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246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46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道,我们是这一生得了人道,来生如果说不失人身,你要把人道抓住,人道是中品十善。在中国传统教育里面讲的是五伦八德,这是人道,做人的基本条件。五伦完全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要处好,人与人的关系处不好,你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所以佛在经上讲,那是讲真话,不是讲假话,得人身不容易。现在的人,得了人身,死了以后就失掉人身,再到人间来的很少。佛在只园精舍,只园精舍有工程,建小寮房,佛从旁边走过,在地上拿了一把土,捏在手上,然后张开,土散掉了,落在大地上,指甲里头还剩一点。佛这个动作,学生们看到就问他老人家,您老人家这什么意思,我们不懂?佛就告诉他,他说现在世间的人,失掉人身,不能再得人身,就像这一把土手张开落在地下的,不得人身,来生还得人身,就像我指甲里还有些没落到地下的,哪个多?从数量上来讲,失人身再得人身少数,不得的占多数。机会上来说,佛在讲经时候讲了个比喻,盲龟浮木,大海里有个乌龟,眼睛瞎了,海上漂了一块木头,木头当中有个洞,乌龟一伸头刚刚好就伸到这个洞里面,你说这个机会多难,你再得人身那个机缘就这么难,不容易!所以佛才讲人身难得,勉励大家珍惜你这一次的机会,你这个机会太不容易得到了。
  得到人身容易成就,比天上、比三恶道都容易,为什么?天上太乐,没有苦,感受不到,忧患意识他没有办法感受到;三恶道太苦,你叫他修行他不相信。所以讲人间富贵学道难,富贵就好像天人,贫穷学道难,就好像三途,一天三餐饭都吃不饱,你叫他来学经教,叫他来听经念佛,他摇头,做不到。人道是小康之家,不太富,生活可以过得去,容易觉悟。所以诸佛示现成佛一定是在人间,示现在其他道里头多半是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示现成佛一定在人道。所以我们心要同佛,也就是尽量的去练习学平等心,用清净平等来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用上佛心。愿同佛愿,愿不要讲很多,就用总的说法,就是四弘誓愿,念念帮助十法界一切众生。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比我们下的我们帮助他,在我们上面,一样帮助他。我们在日常认真修福,修清净平等、修断恶修善,念念是念著一切苦难众生。在四圣法界的人看到我们,对他是个鼓励,你看人道他们都这样干了,我们应该更要努力,这就是对他有帮助。
  像我们看到畜生修行,我们也看到老鼠往生的。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记载的是公鸡往生的,头陀寺,浙江,那时候是谛闲法师做住持,他庙里养了一只公鸡,那个公鸡是念佛往生的。人看到它们往生,我们要不好好念佛,我们连个鸡都不如,连个老鼠都不如。虽然是不同一个道,它有影响。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今天认真修行,念佛真的往生,影响到菩萨道、影响到十法界里面的佛道,就像我们看老鼠、看公鸡一样。畜生念佛往生的很多!过去我看到一本书,这个书可以大量流通,叫《物犹如此》,物是讲动物,动物它都能念佛,都能往生,我们要不好好的念,我们连畜生都不如。当然,我们知道这些畜生过去统统是念佛人,善根深厚,临终的时候一念错了,堕畜生道。虽堕畜生道,它灵性不昧,它还能继续修行,它还有修行的缘分,被人养在寺庙里头。所以过去老人说,寺庙里养的动物都是过去寺庙出家人或者是寺庙在家的护法,没有离开道场,天天听经闻法,它真修,它以这个身它得解脱。我们相信古大德这些话不是假的,他到那个功夫的时候他能看得到。
  所以心同佛、愿同佛、行同佛,你就得到佛的气分,你就入了佛的氛围,感应就非常明显,如来种开始发芽了。你念念,古人有个比喻,像中阴身,中阴身讲灵魂,他要找地方去投胎,是自己去找,找投胎要有缘,有缘他就看到光,他就生欢喜心,没有缘他看不到。所以人到哪一道是自己做主,不是别人做主,说阎罗王分发你到哪里去,那不是真的,是你自己选择的。阎罗王会派人送你,你到哪里是自己选择的,不是阎罗王做主的。随业流转,这才是真的。所以生贵住,他肯定一个目标就是选择佛家。佛家在哪里?我们现在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是佛家,往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是佛家,修行就能够生到。前面第三是修行住,这个地方是生贵住。所以有前面认真修行,暗中自然跟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这是我们得生极乐世界、得见弥陀如来真正的原理。现在我们看经文,前面一行是长行:
  【尔时功德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句也是每位菩萨在提出报告之前都说同样的话。这两句话,一个开头,一个结束,菩萨讲一样的话。我们在读这部经会印象最深,为什么?重复的遍数最多,那就是说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学佛往往在这地方产生疏忽,因为这是日常的细节,不需要重视,殊不知,细节你要是不留意,它对你修行证果产生一定的障碍。菩萨说法就是像我们现在报告,把你学习的心得跟大众分享,就这个意思。『承佛威力』,不敢说自己的,不敢说自己领悟到的,是佛力加持的。什么意思?没有别的,教我们学谦卑,意思就在此地。每位菩萨提报告都不敢说是自己的,我承蒙佛的威神加持,还『普观十方』,再看看大众,是大众同学的加持,佛力加持、大众的加持,我才能够体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要学的。
  清凉大师在《疏》,前面有两句为我们介绍功德慧,「功德慧者,生在佛家,善解佛德故」,所以称之为功德慧,这个人真正成就功德。功德,诸位要记住,福德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叫功德。所以功德跟福德在形相上讲没有两样,可是从里面来说是完全不同,功德里无我,福德里有我,有我是福德,无我是功德;有妄想分别执著是福德,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是功德,断恶也是功德,修善也是功德。所以只要一断,我没有了,不再执著有我,不但我相没有了,我见也没有了。《金刚经》前半部是破我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半部是破我见,「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就是念头都没有,前面是不著相,后头念头都没有,他真的生如来家。善解佛德,佛的功德他理解。为什么加个善?善里头就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这是善。如果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就是解,没有善。解我们现在来讲是佛学,解上加个善,那是学佛,这些地方我们都能够区别。善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分别执著。
  这十首偈,「此颂意」,这十首偈的大意,「显於三世中心得平等,了知自心,穷法空故」。这地方这几句话说明功德慧菩萨的报告,这里面全部的大意内容。显於三世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得平等。前面我们也特别提出佛心是平等心,有平才有和,平是因,和是果。为什么不和?不平。中国人这样,印度也是这样,佛说法,先把果说在前面,后说因,果容易懂,所以称和平。日本人翻译的它就颠倒了,日本人不讲和平,他讲平和,你听日本人讲平和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和平。他讲的也有道理,为什么?先讲因,后讲果,平等对待,后面才有和睦相处,没有平等对待,要想做到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自古以来,讲到世界和平,现在所说的和谐世界,前面多少功夫!《大学》里面告诉我们,你看前面所做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天下太平,天下平。天下人都得到平等,和谐世界就现前。平是真心,平是佛心,我们要细心在这地方体会。要想自己真正做到心的平等,你看前面,这是佛在总纲领上讲,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去掉,平等心就现前,平等是真心。可是这三种障碍怎么去掉?中国有中国的一套方法,佛法里面比中国这套方法讲得更彻底。佛从哪里讲?佛从十善、从律仪、从禅定、从智慧。这里头晓得禅定就是得平等,得平等才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那就是你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普度一切众生,智慧开了才有。智慧不开,我们学,学一点算一点,希望菩提心慢慢增长,这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权教菩萨。真得定、真开慧了,菩提心一现前,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是妄心变的,菩提心是真心。所以真心一起作用,十法界没有了,六道当然更没有了,那时候的境界叫一真法界,就是华藏、就是极乐,一真法界现前了。
  华藏世界里面讲四十一个阶级,清凉大师讲得非常好,妄想虽然是断了,没有妄想了,妄想的习气没断,从妄想习气才分四十一个阶级,说明习气有厚薄不一样。愈往下面习气很浓,愈往上面习气很淡,到妙觉位,习气断尽了,无明习气没有了,得究竟圆满佛。而无明习气是没有方法断的,你要想用个方法断,你就又起了分别执著,那就往下坠落。在这时候叫无功用道,你就根本不要理会,它不障碍你。所以你在十法界里现身说法,帮助有缘人,《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现什么样的身、说什么样的法,都是众生心的反应,如果自己想做什么,那你自己有分别执著,你是凡夫,你不是佛。所以一真法界里这些菩萨们、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里,你要知道他没有起心动念。也说明一桩事情,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可以跟这些众生,分别执著很严重,可以能够在一起生活,这高明!你动我不动,你分别我不分别,我跟你交往,随顺你的分别,随顺你的执著,你也皆大欢喜,佛菩萨没有障碍,众生皆大欢喜,这就叫「巧把尘劳为佛事」,在佛法讲善巧方便,这才能帮助众生回头,帮助众生觉悟。
  如果说那些人造罪业,不能去,去我会受他影响,你不去也受他影响了。所以又有一句话说,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是佛菩萨,不碍事。只要离妄想分别执著,什么障碍都没有,哪里都能去。而且是在任何哪个层面上,十法界依正庄严,你统统是清净心,统统是平等心,决定没有一丝毫染污、一丝毫被境界所动摇,没有。在我们学习过程当中叫历事炼心,我们要经历,样样都要经历,在里边学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太难了,我们想学,学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学不执著、不分别,这就很好了。真的没有分别,我们再提升一级,学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可以把它分作几个层次来学习,要真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样样都顺。他做坏事,坏事也顺,为什么?好事、坏事都等於零,在法性里头没有,在法相里面也没有。好事、坏事是在六道众生分别执著里产生的。所以好事未必真的是好事,坏事未必真的是坏事,对菩萨来讲,全是成就无量功德,菩萨能把坏事都变成好事。
  像我们现在生活在现前这个社会,我是不接触媒体,不知道外面的状况,可是有些同学他们把每天重大的灾难从网路上下载下来给我看。你要是真知道了,这世界日子还能过吗?古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有情趣、有乐趣,现在没有了。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这哪里是过人的日子?只有饿鬼道才有这种情形,饿鬼道在三途讲刀途,这是比喻,就是他胆很小,时时刻刻他不放心,真的叫提心吊胆,怕有人要杀他,有人要害他。现在我们人道已经变成鬼道了,这怎么说?你想想看,你现在饮食提不提心吊胆?世间人吃的肉食,现在你看养鸡、养鸭、养猪的,他们用什么方式去养?喂的都是化学饲料,人吃了得病,你不能不提防。最好怎么?最好是不吃肉。不吃肉,素食,素食里有化肥、有农药。有同学告诉我,因为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太多,毒已经渗透到土壤,由土壤渗透到河流,变成水里有毒。真的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饮苦食毒」,过这种日子,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对我们修行人来讲,这不是一桩坏事,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环境,会提醒我们、会激励我们赶紧念佛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留恋,所以这是好事。如果这个世间还过得很快乐,还很安逸,这个世间还不错,很美好,把往生极乐世界的念头冲淡了,极乐世界是很好,这也不错,不想去了。所以你看,一般人说不好,对修行人来讲是好事情。你不能不放下,你不敢不放下,非放下不可,那个心力就加强了,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