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弄潮 >

第966部分

弄潮-第966部分

小说: 弄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栋手中那本《东方快车谋杀案》进度极慢,每每都是在睡前能花上半个小时看一看,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又是电话最频繁的时候,来自宁陵的电话几乎是占据了这半个小时。

市里边一些重要事情总会在这个时候有这个渠道或者那个人嘴传递到这里,对于这些东西,赵国栋就抱着一个态度,听着,绝不表态,既然交给了钟跃军在全面负责工作,那么自己就应该彻底跳出来,即便是做不到绝对,但是在其他人面前他必须要有一个姿态。

像省委副书记苗振中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郝梦侠到西江和土城现场视察中西部历史民俗文化节筹办情况,像副省长曹宁到宁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工业污水处理中心运行情况。像副省长陈英禄到花林、苍化调研畜牧业和林业对当地农村经济带来增收状况,似乎省领导们在自己到党校学习一个月时间不到里,突然就对宁陵工作感兴趣起来一般,来得特别频繁了。

继续求票,鏖战至今,似乎丝毫见不到结果,兄弟们给点支持票吧!

第二卷 锋芒初露 第十五卷 厚积薄发 第三十七节 面呈

第十五卷 厚积薄发 第三十七节 面呈

赵国栋并不反感省里边领导经常来视察调研工作。相反他相当欢迎,不过他的性格似乎也为省里边一些领导所知晓,所以省领导来宁陵视察考察的时候并不多。

像齐华、曹宁、陈英禄来宁陵的次数就很少,赵国栋记忆中自己到任宁陵市委书记一年多时间里,这三位副省长来的时候只有屈指可数的一次,而来得相对较多的则是常务副省长任为峰、组织部长韩度以及省委秘书长杨劲光,这大概也能粗略的看出领导们对宁陵的亲属程度。

在自己到党校学习期间这些领导就开始密集造访宁陵倒是让赵国栋有些好笑,似乎自己在宁陵他们就不太愿意来,而更愿意选择自己缺席的时候,这倒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钟跃军有时候也要打电话来谈一谈近期工作,难免不问及东寨机场的进展,赵国栋只能含糊其辞,表示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很快就能见分晓,但是究竟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天知道,如果真的在苏觉华那里游说失败,赵国栋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作了,难道真的要去面见陆建邦或者文国基?那可就真是走进死胡同了。

校里校外的事儿夹杂在一起,虽然充实,但是也让赵国栋感觉到些许压力。他知道这事儿一天不把这机场项目敲定落实下来。自己这个党校学习生涯就一天不得清净,他现在就在静候柳道源那边来的电话。

柳道源的电话是三天后来的,没有多说,只给了他一个电话,让自己联系,顺便在电话中也提醒注意分寸。

赵国栋知道柳道源话语中的含义,有时候说真话也需要讲究策略,领导并非一无所知,但是如何让他既能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图,又要引发他的共鸣而不是反感,这就是技巧问题。

**************************************************************************

吴元济注意到赵国栋似乎在做着什么准备,原本约好下午的一堂党史选修课——《“大跃进”运动及其经验教训》赵国栋也放弃了。

原来赵国栋是对这种党史课相当感兴趣的,称他自己在这方面是弱项,亟需对这方面补课,还主动约着自己听这堂课,没想到他突然放弃了,这让吴元济很是好奇赵国栋究竟有什么重要事情会放弃原定打算。

接触这么一段时间来吴元济感觉赵国栋这个人还是十分好相处的,说话也相当直率,和自己的探讨中也对他们宁陵经济起飞的前因后果做了相当翔实的介绍,不像有的人要么就倨傲不群,不愿多谈,要么就是故弄玄虚,云山雾罩,说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像介绍当初怎样吸引外资到宁陵,怎样下功夫改进服务作风,怎样背水一战负债经营改善基础设施打造软硬环境,那都十分具体现实。让吴元济也有相当感触。

白手起家的城投集团依靠财政担保硬生生推动城市建设大潮,再用城市发展带来的收益来逐渐填补资金缺口,这一手不是谁都敢下这个决心的,一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城市发展带来的收益难以填补缺口甚至相差巨大时,就有可能把市级财政彻底拖垮。

这就需要决策者的眼光和魄力,吴元济自认为自己魄力不缺,但是要想赵国栋这样头脑清醒的摸准火候却不容易,而选准主导产业一门心思全心全意扶持发展,一气呵成打造成为一个支柱产业,而不像有的地方那样贪大求全,遍地开花,结果什么像样的产业也没有发展起来,这也给吴元济不少启迪。

像红山州这样的大州人口不比宁陵少多少,对比一下两地GDP,让吴元济感到惊讶的是,2001年时候红山州与宁陵相比甚至还高出一个亿,但是到了2003年时,却已经只有宁陵的一半不到了,而2003年恰恰是红山州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这固然有两地自然条件的不通,但是两年时间就让两地形成这样大的差距。不能不让吴元济沮丧之余又有些真心佩服。

虽然这样草草的接触机会谈得也不少,吴元济也不认为自己这样就可以学到对方多少东西,但是至少有一点他看准了,那就是赵国栋做事讲求稳准狠,认准了一件事情,就要一心一意作成,这一点执着却是值得人学习。

“怎么,下午有事儿?”吴元济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随口问道。

“嗯,下午得出去半点事情,市里边的事情搁不下啊。”赵国栋点点头。

“还是那个机场项目?”吴元济也估计是这事儿,赵国栋这段时间一直在为这事儿烦心,看样子这家伙还真有点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势,全国宏观调控风暴来袭,这个家伙还要逆风而上,是要点恒心毅力和脾气。

“嗯,等不起啊,咱不能因为国家要调控,咱们就坐等风过吧?也得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赵国栋不多说,现在一切都未定,他只能尽力。

“看样子你是找到路子了?”吴元济也知道这家伙路子神通广大,前两天看到一辆悬挂着军方牌照的大切诺基相当凶悍的闯入了学校,没有通行证但是门卫居然将其放行,将赵国栋送了回来,京籍学员里也有口风不紧者说根据车牌判断应该是来自总参的猛人。

“不好说,但总得要去试一试。”赵国栋摇摇头,脸上还是那副沉静的表情,简直和他这个年龄有些不相适应。

“是啊,是该去试试。你不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吴元济笑了笑,“那今天下午的选修课就只有我一个人去了,老孙对这没多大兴趣。”

“嘿嘿,好好听一听,晚上和我聊一聊,怎么样?”赵国栋不动声色,他知道这个家伙对自己很感兴趣,原来他觉得此人可能不清楚自己和蔡正阳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却有些不确定了,也是个貌似粗豪内里城府却很深的角色。

“好啊,那我等你。”吴元济点点头。

**************************************************************************

赵国栋电话联系上了办公厅的一位工作人员,是不是副总理的秘书他不知道,不过他估计不是,应该是秘书通过这位工作人员和自己联系上的,这觐见领导,自然会经过一些程序,赵国栋无所谓,只要能面见领导,足矣。

抵达庄严肃穆的大院内时,赵国栋下意识的有些紧张,毕竟这里边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可以看得出这里边连气氛都比其他部委要严肃几分。

“你请稍等。”工作人员把赵国栋带到会客室旁边的接待室,很雅致一间房。赵国栋也是沉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也不是没见过领导人,甚至还长谈过,比如陆建邦,只不过那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而已,这样正式的场合却还是第一遭。

“你是赵国栋同志?”进来的中年男子很亲切,但是亲切中有一分好奇,赵国栋能够感受到。

“我是。”赵国栋赶紧从沙发中起身,点点头。

“嗯,挺年轻啊。来,这边来,副总理在等你了。”中年男子满意的点点头,也不知道领导怎么考虑的,百忙之中还要见一见这位年轻人,不过这个年龄的市委书记的确罕见,而且还是夺去了去年全国经济增速之冠的地市级市委书记,又是领导的老下属,也可以理解。

走进书房,赵国栋就感觉像是步入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目光到处,坐在沙发里的苏觉华搁下手中的书卷,含笑摆了摆手,“坐吧,小赵,咱们有些年没见面了吧?真没有想到,去年能夺GDP增速之冠的地级市会是你担任市委书记的宁陵市,让我很是骄傲自豪啊。”

“苏副总理,让您见笑了,我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捡了个落地桃子,宁陵与沿海城市相比,很多方面差距都还很大,还需要埋头苦干十年乃至二十年才能说得上其他。”

赵国栋竭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和紧张,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如此,面对陆建邦时似乎也没有这样紧张过啊,也许是当时有蔡正阳在一旁帮衬,或者是这一次自己是有为而来,做不到无欲则刚了?

“哦?小赵,你太谦虚了吧,据我所知宁陵工业经济这一块也是这两年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多晶硅产业集体落户于宁陵,这不是偶然现象,福田集团落户于你们宁陵,这也不是偶然,前些时日我在福田集团总部考察,问及过这个问题。他们老总说这也是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察最后确定的,怎么,好就是好,还怕表扬你两句就受不起了么?”

十二点再来一节,求票!

第二卷 锋芒初露 第十五卷 厚积薄发 第三十八节 发挥

第十五卷 厚积薄发 第三十八节 发挥

苏觉华汩汩的目光就像有一股无形的威压让赵国栋很是觉得气闷,很想要挣扎摆脱,却又发现自己很难做到,长年身居高位带来颐指气使的气度使得对方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让自己下意识的慑服于对方目光之下。

赵国栋微微耸了一下肩膀,就像是卸掉了对方带给自己的压力一般,觉得自己感觉稍稍好一些了,这才定了定神,调整了自己的思绪,缓缓道:“您说的没错,多晶硅产业选择我们宁陵有他们的道理,像电力供应、水源丰沛、政策扶持以及配套体系产业这些宁陵都有一些优势,加之宁陵市委市府也把发展新能源产业列为了主导产业加以推动,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宁陵,至于福田集团选择宁陵则更多是看重我们宁陵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当然也包括我们市委市府营造的亲商环境。”

苏觉华微微颌首。

柳道源在给他打电话时他就问过柳道源,这位安原政坛的新锐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柳道源有些犹豫之后才说了对方想要面见他的目的主要是想要反应一下中央调控风暴可能会对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的宁陵市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希望获得有区别的对待。

说实话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柳道源所说的这种事情他苏觉华也不是只碰上一件两件,哪一年不碰上几桩?

老红军老干部老领导为自己老家自己故乡谋个项目要个政策或者是弄笔资金,这些都再正常不过了,人之常情,都可以理解,只要不是违背大原则的事情,他苏觉华也不是冷血动物,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能考虑的都还是照顾到。

不过这一次面临是的全国性的政策调控,柳道源却来开这个口,让他有些意外。

柳道源不是一个不懂分寸的人,既然他开了这个口,苏觉华还得琢磨一下,只是在这种风暴之时,他需要慎重了解和斟酌一下利弊,看看这位安原政坛新锐带给自己一些什么东西,想要获得一个什么。

“宁陵今年发展态势怎么样?一个传统农业地区要想新兴工业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不是引进两个大项目这么简单啊。”苏觉华随口问道。

赵国栋眼睛一亮,这是一个机会,对方看样子还不太清楚自己真实意图,柳道源估计也没有挑明自己的目的,现在正好可以把路子往这边引。

“宁陵今年开年势头不错,延续了去年的发展势头,但是我感觉宁陵后劲有些问题。”赵国栋平稳了一下心情,开始导引:“苏副总理您也是在安原工作过多年,对于宁陵您肯定不陌生,宁陵工业经济一直是软肋,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基础设施更是最大瓶颈,近年来随着宁陵港扩建和西柳铁路的开通,状况逐渐好转,今年安湘高速和安湘铁路也会开通,使得宁陵交通状况进一步提升,但是这仅仅是指宁陵市区。”

苏觉华抿了一口茶,示意对方继续。

对方话头子一开,苏觉华也能大略猜测到对方的意图在哪一方面了,看来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是雄心勃勃,一心想要让宁陵旧貌换新颜,不过这是好事,至少比那些个一门心思求稳保帽子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