,到底是出什么事情了?”

杨易道:“有人想劝进。”

“劝进?”

“就是要劝你当皇帝。”

张迈看着杨易,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束。笑了一会,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杨易道:“我当然支持!撇开你我的交情不讲,如今李氏已亡,天下无主,纵观海内,除了你之外又有哪一个皇帝成材的?李从阿?耶律德光?还是孟永?数来数去都不行!”

张迈道:“一定要有皇帝么?”

杨易一呆,随即道:“军队要有将帅,国家要有主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之前大伙儿没有拥护你登基,是因为我们还僻处西北,就这样登基有借越之嫌。但现在我们力克契丹、大败回讫,威震天下、功盖寰宇,声名绝对已经压过了李从河,已经有资格称帝了。若不称帝,反而不妥,当初迈哥你在天宁寺曾说若李从河有德则奉西北并入中原,这句话当时只是一说,但毕竟传播得甚远,你若不称帝,将士们会怕你真有这份心,要学尧舜,将打下来的江山举手送给别人那他们之前的效忠岂不是白费了?就是百姓们也都会不安心。咱们打下来的天下,自然是咱们自己来当家作主,咱们自己来经营治理,岂有举手送人的道理!但你若是称帝了,不但将士安心,百姓安心,就是中原的有识之士听说之后,也会知道咱们的雄心,只要咱们对小唐有了优势,他们就会动念头前来归依的,那样对国家的攻略将大有帮助。”

张迈甩了甩刷子上的水珠。道:“听你这样一说,我倒是非当皇帝不可了。”

杨易道:“这个自然,那只是时候到了没有罢了。”

张迈笑道:“如果我不当,让别人来当,那行不行?你知道的,咱们建立起来的基业,我虽有一份功劳,但说起总体能耐来,未必就胜过郭洛,治国的本身也不如郑渭”

“不行,不行!”杨易道:“迈哥,你不想现在当皇帝也成。但日后总逃不过去。而且除了你之外,谁都不能坐着个位子,这不是能耐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迈哥你要是想学尧舜,那只会把国家搞乱!对你,对天下。都没好处!”

张迈见杨易说的有些急了,笑道:“好了,好了,你放心好了,我不是尧舜,我也没打算学他们!但做皇帝的事情咱们再商量商量。你让劝进的人啊,别着急,现在还不到时候!”

天策二年冬,举世瞩目的北庭战役终于结束,消息在冬末就传遍了安陇,第二年春天又传遍了整个周边,天策唐军力敌二胡,几乎将回讫打残了,又将契丹驱逐出境,岭西回讫几有灭族之患,漠北诸族投降者二万有余,斩五千,消息传出,漠北、中原、河中,吐蕃无不大震!

尽管各方对这场战役早有了种种预判,但也都没有想到形势会是这样的一边倒!

安陇军民的热情空前高涨,农“目然安心,商人们再对外人说话。声音办响亮了几分!旧…一

于阒国主李圣天又惊又喜,对自己当初没有押错宝大感庆幸!李王后对于当初安西军吞并归义军本来是心怀怨念的,毕竟沙州是她的娘家,只是不敢表露,即便后来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张迈、一个嫁给了杨易,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怨意,然而北庭大捷传到于阅之后她的心态却也变了。暗中对李圣天道:“当今天下,弱肉强食。纵无天策,以我父兄之资质,只怕也难以永保祖业小曹氏先行并入安陇,成为新国子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今天策军横扫西北,又击败两大霸主,威势如日方中,陛下宜善事之,此保国保民之唯一途径

李圣天深以为然,当下派了使者同时前往北庭、凉州道贺,又准备让太子到张迈身边从学。

蜀国君臣闻讯也甚是惊恐。

蜀主孟氏并非巴蜀土著,其君主与重臣都是从后唐分出来的,所以对北方的形势颇为了解,而且对契丹的实力同样十分敬畏,北庭开战以来他们一直关注着,司空兼门下侍郎赵季良与另外一个顾命大臣王处回当初曾在蜀主孟永御前推算形势,两人都认为天策军此番多半要糟糕。赵季良认为世上绝无一个国家能够同时抵抚契丹与回讫的联手一击,他认为天策军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回天山南麓自保,甚至因此而丢了整个安西、退守陇西也有可能。王处回对此也深以为然。

当时也正值天策军的使者曹元忠出使到此,但是蜀国的外交并不因为天策军可能战败而对曹元忠加以冷遇,相反赵季良王处回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对方,因为赵季良认为一个削弱了的天策军对蜀国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后蜀政权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跟他们联合共抗后唐的割据政权罢了,甘陇经济力量比不上巴蜀军事力量却会比较强大吧蜀军事力量进取不足但却比甘陇更加富庶,而且两个国家既有商路可通又因接壤处比较狭隘,彼此不会起吞并之心,正是天然的互补互惠之国。

然而北庭一战却让赵季良王处回都大吃一惊,他们想不到天策军竟然在同时与契丹、回纪开战的情况下还能获胜,更万万想不到是如此近乎压倒性的大胜!就连少不经事的蜀主孟权这时候也坐不住了!他主动召来了两位顾命大臣还有曾经出使凉州的卢纪成,问道:“赵司空。耶律德光与李从河孰强孰弱?,小

赵季良对这个问题琢磨了好一会,才道:“中原之富庶非契丹所能及,不过若论争霸图强,或者契丹犹压小唐一肩。

“小唐”的说法本是天策政权内部分人背地里对后唐的称呼,但自从凉兰与巴蜀联系日益紧密以来,西北的话语习惯不知不觉间也影响到了西南。因鼻人其实也不是很愿意承认洛阳朝廷的正统性,所以对这个称呼接受起来很快。

孟永皱起眉头来。说道:“听说那岭西回绕,虽然不如契丹强盛,却也是第一等的强国,如今契丹、回讫联手,却还是被天策打得大败,这天策军的力量。岂非比契丹更强?既然强过了契丹,那是否也就强过了小唐?”

赵季良一时无法回答。以前他心目中的天下,在诸国中契丹与后唐是属于第一阶梯的,他也总认为天策再强大。其实力比起契丹后唐来还是比较弱小的,而且不是弱小一点,而是弱了一个档次,但是实战结果才是体现综合国力最权威的天平!天策军既能战胜契丹,则孟永刚才的推论便未必不成立!

“这赵季良叹了口口气,道:“老臣在战前的推断看来是错了,天策与契丹、中原,如今当可称为并世三大霸者!”

“小那么谁更强呢?”孟托问……这赵季良一时不好回答了。

王处回接口道:“臣以为,契丹此次虽败,但毕竟不是倾国而动!而天策军却是出动了全力,所以谁强谁弱,却也不能因一战而论定

孟胆道:“契丹是没有出全力。但我听说这次他们也出动了将近十万大军!这可不能说是偏师。而且他们还有回讫帮忙,回讫人听说也出动了差不多十万大军。结果却还是败了,而且败得这样惨。我想此战之后,回讫再不能帮忙,契丹就算倾尽全力再要来对付天策军,只怕也未必能赢了吧

赵季良与王处回面面相觑,微微点头,齐声道:“我主英明

孟托皱着眉头,道:“现在我不想听你们来夸我英明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天策军这样厉害,万一张迈挟大胜之威东进关中,那我们到时候是帮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