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206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06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精神跟功能是维系社会安全、国家长治久安真正的因素。所以我们想到,用团体来代替,道场是个团体,如果这个团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认知,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兄弟姐妹,比我们大二十岁的是我们的长辈,比我们小二十岁的是我们的儿女。每个人都要有这种心,中国传统那个家虽然是没有了,这新的家建立了,继承道统,继承这个精神与功能。
  从前的家族,这个团体,它的基础是血统,这是凝聚的力量。那现在的结合不是血统,我们不是同一个祖宗,不是同一个姓氏,这样的结合要靠道义,没有道义就不能凝聚,这就是佛法讲的六和敬。所以六和敬的「见和同解」,在世法里能够依四书就很好。「戒和同修」,清朝干隆年间,两广总督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那是戒律,那是中国传统戒律,家教,这可以做为团体的戒律。在佛法,我们今天讲得最简单、最容易学习的,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用这个来落实戒和同修,这是行道。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是行道,后面「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这是德。所以六和敬是行道德,它用在僧团里面,同样可以用在家庭里面。中国过去的家庭,虽然佛法没到中国来,中国家庭是六和敬的家庭。它的「见和同解」是老祖宗的教诲,老祖宗的教诲就是现在的四书五经,以这个为基础。规矩是《仪礼》,治国是《周礼》,《周礼》是周朝的宪法,治国的大法,《仪礼》是民间一般人在生活当中必须要遵守的,很详细,仪礼三千。佛法就更详细,佛法讲八万细行。这属於戒律规范,我们要遵守、要学习。你首先要肯定,不是别人订这么多规矩给我们守,你要这样想法你完全错会意思,你学不好。它是性德的流露,如果你是圣人、是贤人,你起心动念、言语自然是这样。佛法的戒律也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所以你才晓得,这些东西看到我们的本性,看到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本来是这样的。总的一句话说,「人性本善」。所以那不是人制定的,不是人创造发明的,不是,是自然而然。很多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以为是古人制定这些规矩来约束我们,来限制我们,那错了,完全错了。
  护法从自己护起,要护这些。这是自己本性里面的性德,所以护自己的性德,护自己的本性,这叫自爱。不知道守护这个性,不自爱。确实凡夫之人迷失了自性,所以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悖,相违背了。违背的幅度各人不一样,有一百八十度完全违背,有九十度,有四十度,愈来愈靠近了。亲近圣贤的人,与自己的性德愈来愈近,叫自爱。不亲近圣贤,不亲近佛菩萨,肯定他随烦恼习气去转,距离愈来愈远,这不自爱。不自爱怎么会爱人?这一定的道理。佛法里面,古大德有一句谚语讲得好,「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换句话说,如果要家业兴,你的一家人一定得要互相赞叹,没有批评,没有毁谤,它就兴旺,家和万事兴。不善,凡夫当然有不善,不善,不批评,你要修忍辱波罗蜜,你能忍,不批评。自己做好样子给他看,这就是真的帮助他回头。你批评他、说他,他不服气,他没有这个智慧,他不会接受。你自己做好样子让他看,他看长久了,也会有豁然大悟,回头是岸,你真的救了他。所以要有耐心,长时间去感化人。习气不太厚,业障还轻,很容易感化;习气很深,业障很重,那就要长时间去感化,没有不能感化的。这个自己要相信,就是肯定人性本善,人人本来是佛。
  道场,我们从这个道场做起,真有道、真有学,道场没有别的,就是道风、学风。道是什么?修行,如理如法的修行。我们今天这个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来修?用《弟子规》、用《感应篇》、用《十善业》、用《沙弥律仪》来修行。我们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要求别人你就生烦恼,要求自己。别人做得不好,做错了,我做好给他看,这是真正帮助他。绝对不是把他叫来教训一顿,他起反感,他不服,那么产生反效果。要人心服口服才是真正有效果。表面上你有权有势,他不敢得罪你;背后不但老毛病要犯,他犯得更凶。那这个就不善教人,你不会教。不会教是什么?他不会教自己,他就不会教人,会教自己就会教别人。所以古人讲的话是有大道理、大学问,一切法一定从自己做起,业障才真正能消除。外面力量加持,如果自己没有力量,加持力量再大,自己得不到,所以一定要合作,我们有相对的修学的功夫,这个效果就很大。自己一定要回心转意,要好好的爱护自己,护自己的性德,要化解自己的烦恼,远离自己的习气。所以最重要的,转这个最重要的,就是忍辱波罗蜜,你要能忍。在能忍的时候还要特别学谦卑,那个忍辱才产生效果,不能有丝毫傲慢的态度。要常常想到,别人都成佛、都成菩萨,我还在搞六道凡夫,还在继续搞轮回,还免不了堕三恶道,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一点傲慢心是什么?是业障,是无知、愚痴,狂妄自大,明眼人看得很清楚,「可怜悯者」。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像《地藏经》上所说的。
  我想很多同学都在想,用什么方法把自己护持好?都有这个善心,有这个善愿,这是好事,这个很难得,你不知怎么做法?其实圣贤、佛菩萨早就教我们了,我们太大意、太粗心了。中国老祖宗教我们,《大学》一打开,三纲八目,总纲领、总原则,指导的方针给你说出来了,佛法里面给你讲的十善、三皈、五戒,你看不就说清楚了吗?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出同学在一起修行的纲领,五个科目,很容易记。第一个净业三福,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菩萨的六波罗蜜,第五个普贤十愿。我们把这个做到就行了,这真护法,护自己。护自己就是护释迦牟尼佛的法,就是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也是护一切众生的法。这个东西要真干,不是念的,不是讲的,是从内心到外表的言语行为真正做到了。这么多年来,真做到的人太少,提起来每个人都能说得出来,只有五科,五个科目,不多,很容易记。为什么做不到?这我们想到,我们没有根,从小没有接受过家教,家教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所以虽然把佛法端出来,做不到。我们就想到,佛法在其他地区的承传为什么都没落、都消失?原因是没有根。中国佛法能够绵延到现在是过去有根,得家教的根,孝亲尊师,它有这个根,这是儒跟道。现在我们把它归纳上来讲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这是根。我们如果不认真的补习、认真努力的学习,我们就没有根。纵然自己念佛,侥幸能够往生,佛法在中国会消失掉,这是非常可能的。
  怎么救法?我们自己真干就救。我们自己真干,相信这一生当中会影响几个人,那几个人会接著干,这叫传灯,灯灯相续。就如同达摩祖师当年到中国来,只传一个人,二祖慧可,慧可也只传一个人,一直到第五代弘忍大师,都是单传,一生传一个,这个法没有断掉。到六祖惠能大师,真的才开花结果,他传了四十三个人,四十三个明心见性的人,四十三个大彻大悟的人。你看从前人多有耐心,每个人缘不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只要有一个传人就行,这个灯就没有熄掉。今天这个道场,你们这么多同学,无论是在家、出家,各个都能够发心,有这个机会天天能够闻法,天天能在一起研经,这个福报太大了,稀有难逢,我相信你们同学都能体会。所以在这个生活环境里面,我们发心,不但是佛法,把中国传统的、祖宗的这些教诲,我们都把它传下来,一个人传一样,传一门,这比什么都殊胜,有护法心。
  护法心如果没有戒心、没有愿心,这个护法心是假的。所以第九是「戒心」,重视戒律,要把《弟子规》看得比什么都重,你的根才深,你的根才牢固。无论学哪个法门,无论学哪部经论,没有这个根,你就是把经讲上一千遍、讲上一万遍,都还是飘飘摇摇的,随时可以倒掉。希望同学们有这个认知,就是对於这四门,这四个根,要重视。这四个根再提升,在净宗里面,《无量寿经》,佛教导我们许多修行的纲领,我们都要认真去落实,根深蒂固。十戒二十四门威仪是性德,我们今天见人九十度的鞠躬礼是性德。我们的内心对人真诚的恭敬,九十度鞠躬礼是自自然然的表态,不是做作的。我们要做成这个习惯,对任何人,对儿童都不例外,对下属也应该是这样的,那是你的大慈大悲,你把他们统统都教好。言语柔和,质直,直心是道场,人要正直,态度要柔和。
  最后是「愿心」,要真正认知,我们这里讲一个团体是一个家,到真正认知是什么?整个宇宙是一家。你想想这个,宇宙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自己,它怎么不是一家?这个道理非常之深。这个境界,《华严经》最后一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宇宙是一家,十法界的众生是一家人,要好好的教。从哪里教起要知道,从自我教育做起。我自己成佛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自己成佛了,你就看到大地所有一切众生都成佛道;我醒过来,从睡梦当中醒过来,山河大地也醒过来,就这么个道理。我迷了,一切都迷,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这句话佛在经上讲很多遍,我们自己也会讲,不懂,不懂这意思。为什么不懂?没有入这个境界,所以听了佛的这些话,半信半疑。佛不妄语,应该是可以信,但是又想不透,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这就是不知道这个境界是心现识变,心是自己的心,识是自己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所以愿心发出来之后,菩提心发起来了,他就入初住,就超越十法界。为什么超越十法界?他的心太大,心太大,我以前讲经这么说法,把十法界挤破,他心太大,十法界太小。阿罗汉心大了,把六道挤破,超越。十信菩萨,这愿心是第十信位,也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戒心是菩萨,回向跟护法是声闻、缘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恭喜你,你回归到自性。自性是没有边际的,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不但你看起来是一家人,会看成什么?他是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这个关系多密切。所以初住菩萨住什么?就是这个十种信心圆满,成佛了。初住就是佛,不在十法界,在一真法界。
  二住菩萨治地住,我们前面讲的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真观、真止,这是二住。真观、真止修成,你心地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除掉了,真的除掉。真的除掉,为什么还没有圆成佛道?习气除不掉,还有习气在。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真的没有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执著的习气没有,分别的习气也没有,只是妄想的习气在。妄想是无明,无始无明的习气,这个很难断,这必须要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才除尽。等觉位把无始无明习气断尽,那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经》上称为「妙觉位」。这些虽然前面我们学过,还是要回头,讲到这里回头温习一遍。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契入华严境界,这学了才管用。听了《华严经》,入不了境界,等於是白听。如果能契入境界,我们今天念到第三住,就是第三住菩萨;念到第四住,就是第四住菩萨;一部《华严经》学圆满,你就成佛了,究竟圆满佛果,跟著进,步步高升,那你就是真学了。这是把第二住我们就温习到此地。现在我们看经文:
  【尔时胜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叫长行。下面是偈颂,也是有十首偈颂。长行里面,『胜慧菩萨』,清凉大师有小注,跟我们说明,「西方胜慧,以解佛胜智,随空心净,故以为名」。这是解释什么叫胜慧,胜是殊胜,慧是智慧,什么叫胜慧?能够理解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殊胜,没有人能超越,究竟圆满。因为三住菩萨,在前面讲真止、真观他修成了,所以他能够体会如来殊胜圆满的智慧,心地清净,真的是一尘不染,所以称为胜慧。他为什么不染?知道诸法实相,也就是经上常常提示,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对十法界的人来说,还要加一句,因果不空,为什么?因为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因果变现出来。这是说只要在妄想没有放下之前,十法界里面的果报全都是因果显现出来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必须把这个妄想彻底放下,超越十法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