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 >

第47部分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夫人一板下去便再也下不了手,就将板子扔在杨管家的面前:“执行家法”

    众人见此,也不敢再敷衍倒真是摁着杨浩打了起来,杨浩不由一阵鬼哭狼嚎,听在杨夫人耳边更是厌烦,她不知自己怎么会生出这么个诸事无能的儿子来。

    杨将军见此也有些心疼,只是自己刚才就要打他,此时倒是不好相劝。

    杨华见此,再也顾不得自己的处境,忙跪着上前磕头道:“请老爷夫人息怒这事虽是公子有借,但他真是只想助人而已。那柳州李大人本就与咱家想识,没足够的银子买宅子,公子不过是急人所急而已。”

    杨夫人冷笑:“你也个刁奴,别打量着我不知道,浩儿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只怕这其中也有你们这起子小人的功劳。我且问你那个美貌女子又是怎么回事?”

    杨华早就打了腹稿:“回禀夫人,前段时日公子去广源寺,遇着一位大师说那女子与京城相冲,所以公子想帮……”

    哪知此时有就人一路跑来叫道:“老爷夫人,圣上派了人来给公子传话”


第七十一章 福祸相依

    第七十一章 福祸相依

    大家看着正狼狈地趴在地上的杨浩,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倒是杨将军命人将杨浩抬到房中,他先去前边看看情况。

    那内侍也是常来府上的,与杨家诸人都是相熟的,见是杨将军来了,忙道:“咱家也就是来给小公子传个话,哪用得着将军亲自来”

    杨将军只笑道:“犬子暂且不方便,可否说与我转达”

    内侍忙笑道:“这有何不可是圣上欲后日带些年轻武官们去南山巡猎,因这两年公子一直不得同去,故今年务必要去。”

    杨将军一听心中暗悔,今日一气之下竟是把这个事给忘了,如今浩儿如此只怕又去不成了。他不由笑道:“烦请秦公公回禀圣上,只怕这次犬子仍是不能伴驾”

    秦公公不由问道:“这是因何?”

    杨将军知道此事定是要回明圣上的,便含含糊糊地说杨浩因私下典当物品刚被自己给教训了一顿。秦公公忙关心地询问伤得可否严重,又亲自去看了一回。

    此时杨浩已被送到他自己的小院内,上完药正躺在床上休息,此次比起去年来好多了,只是仍需静养一段时日。

    秦公公回宫去圣上跟前回复了此事。建庆皇帝不由唏嘘道:“没想到杨浩就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做出典当的事来,镇国将军待子也未免太过了”说罢微皱眉头,吩咐秦公公道:“从朕的私库中拿出一千两金子赐给杨浩命他好好养伤,等朕猎了好皮子就送他几件。另外,让镇国将军不要太苛责于他,毕竟还年幼,以后大了就好了。”

    众人听了暗道:圣上果然对杨浩疼爱有加,一点也不肯委屈了他,便是那些个皇子只怕也没这个待遇。

    建庆帝又入 ,对皇后说道:“这国丈对浩儿太过严厉,又不是没有这些银子。逼得浩儿偷着去典当,因此又被打得卧床你有空时也劝着些”

    皇后听了虽然心疼,口内却道:“论理,浩儿也该好好管教一番,此事虽小,然圣人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味惯着他只怕将来会招惹大祸事。”

    建庆帝笑道:“橦童也太多虑了浩儿本性不坏,只是活得恣意些罢了,量他也捅不出什么大祸来况且还有朕在,天大的事也能给他抹平了,便是朕不在了,还有熠儿他们护着呢活出个真性情来倒是让人羡慕,我已给他赐了千两黄金,给他做个零花!”

    皇后听了此话,心中一惊正要劝说,建庆帝却又道:“朕知你也担心浩儿,不若派御医前去看看,多带着好药材,去年的就不错。再者有时间也劝劝镇国夫人,人总归是会长大明白事理的”

    说完便去了前殿,杨清无法只好恭敬地送了建庆帝出去。一时宣了御医交待去将军府的事,又令人寻着滋补的食材药物来。

    恰好此时大皇子庄熠正同了三公主和五皇子前来给母后请安。杨清知道他们定是听说了舅舅的事才赶过来看望自己的,不由心中宽慰,笑道:“想来你们也听说舅舅受伤的事,正好母后这里要派人过去呢,你们有什么要说的一并带了去”

    三公主仪华温声说道:“希望舅舅早日康复”

    才四岁的五皇子煜拿出一块点心道:“这是舅舅最喜欢的,他看到后肯定就不会疼了。”因为杨浩进宫时总会逗着五皇子玩,还驮着他玩耍,故五皇子很是喜爱这个舅舅。

    皇后有些担心地看着尚未表态的大皇子,这舅甥两人年纪差不多少,且也算是自小一块长大的人,按说两人关系应该不错的,但是偏偏大皇子总是看不上杨浩,老认为杨浩丢了他的脸面。

    果然,大皇子冷声道:“惹了父母生气本就不孝,母后如今巴巴地派了人去,倒象他做对了一般,以后又该如何面对天下黎民百姓”

    皇后不由辩解道:“此事究竟如何尚不可知,许是误会。他到底是你舅舅,你就是派人去问候一句也不为过,你一口一句的‘他’,就是孝顺?”

    大皇子神色不明地看着母后,自小他就听人说母后极疼爱舅舅,如今看来母后的心果然是偏的。

    皇后见儿子如此看着自己,便叹道:“罢了,你不乐意也不勉强,只是他到底是你们的舅舅,以后也要敬着他些”

    大皇子冷笑道:“儿子自是敬着值得敬的人,只是他却是不配”

    皇后不由怒道:“他怎么不配,再怎么说也是你舅舅,不管如何在外总要给他些脸面,到底也是血脉至亲。”

    三公主见此情景,忙带着五弟往偏殿去了。

    大皇子却是作了一辑,笑道:“母后息怒,儿子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儿子从小就听人讲他如何霸道打人,不提去年他打何贵人的事伤了皇家体面,单就他在儿子这般大时,因着瑞王家的四叔在他前面而行,就带人打了他,那四叔可是我庄家皇室正经的血脉,竟是由得他欺负。”

    皇后只觉得心惊,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弟弟竟是如此大的成见。

    因着弟弟出生时的艰难,后来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又不喜,故她心中怜惜弟弟,在一些事上未免会娇纵了他一些。

    后来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让他愈发地行事肆无忌惮,但本质上弟弟还是好的,也不是那草菅人命的人,况她也时时劝鉴着,故只是在京城上层人家中名声不好。便是如此,她相信随着弟弟一日日长大,他自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可是她没想到大皇子竟是与弟弟离心离德,大有不愿认他的意思。她不由强笑道:“这中间或许有误会也说不定,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亲人,那不过是他年少不懂事得罪了那些人,等母后百年之后,还指望着你照顾一二”

    大皇子不以为意道:“以后的事再说吧,上书房的老师说我今日写的文章极好,母后也品评一下吧”说着让小内侍将文章拿过来,他亲自呈给母后。

    皇后心中已是乱成了一团麻,哪还能沉得下心来细看,便草草看了一下,笑道:“如果不错,有进益”

    大皇子看着母后心不在焉的样子,心中凄然把对杨浩的厌恶又加了一层。


第七十二章 初提亲事

    第七十二章 初提亲事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大皇子又陪着母后说了几句话,便告辞去书房读书去了。

    皇后见此只好在心中叹息,命人将东西备好送去将军府。等人下去了,便差人去将三公主和五皇子请来。

    三公主见母后眉头微颦,也知定又是因为舅舅的事使得母后与兄长口角。便笑着劝慰道:“母后也不必如此忧心,现下哥哥还小等以后再年长些就不会如此对待舅舅的。”

    皇后听了不由笑道:“你这多大,就这么说你哥哥,听你的语气还以为你是姐姐他是弟弟呢”

    三公主笑道:“哥哥平日里与那些良师贤臣处得久了,自是只看到清正之人,说句大不敬的话,舅舅也就是平常世家纨绔子弟罢了,远没到哥哥想得那般不堪便是今日这事,我就着人细问了秦公公,说是好像是因着帮人才如此,可见舅舅还是个好的。”

    皇后听了忙道:“我就说你舅舅这两年来已是懂事了许多,再不会如此胡闹的”转眼却又有些忧愁:“只是他毕竟一根筋的人,可不要被人骗了助纣为虐若是他能有你和你哥哥一半懂事,我也就放了心了。”

    三公主见母后如此,哪像是姐姐,简直就是一位母亲在忧心不懂事的儿子,怨不得哥哥要心中吃味。

    五皇子也说道:“舅舅自然是好人,还驮着我玩呢”

    不提倒好一提起此事来,皇后心中一黯,去年杨浩在宫中为了逗煜儿开心,便驮着他在自己寝宫玩耍,哪知看到熠儿的眼中,就是杨浩奴颜婢膝讨好皇子外甥,没个舅舅的样子。且如此教唆煜儿,只怕会让煜儿极易变成不体恤宫人飞扬跋扈的性子,为此舅甥二人还发生了冲突。

    她在心中叹息一下,又拉着五皇子的手,温声说道:“你舅舅也是个忠君爱国之人,只是脾气有些暴躁冲动,决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以后你可要好好护着他些。”

    五皇子点头说道:“舅舅是好人,他一向都对我好,以后我长大了也会对他好的。我也会对父皇母后好的,也会对大皇兄和三皇姐好的。”

    皇后听了不由一把搂住他,笑道:“以后你可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不许忘了”

    倒是旁边的心腹曹女官笑道:“娘娘不必太操心,国舅大人随着年长自是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的,况且过不几年有了夫人,自会有人来劝着的。”

    皇后听了心中一动,没想到一眨眼工夫,当年那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如今倒真是到了说亲的年纪。她不由沉思道:“你明日派人去将军走一遭,请镇国夫人后日来宫中晋见。”

    被皇后姐姐忧心着的杨浩此时正眉开眼笑地命令春华和冬梅将金子都收好,没想到只挨了几板子竟是发了笔横财

    杨华看到掉进了钱眼中的爷,心中一阵无奈,叹口气道:“爷,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夫人开恩倒也没怎么着浣竹,只是将她赶回家去令她家人看着给她找个人家赶紧嫁了”

    杨浩听了心中有些不好受,要不是因为自己求她隐瞒几日,她也不会没脸地回了家去配人,正好此时春华二婢回道已将金子收好,杨浩于是命她们取出十两金子来,让送去给浣竹,并说自己承了她的情,以后必不会忘记的,让他家先别急着嫁她出去,一定要找个好人家才好。

    春华倒还没什么,那冬梅听了心口发酸,她素来留意到夫人房中几个大丫鬟,就数浣竹和浣芷最是拔尖,没想到那浣竹真就把手伸到公子这里来了。

    不管她之前与公子如何,单只这一次因受公子之累,只怕公子自此会对她愧疚。本来浣竹如此离开内院,她家中为了遮丑,只怕会急匆匆就把她嫁了出去,如果此时公子送金子又说了这等话,保不准她家人会动了心思。

    冬梅便笑着劝道:“公子能如此为浣竹着想也是她的福分,只是如今夫人正在气头上,您就这么大喇喇地送了金子过去,万一再惹恼了夫人,只怕反是好心办了坏事得不偿失”

    春华听了也道:“浣竹家里也不艰难,送东西倒也不急在一时,不如过几日等夫人消了气,再着人去罢”

    杨浩听了也有道理,于是便做罢。

    冬梅心中松了口气,浣竹的事倒是可以暂时缓一缓,只是自己却要想个法子长长久久留在这里才好。

    隔了一日,杨夫人便去宫中晋见皇后娘娘,杨浩便命杨华趁着这个工夫将金子给浣竹送去,又一再叮嘱她家人万不可草草将她嫁出去,以免将来后悔终生。

    浣竹的父母自是满口答应着。本来浣竹在夫人处伺候极得夫人喜爱,连带着家人诸人也有了几分体面,没想到一招不慎就灰头土脸地赶了回来。

    她父母为此就想赶紧将浣竹嫁到庄上去,以免得在府中丢人现眼,只是又在心中可惜女儿生得如此好人才,如果匆忙中嫁个庄子上的人未免可惜了,可现在这种情况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如此杨浩让人来送金传话的事就成了及时雨。十两金子也不过是一百两银子,难得的是这份体面,且杨浩的一番话不仅让她们一家子喜出望外,更是生出了几分妄想出来。

    而宫里面杨夫人与皇后先是国礼后是家礼地寒暄,因大皇子跟着圣驾去狩猎,只有三公主和五皇子前来拜见外祖母。

    皇后心中有事,便略让她们说了几句话,就寻机让宫人带着皇子公主下去,母女两人说些体己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