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94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94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重要的性净涅盘,「正显今经净法之体」。今经就是《华严经》,《华严经》里面说的净法之体就是性净涅盘。「三德本具」,这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脱,性净涅盘本来具足三德。「随缘生死」,这就是示现,在十法界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法身菩萨也是佛,叫分证佛,能够在十法界里面现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初住菩萨他就有能力现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能现佛身。只要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他就有这个能力。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应以声闻身得度,他就现声闻身;乃至於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可以现童男童女身。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於是我们能够触类旁通。世间所有宗教,你们想想在不在其中?应以基督身得度者,他就现基督身;应以阿訇身得度者,他就现阿訇身。何况三十二应里头有明文,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许多宗教里面的长老,我们想想是不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在这里应化?理上讲是太可能。
  我们今天跟世界上许许多多不同宗教往来,依据什么样的理念?大乘佛法,「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世间不同宗教里面许许多多的神圣先知,我们肯定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所以对於不同宗教的神圣,那一种恭敬的心、认知的心油然而生,所有过去这种对立误会统统化解了。大乘佛法真是汤恩比博士所说的,唯有大乘佛法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一切社会问题。所以《华严》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无需要深入,沾到一点皮毛,沾到一点边,问题化解了,真正叫希有难逢。
  「常等四德」,常乐我净这四种东西,在六道里头有名无实,在四圣法界里面有相似的,相似的常乐我净,不是真实,到一真法界才真有。菩提里头有常乐我净,涅盘里头有常乐我净,法身里头有常乐我净,解脱里头有常乐我净,般若里头有常乐我净,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四种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迷失自性,失掉了,把这四样东西,常变成无常,我变成无我,变成妄我、假我,乐变成苦,净变成了染污,迷了自性的时候,把它转变了。现在我们算是非常幸运,得人身遇到正法,了解事实真相。这了解之后,你想想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没有别的,远离一切虚妄烦恼,求恢复自性,这才是一桩大事。
  如果万一我这一生努力还达不到这个目的,有好的办法,念佛求生净土,放下万缘,一向专念。在教理修持随分随力就好,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不执著就是断见思烦恼,当然断不掉,尽量少,能不执著的都不要执著。减少执著就是远离见思烦恼,减少分别就是远离尘沙烦恼,尽量不分别不执著,那就是远离无明烦恼。我们知道这种断不掉,断不掉慢慢远离,愈远愈好。为什么?我们往生的时候减少障碍,希望念佛往生一帆风顺,这样就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古人跟我们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个开悟就是宗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一开悟在《华严》上,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你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一切众生一生当中都能成就的,问题就是他有没有这个福分遇到。遇到之后,他有没有这个智慧明了,一生当中能真正干,那这个人往生就是成佛。法门殊胜无与伦比。这一段我只介绍到此地。
  我们再看最后一句,第十句。第十句经文比较长,「佛子,诸佛世尊作佛事已,所愿满已,转法轮已,应化度者,皆化度已,有诸菩萨应受尊号,成记别已,法应如是,入於不变大般涅盘」。这一段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得很好,「明法尔诸佛常规」,明是说明,法尔是自然的,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一切诸佛出现在这个世间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他做种种示现,总不外乎这几桩事情。古佛如是,今佛如是,未来一切诸佛亦如是,没有例外的,这我们要懂要学。
  我们把这几句经文略略的介绍一下。先说作佛事,「诸佛世尊作佛事已」,已是办完了。怎么叫办完了?这个阶段这桩事情办完了。就是说他这一次的应化,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示现八相成道,种种示现只为一桩事情,帮助众生觉悟。凡是帮助众生觉悟的事情就叫做佛事。佛是印度话翻译过来的,是音译的,印度梵文称为佛陀耶。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佛陀耶只翻佛,后面的尾音就省略掉,我们只翻个佛字。佛陀耶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智慧、是觉悟。智慧是体,觉悟是用。所以我们常常讲如来三觉,这觉悟,佛的意思是三觉,第一个自觉,自己觉悟;第二个觉他,自觉之后帮助别人觉悟;第三个意思是觉行圆满。自他都能达到究竟圆满,这「佛」的意思。
  所以「佛事」,那你就懂得,自己觉悟的事情。怎么样帮助自己觉悟,怎么样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个事就叫做佛事。诸佛如来觉悟是圆满的,法身菩萨觉悟没有圆满,所以他们要想达到圆满的觉悟,这就是应化在十法界以老师的身分出现。这个意思我们能懂得,你要想真正成就圆满的觉悟,你要教别人,为什么?教学相长。你如果只是自己学习不肯教别人,不能说你没有觉悟,你觉悟很慢,时间很长。你能跟大众接触,确实因为学生帮助你觉悟。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来,有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没想到的,不知道自己懂不懂,学生这一问问出来了。我给你解答,解答再看看圆满不圆满、透彻不透彻。解答得圆满,自己晓得应付这些问题,自己已经有这个能力;不圆满,再学!自己觉得不够透彻,还要认真努力学,我学得还不够。所以教学相长。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也资助老师,叫师资道合。法身菩萨要不教化众生的话,他就成不了佛;换句话说,究竟圆满的智慧他很不容易得到圆满。所以一定要通过教学。
  如来果位上,这应化在十法界,那叫倒驾慈航,完全是利他的。法身菩萨应化在十法界里头自利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自他不二。不像如来果地上,如来果地上自利圆满,纯粹是利他。所以这佛事我们要搞清楚。因为现在在中国的社会,已经演变著什么叫佛事?人死了之后给他做超度的,叫做佛事,这是错误的。我们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能够不了解。所以现在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佛事。「作佛事已」,那就是他度化众生缘尽了,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有缘应当要教化的,他都已经接触到。现前众生虽然很多,缘不成熟,没有这个机缘;换句话说,没有人想跟他学,他这个缘就没有了,缘没有,菩萨就走了。
  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有人愿意跟他学,他就得住世;没有人愿意跟他学,他就走了。他来去自由,他不是业报身,他是应化的。应化有感,有感就是有人真正想跟他学,有感他就来应;没有人跟他学,这感没有了,感没有他就走了。实际上,他来也不来,去也不去,这话怎么说?诸佛菩萨的法身是遍法界虚空界,哪有来去?就好像我们今天用这个电视一样,我们在电视一起学习,有缘是什么样?我把这按钮一按就现前,我们就在一起学习;我不想看,我不想听,我把这按钮按一下关掉,没有了。你说你开的时候,它有没有来?你关掉的时候,它有没有去?你从这里面细心去体会到,你开的时候不来,你关掉的时候不灭,真的是不生不灭,也不来也不去,也不常也不断。这些生灭、去来、常断是什么?都是缘,就是这前面所讲,第九句讲的缘聚缘散,是缘,实际上没有生灭。我们这电钮一按,现相现前,你心里一动,我想学佛,这佛菩萨马上就应现来,你学佛这个机缘立刻就遇到。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才是事实真相。
  第二句「所愿满已」,佛教化众生的愿,愿永远不会满,是在这个阶段、这个地区、这个时代。世尊当年出世,他的愿满了,他走了,走了之后还有影响。我们今天讲影响,他的影响的面还相当大,影响的时间还很长。影响的面就我们人能看得见的,他影响到全世界。所以现在佛教传播到全世界,这是影响的面。影响时间,佛讲他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这影响的时间。一万二千年之后他的影响力没有了,那要等底下一尊佛再来。这个地方众生有感,底下一尊佛就出现。我们知道,世尊告诉我们底下一尊佛是弥勒菩萨来示现成佛。
  在他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之内,在这个地区,一切诸佛菩萨来示现,都是以祖师大德、善知识的身分多,就像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但在这一段期间,绝对不会有现佛身来得度的,可以现菩萨身、声闻缘觉身、其他一切身,绝对不会有一尊佛在这里出现。为什么?那就把世间法破坏。所以佛来也用其他的身分,也不用佛的身分。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来过,在中国来过,智者大师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你看他示现的是个祖师身分。阿弥陀佛来过,来过很多次,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古时候国清寺的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还有唐朝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
  诸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很多很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他自己也绝对不会把他的身分说出来。自己说出自己身分立刻就走;如果不走,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这在佛门有个例子,自己说出自己是什么人再来,说了就走,像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再来的,怎么知道?他自己说的。他说了就走了,就不再住世,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所以我们中国人造弥勒菩萨的像,都造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是宋朝人,跟岳飞同时代,南宋高宗时代人。你明白这些道理,你就不会上人家当。现在胡说八道的人很多,说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什么佛再来的,说了他又不走。我过去在美国、加拿大遇到很多,说了他不走,所以我就不相信,我绝对不跟他往来;说了就走了,我一定去拜他。这所愿满已。
  佛度众生的愿,众生没有度尽,他的愿就没有满。你看四弘誓愿里头「众生无边誓愿度」,每一尊佛菩萨都发这个愿,我们学佛也发这个愿,哪有满的时候?满的意思都是讲机缘。佛法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一切众生与佛都有缘,怎么说没有缘?他还没有意思学佛,这就是没有缘。遇到佛法他不能接受,他听不进去,不生恭敬心,不生欢喜心,这叫缘没有成熟,菩萨不来。如果接触到,能生欢喜心,能生恭敬心,缘成熟了,缘成熟佛菩萨一定会来。这是讲到愿满与不满的差别。
  「转法轮已」,法轮是一个代表,轮在一切诸法里头它有圆满的相。佛讲经说法都是圆满的,无论是理、无论是事都是圆融到极处,所以用这个字代表,最能够显现佛讲的法是非空非有。你看这个轮的相,轮的周有,轮的心没有。现在在数学几何里面讲的圆,那心有没有?心真有。在哪里?找不到。所以这个圆心在几何里头是个抽象的点,那个没有就是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轮能表这个意思,这是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根本的依据,一切法非空非有。
  一切法,相有,相就是圆周,性没有,因为性不是物质,六根都接触不到。但是它不是空,不是无,不是空无,它存在,它能现相。所以佛用法轮来表法,讲经说法叫转法轮,这就是一切诸法的真相,《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我证得了,我明白了,现在你不知道,我把我所明白的传授给你,就好像转给你一样,你明了你再转给别人,辗转相传。这是佛法里头讲经教学为什么要说转法轮,别人要问的时候,你总得能说得出来。
  现在在这个世间,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邪师是什么?这出现了一个法轮功,法轮功是邪师。有同学们找了几本法轮功的书来给我看,与佛法风马牛不相及,不是佛法。佛法宗派很多,自古以来就有,现代佛法能不能再建立一个新兴的宗派?当然可以,但是一定要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我依照这个经的理论方法来修行,这个可以。我们大乘佛法十个宗里头没有楞严宗,没有这一宗。可是在近代圆瑛老法师,他老人家一生提倡《楞严经》,依照《楞严经》的方法理论来修学。他自己在上海有一个道场叫圆明讲堂,一生这个讲堂里面他办了一个佛学院,好像是楞严专宗学院,好像是的,有这么一个名称。
  我去拜访的时候,那时候老和尚都已经不在了,他的弟子明阳法师接待我。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