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骑 >

第484部分

唐骑-第484部分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忍不住一阵暗喜。

这时张迈已让请众人坐下,忽然想起什么,道:“你刚才说她随她二哥来的,而且她二哥已经到了宁远?”

薛复还没搭腔,郑豪已经道:“是的,特使,我家二公子眼下正在宁远,我也是今天进城才恰好碰见他。今天老奴进府,就是要禀报这件事情。”

张迈咦了一声。道:“郑二公子既在城中,怎么不早些前来相

郑豪忙说道:“特使。虽然我们二公子早在我们攻下宁远之前就已在城中,但他是被萨曼逼着押运粮草到此,一路惶惶,入城后没多久又遇上了城池易主的大事,虽然我军也打出了大唐旗号;二公子也听说了三公子在都护府任职的传言,但终究不敢确信,所以一时不敢贸然来。

张迈颌道:“那也是。”就命马小春设酒待客,让郑豪则前去请郑济、何秋山来见。

薛复用天方话对郑湘道:“你二哥也在城里,要不你先随豪叔去见你二哥?”

郑湘这时也认出了郑豪,点头答应了。她毕竟是大家闺秀,虽蔡和张迈语言不通,但也看得明白张迈的身份。起身向张迈盈盈行礼。这才告辞。

出得府来,已是黄昏,西边一片橙色的云块布展开来。旷远而艳丽,郑湘这时的心情也如此,数日之前还;惶“惶不可终日,但现在先是遇上了薛复,跟着又见到了郑豪;心已经完全定了下来,

出府后问郑豪:“豪叔叔,我三哥真在这边做大官吗?”

郑豪扶了她上马。一边说:“是的,三公子在安西这边是大都护长史。”

“大都护长史。那是个什么官啊?”

郑豪道:“这个”如果用国家来说,就差不多是宰相。”

郑湘呀了一声:“那就是像巴勒阿米那样的了?”

“差不多。”郑豪道。

郑湘想起快要逃到西蜒的时候,一队五十人的唐军将一队一百多人的萨满骑兵赶回城去的情景,说道:“那咱们安西比萨曼怎么样?比他们萨曼强,还是弱?”

她虽来自萨曼。但想想爹爹在撒马尔罕朝不保夕,三哥却在这边做宰相,不知不觉间就说“我们安西、他们萨曼”了。

郑豪笑道:“这个嘛,现在可就难说了,领地是他们大些,人口钱粮也是他们多些。不过他们萨曼刚刚被咱们打得大败。连失了两集城池,所以现在也很难说谁强谁弱。不过过得几年,肯定是我们比他们!”

“这个我知道。”郑湘微笑道:“我在边境上,看他们的骑兵,也很怕我们的骑兵呢。”在两个月前,她还在为自己得去嫁哈哈桑而默默哭了不知多少次呢。只是为了救父亲、救家族而不敢不从,而如今,却便如大雨之后,天色万里放晴。她度过少女时代的撒马尔罕离得虽远,但三哥既然在这边,这边也就有了一个家。

“就不知道,阿爹、阿娘和大哥他们怎么样了。什么时候他们也能过来一家团聚,那就好了。”

希望三哥和四弟回来天伦团聚,是郑家多年来的心愿了,不过三哥既然在这边做到如此高个,郑湘纵然对世事时局不大了了,内心深处却也明白:要三哥到撒马尔罕去已经不可能了,家族要想重新合二为一,唯一的可能,就是整个。“阿齐木家”搬到安西境内。

不过,那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因为“阿齐木家”并不止是一户人家,更代表了一条成熟的商脉。

下一章《货殖府后人》,请大家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第一六零章货殖府后人

军解除戒严令!远城夜里也有此店铺开始了嚼月。吊到黄昏,一些商店也点了灯。准备迎接夜市。

近半年来,这座城市经历了数次易主,第一次是从袄教徒手中换到天方教激进派手中一那简直是一场噩梦,再跟着萨图克来到,接掌了这座城市,虽然因此停止了对异教徒的迫害,可是为了准备对疏勒的进攻,萨图克几乎是榨干了这座城市的民力。然后没多久,这里又成为了回讫与萨曼的共管之城。并且萨曼的控制力很快就显现出优势地位。出于将这座城市打造为东部边城的考虑,三月以后陆续有各种物资运送至此,一定程度上让这座濒临破败的城市恢复了生机,但很快地,东方传来了可怕的消息一进攻“唐寇”的联军战败了!

二十万大军啊!居然就在葛罗岭的那边土崩瓦解!再跟着,大唐安西大都护府就像一个猛然膨胀的热气球一样,没多久的时间就将影响力扩大到此。这场战争之后。就连敌对势力也开始改口,不叫唐寇,而称唐军了。

当薛复用计成功、唐军开进城内时,居民们是带着无奈与惶恐,迎接这个陌生的大唐边藩政权。居民们一开始很担心这伙有着“流寇”之名的唐军会对城市开展掠夺,但现在看来,这却是一个内政制度颇为完善的政权,担忧中的掠夺并未生,其军队甚至连扰民的情况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比麦克利更加有效的管理。

尤其是张迈进驻以后,由于库巴的攻占确保了境内的安全,张迈下令开放城门,解除戒严。又派出骑兵队伍打击城外的盗贼,派出步卒打击城内的偷枪犯罪,居民们和郊区的联系逐渐恢复,城内以及周边地区的治安迅

在郑豪处得到确切消息之后,“阿尔塔加”府已经挂上了“何府”的匾额,匾额是早就刻好的了,字还是郑济的手笔,这个青年毕竟比郑渭还要大几岁,尽管比郑渭更加务实,在少年就没有那种“大唐梦”的主观倾向,但他受祖父的汉文化教养实际上却比郑渭更加深而且固,一笔楷书写下来四平八稳,只是毕竟十几年没动了,略显生疏。

何府在宁远城也是有数的大家族,府邸大门就面对着大街,一匹马缓缓走近,牵马的是郑豪,而马上那个少女,,

在何府门前等候的郑济揉了揉眼睛:“妹妹!你怎么会”

郑湘早在郑豪的搀扶中下了马,扑进郑济的怀里,禁不住哭了起来。

终于见到二哥了,她知道,自己终于安全了。

本来想郑豪一到就去拜访张迈,但既然见到了郑湘,还是先将她接到屋内,问是怎么回事。

郑湘哭泣着,将自己在库巴如何彷徨惊恐、老家人如何设法与宁远争取联系而未能够、如何随着一群萨曼商人一道决意偷回萨曼、如何被唐军截获、如何遇上薛复、如何回到宁远、如何见到郑豪、张迈和二哥说了。

一番话说完,郑济的眼眶也有些湿了,看看天色将黑。郑豪忙将自己见到张迈后张迈的芊语转达了,又道:“二公子,张特使请你前去赴会呢。要不让大小姐先到何府歇息,你与我一同前往,如何?”

郑济点了点头,安抚着妹妹,然后道:“好,不过要叫上老何。”

何秋山叫出妻女接了郑湘进去,然后便随郑济郑豪一起来到大唐钦差行在。

马小春已经摆下了一个晚宴因最近唐军上下厉行节俭,所以宴请也变得十分朴素,只是一菜一汤而已。

薛复听说郑济到了,他是有心的人,知道郑济此废相耸于是安西境内郑家之长,便迎出厅外。

郑济看他一副有些文静若非那道伤疤简直称得上清秀的脸,心想:“他真的是那个水淹萨曼大军,取坚城、收要塞,一月之间名扬西域的将军?”便上来和薛复叙话,谢他救了郑湘。他是纵横商场的人,辨颜察色何等厉害,刚才郑湘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提到“那些薛将军”时脸上的神色变化却瞒不过他,这时见到了薛复的人,心里想着:“湘儿看来对他有些意思,不知他成亲了未。”

就听厅中张迈笑着叫道:“你们郎舅两个就且别自顾自说话了,不如先进来见见我这个媒人吧。”

马小春在旁边搭腔。奇道:“特使,你怎么是媒人?”

张迈笑道:“郑渭的妹妹要和薛复谈婚论嫁的话,这个媒人我自然是做定了。”

郑济在厅外听见了这两句话,心中对张迈以及安西高层的人际关系又多了几分直观感受:“这个张特使果然狂中带着豪情,且从他的语气推断,和三弟的交情也非泛泛,多半十分亲密,不止是上司下属的关系,要不然不会说这样的话。”

走进大厅,行了一礼。说道:“货殖府后人郑济、何秋山,见过钦差张特使。”

这人真不愧是郑家年轻一辈的干练人物,只从各种外围情报推断,就把握到了张迈的心理。这时轻轻一句话,便撞到张迈心坎里去了,张迈本来稳坐主人席上。这时却赶紧站了起来,满脸喜色,说:“货殖府后人?这位也是?”

张迈欢喜,是因为看到郑济言语之间不忘大唐、不忘祖宗。

郑济道:“货殖府原来共有干部二十七家,如今泰半调零,数枝红艳,除了我郑家之外,穆、鲁、杜、田、何五大家族的财力亦皆可观。其中,穆、鲁、杜、田都在撒马尔罕,何家则在讹迹罕一也就是今日的宁远城经营玻璃。这位就是何家的家主何秋山。”

张迈甚是欣喜,又问:“我知道宁远的玻璃制造得不错,只是这段时间忙于军务政务,还没来的及会见商界的人物,听说宁远玻璃业最大的一家叫阿尔塔加,何老板的工坊,规模层次比那个阿尔塔加如何?。

何秋山呵呵一笑,说:“特使见笑了,老板不敢当。我何家本是货殖府后人,说起来是半军半商,本该早些到特使麾下听令才对,只是之前个刘确切消息。所以不敢造次。阿尔塔加。是我为了方占改的胡名。”

张迈听他言语之中也不忘本,连连点头,道:“我也听郑渭提起,说货殖府各家的财富,起家资本乃是我安西唐军的军资

何秋山听到这里心中吓了一跳,还好脸上没变色,幸好就听张迈继续道:“不过过了这么多代人,这笔军资利滚利、钱滚钱,这里头更多的便已是你们祖上的心血,不过以后唐军的行动。也需要你们多多支

何秋山听他并未有将何家家产全部充公的意思。才算稍微松了一口气,忙道:“这个自然。我们这些唐裔商人,天天就盼着朝廷天兵降临,我们也有个靠山。以后唐军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只要能帮得上手的,特使尽管吩咐就是。”

张迈笑道:“好说,好说。日后随着咱们安西唐军的崛起,商机将会越来越多。钱与其让外人赚了,不如让自己人赚不是?而且现在咱们唐军的部队。一是保国,二是保民。咱们既是自己人,我们的政策也会稍作倾斜。以后若是生意上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向当地的军方请求保护的。”

何秋山大毒。他的玻璃生意注定了是得做跨国买卖,利润大风险也大,如果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势力做靠山,往后的展前途实是不可限。

张迈又问:“那么在撒马尔罕的几个家族,又都经营些什么?”

郑济道:“穆家经营药材,鲁家经营丝绸中转以及衣物;杜家经营粮食,田家经营马匹,但这只是主项,说到其子家与分支,尚有数十户,若再加上其他不入六大家族的货殖府后裔,说一句遍及河中各行各业也不夸张。本来经营铁器的也是货殖府后人的大项,但由于被当政者禁止,经营铁器的几家却都没落了。”

张迈听得暗暗惊奇,心想:“怎么会这样巧合?”

郑济提到的这些行业,或者具有巨大的商业利润。或许涉及到重要的军国物资,正是他这段时间以来希望布开的商业网络。只是商业网络这东西,不是想展布就能展布,这里头需要大量的商业人才和商业脉络,那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而通常是得以一代人、两代人来计算,张迈这段时间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与外交上,没法在这上面花大力气。所以只能搁下,这时被郑济一提,心头猛地大动。

但一转念便明白过来:“走了,这不是巧合,而是当年货殖府先贤的布局。”

当初货殖府的设立,本来就是为了给安西唐军筹措资金以及军事物资,所以便有如此设置,只不过唐军武人一系与货殖府分离以后,武人一脉偏处西北新碎叶城,日渐失去影响力,而商人一脉越越大,却又都忘记了最初的理想与目标,变成了纯粹只是父子相传以逐利润的商人。

马小春等张迈回过神来,低声提醒道:“特使,说了这么久的话,还没请几位贵客入席呢。”

张迈这才想起自己还和客人站着说话,一拍脑袋。笑道:“看看我,见到了故人,都高兴得糊涂了。”

邀请了他们入座,本来第一次见面,待客当以茶为上,但茶叶在西域来说太贵,所以马小春仍然安排了以葡萄酒奉客。

酒过三巡。席上张迈却不再谈公事,只是问问撒马尔罕那边的生活,以及薛复与郑湘初遇的情形,张迈听说郑湘这次来是被迫要嫁哈哈桑,嘿嘿一笑,命人将软禁的哈桑带了出来:“请哈桑将军三起用饭。”一因张迈心想哈桑在和萨曼的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