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骑 >

第1007部分

唐骑-第1007部分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好,将来恐怕也有可能根本动摇啊。”

说到这里,终于把官面文章戳破,范质魏仁溥等虽然觉得这些话刺耳,然而若就取天下坐天下的本质来说,李沼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为黎民为百姓,从来都只是口号而已,取天下坐天下,从来都是依靠统治阶层。

符彦卿也紧紧盯着张迈,要看张迈如何回应。

这一次,张迈没有停留多久,便一字字说道:“李沼!你……错了!”

李沼本来拜伏在地,这时候头猛地抬起。

张迈道:“李沼错了,很多人都错了!你错就错在,你以为我和我的兄弟们从安西万里东来,发动战争,死了这么多人,流了这么多血,为的是我张迈要做皇帝?为的就是我的兄弟们要拜将封侯,世代富贵?”

李沼一句话憋在喉头说不出来。

要做皇帝,要封侯拜相,这话不好出口,但实际上难道不是吗?武人不论,就算是书生。虽然整天将黎民百姓挂在嘴上,但最终谁不是为了功名富贵?

张迈看着李沼。再看看符彦卿,再看看李昉:“有些话。你终究说不出口,但看你的眼光就知道你的确是这样想的。但你错了!

“你错就错在,你把大与小搞错了。你认为河北小民的五升米事小,而一统天下的事大,现在我告诉你吧,我可以做皇帝,也可以不做皇帝,天下可以一统,也可以不一统。但是河北的免税令我一定要贯彻下去。那些隐瞒免税令,而将转嫁到小民身上的人,我一定会彻查,因为在我看来,那五升米的事情,不是小事,是大事!另外是谁告诉你,我张迈一定要一统天下的?”

如果说张迈的前几句后,李沼符彦卿还能想到。那么最后一句话两人就无比吃惊了,不但是他,就是范质魏仁溥也是错愕不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一统的观念便已经深入华夏民心。一个强大的政权一旦拥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就一定会进行这件事,到了张迈这份上,所有人都认为他谋求一统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势能问鼎而不夺鼎,那简直是难以想象!

李沼和符彦卿的眼睛也都直了。盯着张迈看,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张迈道:“怎么。我不想一统天下,不行吗?”

“这……这……”

按理说,作为天策唐军的最高领袖,张迈当然可以决定要不要一统天下,但……但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能!

李沼跪在地上,要说话却说不出来,他几乎就想对张迈吼着:“元帅,你不要跟我抬杠了!”

但张迈的眼神却很冷静,没有半点戏谑的意思。

“我和我的兄弟,但一路打过来,我们的,和你想的不同。在你看来,一统天下、登基称帝,似乎就是目标,但我们一路东征,初衷却从来不是如此!”

李沼不禁问道:“那元帅的初衷是?”

“我们的初衷,只是回家。”

回家……

回家!

尽管以前就已经听过安西唐军东征的故事,但随着天策唐军上升为天底下最强大的势力,那个西域的传说已经变得十分遥远,李沼和符彦卿都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张迈还记得起兵时最初的念想。

是啊,已经有多少人忘了,天策唐军起兵于西域,他们当初最起始的目的,就是回家啊。

“我们一路向东征伐,目的地就是大唐,就是长安。现在长安虽然还没有到,但人总算已经到了中原。可是这个中原,已经变得我们完全认不出来了!”

安西故旧心目中的大唐,是一个祖辈描述的大唐,是一个唐诗中记载的大唐,是一个在他们心中美化了的大唐。

而现实中的大唐呢?

现实中的这个世界,却充满了耻辱、混乱、黑暗与不公。

现在,随着天策唐军在西域打败了回纥,在甘凉打败了吐蕃,在漠北打败了契丹,耻辱的历史已经结束。但混乱、黑暗与不公却还在中原持续着,甚至准备反过来吞噬天策政权。

“我们在东征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随着队伍的壮大,也加入了很多新人。”

张迈向范质、魏仁溥、符彦卿和李沼父子望过去,这个帐篷之中,就只有他和马小春刘黑虎是安西的故人。

“因为发生了很多事情,所以一些故人都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目的,因为新人的加入,所以一些新加入的新人也没有我们最初的心愿。但是这目的,这心愿,我却从来都没有忘记。是的,我们起兵的目的,我们征伐的初衷,就是要回家!回到大唐,回到长安!”

李沼忍不住道:“元帅,这里已经是中原,至于长安,只要刘知远归降,长安就……”

“那不是长安!”张迈打断了他:“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也不是大唐,至少,现在还不是大唐!”

李沼和符彦卿都是身子微微一震,张迈这话,让人初听似乎有些糊涂,但再一细品,却隐隐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片土地,已经不是唐诗中描绘的大唐,刘知远所割据的那个城池,也不再是安西故民心目中那至高无上的长安。

张迈道:“大唐是什么样呢?她应该是奋进的,是光明的,是公平的,是有序的!他是华夏民族为这个世间创造的乐土,是华夏民族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国度。而现在,现在的这片土地它是吗!朝堂文恬武嬉,乡县混乱无序,文治靠的都是狗屁一样的士绅,武功尽是一帮没有节操的武夫!这算是他娘的什么大唐!”

“我们回到了中原,却找不到大唐,我们攻占了半个关中,却不敢进入长安,不是因为近乡情怯,而是因为那座城市已经物是城非!渭水还是那条渭水,但长安已经不是那座长安了!”

“所以,我们只能在安西四镇,在甘肃凉兰,按照我们的理解,建立我们心目中的大唐!我们建立了一套比现在的中原更加合理的政治秩序,我们维系了一片允文允武的民风,我们激发了男人的勇敢,我们保护了妇孺的生存,之后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便在那里用公正撒播下文明的火中,用铁血燃起回归大唐的希望。”

“李沼,你明白我们心目中想要回归的大唐是什么样的吗?”

李沼身子发抖,跪伏道:“请元帅示下!”

张迈道:“我们心目中的大唐,不是疆域万里,不是我张迈的帝系万代,不是杨易薛复他们的公侯百世,而是一套合理的政治秩序,一种尚文尚武的民风,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一群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民!”

“你明白了吗?我们不是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但我们一统天下,是为了让这个天下所有州县都变成真正的大唐,而不只是让所有州县的城头挂上大唐的旗号!而我更加不能认同为了一统天下而败坏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治秩序,污染我们好不容易激扬起来的文武风气!一统天下,只是过程,回归大唐,才是最终的目的,李沼!你明白了吗!”

李沼杵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已经无法形容,忽然间他泪流满面,再一次拜伏在地,泣道:“臣,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今天听了元帅一席话,才知自己原来已将圣贤教诲弃如敝屣,臣有罪!请元帅治罪!”

符彦卿也跪伏在地,道:“昔日我降,只是迫于形势,给自己求一个新主,直到今时今日,才知元帅心胸之广大。符彦卿满门愿意追随元帅,生死不辞,直到终有一日回归大唐!”

张迈大喜,将两人扶起,说道:“我们回归的这一路,不只是在开疆拓土,不只是在驱逐敌人,更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辈。免税令下的那五升米,看着事小,其实事大!我连这五升米的承诺都给不了国民,我还算什么天策上将!我连河北这一亩三分地都管不好,我还有什么脸面去统治更加广阔的河东、中原、湖广、江南?所以河北国民的这五升米,不是我给河北人的恩赏,而是我对河北政治秩序的容忍底限!”

帐内所有人都精神一震,年纪最小的李昉更是激动得嘴唇发抖,张迈指着南方,说道:“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天策大唐的所有对外开拓暂时停下,因为我们要先整顿内部,河北不扫,何以扫天下!”

————————

————————

最近写的比较痛苦,一半是生活中的事情,一半是书本身卡壳了。

《唐骑》这本书,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回归。中间虽有曲折起伏,但我从来不忘初衷。

张迈踏入长安之日,就是本书结束之时。

————————

————————

第二九七章阅兵前夕

张迈一席话,使得李沼归心,本来反对彻查瞒粮事件的他转换立场,又通过他让河北本土派士人知道了张迈整治此事的决心。原本竭力抵触此事的河北本土力量便分化了,相当一部分也跟着开始拥护张迈的决定——这部分人要么是良知未泯,觉得主君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应该支持;要么是较为明智,看出张迈是要动真格的了。

消息传开后,河北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一些士绅豪强知道再硬扛下去没什么好结果,数日之间便有七十九家自首,张迈依照之前的承诺,只是对他们进行罚粮而已——对这些家族来说这点钱粮伤不了筋骨。

但仍然有相当部分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瞒天过海。

这时张迈的第二波攻势发动了,之前他已经让薛复从军中挑选出口齿灵便的一万多人——尤其是说话有河北口音者优先,然后对这一万多人进行数日的集中训练,跟着全部派往各州,平摊下来每个州都有几百人。

这年头变文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天策军中也总有从军的说书人,常在战斗间隙表演作为军中的娱乐排解,军士们听得多了,大多数“不会吟诗也会吟”了,再加上集中培训之后,个个都能将这次的免税政策说得极溜了,那一万多军士走乡窜县,将政府的免税政策、部分士绅瞒税之事、政府对隐瞒者的处罚措施满世界宣扬,又鼓励百姓告发不法乡绅,平均每个州有几百人上山下乡,而各地士绅豪强又哪里敢阻止这些军汉?这样的规模足以让这道政令深入到每一个乡,只短短数日之间便使得河北人尽皆知。

同时张迈又派出十几个重臣、重将,武则杨信、折从适、郭漳、卫飞、高行周等人。文则魏仁溥、李沼等人,分别率领本部人马监临数县,以作威吓。

这次免税政策的推行之所以有三大困难,一是士绅豪强把持政令传达的通道,使政令不出县城、下民不知政府的政策,二是在本土豪强的积威之下。小民就算知情也不敢造次,三是河北士绅豪强彼此卫护,形成一张庞大的保护网。所以纵然有法官的存在一时间也无法让大部分下层百姓敢于告发。

如今一部分士绅豪强已经倒向,保护网已经处处破漏,重将重臣监临各州,使得各州县的地头蛇们不敢采取激烈的手段镇压底层小民,至于软性欺瞒,在当前的形势下自然也不可能实现了。

这三道攻势来得好生猛烈,在短短时间内便造成了巨大的声势。大部分瞒税的士绅见势不妙,纷纷自首,只有少部分人冥顽不灵者也多被佃户揭发。

这次“风潮”持续的时间其实不长,只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进入**,但紧张的气氛在进入**后又很快地缓和下来。

周边的势力如石重贵、刘知远等本来是看笑话的姿态,想要看张迈搞得河北内乱,结果乱象未起,河北已经恢复了平静——为何如此?

只因这时候的河北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一支正面对抗天策的力量。而张迈许士绅豪强们自首,又为他们留下了转圜的空间。加上自首的成本也不是他们所不能承受,所以当张迈大刀高高举起,人人知道硬扛将有大难时,大部分便选择了顺势屈服。

而风气已成之后,张迈反而收敛原本的高姿态,要求各州法官认真审案。不能冤枉了无辜的士绅豪强,所以事件便在达到**之后很快又平伏了下来。只有五十余家不肯自首、最后被揭发,案件审定之后则受到了重处,不止罚粮十倍,而且家中嫡长子流放西域。其中有七八家态度极其恶劣者,或者公然对抗,或者暗杀调查人员,则全部被依法判处,首恶诛除,家产充公,全家流放西域。

此事既定,张迈名声大噪,这一次的名声可不只是在士绅豪强中的名声,而是深入到整个河北的最底层,人人都知道河北来了个好元帅,不止给自己免税,还能为自己做主,同时通过这次的事件也树立了各州新法院的威权,新的司法审判体系在河北开始扎根。

李沼范质等所担心的动荡、石重贵刘知远等所期待的内乱,通通没有发生。

这次事件的余威到处,山东的士绅豪强唯恐被波及,纷纷解囊开仓,退回多收的田税。免税令在山东地区便不推自行了。

——————————

时间进入到天策七年的九月下旬,魏仁溥即将出发前往邺都,临行前对这次的事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