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 >

第125部分

重生之鸳鸯拆散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03.09完结,穿越,温馨,种田)-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笑着安慰父亲道:“其实这和亲对女儿来说也不错,看这大齐朝有谁能配得上女儿?嫁给将来的一国之君,也算是不辱没了女儿!”

    瑞王长叹一口气,勉强笑了,终是认了命。

    此时正去向玉真观的李淑妍倒是有些惊疑不定。刚接到皇后懿旨时,绵乡伯府的众人皆为李淑妍能逃过此劫而对皇后感恩戴德,头脑清醒后,不由深思皇后此番举动的用意。

    宁远侯府的两位小姐倒是还好说,谁都知道敬国夫人乃是出自宁远侯府,此时皇后对其照拂一二倒也有情可原,但是杨家一向与绵乡伯府无牵扯,竟得了如此照顾,倒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多想无益,绵乡伯夫人等嘱咐李淑妍在公主跟前要万事谨慎,凡事以宁远侯府的那两位小姐为参考,万不可出了差错。

    当李淑妍得知此次负责护卫的是杨浩时,不由心道:难道是皇后仍是打着撮合杨浩与她的念头?不过很快李淑妍便看到杨浩除了对仪华公主还比较正常外,对待其他女子便全然是不苟言笑的面瘫状,尤其是对自己更是避之不及。

    李淑妍不由心中暗疑:难道是因为那人之故不成?可是不能啊,他与自己不过才见了一面而已,且当日自己还遮着面。想到那人乃是大齐朝的皇帝,她不由自嘲:此后自己在观中安心祈福,也不知可使自己避过入宫为妃的厄运。

    虽然杨浩去了玉真观守着,却也丝毫影响不了将军府的喜气。再过半个多月,大皇子就会被册立为太子,做为外家的杨家自然万分高兴,到底是亲外孙,这杨家的富贵可不是要延续上好几代?

    且按照惯例,册立太子时其外家是要封为侯的,以杨将军的功劳,上次只赏了食双俸,这次定不会依例只封赏个三等伯,因为大皇子将来大婚及登基还要封赏,一等国公倒是暂时不会轻易封的,如此杨将军侯爷的位子自是跑不了的。

    常嬷嬷将茶水呈给杨夫人,笑道:“如今这京城里谁不羡慕咱们家,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大皇子又被册立为太子,只等着公子回京,再寻个好媳妇,您和老爷就等着抱孙子享福吧。”

    杨夫人也是人逢喜事精神好,虽然这大皇子必会立为太子,只是如今终落在实处,这心也就落了地,不过一想到儿子竟喜欢上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倒是有些头疼。

    第一八一章 夫人有请

    常嬷嬷看着杨夫人皱眉,忙示意一旁的浣芷,一边笑道:“这几日府中事多,想是夫人累着了,倒是让浣芷给您好好捏捏。”

    浣芷见杨夫人点点头,忙净了手上前轻轻捶捏。

    杨夫人感到身上确实舒服多了,不由对常嬷嬷笑道:“这些个丫鬟里就她最得我的心,可惜再过几个月就嫁了,还不知去哪里再找这么个丫头呢。”

    浣芷忙笑道:“奴婢能得夫人如此看重也是奴婢的福气,奴婢也舍不得夫人,奴婢情愿不嫁人一辈子服侍夫人。”

    “这可不行,这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就成了仇!原本你就该去年春天嫁了的,若不是因府中之事,估计这会儿孩子都生下了!”杨夫人笑道,又对常嬷嬷道:“你一会再给她添上一百两银子嫁妆,也算不白跟着我一场。”

    浣芷忙推辞道:“这可使不得,夫人本就在份例之外又给了奴婢一百两银子,如今再得赏,外边小户人家的小姐的嫁妆也不过如此,实在是让奴婢惶恐。”

    这话说得也不差,且不说这些年她的月例赏赐积攒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说了亲事后,除了例行赏赐外,夫人不仅额外多赏了一百两银子,又格外赏了她好些金银钗环,如果再加上此次的一百两,足有五六百两呢,一般的小户人家也不出起这么多的嫁妆。

    常嬷嬷笑道:“这有什么使不得,这是你这几年尽心侍候夫人该得的,以后成了亲有的是用银子的时候,夫人手里还不差你这点银子。你虽只是个丫鬟,可也是夫人跟前得力的一等大丫头,若论起来,比那些小户人家的姑娘还要娇贵呢。”

    杨夫人笑道:“常嬷嬷说的对,这是你该得的,这些年你也是尽心尽力的,我也都看在眼中。再者咱们主仆一场,也没有看你嫁人过苦日子的理,这点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浣芷听了忙感激地上前给杨夫人磕头谢恩。

    杨夫人看着浣芷,忍不住就想起与她一同来自己跟前侍候的浣竹来,如今时过境迁,杨夫人也不想太难为她,便又问常嬷嬷道:“如今浣竹是个什么情况,可说了人家,到底是这院里出去的,又不是什么杀头的罪,若是说了人家,就按着三等丫头的例赏嫁妆,别让人轻易作践了去,这事到底也是浩儿惹出来的。”

    常嬷嬷不屑地撇嘴道:“那丫头也是个眼高心大的人!不仅当日辜负了夫人的信任,便是如今还一门心思地攀高枝儿呢!”

    杨夫人一听有些不悦道:“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难不成还有那个痴心?如今浩儿把他院子里的大丫头们都打发出去了,只留几个小丫头侍候着,她倒还真能沉得住气。”不管儿子是否是因为那李小姐才如此,她倒真是对那位李小姐感兴趣了!

    常嬷嬷忙陪笑道:“夫人还不知公子的性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当年被老爷的那顿打长了记性,这几年公子一直都对银子很着紧!便是如此,仍是每年给她送一百两银子过活呢,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虽说公子是为了补偿,可这银子也确实给的有些多,由不得人不多想,况且她本又有些想法,自然更是紧巴着不放。”

    杨夫人冷笑:“倒是我看走了眼,竟自我院子里出了这么个拎不清的东西!也罢,你也不必管她,我倒要看看她将来造化如何!”

    常嬷嬷忙点头应是,一时杨夫人又沉吟道:“当年自咱们家得了官的那什么秘书郞,近年可与咱们还有来往?”

    常嬷嬷是杨夫人的心腹,自然也知道些杨浩要求娶那家女儿的事情,此时便小心地回答:“他们家来京城那年倒是上过门,只是未进得府,想是也知自己身份,自此不曾再来府中求见,倒是每时年节都有礼物送来,因都是些寻常物不值什么,故只不过回过夫人一声也就罢了。”

    杨夫人端起茶碗来,只管拿碗盖慢慢划着,出了一会神,又道:“可曾听说过他家的那位小姐如何?”

    自从常嬷嬷得知杨浩求娶之事,作为一个称职的心腹嬷嬷,她自然也就留心打听着那李家小姐的事情,此时见杨夫人果然询问,忙笑答道:“那位小姐今年也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因为其父是刚进京的闲散小官,故她多是在家中,甚少出来,所以在京城夫人中并无什么声名,所以不知她的品貌才学到底如何。不过据说她曾跟随父亲在外任职,倒是得了当时的上司夫人,也就是出自川阳侯府的刘侍郎夫人的赏识,如今同在京城,倒是时不时接她去说话。”

    常嬷嬷说完后,又笑道:“夫人若是对她好奇,只管让人去请来了就是,以她的身分地位能得夫人赏识,也是她的福气。”

    刘夫人闻言心动,自己不过是请她来府中来说话,也算不得难为她,倒是不算对儿子失信。于是便将此事吩咐给府中的一位管事娘子卫嬷嬷去办。

    李母听闻是将军府的杨夫人派人上门,因心中没底,倒是有些着慌,急忙去老太太处讨主意。

    老太太也不知这杨夫人此次派人来是何用意,只是人既已在门前,于情于理也不能拒她于门外。

    倒是二丫在旁笑道:“又不是杨夫人亲来,不过是将军府的一位管事娘子罢了,母亲何须惊慌,刘府的管事娘子来的还少吗?说到底您还是位官家娘子呢,她再是将军府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介奴仆!”

    李母也才醍醐灌顶,暗笑不过一位管事娘子竟让自己慌了心神,倒不如女儿看得开。

    老太太赞赏地看了孙女一眼,又道:“到底是第一次上门,好好招待着,却也不必太过小心在意,只留心看她有什么要说的。”其实她心中倒是担心,杨夫人此次派人前来,怕是来者不善。

    李母忙又回了中院,一边让孟娘子去门前将人接了过来。

    那卫嬷嬷被晾在门外好一会儿,倒也不生气,因为她也是位老于世故的人,知道定是这李家未有权贵之家登门,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慌乱中便将人晾在那里了。不过虽然她心中理解,却也暗暗将李家看低了:不过是依附着将军府的小官,说起来都未见得比自己一个管事娘子体面,再是官家娘子又如何,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

    看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小宅子,卫嬷嬷越发瞧不上李家,看样子这李家的家资只怕都未必赶得上自己。

    李母早在房中等候,等见到卫嬷嬷时,本已平静的心此时又有些打怯,只能勉强拿出接待刘府管事娘子的行事来,却免不了有些露怯。

    那卫嬷嬷其实年岁并不大,也就三四十岁的样子,虽脸上没有涂脂抹粉的,发上也戴了几支金银首饰,身上虽没穿那绫罗绸缎,看那料子却也不比李家众人的差。卫嬷嬷到底是个管事娘子,本就手中有些钱,今日出府办事,自然穿着打扮就格外注意些,不能失了将军府的体面。

    卫嬷嬷看着前眼的李母,年纪却是与自己相仿,容貌倒也清秀,看着皮肤倒也不错,想来之前在乡下也是养尊处优的,不过仍是能看出她在强做镇定,倒是被之前的孟娘子和眼下上茶的两个镇定自若的丫头比了下去。

    卫嬷嬷也是行事老了的,自然礼数周全,把将军府的善意传达了出来,只是神情上仍是有些倨傲。

    李母虽心中不舒服,但想到两家此时毕竟还不是亲家,做为将军府派到自己这个小官家的管事,有些倨傲倒也算是正常。

    卫嬷嬷也不多绕圈子,只道杨夫人想请李小姐去府中做客说说话。

    这不是相熟的人家的夫人哪有只单请小姐一人去做客的,便是亲近如刘府,除非是芳姐儿特特下给二丫帖子,否则一般都是李母一同过去。杨夫人今日行事,倒是将女儿当做给人说话解闷的人了。

    李母愣了一下,忙又笑道:“我家那丫头能得夫人垂青也是她的福气,只是今日贸然过去确是有些不便,不如明日我亲自带了她一同去将军府求见夫人,并为今日不能如约而去请罪。”

    卫嬷嬷有些不高兴:“夫人为何要拒绝夫人的一片好意?今日若是李小姐能得了夫人的疼爱,不说对她自己大有裨益,便是对李大人以后的官职也是大有好处的。俗话说的好,过了这村可就没了那店,若是到了明日,万一夫人没了兴致,您便是带了小姐去,也未必能见得夫人了。岂不是错失良机?”

    李母想起上次被杨家拒之门外的事,心下倒是有些转变,只是女儿一个人去杨府实在不成体统,正要与卫嬷嬷争取自己一同前往,却看到孟娘子冲着自己摇头打眼色,不由心中警醒,知道必是她发现了什么不妥,便不再开口。

    卫嬷嬷接到此次的差事时,只当是夫人闲来无事找人话说解闷,因李家出自将军府便有意抬举他家,没想到李母如此不识抬举,又见自己说了一大通,她竟是毫不松口。

    想到自己今日交不了差,她不由也有些恼了:“我家夫人若是想请这京城的哪家小姐去玩耍,哪个不是高高兴兴的?只是她们没福,我家夫人却是极少请人去的。今日不过是看到你家的官职乃是出自将军府,这才要抬举你家一二,偏你们倒是拿起了乔,推三阻四的,白白辜负了夫人的心意!”

    第一八二章自取其辱

    李母没想到这卫嬷嬷说话如此难听,可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再是不甘心,丈夫的官职也确实是杨浩出的力,此时被人拿了短处,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看此情形,女儿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去的。于是李母只耷拉个脸道:“今日小女确实不便出门。”

    卫嬷嬷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劝说,这李母倒是蹬鼻子上脸,死咬住不松口。她本想拂袖而去,可是一想回去后自己也不好交差,只得喝了口茶消消气。哪知茶一入口,她自己倒是一惊,这茶分明是贡上的“齐山云雾”!

    因将军府乃是皇后母家,所以贡上的好东西没少被圣上赏赐。这杨夫人固然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才女,却对茶不是很爱,所以作为有些脸面的管事娘子,卫嬷嬷倒也能得些好茶,附庸风雅一番。

    以李家的身分地位能有此“齐山云雾”,看来少不得是将军府里送的,以她对老爷夫人的了解,只可能是公子所赠!可是实在是看不出这李家有什么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