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哑夫养成记 >

第155部分

哑夫养成记-第155部分

小说: 哑夫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葡萄小朋友玩了一会儿木刀,似失去兴趣,又爬爬爬,爬了一圈,最后在一个骰盅前停下来了,伸手拿起那小骰盅,猛然发现盅下还有三颗骰子,骰子上红点点黑点点蛮好看,小葡萄好奇地用手指头一戳,一颗骰子就骨碌碌滚走了,她看得有趣,激动地啊啊叫几声,一手抱着那骰盅,挪着屁股去抓过骰子,放回来又戳,一看那骰子滚,就乐得呵呵笑。

苏换溃败地以手蒙面。

霍安一脸黑,“谁买的骰盅回来?”

苏换赶紧道,“是那家店铺老板说,这套抓周用的物什,买全套大优惠,我……我就买了全套……”

霍安:“……”

于是这一天的抓周,以葡萄小朋友最后抓着三颗骰子不放而告终,她喜欢这骨碌碌滚的东西,谁去抢她就跟谁急,哭得哇哇哇,霍安苏换一起挫败,只好叮嘱覃婶仔细盯着,留心别让小葡萄吞了那骰子,又吩咐覃婶,趁小葡萄睡着时,拿走那骰子,丢得远远的。

蔡襄成蕙倒是乐不可支,看着沮丧的苏换,忍不住劝慰她,“其实抓周不过就抓个彩头,不必太介怀。就说江湖上吧,听说有个神赌,还闯出些名号来,家里赢了一座金山银山呢。”

苏换幽怨地盯着这两夫妻,“你们不会安慰人,就别安慰了好不好?”

自然,抓周是绝对的小事,没两日,已是五月初二,再过三日,就是京中大阅兵之时,这几日,京畿外城七座城门,俱是热闹非凡,因为进京参加阅兵的地方军,大多都已抵京。

霍安这晚回家来,还没吃饭就和蔡襄关进书房里说悄悄话。

书房里静寂,霍安缓缓说,“你们明日一早就走吧。”

蔡襄点点头,“嗯,京中的事也办得差不多了。可这事,你和小四商量过了么?”

霍安默了一会儿说,“我今晚会和她说的。”

他抬起头来,看着蔡襄,郑重道,“蔡襄,拜托你了。”

蔡襄叹口气,“你当心。”

这晚霍安回房时,苏换还没睡,抬头见霍安进来,还抱着熟睡的小葡萄,倒是吃了一惊,“你怎么把葡萄带房里来了,如今晚上都覃婶带着。”

霍安笑了笑,低头去亲亲女儿熟睡的红脸蛋,“又有两日没见她,想得慌。苏换,今晚我们带着她睡。”

苏换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腾空了里边的床位来,一边说,“覃婶说小孩和大人睡不好,怕大人睡熟了,翻身压着她。”

霍安将小葡萄放下,躺上床去,侧身支颐,一边轻轻摸小葡萄的头顶软发,一边说,“苏换,我有事和你说。”

这晚他们房中的灯盏亮了许久,下半夜时,还隐隐传出哭声来。

第二日起来,非燕小女侠发觉不对,她四姐姐昨晚瞧着还高高兴兴,今日却像个瘟鸡,眼睛肿得像两颗桃子,明显哭过。

于是她去劝慰她,“四姐姐,你别难过,小葡萄抓了骰子,其实也是一条生财之路,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元宝的。”

苏换没应声。

非燕猜自己安慰错了,又道,“襄哥和成大小姐,以后还会来京城的,再不济,咱们也可以回保宁去探他们嘛。”

苏换勉强笑了笑,把红枣莲子粥推到小女侠面前,“非燕,喝粥,据说红枣莲子粥最养颜,喝了长得漂亮。”

小女侠喜滋滋就喝了两盏。喝完粥,她又跑去逗小葡萄,可郁闷地发现,小葡萄今日太懒了,还在睡觉,她也觉得头昏昏,有些想睡回笼觉,于是跑出去和蔡襄成蕙告别,顺便冷瞥了一眼蛐蛐,转身就走。

蛐蛐立马会意,瞅着众人闲话忙碌,赶紧悄无声息地跟去了后花园。

非燕走着走着,猛回身,“下流胚,那事你不准和别人说。”

蛐蛐赶紧点头如鸡啄米,“好好好,我明白。”

非燕扬扬粉拳,哼了一声,“我会用心练拳的,不信打不过你……”

她说到末,越发觉得头晕,打个呵欠,晃了晃,见着便要倒,蛐蛐忙去扶住她。

非燕小女侠嘀嘀咕咕一句,他也没听清在说什么,可她忽然就头一歪,倒进他怀里不动了,吓得他赶紧将她打横抱起,就往外跑。

啊啊啊不是吧,就因为打架打不过他,非燕小女侠把自己气晕了?

不一会儿,蔡襄成蕙都收拾利索出门了,青帮弟子也在外面街边候命了。他们这次走货到京城,又顺带谈了一笔生意,帮一个富商走了些绫罗绸缎去保宁。

霍安亲自送了蔡襄成蕙一行,去永定门下。

因为这几日适逢京畿阅兵,城门处盘查自然也严实,刚到城门下,蔡襄成蕙所带的一长队马车,就被拦住了。

城卫前来盘问后,不几时,那负责巡查城门的吴统领也来了,见着霍安,倒客气地抱拳道,“霍统领。”

霍安也翻身下马,客气和吴统领寒暄了几句。

城卫向吴统领汇报了盘问情况后,吴统领说,“保宁青帮名气不小,我听说过的。”

他朝霍安笑道,“不想霍统领还和青帮的人熟识,可照规矩,咱们该查的该问的都还得查问。”

霍安淡淡一笑,“那是。出入城门盘查是该的,吴统领秉公办理。我不过来送送老友。”

于是吴统领带着人盘查了蔡襄成蕙,又吩咐了几人去查看一车车的绫罗绸缎,最后又看了看那些青帮弟子,觉得并无异样。

一个小兵卫跑过来汇报,“统领,他们六日前入京,入京缘由是押货,这番又押货去保宁,货物是内城绣丽绸缎庄的绫罗绸缎,这是他们出具的货单和一干凭据。”

吴统领拿过来细细翻看。

小兵卫又说,“他们来时三十人,这时也是三十人。”

正说着,另一个兵卫又过来,“统领,查过了,全是绫罗绸缎。”

吴统领于是点点头,将货单凭据递给那小兵卫,让他交还给青帮,抬抬手放行了。

霍安笑着抱拳道,“有劳吴统领了。”

一队人从容不迫自城门出,霍安翻身上马,目送马队离去,猛然一提马缰,勒马掉头,带着八个亲兵,回军中去了。

五月初四,外城七门只出不进。

五月初五,端阳。满城雄黄酒飘香。

不同于京畿百姓的欢庆端阳,京畿最大的校场,铁马校场,气氛分外肃穆,兵马数万,铁甲凛凛,在初夏阳光下,折射出锐利的冷光。

一排排持戟侍卫站得笔直,长戟微向前倾,戟头上绑着的红缨,在风中微抖,从侧面瞧过去,人笔直,戟如林,不见尽头,很是威风凛凛。

或是这日当真阳气重,见着老皇帝也精神好了不少,身着明黄龙袍金色铠甲,乐炮三响,军鼓十鸣后,在一群王公大臣将军侍卫的簇拥下,自北正门逶迤而入,浩浩荡荡,登上黄毡铺地的阅兵台,号角呜呜,开始了正式阅兵。

庞大的军阵开始操演队列。

仲玉这日身在军阵中,激动得简直不能自抑。不管是大街上万人空巷的人山人海,还是江湖帮派的千人火拼,气场跟皇帝老子阅兵一比,都弱爆了。

他刚才偷偷左右望望前后瞧瞧,就没瞧见个尽头,一片铠甲的汪洋,折射出的金属冷光,简直就刺得他眼疼,还偏偏除了号角鸣鼓之声,全场人马无一丝杂声,场面的宏大,气氛的肃穆,令人不免心生敬畏,难怪有一振天威的说法。

京城驻军外城十营,内城三十二营,宫城近卫军九营,每营拨出一千精良,阵前操演。其他受诏入京的地方军,也有十余支。也就是说,这日阅兵,齐聚铁马校场的兵马,不下六万。

于是纵欲公子觉得,他不枉来此一世,作为一个小混混的出身,他什么眼界都开了。

阅过军容后,自然就到了真枪实刀两军对垒的操演,这也是每次阅兵的高潮。

每番操演,必是四营同演,各营抽签,对阵不一。

作为统领,霍安前去抽签。抽到签后,他就觉得吧,人生要扭曲真是毫无办法,他抽的签是五,礼官一唱号,宫城近卫军二营抽到的也是五,没错,就是徐承毓那妖怪所统之营。

这段时日以来,他和徐承毓都甚少碰面,他们原本就一个在内城北军效力,一个在宫城近卫军效力,又是明明白白地各事其主,况且前段时日,端王邑王两兄弟分别被委以重任,一个北上,一个南下,鲜有碰面,因此他们自然也很少见面。

四营同演,双双对阵,校场上一片喊杀之声。

操演规矩是点到即止,也未必要分胜负,主要不过是让皇帝老子瞧瞧,他的臣子兵马没有懈怠于平日训练,精神足兵马强,自然是不能在他老人家面前,闹出个同室操戈你死我活的。

很快,四轮操演完毕,各归各位。

礼官唱号,霍安略微一提马缰,领兵入场。

两军对垒,刀戟森森。

主帅阵前缓缓抱拳,四目相接,在外人看来倒是平和,阅兵高台上的一干王公大臣也自是不觉异样,唯有这四目相接的两人,才心知肚明,冤家路窄,他们俩结的梁子已深。

这日霍安着黑甲,徐承毓着银甲,双双持半丈长柄刀,刀如下弦月,背厚刃薄。

号角呜呜吹响。

霍安将长刀一背,策马走向一旁,沉声令下,千人队伍立马听命,手里长戟一举,迅速分成三排队形,提马往前齐跨五步。

徐承毓也提提缰绳,策马走向一旁,一声令下,手下兵马排好队形,提马上前五步,持戟迎战。

金鼓三鸣。

因为双方都是骑兵营,两军开始马上格斗,其实这非实战,因而操演的花架子居多,也不必你死我活,但这是天子阅兵,自是不能落了后,兵士们也纷纷全力以赴,招式倒也耍得既快又漂亮,看得阅兵台上一干王公大臣低声议论,精神抖擞。

两名主帅立于阵眼,发号布令,忽然徐承毓目不斜视,用霍安能听见的声音,淡定道,“哑巴,打一架?”

霍安缓缓转头,看向他,认真道,“我的确想把你打成哑巴。”

徐承毓竟然灿齿一笑,“其实老子蛮喜欢和你打架。当然把你打死,那是最欢喜的。”

操演场上兵甲相击,喊杀阵阵,他们这番对话,自然是只有他们二人可闻,再说两军对垒,也没规定主帅不能对打,于是二人微提马头,缓缓后退几步,两相对望,俱是右手持刀,一时萧杀无声。

校场观战的其他营队,却有不少人看出端倪,这等严肃的场面,自是不能交头接耳,几名主将眼神交流一番,都充满了看好戏的愉悦感。

宫城近卫军二营中郎将徐承毓,那在当年京城武举选拔中是数一数二的,不知和玉龙广殿中一打成名的北军骑兵九营武德骑尉霍安一比,孰高孰低。

众人正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交流小眼神,猛然耳边听得长声马啸,转头一看,只见两匹披甲战马几乎于同时,高高扬起前蹄,蹄落狂奔,猛力向对方冲去,很有些干柴烈火同归于尽的彪悍。

于是俱是傻眼了。皇帝面前打架还是含蓄点好吧?

电光火石间,两匹战马已猛烈相撞,嘭的一声,扬蹄狂嘶,力道之猛,猛得众人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哦哦哦马脖子断了吧断了吧?

就在两马狭路相逢激烈碰撞之时,马上二人已高高跃起,一黑一银,在半空中绞成一团,砰砰砰打得刀光闪闪。

阅兵台上,原本看操演看得昏昏欲睡的老皇帝,猛然被这一声尖厉马嘶吓得一抖,睁开半眯的眼,“怎么回事?”

端王急忙长身而起,行礼道,“父皇,是两军对演。这些军中子弟难免粗蛮惯了,惊了圣驾罪该万死,儿臣这就命人……”

没等他说完,老皇帝却眼一眯,兴致勃勃眺望场中,大手一挥,“让他们打。就得这样,才打得有些血性。是何人对阵?”

端王急忙道,“禀父皇,是宫城近卫军二营与内城北军骑兵九营对阵。二军主帅分别是中郎将徐承毓和武德骑尉霍安。”

老皇帝唔了一声,不再说话,静静看场中打架。

台上众人骚动时,徐承毓和霍安却正打得欢实。二人跃至半空中,脚来刀往,平分秋色,双方坐骑激烈碰撞后,双双后退,甩着尾巴跑一圈,堪堪接住自半空中落下的主人。

战马虽训练有素,可激烈碰撞后难免气血翻腾,不能自抑,驮着各自主人,疯了般跑圈圈,一时校场上尘土翻滚,动静惊得双方人马倒停止了格斗,纷纷去看双方主帅打架。

霍安和徐承毓这时双双落于马背上,扯起缰绳跑马两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打。

这时,老皇帝身前的太监躬身去说,“启禀皇上,这轮操演到时了。”

老皇帝皱眉,“打。”

太监赶紧喏喏而退,向那鸣鼓人使个眼色,示意他不要鸣击金鼓停战。

就在这时,只听得场上砰的一声脆响,只见马上二人长刀相杀,大约是力道太狠,以致于长刀双双自接柄处猛然断裂,刀头落地。

二人一顿,猛然间,银影一晃,徐承毓自半空中一个翻跃,落于霍安马背上,干脆提拳打。

他来得急,下的又是杀手,霍安猝不及防,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