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科技大时代 >

第40部分

科技大时代-第40部分

小说: 科技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作为物理所的所长面对白阳的造访就有那么几分诡异了。当然,同属科技工作者,杨木珍也想看看,这个年纪轻轻便闯下了偌大名头的年轻人到底如何了得。
闻名永远不如见面,当一张略显稚嫩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时,杨木珍有几分失神了,年轻,实在是太年轻了。
随后白阳便把关于石墨烯的合作的事情给说了一遍,这也是造成杨木珍现在这样的原因。
“你们的研究到了哪一步了?”从沉思中醒来的杨木珍缓缓问道。
有门,来之前白阳也搜集过一些资料,知道物理所也在进行石墨烯的研究,不过进度相当缓慢。
“我们目前已经制作出了接近1毫米的形态,使用的是用胶带从石墨晶体上一层层加以剥离的办法,还有,我给您提到的万工,他已经有了大概100平方毫米的石墨烯层制造的想法。”
“什么?”杨木珍一吃惊,烟头差点戳到眉毛上,要知道美国研究人员刚刚公布的成果是制造出了50平方毫米的石墨烯,并覆盖到了电子器件上面。根据公布的一般比实际研究要相对滞后,物理所开会讨论的是,估计美国正在进行100平方毫米的研究。要知道中科院现在连30平方毫米的技术都没达到。
白阳微微一笑,对于杨木珍的失态早在他意料之中,中科院作为中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在高端技术上向来是走在最前列的,现在猛然听到一个野路子出家的团队居然走到了自己前面,而且是大大的超前,这还了得?
其实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好处,那就是敢想,敢做,加上有白阳雄厚的财力支持,短时间内出成果也就不奇怪了。中科院虽然每年的经费都是大把大把的,可是平均到各个科室,可就没那么多了。
“那你们还要和我们合作干什么?”从失态中醒悟过来的杨木珍赶紧将手中的烟头摁熄。
“极端实验室。”白阳一语道破此番前往的终极目的。
中科院倒也不是没有和民营企业合作的先例,甚至还帮民营企业进入过核工业。可杨木珍总觉得面前这个年轻人隐瞒了什么,但具体是什么他又想不明白。
“要不这样吧,到时候派极端实验室以及石墨烯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去无限科技考察一下,同时,你要求的微加工试验室和电子仪器实验室的相关人员也会一同前去,至于你们要求的有机分子外延-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四探针探测系统和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角分辩光电子谱-分子束外延联合系统以及极低温强磁场双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可以替你们和厂家牵线搭桥,免费为你们培训一下。”
“那我可就太谢谢杨所了。”
白阳大喜,一旦经过中科院科研人员的专业培训,无限的科研实力短时间内必然增长一大截,这对于万工和陈英俊他们的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好处,要知道这批新招进去的毕业生都是菜鸟,正是眼高手低的阶段。
“到时候让宋老和钟老和专家们好好叙叙旧。”
白阳这话自然是有目的的,无非是提醒杨木珍,我那儿可是有正儿八经的院士,别给我整什么幺蛾子,派些名不副实的家伙,那到时候我可就恕不接待了。
作为一个聪明人,杨木珍当然听得出白阳话中的意思,只不过还是觉得有些别扭,一个孩子在你面前玩心机,实在是不对称啊。
双方会谈完,杨木珍自然要一尽地主之谊了,带着白阳前往各个科室参观,向他介绍各种仪器的用法,告诉他操作哪种仪器要注意些什么,哪有仪器比较娇贵,哪些仪器修理起来比较麻烦,等等。
杨木珍不过是带着随意性质的介绍,可他哪里知道经过锻炼的白阳记忆力超群,几乎他说一遍白阳就全部记住了。这也为无限科技后来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节省了不少时间。
回到下榻的宾馆,招聘组还没有回来,闲着无事,白阳打了个的,准备去看个降旗仪式。
与此同时,国安局某个房间内。
“甲骨武公司的服务器是不是他关的?”
“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很有可能。我查过他的笔记本,没有找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他几个室友我也检查过,还入侵过他舍友的电脑,不过没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
“那你觉得不是他?”
“我不能确定,或许是他掩饰得太好了,如果真是那样,那他就太可怕了,才20岁就有如此心机。”
“真的什么都没发现?”
“这样说来还真有,有一次我监控他一个舍友魏风,发现他正在看一个视频,可我在他盘里面硬是没有找到那个视频的资源文件在哪里。或许是一种未知的数据格式吧,不过没有发现目标特征大小的文件,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又去了两外两个人电脑,发现了同一个现象。”
“这倒是有趣,不过市面上的数据格式千万种,不知道很正常,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你觉得还有继续监视的必要么?”
“这我也不知道,不过目前我已经进入了核心团队,如果真是他,迟早会露出马脚的。即便不是他,也可以观察公司还有什么好东西。我感觉这个小家伙身上有一层神秘的光芒,越来越多的人不自觉的走到了他身边。”
“恩,不过一定要小心,不可胡来,要知道军方对我们持续监视这个小家伙已经有些不满了,要是没什么查的就回来吧,最近不是很太平,美国人应该要发展一批新的邦德先生,我想你去那几个大公司,查一查,务必让这批人掌握在我们手中。”
“好的,局长,没事儿我就走了,估计这会儿他已经回了,回去早点,免得他怀疑。”
“去吧。”
黑影紧了紧头上的帽子,瞧瞧左右无人,一猫腰坐一辆车直接走了。(谁猜出这个人了奖励五十个积分。)
PS:今天起床晚了,不好意思。感谢打赏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催更的兄弟们,谢谢,到时候拉一个单章出来感谢所有兄弟姐妹。


第七十一章 这个人情有点大
北京高校实在太多,正规高校82所,211高校超过23所,985高校自然也不少。要想在这所有的高校开巡回招聘会显然是不现实的,没有公司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必要。当然,只开一两场也是不行的。
无限科技选了四个点,分别是清华、北大、北邮和北理,四个学校都相当有特色,清华北大自然不必多少,作为中国大学执牛耳者,虽然近些年越来越为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其底蕴依然在那儿。北邮在计算机与通信上实力颇为强健,而北理,生源数量极为庞大,矮子里面挑高的,总能找到自己心仪的。
白阳自然不会每一个点都到,在清华搞宣讲会的时候,他去参观了一下,好歹也是当年自己没有考上的大学,看看那万人大食堂究竟是怎样的气势恢宏,看看那象征着坚定、朴实、不屈不饶性格的大礼堂是怎样的庄严雄伟,再看看梁启超、朱自清等人呆过的古月堂又是怎样的清新淡雅。
这天早上,白阳正准备去百娘、网一联络联络感情,希望今后能加强合作,不巧,在酒店的时候居然接到覃无双的电话。
“还记得上次给我做数据库产品的周老么?”电话那头,覃无双有些微微娇喘,好像在做什么激烈运动一样。
“周老?”白阳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认真对无限数据库进行每一个功能点检查,比公司的测试人员更加细心的银发老人,“记得啊,怎么了?”
“你昨天不是到清华演讲了么?周老去大连软件园了,听说你来北京后他连夜赶了回去,今天大清早给我打电话问你下榻的宾馆,待会儿估计想去拜访你,你别出门了。”
哎呀,这怎么使得,电话那头传来盲音后白阳内心惶恐,自己不过是个幸运儿而已,哪能担得起一个科学院院士的亲自拜访,该是自己去拜访他啊。
白阳连忙一个电话打了过去,还好周老早上去了中科院一趟,白阳连忙打了个车往计算机所赶。
“白阳来了,来来,坐,听说你去拜访了杨所,怎么不到我们计算机所来,怎么,瞧不起我们啊。”说道这里,周树超老院士脸上的严肃却是再也装不下去,率先笑了出来。
作为周老的得意弟子,金铭对白阳有些好奇,趁着给老师和白阳倒茶的功夫,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比自己要小几岁的男孩子,看上去也不是灵气逼人嘛,难道是大智若愚?
“其实我早想来啊,可惜找不到切入口啊,您也知道,这偌大的计算所我可就认识您老一人了,众多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都是日理万机,我哪敢打扰啊。”白阳内心一动,或许自己可以把那个事情提一提。
“不说这个了,怎样,你们的数据库应该卖得很不错吧,不过要想大规模推广可能还得过一段时间,听说中国银行已经将数据库做了移植工作,正在评估安全性,在性能上,银行的计算机专家评测的是A+。”
听到这话白阳也有些微微自傲,虽然架构是来自未来,但好歹自己也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不少代码都是自己亲自参与完成的,能得到承认当然值得骄傲。
“怎样,公司最近有没有新的产品和计划啊?我看你们那个编译器水平相当不错嘛,可以适当的加以推广成为一个平台,比如Eclipse,最新它只涉及到Java,慢慢的C++、C、C#等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编译了,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果然是老专家,一语中的啊,白阳斟酌了一下词语,“我们正在尝试,已经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开始进行相关工作了,不过人手方面还有些困难,主要是资深工程师不够,国内暂时也没有太多相关人员可以挖。”
这次校园招聘,编译器团队也是重中之重,可是校园里面的菜鸟,大多只是对编译原理有所理解,真要涉及到一款编译器,不单单是编程实现原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优化,是编译速度,是智能化提示。
周老挥挥手,“这点倒是可以和我们计算机所合作,我们去年与国防科大一起研发了一个软件通用开发平台,如果你们不介意我们分享你们的成果的话,回头我可以和马所长打个招呼。”
“周老,有个问题我想和您私下谈谈,你看?”
看白阳神秘兮兮的,给金铭使了个眼色,周树超右手不停的在茶几上敲打,形如发摩斯密码一般。
“不知道周老对目前通信领域的TCP协议怎么看?”
TCP协议?周树超不知道白阳意欲何指,只要自己有台电脑的都知道要配个IP地址,TCPIP协议就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可以说自从70年代该协议被发表以来,整个计算机网络才逐渐发展起来。至于OSI组织的七层架构,谁都知道不过是自己YY,自得其乐而已。
见周老有些迷茫的样子,白阳微微一笑,“目前的协议只适合普通环境吧,如果是深海或者深空的话,TCP协议就完全不适合了。”
原来是指这个,周老不禁微微颔首,投给白阳一个赞许的目光。这小伙子开学也不过大二,学的东西倒是挺广的,在数学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计算机领域同样造诣不浅啊。
“这两年这一块儿倒也是个研究热点,不过国内国外杂志期刊上论文发了一大堆,其实真正有用的没有多少,要想改进这个协议恐怕并不容易。这一领域也是我近来一个方向,和老邢讨论得比较多。哦,老邢就是邢洪涛院士。”
“在这方面我看了不少文章,深海和深空,关键是拥塞控制和容迟容断,目前的主流是通过逐跳控制策略,进行一个冗余信息的保存,用不同的绩效指标,进行一个下一跳的矢量规划,对吧?”
见周老点头,白阳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个思想很不错,里面包含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也是没有问题的,从多个角度来衡量,这是最基本的,后来我有个设想,基站将信号传输出去的时候,能不能在卫星转发层添加一个高速缓存层,这个高速缓存层除了将包高速转发出去以外,还得将包做一个转换,下面是我的转换思路……”
白阳将从系统中看到的P-TCP协议的相关思想给原原本本的转述了出来。
其实白阳之所以不自己发这篇论文,无非是因为这其实是个鸡肋,自己没有能力将这个协议推广位国际标准,而如果这文章是一位中科院院士发的,自然不一样了,这些年国家已经吃够了没有标准的苦了,一旦出了相应的理论成果,肯定会下苦工去争取。
还一个,这篇文章明年就会被美国MIT的一个叫布朗的教授发表,自己短时间拿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风头出得太大,不好。
如果能借此和中科院搭上桥,加深合作,这个虚名根本就无所谓。
当然,更重要的是白**本没有条件去验证这个理论,即使明知道是正确的,可是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也难以被人相信。外国杂志上发论文可不像中国,连实验数据都可以自己YY。
周树超在脑海中仔细勾勒了整个协议后,发现还真有几分道理,当然,这与他长期在这个领域工作有关,和邢洪涛经常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