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647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647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界一切万法是我,我是什么?我心,我心生万法,万法是我心,有没有听懂?我心现万法,万法是我现,这个我就是大涅盘里面所讲的常乐我净,真我,这不是假的。真我具八种自在,我们下面会讲到。学大乘,学《华严》,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时时刻刻提起观照。小心什么?小心迷了,我们一念心起了人我,人我对立马上就迷了,自己立刻回光返照,我迷了,我怎么又糊涂了。不要怪别人,怪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真忏悔,忏除业障。如果跟人有对立的念头、有矛盾的念头、有冲突的念头,这个念头才生,你就把这两句话念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你念念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你心就平息,这叫修行。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把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做法修正过来,你真正觉悟,你念念关怀一切还没觉悟的众生,这是菩萨。念念关怀他,念念帮助他觉悟,而不是帮助他迷惑,学佛跟佛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
  我们再看第二句,第二句跟第一句是有密切的关联,「修性不二」,底下小注,「全性成修,全修在性」。性是自性,性是本善,性还要修吗?性不能修,性一修就坏了,性本来是圆满的。性是什么样子?惠能大师讲得好,他讲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染过,这是你真正的自己,这是你真正的我,这是真我,真正自己,决定没有污染。第二个什么?「本不生灭」,不生不灭,真我。「本自具足」,虽然我们现在性德不能现前,《华严经》上世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能大师所讲的本自具足。你自性里头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相好,你自性里本有的,现在没有了,不是没有,现在是不显。好像我们这个电视机一样,你频道没有打开,屏幕上没有影像,不显,你把频道一打开,影像就现前,那就显了。不显的时候叫本自具足,显的时候叫能生万法,这是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呢?不管它是在显的时候、在不显的时候,真心是什么样子?真心是「本无动摇」,也就是说你的真心从来没有起过念头。弥勒菩萨讲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那是妄念,是不是我们真心起的?真心没有,真心从来没有起念头,那是妄念。所以这个念讲得好,上面加个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就不要管它,你愈管就愈讹,就错了,愈管愈错,不管没事。我们现在的麻烦就是喜欢管,愈管愈错,麻烦在此地。
  可是我们迷得太久,迷得太深,妄念真多,我们自己知道,也很痛苦,除不掉。佛家有妙法,这个妙法是八万四千法门。哪一门适合我的状况?诸佛如来、祖师菩萨为我们指出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阎浮提洲的众生,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最适合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真好,不管什么念头,念头一起,阿弥陀佛。我遇到顺境,贪爱的心一动,阿弥陀佛,归到阿弥陀佛去,妄念打掉了;不顺心,想发脾气,阿弥陀佛,瞋恚伏住,放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救了你。阿弥陀佛在什么时候念?在你起心动念的时候念,管用,那就叫觉。古大德讲「不怕念起」,念是什么?七情五欲,不是那个微细的念头,微细念头八地才晓得,七地以前都不知道。所以一般经论上讲念头不是那个念头,是我们现在起贪瞋痴慢、七情五欲,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才起,阿弥陀佛,这叫会念佛,这叫做念佛功夫得力。那个不会念佛,功夫不得力的,虽是个念佛人,平常念珠拿在手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遇到顺境还是贪恋,遇到不顺境还是发脾气,不会念佛。不会念佛的,他念佛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这个佛号压不住烦恼,佛号能够压住烦恼就叫做功夫成片,这是往生基本的条件。所以学佛人真想往生,念念提起佛号,放下七情五欲,你有这样的功夫,有这样的本事,你是极乐世界的人。与这个性修不二相应不相应?相应。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我们用它来把七情五欲这些杂念伏住,那叫修,这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全性成修,就是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性德,念念是阿弥陀佛,其他念头出不来,都被控制,都被压下去,那叫修德。你能把烦恼习气统统控制住,统统石头压草一样把它压下去,没断,烦恼没断,控制住了,压是控制住,这是修德。修德跟性德是一,性德是阿弥陀佛,现在也用阿弥陀佛来压,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你看看,这性德是清净平等觉,与这个相不相应?妙极了。
  念佛人得会念,念佛人喜怒哀乐、七情五欲还是常常爆发,这个不行,这个是造业,造什么业?轮回业。你造的是贪心,鬼道,你在制造饿鬼道;发脾气瞋恨,你是在制造地狱道。制造出来谁去?自己去,不是别人去。愚痴,愚痴是邪正不能辨别,是非善恶都搞不清楚、都搞颠倒了,你在制造畜生道。你在认真念佛,念念想求西方极乐世界,自利,你做许许多多的好事,回向帮助你往生,行不行?行。能不能成?能成。但是告诉你,品位不高,你在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你自己为利益自己,生极乐世界我就成佛了,这还是为自己。可是这个能生,这是净土了不起的殊胜,因为这种念头,不是在净土里,修其他法门不会成功的,你出不了六道的,你所修的什么?六道里面的福报,福德边事,不是功德边事,因为你有自己。完全没有自己,完全是利益众生的,那是菩萨,那是圆满功德。你做一切好事,修积一切功德,有没有自己?有。为谁修的?为我自己修的。不错了,修净土,能生凡圣同居土。五品位里面讲正行兼修,夹杂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是兼修,没有自己的是正行,菩萨正行,跟菩萨没有两样。这些你不搞清楚,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修什么?真修行,念念在提升自己,天天在提升自己,所以他法喜充满,他真快乐。这个快乐与世间五欲六尘不相干,与世间名闻利养也不相干,那些东西统统都放下了,都抛弃掉了。这个是,你看看,戒定慧三学、三慧天天往上提升,真乐!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天天在学习,学习统统都落实在生活,变成什么?生活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学习,待人接物都是学习,这个学习就是我们佛家讲的修行。在哪里修行?穿衣吃饭是修行,每天忙著自己的工作是修行,待人接物统统是修行,你修行的功夫得力了,你会欢喜。
  你看最近这几年我们提倡《弟子规》,确实有一些同修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落实到自己,自己真做到,慢慢影响家庭,家庭也做到,他法喜充满,他过去的生活是忧愁,烦恼重重,现在欢喜,无比的快乐。那修的是什么?小道,《弟子规》就能给人带来法喜,如果你今天修性修不二,性修不二是阿弥陀佛跟我的生活不二,我的生活跟阿弥陀佛不二,我的工作跟阿弥陀佛不二,我处事待人接物跟阿弥陀佛不二,这个快乐不是修《弟子规》那个快乐能比的。阿弥陀佛是我的生活,阿弥陀佛是我的工作,阿弥陀佛是我处事待人接物,你是个真念佛人。你一天一声佛号没有念,你把阿弥陀佛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真念佛,这里头有真法喜。这是说无量法门里面,举这一门做例子,其他法门一样,没有两样。
  我初学佛亲近的老师是密宗的上师,章嘉活佛,密宗持咒,他教我一句咒语,叫我常念,「唵嘛呢叭咪吽」。我年轻,那一年我二十六岁,我很执著,我向老师请教这句咒语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念它?老师告诉我,这叫六字大明咒,观世音菩萨传的。在密宗里头这一句咒语跟我们净土宗的阿弥陀佛几乎分量相等,我们净宗完全念阿弥陀佛,他们完全念唵嘛呢叭咪吽。唵是身体,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就是心,这是外国的文法,是古印度的文法,身、莲花、保持、意,我们中国人的文法讲的一定是:保持身心(意是心)像莲花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清净不染,也就是清净平等觉。老师把这个咒语讲解给我听,我才感到原来咒语里面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格言一样,这个意思多好!这一句咒语确实它的力量跟阿弥陀佛相等。你看我们在境界里头,起了贪瞋痴慢,唵嘛呢叭咪吽,压下去了;我们在逆境里面生烦恼,起了怨恨,发脾气,唵嘛呢叭咪吽,压下去了。所以佛法无论是哪一个法门,效果都是相同的,唵嘛呢叭咪吽得观世音菩萨加持,南无阿弥陀佛是得阿弥陀佛加持,观音菩萨也在西方极乐世界,你想想来生到哪里去?都到极乐世界去,显密不二,显密圆融,不能随便批评,都是无上大法。所以世尊在《般若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就明白了。不但佛教里面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再一推广,推广到全世界每一个宗教,你去看他们的经典,你去看他们修行的方法,只要是真修、正修,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无量法门里面,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漏掉的。如果你要不相信,你细细去读「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会豁然大悟。我讲的话没错,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在法门无量誓愿学里头,为什么?要回归到第一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量无边法门都是从心里头流出来的,所以无量无边的法门最后还归到自性,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对一切法门要尊敬,对一切众生要尊敬,尊敬到什么程度?像如来,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如来,所以他不会有贡高我慢。自己表现?自己表现谦虚、恭敬,谦敬,这是性德流露。对一切众生恭敬,对一切法门赞叹。
  古大德为了教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所以礼敬跟赞叹还有差别,差别就二了。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第二句「称赞如来」,诸佛跟如来有什么差别?真有差别,诸佛从相上说的,如来从性上说的,这就是说,相上是平等的,都要恭敬,对诸佛恭敬,对畜生、饿鬼、地狱也恭敬,跟恭敬诸佛是一样的,对人怎么可以不恭敬?对畜生、饿鬼、地狱都恭敬,对人怎么敢不恭敬?哪有这种道理!一心恭敬。可是称赞,与性德相应的称赞,与性德不相应的不称赞,人行十善称赞,人造十恶不称赞。十恶跟十善有差别吗?有。差别在哪里?差别在有分别执著,如果你分别执著没有了,差别就没有了,就平等了,平等是真的,差别是假的。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程度不够,小学生,给你讲差别,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见性,你到初住菩萨位,给你说平等,差别真的不见了。为什么?你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差别?平等真法界。到那个时候佛怎么说?后头有一句话说,「佛不度众生」,为什么?没众生可度,众生全是佛,你度什么?你还能说你度众生吗?这个境界愈说愈高,愈说愈不好懂,不能再说了,说把人都说糊涂了。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佛菩萨教人,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该给他说什么法就讲什么法,应该是什么?适合他的程度,适合他现前的需要。所以法没有定法,法是活活泼泼的,佛无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可以示现,现的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说法亦复如是,这是大乘教。
  我们今天读这个经是一乘圆教,比大乘还要提升一等。所以全性,法界、万法是心现的,法界、万法就是心,就是自性,我们今天迷了自性,所以才要修。修什么?把迷邪染去掉叫做修,迷邪染去掉就回归自性。所以我们一切的修没有离性,这个要知道,没有离开自性。这个修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前面我刚才说了,包括我们这一生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法不包。一定要知道,这是自性所生、所现、所变,与自己决定是一体,这才叫真的觉悟。分自分他是迷,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是迷!为什么?你还在二法,二法是对立的。我们看《坛经》,能大师跟印宗法师见面的时候,印宗那个时候是南方威望最高的,了不起的大法师,知道他是五祖的传人,下了讲台,向惠能大师请教,你在黄梅那么久,有没有听到五祖忍和尚讲禅定跟解脱,五祖平常是怎么说的?其实惠能大师在黄梅住了八个月,讲堂一天都没去过,禅堂也没去过,现在有人向他请教,印宗法师向他请教,五祖对於禅定、解脱怎么讲法?他老人家回答得很好,他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