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逆行武侠 >

第624部分

逆行武侠-第624部分

小说: 逆行武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无法解释为何如此庞大,并牵扯进多方势力的局面,竟配合得如此有序,环环相扣,倒像是商量好的一般。

现在李密与魔门的关系暴露,让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感觉并没有错,暗处操纵之人八成就是祝玉妍。

不过李密显然不是个甘愿俯首听命的人,与阴癸派也只是相互利用而已,否则也就不会有派人突然奇袭已受阴癸派控制的襄阳的举动。

而无论是祝玉妍也好。辟尘也好,其实打得都是四处押宝的如意算盘,从未真正真心的支持哪一方……

与这些几乎修炼成精的老妖怪相比,风萧萧顿时觉得自己的脑筋都快不够用了。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将洛阳这滩浑水理清。这时才突然发觉,原来浑水下面,竟然还有个深不知底的泥潭……

这发现让风萧萧苦笑不已,同时也十分兴奋。

他之所以在洛阳大力支持王世充,无非是想获得魔门各大派系的认同与好感,其实本心是极为不愿的。只是为了大局而做出的妥协。

现在可好了,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胆的设计使王世充与李阀成为互耗的局面,非但不用担心魔门的态度,反而会获得极大的支持……虽然只是暗里的支持和默许。

于是此次密谈,风萧萧费尽口舌,想要说服李密和辟尘莫要因暂时的利益而与李阀联合,甚或是抢先一步讨伐王世充,要做就做渔翁得利的渔翁,让王世充和李阀在前面耗个精疲力竭。

李密当然不会给予正面回应,他乃枭雄也,不论心动与否,都不会立刻表态的,起码也要与沈落雁等智囊商议利弊之后,才能决定最后的策略。

此后,李密旋及带着准备行刺王世充的众多高手离开洛阳,而风萧萧也返回宋阀驻地,准备离城事宜。

这几日下来,该离开洛阳城的势力已走的差不多,只待李密离远,城中就彻底恢复了稳定,王世充独霸洛阳的局面再无可动摇,佛门已完全无力回天。

唯一的些许隐患,就是仍龟缩于禁宫之中的独孤阀,但因为风萧萧给出了和平解决的办法,使独孤阀迟早自行离开,所以王世充也不会将独孤阀迫上绝路,免得真逼得人家破釜沉舟,尽出全阀高手与他拼命。

终于,到离开的时候了……

太阳最后一道余晖消失在西方的空际,洛阳城已是万家灯火,江边船泊停泊处,更像一条条灯龙般沿岸盘绕延绵。

风萧萧迈步登上了宋阀的帆船,目光缓缓转动眺望,所及之处,是岸畔一艘全无灯火的桅船,甲板角落处,幽灵般俏立着具有绝世姿容的美女婠婠。

白衣赤足,美的窒息,美的夺目,却偏偏显得迷迷蒙蒙的,予人一种灯火都照不透、照不亮的神秘意味。

她美目凄迷,玉容幽怨的迎上了风萧萧凝注来的视线,真似一位不忍心上人远离的可怜女子。

风萧萧冲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意,轻轻的颌首,似在安慰。

但待他收回目光时,掠过了码头,神情微微一变,闪出些许不可思议的眼神,但旋即掩去,再次瞩目凝视,少许才似有些失落的摇摇头,暗道:“只是个形态相似的女子罢了,我在想什么呢!怎会是尚秀芳……”

宋玉致好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没好气的道:“该走了。”显然是发现风萧萧正十分无礼的盯着岸畔的一个女人看个不停。

风萧萧展露笑颜,道:“之所以邀三小姐随行,只是担心贵阀年轻一辈的情绪会影响到后面的合作而已,所以……”

宋玉致板起俏脸,毫不客气的打断道:“你有何资格插手到我宋家内部的事情里?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与你全无关系。”

风萧萧轻笑道:“贵阀或许有意将你许给我,怎会与我无关呢?”

宋玉致娇躯微颤,有些底气不足的微怒道:“你又胡言乱语什么!我家……何时做下这种决定了。”

风萧萧潇洒的耸耸肩,道:“或许还是肯定,在于我,而不在于你呢!”

他微微一笑,掀帘进舱。

宋玉致美眸中显出一丝茫然,显然清楚他说的全然无虚,心乱如麻。

而这时,船身震颤,帆升,起航!(未完待续。)

第两百章 女人就是欠骂

离开开东都洛阳,风萧萧虽宋阀连夜驾帆船南下,转入通济渠。

本来通济渠全在瓦岗军的控制之下,一艘一艘严查从洛阳往南而去的船只,没有一两月休想完全通过此渠,但既然打着宋阀的旗帜,自然全程畅通无阻,不过大半月的时间,便到了通济渠和淮水交汇处。

此时沿渠南下不半天可抵江都,若西转入淮则几个时辰到达锺离,本来交通非常方便,只可惜东海李子通为防瓦岗军由水路进攻,于此驻有战船,又布下铁练横渠,不准任何船只通过。

这等若完全截断了南下的水路,连宋阀都没办法把船开过去,只能转陆路行进。

下船后除去船夫,连风萧萧和宋玉致在内,一行不过十数人,轻装简骑,打算先过锺离,再转向南,只要抵达长江,便可换船西上

途上尽是荒废的村落,满目疮痍,久陷战乱的南方,早已不复往日的锦绣繁华。

同傅君婥一路时,风萧萧算是见多了这样的场景,后来也遇见过不少,除了暗叹之外,倒也没有别的反应,宋玉致却显得越发黯然神伤,每次瞧向风萧萧的眼神,也就更加的不善,好像他才是导致这乱世的罪魁祸首一般。

有次风萧萧实在忍不住了,寻了个打尖的机会,凑近道:“我认为当今如此乱世,始于杨广之死,你觉得呢?”

宋玉致愣了愣,道:“杨广即位,便渐渐内乱外忧,朝政败坏,弄得仇家遍地,早逼得义军四起,人人要得之而甘心,怎会是从他死后开始的呢?”

别说是他,身旁不远处几个宋阀的年轻人也眼神不善的望了过来。

风萧萧嗤嗤一笑,道:“那我问你。宇文化及杀杨广之前,义军又有几股?占了几城几县?”

宋玉致略一沉吟,道:“大有五六股,小则如盗如贼无数。不过……也就寥寥几座大城陷落入义军之手。”

风萧萧摊手道:“你看如今,又有多少军阀割据?又有多少势力相互交战?比杨广死前,形势难道不恶上百倍千倍有余?”

宋玉致秀眉紧蹙,不悦道:“难道杨广还死错了?”

“再不安稳的国事,也比最安稳的乱世要强得多的多。乱世本就人命贱如狗……”

风萧萧淡淡道:“回想当初杨广丧命。江都大乱,人死无算。那些当初还有闲心于茶余饭后抱怨杨广暴虐的市井小民,如今安在?你说,如果让他们再活过来选一次,他们又会怎样选择呢?”

宋玉致冷冷道:“你这是诡辩。”

杨广该死,几乎是当世所有人的共识,她实在不敢相信风萧萧竟然会为杨广开脱。

宋杰见这边气氛愈见紧张,忙将已停下手中工作,直直瞪着风萧萧的几个年轻人赶开赶远。

风萧萧往那边瞟了一眼,向宋玉致轻笑道:“我说的是事实。不信你拍着胸脯说跟我说:杨广还活着的时候,比现今的乱世还要乱!”

宋玉致花容一窒,她的确没这底气。

风萧萧哼了一声,道:“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当初为了东溟派的一本购入武器的账簿,李阀、独孤阀、宇文化及,都是费劲了心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得什么?哼,他们害怕自己造反的证据落到杨广手上的同时。又希望杨广得到别人的造反证据,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对隋廷、对杨广并不是没有任何顾虑的。”

宋玉致明显很清楚其中的种种龌/蹉勾当,默然不语。

“要不是宇文化及杀了杨广,起码独孤阀和王世充还稳稳当当……”

风萧萧似不屑的道:“他们两阀加起来南北带甲数十万大军。南可抵御杜伏威和李子通的联军,北也可压制瓦岗军的侵袭。李阀敢轻举妄动?你们宋阀还不是一样?除了走走私,你们还敢干嘛?各地城县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被地方势力纷纷吞并,像钱独关之流,根本无法夺襄阳城而自治。”

宋玉致被他这番完全颠覆自己以往认知的剖析弄得头脑发乱,喃喃道:“难道杨广真不该死?”

风萧萧吸了吸鼻子。道:“当然该死,他要是再晚死几年,各阀羽翼丰满,就会演变成东周战国时代的局面,列国割据,四方争霸,没个几百年,谁也别想统一中原,到时中原必将因自相残杀而人力枯竭,迟早再经历一次五胡乱华,这次就未必能再能出个武悼天王发下‘杀胡令’了。”(备注一)

宋家仍保有典籍,宋玉致自然清楚那段时期的血腥和残酷,面色发白的点了点头,但旋即不服气的道:“你先说杨广不该死,又说他该死,你到底什么意思?”

风萧萧扬眉道:“还想不清楚?那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无论杨广死或不死,结果都只会更糟,而不会更好。因为祸乱天下的源头,根本不是他,而是你们这些根本就包藏祸心的世家大阀。”

宋玉致娇躯巨颤,无比震惊的瞪着他,心乱如麻。

风萧萧冷笑着道:“你之所以一路上瞧我不满,是不是认为我视人命为草芥,只手祸乱洛阳城,搞得死伤无数。我就不服气了,谁都有资格这么看我,唯你们几大阀门中人没资格,因为完全是你们直接导致了当今乱世,被你们间接害死的人命,足够把整个洛阳城堆满一遍又一遍!”

宋玉致的胸口似被重锤一击,花容惨变,身形摇摇欲坠。

宋杰忙上前道:“小姐……”

他极为不满的盯着风萧萧,若非他在宋家年轻一辈还算是持重,又得了宋鲁的严厉叮嘱,身负重任在身,这会儿早对风萧萧拔刀相向了。

“我没事!”宋玉致轻轻摇了摇头,轻声道:“你退下吧!”

宋杰又向风萧萧使了个警告的颜色,方才缓缓推开。

风萧萧根本视若无睹。

说实话,除了邀月外,他还真没受过哪个女人这么久的闲气呢!能忍了这大半月,已经是很给宋阀面子了。

宋玉致只怕此生都没被人如此狠狠的教训过。

虽然风萧萧连一个脏字都没带上,但其实字字剜心,完全击在她性格的最弱处,不啻于将她给骂得狗血淋头,好不狼狈。

宋玉致勉强镇定的让宋杰退开后,在风萧萧逼视的目光下,面红耳赤的垂下头,似欲刨坑而钻入地。

见她的模样,风萧萧的气顿时顺了,心道:“女人,就t/m/d欠骂……”(未完待续。)

ps:  备注一:武悼天王,冉闵也!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这一段俺只查到最早出自二十四史之“晋书”,由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但到底叫不叫“杀胡令”三字,俺并不清楚,但既然是写小说,俺就当有了。

第两百零一章 言似毒汁心亦狠

夜风微寒,从荒村的土墙边吹来,带来一丝混着余焦和废尘的荒废气息,将腾腾的篝火拂得一阵令人不安的晃动。

明暗不定的火光照在风萧萧的侧脸上,使他脸上显出一些琢磨不透的神秘意味。

他冲着心防告破的宋玉致微微一笑,似安慰的柔声道:“宋家偏安岭南一隅,对中原的影响其实极为有限,真正直接导致当今乱世的,当属李阀!”

就好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宋玉致扬起俏脸,眸光如碎波般颤动的望着他。

风萧萧一双眼中不知闪得是幽光,还是映着火光,轻声道:“当初东溟派账簿一事中,李世民不顾李阀与东溟派的良好交情,曾要求寇仲和徐子陵替他盗取账簿,其目的,说来真是令人吃惊。”

宋玉致收敛神情,沉吟道:“几年前李渊调任弘化留守兼知关右十三郡军事,曾向东溟夫人秘密购入大批兵器,此事杨广的确并不知晓,如若泄漏了出来,又有真凭实据的话,多疑的杨广不当李渊密谋作反就确是天下奇闻了,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

风萧萧嘴角带着几许讥讽的微笑,道:“该清楚的事和不该清楚的事,你们宋阀还真是全都清楚……”

宋玉致再次垂下头,无言以对。

风萧萧目的并不在继续打击宋玉致,点到为止后便岔开道:“你还真的猜错了,李世民的目的不在于夺得账簿,而在于保护不被独孤阀的人销毁。他巴不得这本账簿能完好无损的的呈送道杨广的眼前呢!”

宋玉致再次仰起头,吃惊道:“为什么?”

如果这份记录李阀有造反的意图的账簿就此销毁,岂不是更好么?

风萧萧神情肃然的道:“他是想让这本账簿直呈杨广面前,落足李阀图谋不轨的证据,逼得他爹李渊退无可退,只能起兵造反。”

宋玉致“啊”了一声。

风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