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虞家小姐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3-04-02正文完结,布衣生活) >

第15部分

虞家小姐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3-04-02正文完结,布衣生活)-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庵堂去,一为祖母父母祈福,二也为曾三爷守孝。”
  “庵堂里清苦……”虞老太太忍不住说着,虞秋翎归宗了,曾家肯定会拼命在外头说虞家姑娘多么不好。虞家不管怎么解释不行,要说曾家对虞秋翎多不好,这必须拿出非常充足的证据,还得证明曾家是无敌极品才行。
  这点很难证明,凭良心说,曾太太在婆婆里头不算很极品的。更何况现在京城又有周太太排在前头,一般二般的极品实难超越她的存在。
  既然无法解释,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虞家姑娘是归宗了,但并没有改嫁,而是直接进尼姑庵清修了。虽然带法修行这样的作秀行为,并不能洗白虞家的行为,但这场秀好歹也做了。曾家再拿这事说,虞家也有话回,我家姑娘都进尼姑庵了,还想怎么样,总不能抹脖子去死吧。
  反正曾三爷的孝还有两年,虞家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让女儿在夫婿的孝期中再嫁。在家守是守,在庵堂里守也是守,为了虞家的名声好听,那还不如去庵堂。
  虞秋翎心里己经打定主意,能归宗己经太不容易,为了妹妹们能有个好婆家,她去庵堂里吃上两年苦也是应该的,自己只怕己经拖累她们了。便道:“我若不去岂不是更对不起妹妹,也对不起老太太如此疼我。”
  “唉……你这孩子……”虞老太太虽然心疼虞秋翎,更明白其中道理,为了虞家剩下的两个姑娘,虞秋翎是有必要去庵堂守两年。二丫头和四丫头现在都是十三岁,正该说亲的时候,等她们亲事定好了,虞秋翎也守满孝期,正好归来。
  祖孙两个议定,这事也就决定下来了,说去庵堂也不是一声事,要打点的事情也不少。京城里有间著名的清云庵,就在京城东郊,属于皇家庵堂,比起皇家寺院里是差了那么一点,尼姑庵一般都是拼不过和尚庙
  。
  青云庵最大的特点就是接纳后妃的地方,老皇帝死后,那些受过恩宠,又没有生下皇子皇女的妃嫔们,在新皇继位后就会统统送到这里来。据说里头也是不乏各种高人绝色,但就是再高人,再绝色,剪了头发进了庵堂,一辈子也就这样。
  也因为青云庵接纳后妃,慢慢的也就成了京城高门大户的专用出家庵堂,犯了事的太太奶奶,不能原谅又因为有儿子女的原因不能休弃或者处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家。庵堂出入自由,儿子当家理事,或者娘家突然翻身之后接走的也不少。
  再有就是像虞秋翎这样的奶奶小姐,因为种种原因进去代发休行,作秀,躲事,反正就是出事了就来找菩萨。再有未出阁的姑娘犯了什么影响名声的事,家族不好处置,那就送进庵堂来,或者直接出家,再或者暂时避避风头,然后被家人远远发嫁。
  虞老太太信道教,拜太上老君的,常去的是道观。青云庵她只是听过其名,并没有去过,现在虞秋翎要去庵堂住两年,虞老太太如何能放心。先让虞秋元先去青云庵中打听,女子住进庵堂之后到底是什么待遇,会不会十分刻薄,若是实在刻薄过份,那真不如虞家出钱,捐给京城任一家尼姑庵,专门侍侯虞秋翎。
  “老太太放心,我打听过了,像姐姐这样的年轻女子可以有单独的院子,丫头婆子也能带几个,每日吃食也可以自做自吃。”虞秋元说着确切消息,他在京城朋友又多少多,得到一些确切消息并不难。
  青云庵这么大的名声,也不是完全不识人间烟火。单独的院子,丫头婆子随意带,不用做早客晚客,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完全可以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些在青云庵都可以达成,只是有钱,每年的香油钱捐够了,啥都有了。
  虞家在京城也许还排不上号,但说到钱,虞秋元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目,但想让虞秋翎在庵堂里活的风声水起,绝对是小意思。虞家公中都不用出钱,虞老太太自己支持一下就足够了。
  虞老太太听得皱起眉头,这青云庵也未免太势利了些,那可是供着神佛的,既然能也如此。虞秋元却是笑着道:“只要不委屈了大姐,老太太何必管她们这么多。”
  这世上本来就没那么多正义公道,想自家姑娘在庵里过的好,还想人家庵主无私公证,仿若白莲花一般。哪有这么两全齐美的事,只要自己想要的有了,那就可以了,再强求别的,只怕就要得不偿失。
  虞老太太叹口气,心中认同这话,但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万一来了更有钱的人家,然后姑娘被欺负了呢?道:“你打听我没什么不放心的,但你姐姐要住上两年之久,我不亲自去看看,总是有点不太放心。”
  虞秋元笑着道:“这有何难,寻个由头,老太太把妹妹们都带上,一起过去看看,十分方便。”青云庵本来就是开放的,香客又全部是女眷,预约清场都不需要,想什么时候去就能套上车直接去,比虞老太太去道观还要方便的多。
  虞老太太觉得有理,让丫头拿来黄历,挑了三天后的日子,便道:“那就去吧,让管事准备好,去问问你娘,你媳妇,谁想跟着去的,都只管跟着来。”
  


☆、姐妹

  虞大太太得知大女儿要去庵堂代发修行,当即跑到虞老太太那里大哭一场,虞老太太和虞秋翎是议定等孝期满了就回来,但这话不能直接说出来,对外只说虞秋翎就此出家了。聪明如虞秋元这种,不用想也能知道这是作秀。
  但笨如虞大太太却是怎么想都以为女儿要去真出家,当然这其中不乏田姨妈的误导。田姨妈如何猜不出虞秋翎的主意,但想到上回的事,田姨妈心有余悸,那趁着现在的机会,那就不如让虞大太太好好表白一下自己慈母的心。好好在虞老太太跟前哭一场,虽然这样显得笨了些,但心意能表达到就好了。
  “好了,好了,想去跟着就好了,这里哭个什么。”虞老太太被虞大太太哭烦了,这么笨的儿媳妇,还有个无知到拆自家台的孙媳妇,她上辈子造了孽。
  虞大太太抹着眼泪道:“青云庵虽然是皇家庵堂,但出家总不是什么好事,我当娘的如何不心疼。我苦命的儿啊……”
  虞秋翎也被哭的无语了,看到母亲如此为自己伤心,要说不感动也是假的。就是因为归宗的事有点小小的愉快,她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虞大太太待她的心,但笨到这种境界,她该说什么好呢……
  “对了,程妈妈,你过去跟大奶奶说,不用她去了,让她在家看家吧。”虞老太太想起来,本来想的是,家里的奶奶小姐想去的都能去,但想想大陶氏那样的智商,还是别带出去丢人现眼了,在家里呆着就好。
  程妈妈稍稍犹豫了一下,却还是道:“是。”老太太己经不打算带大陶氏出门了吗?也许只是暂时冷落吧,大陶氏毕竟是大房奶奶,虞家的当家主母也是虞大太太。
  正哭着的虞大太太听到这个指令也愣了一下,她本来就有几分厌恶大陶氏,又想到曾家来人那天,自家人拆自己的台,不免又加了几分厌恶。此时便道:“老太太不让她去正好,免得又说错了什么话在外头丢人现眼。”
  虞老太太看虞大太太一眼,心中不免叹息,没想到大房的这对蠢婆媳竟然还不和。算了,随她们去吧,实在是管不了了。
  除了虞老太太特意通知的大陶氏外,虞家众人再加上田家母女,又有随身带着的丫头婆子,虞老太太和虞大太太是坐轿,田家母女一辆车,小陶氏跟着虞秋翎同乘一车,虞家三位姑娘一辆车,跟着去的丫头婆子坐了两辆车。
  前头虞秋元骑马,至于田晓说要闭门读书并没有跟来。后头是各色香油,再加上前头车马,足足排了大半条街。
  家里呆了许久,虽
  然只是去庵堂,但能出门一趟总是好的。虞秋荻也是早早起来梳妆打扮,好心情却只保持到上车时,三姐妹同乘一车,这样的安排没什么不好。但跟这样的姐妹同车,心情实难好的起来。
  二姑娘虞秋芳最近跟着虞老太太,可谓是憋了一肚子火。虞老太太肯定不会虐待自己的亲孙女,但虞老太太把虞秋芳搬过来跟她一起住,就是为了教她规矩的。程妈妈做为虞老太太最为信任的存在,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着虞秋芳,时时注意她的言行,提醒她一个闺阁女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几乎当她是五、六岁的女童对待。
  虞秋芳要真是五、六岁的时候,弄不好这样的教法还真有用,但虞秋芳己经十三岁,又被虞大太太养成那样娇纵的性格,如此肯听一个婆子的话。虞老太太压着,再加上处罚甚严,虞秋芳虽然不敢公开反抗,却早积了一肚子火。
  对着虞老太太不敢发出来,现在对着两个妹妹,她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一个只是堂妹,另外一个是庶出妹妹,她身份大着呢。
  “安姨娘跟着来了吗,出门的时候丫头总是不够,我母亲跟前还得要她来侍侯。”二姑娘首先对着四姑娘虞秋芸开炮,安姨娘是虞秋芸的亲娘,又一直被安姨娘抚养着。
  四姑娘气的全身打颤,脸上却带着笑,嘴上毫不客气的道:“没想到二姐姐还有功夫关心姨娘,跟着老太太学规矩,那是求也求不来的,当妹妹的真是羡慕啊。”
  “你……”虞秋芳听得大怒,随即话音一转就道:“你这话说的也对,我是嫡出自然能跟着老太太,像你这种庶出一辈子也就只能跟着安姨娘,以后有人来寻亲时,打听姑娘出身,开口就是姨娘所生,姨娘养大,最后也只能同样配个姨娘生的。”
  最后一句话刺中四姑娘虞秋芸的心事,她一直跟着安姨娘,自己的亲娘当然是好的。但眼看着到了该议亲的年龄,她不由的也跟着着急起来,安姨娘一直让她努力讨好虞老爷。讨好虞老爷是没什么难度,但他就是答应了,事实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女子出嫁犹若第二次投胎,若是任由虞大太太把她随意嫁了,庶出要么嫁到比虞家不如的家庭中去,要么嫁给门户相当的庶子。这两个都不是好选择,尤其是上头三个姐姐对比着,只怕以后越发的抬不起头来。
  虞秋荻旁边坐着,掀起车帘一角,径自往外头看,只当没听到两人的争吵。她跟二姐姐关系不好,跟四妹妹关系更是一般,虞家姐妹情谊之类的可以跟大姐叙叙,这两位就能免则免,不当着外人的面
  直接吵起来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强求了。
  四姑娘虞秋芸抽泣的轻声哭泣起来,一脸委屈的看向虞秋荻道:“三姐姐,你听听二姐姐说的。”
  “啊?”虞秋荻一副状况外的装傻模样,她既不是圣母也不是傻帽,她们亲姐妹之争,跟她毛关系。天下间姐姐训妹妹是天经正义,以排行来说,二姑娘还在她前头,四姑娘拉她出头,真是找错人了。
  虞秋芳本来就看虞秋荻不顺眼,自以为两人是对头,便冷哼着道:“怎么,你也要帮着这个小妇养的。”
  虞秋荻神情淡然,却是肃然道:“听说青云庵的素斋不错,二姐姐和四妹妹到了之后一定记得多吃一碗饭把嘴堵上。那里是皇家庵堂,能在里头修行的也都曾是各家贵人,两位要是在那里也敢如此说话,只怕老太太知道了,每人一顿板子了是少不了的。我记得二姐姐的女诫才抄完,若是再罚下去,只怕到出嫁也抄不完了。”
  四姑娘虞秋芸立即一脸委屈的反驳道:“是二姐姐先……”
  虞秋荻转头看向车窗外,这回只要她们打架时不到她就绝对不出声。四姑娘是委屈,是二姑娘先挑衅的,但那又怎么样,二姑娘的娘是正室太太,四姑娘的亲娘是扬州瘦马的婢妾。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看看大陶氏和小陶氏,那也是亲姐妹,能讲公平吗?
  身份不如人时,那就只能谦让和忍耐,就这一点来说,她挺佩服小陶氏。成亲次日认亲时,能那么直接的给大陶氏跪下来,要是一味的软弱就算了,看看跟曾家的对决,小陶氏该出手时可是一点不含糊。
  在马车上晃荡了大半个时辰,青云庵终于到了,二姑娘和四姑娘彼此冷嘲热讽了一路,二姑娘自然也没放过虞秋荻,虞秋荻听也听到了,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跟她们两个这样争来争去,赢了也不光彩,随她们去吧。
  丫头们扶着下车,虞秋荻从车上下来了,才意识到车驾并没有驶进青云庵里,而是在青云庵门口长长的队梯前停了下来。
  这层楼梯并不算高,二十来阶,轿子是能抬上去,车马却是上不了。一般来说就是轿子能抬上去,除了皇家人外,一般的高门大户人家只要能走动的都会自己走上去。皇家庵堂,里头的尼姑多半还曾经是先皇帝的后妃,姿势放低一点很应该。
  虞秋翎和小陶氏上前扶住虞老太太,虞秋荻紧跟在老太太身后。二姑娘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