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 >

第116部分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的皇子带头,全军上下全都奋不畏死,不少百姓都走上了城头,没有武器就用石块攻击敌人。
  在危机时刻,凯特将军给叶邑辰出了一个主意,用芦花、棉被装裹火药,投下城去,又用油泼在木柴上,并搀火药,用铁绳系着放下去点燃,这种炸药的新式用法,竟然大为奏效。
  两天两夜的进攻,城下贼兵尸体堆积如山,外族联军不得已而退兵。而楚军的炮手不断放炮竟至于脱力而死,可见战事之激烈。
  仗打到这个份上,其实胜负已分。当晚,左颜遥望北京巨城,只觉得心中苦涩无比,他百般算计,终于取得了这样有利的局势,却被一个叶邑辰生生破坏了,其实今天,他距离胜利已经很近了,当时突兀最精锐的战士已经攻上了城头,那时候比拼的就是意志力,然而,叶邑辰竟能在短短时间内凝聚了这么大的民心士气,北京城就像是海边的一座巨大礁石,任凭海浪如何冲击,它都稳定如山。
  那个男人,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左颜巡视着整个营地,突兀军队士气低落,楚军骁勇不怕,关键是火器太过犀利,很多战士全都死在那种不知名的大炮或者新式火药武器底下,左颜想着也觉心痛万分,那么多精锐,都是他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家底啊。
  草原不比大楚,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当老大,一旦自己手下的士兵折损过巨,自己回到草原,可能连可汗的位置都做不稳了。
  左颜艰难地做出决定,再攻两日,若是不成,便率军撤退。
  没等左颜再进攻,五月二十五日,彰仪门城门打开,楚军一万骑兵在总兵石谦的带领下主动出击。
  这一次,城外民众也纷纷加入了战斗,击其粮道。灵丘、蔚县、涞源一带的民众,也纷纷组织起来,对四处掠夺的瓦剌军以打击。
  战火从城内烧到了城外。叶邑辰坐镇鼓楼,探马流水般不断来报,他则不断发布命令,调兵遣将,先后将叶敏瑜、叶敏淳、叶枫齐甚至袁大脑袋等人全都派了出去,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孤城,然而这个时候左颜和土木图谁也没有余力攻打北京了。
  这场野战,一打就是5天。在此过程中,楚军的火器发挥了大作用,经过训练的火铳手配合楚军骑兵,将突兀和女真的骑兵克制得死死的,两族联军屡战屡败,攻城不克,和谈不成,士气跌入了谷底!
  这时左颜和土木图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再也没人说要攻陷北京了,能活着回家就不错了!
  紧接着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来,叶邑辰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硬是分了一部五千兵马,悄悄来到居庸关,趁着女真防守松懈,一举夺回了居庸关!
  左颜总算明白了,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自己会输,他带着必胜的信心,一早就将自己的退路掐死,要将自己和土木图的六万兵马彻底吃掉,永绝后患!他的心,到底是怎么长的?
  六月初一日夜,左颜和土木图率领残兵败将由良乡向紫荆关方向撤退。叶邑辰亲率大军乘胜追击,又在固安、霸州等地击溃两族联军两万余人,擒获两族将领48人,夺回被掠牲畜两万余头。
  六月初十日,突兀与女真分道扬镳,各自逃命。
  叶邑辰根本不管女真人,派人大脑袋带骑兵认准了突兀人,穷追不舍。突兀人师老兵疲,粮草耗尽,几乎被逼入绝境,六月十三日,在叶邑辰的挑唆下,突兀发生内讧,几个大首领联合杀死了左颜,将他的人头送到北京,叶邑辰果然遵守诺言,将他们全部放出了塞外。此时女真人也退回到了东北。
  京师保卫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左颜一死,草原诸位首领忙着回去重新瓜分地盘,推选新的首领,宣大之围自解。西南的蜀汉本来已经蠢蠢欲动,准备出蜀北伐,听说了北京保卫战的结果,立即派了使臣前来朝贡,大楚的国运本已风雨飘摇,没成想峰回路转,不但危机解除了,反而显出一片国势兴旺之势。
  此时坐镇京师,领导了京师保卫战的叶邑辰,不但守住了京师,更杀掉了敌酋左颜,顺带解决了边界之患,长城内外无数百姓为他立起了生祠,一时国人只知“晋亲王”,不知当今皇上!
  晋亲王府,叶邑辰端坐书案之后,自打北京保卫战开始之后,他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么大个一个北京城,上百万人口,军务政务,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件的事情等着他拿主意。他满眼血丝,却掩饰不住兴奋的神色。
  他的心腹幕僚拿着一个特质的盒子打开给他看,那盒子里不是别的,正是今次大战的罪魁祸首——左颜的首级!
  叶邑辰看后哈哈大笑:“左颜啊左颜,你也有今天!”
  幕僚将盒子放到一边,沉声道:“左颜一死,突兀立刻陷入四分五裂,我们再派人在女真之间挑起战火,东北也不足惧!王爷立下如此不世奇功,真是可喜可贺!”
  叶邑辰淡淡一笑:“本王只想快意沙场,至于这功勋不功勋的,还没有看在本王的眼里!”
  那人似乎十分了解叶邑辰的脾气,只微微笑道:“王爷功高震主,声势震天,若不早作筹谋,恐怕大祸旋踵即至!”
  叶邑辰冷笑一声:“以本王如今的功劳,皇兄能有什么借口杀我?”
  那幕僚冷静的声音在屋内回响:“如今京师尽在王爷掌中,取而代之易如反掌!王爷难道就甘心这样屈居人下吗?”他做了一个砍劈的动作,“只要派出一支人马,由您最亲近的人统领,连夜赶赴德州,只需要一个晚上,就可以将他们一个不留统统杀死。以王爷的威望,只要做得干净一些,只说是皇上死于外族流寇之手,倒时您在从容出来收拾残局,大好江山唾手可得!机不可失……”
  叶邑辰心脏砰砰跳动起来,所有的血液全都涌上了脑袋,一张脸都涨得通红。身为皇族之人,自己的父亲又是被太宗皇帝亲手害死,他怎么能不恨,怎么能甘心,如今京师都在他的掌中,只要他想当皇帝,成功的机会几乎有九成,到底是干,还是不干呢?
  作者有话要说:战争部分已经写完了,我知道乃们不是很喜欢看打仗~

第129章 蜀汉设计敏昭中伏
  叶邑辰一双修长的凤目之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那位幕僚继续用恶魔一般的声音道:“山东与河南交界之处有一黑石沟;是回京的必经之地;道路狭窄仄长;仅能容四匹马并行;两侧山势陡峭;只要埋伏一队人在山上;向下投掷石块,就能轻易将御林军两万人马一网打尽。并不费什么事儿!”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纸:“我已为殿下拟好了手令;殿下只要在这上面用印;袁将军的人马即刻就可以出发。到时候皇上龙驭宾天;太子又死于非命;四皇子五皇子年幼且威望不足;这天下除了您;还有谁能坐得了那把龙椅?”
  这个计划十分完善,这一刻叶邑辰真的心动了。华夏之父,兆民之主,九五至尊,无穷的权势,能为太祖爷报仇伸冤,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他的远大抱负——只要他当了皇帝,凭他的能力,收复蜀汉,荡平突兀女真,这所有的荣耀和光环都将落在他的头上,他甚至可以做出不下于太祖的功业,他的名字可以光耀千古,在史书上永远传诵!
  叶邑辰几乎冲动地取印盖了下去。可那一瞬间,他的眼前闪过了两个人的影子,一个是他的儿子叶敏文,另一个就是雨澜。
  半晌,叶邑辰艰难地道:“不行,文儿尚在军中!”当然,还有她,也在军中。
  那幕僚一下子跪在叶邑辰脚下,他也豁出去了:“殿下,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您年富力强,想要儿子……以后多少儿子生不出来,何必为了一个儿子放弃这花花江山,天大的机缘!殿下您要三思啊!”
  叶邑辰脸上青筋直跳,疲倦地一挥手:“我意已决,你,不要再说了!”他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奏折道:“这份呈给皇上的报捷文书,八百里加急发出去吧!行文京师六部,准备皇帝回銮事宜!”既然京师危局已解,皇上自然很快就回回京。
  那位幕僚跟了叶邑辰已经七八年了,一直帮着王爷处理军中往来文书,对于叶邑辰的想法摸得一清二楚,知道他早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可为什么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他却不肯下决心呢,难道真的是为了那个四岁的小娃娃?
  他向来知道叶邑辰心肠够狠,这一次怎么忽然妇人之仁起来,幕僚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最后争取道:“殿下,一旦皇上回京,再想谋取大位可就千难万难了,您若是此时不发动,日后一定会后悔的!”
  叶邑辰脸色忽青忽白,终究放不下心中那抹倩影,他用力一拍桌子:“本王自有计较,还不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那个幕僚不敢再劝,满脸失望地下去了。
  六月十四,德州府雨澜的小院里。
  一大早,雨澜起床之后正在西次间吃早饭。
  “小王爷来了!”
  话音未落,叶敏昭已经走了进来。
  “奴婢见过小王爷!”晓玉晓月敛衽施礼,叶敏昭摆摆手,这段日子他三不五时总要过来,雨澜院子里人人皆知他和自家小姐关系亲近,形如姐弟,晓月等见了他也不再那么拘束了。
  雨澜正要起身见礼,叶敏昭急忙摆手:“快别闹那些虚礼……”雨澜早就和他精熟了,顺势也就坐了回去。
  叶敏昭在她对面坐了下来。雨澜问:“小王爷用过早膳了吗?今天的虾饺做得不错,小王爷不妨尝尝!”不待他回答,已将一盘水晶虾饺推到他的面前。
  她展颜一笑,整个房间似乎都亮了起来。叶敏昭一时看得有些发呆。其实早就陪着慧妃用过了,只是雨澜叫他吃,他便再饱也要吃几口,等他将雨澜推过来的虾饺吃完,捧起晓玉奉上的碧螺春,才惊觉不知不觉间竟然吃撑了。
  雨澜叫人收拾了早餐,带着叶敏昭来到堂屋坐下,急急问道:“前方战事情况如何?”
  这一段日子以来,前方军情奏报牵动着所有文武百官的心,雨澜处身内宅,消息不灵,便委托了小王爷代为打听,小王爷刚好没有理由和她接近,两人这下子一拍即合。
  小王爷兴奋地道:“姐姐,贼酋左颜已经授首了!”
  “真的?”雨澜兴奋地一张小脸通红,德州距离京师有些距离,战报传递过来,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前几日雨澜便从小王爷口中得知叶邑辰已经解了京师之围,至于更详细的情报她就不得而知了。
  “快说说,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仗到底是怎么打的?王爷现在人还好吗?”昨天叶敏昭在皇上的书房里赖了一个晚上,缠着问他的战事的情况,皇上看了叶邑辰的报捷奏折也是龙颜大悦,干脆将奏折拿出来给这个小儿子看。
  叶敏昭滔滔不绝地向雨澜讲述着北京保卫战的细节,雨澜眼中射出夺目的光彩,心中一阵又一阵地骄傲:王爷,你果然没有叫我失望!
  太子行宫中,叶敏舒听了幕僚的回报,悔得肠子都青了,谁能想到,叶邑辰能做到这个程度,仅仅依靠数万残军,就能守住整个京师不失。如果当初他肯坐镇京师,那这天大的功劳就少不了他的一份了。
  幕僚们都很理解叶敏舒的心情,可他们也都在想: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罢了!”太子疲倦地挥挥手,“叫人整理行装,咱们怕是不日就要回京了?”
  六月十五,皇上传下上谕,命延庆郡王代天巡视南京,他则带着满朝文武和两万大军当即启程,返回京师。
  京师保住了,国家保住了,皇上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他的皇位能不能保住。太宗皇帝本来就得位不正,叶邑辰对他们这一支一直心怀不满,这些他都是知道的,万一叶邑辰趁他不在自立为帝,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不要怪他多疑,实在是九五之尊这个位置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人觊觎。
  皇上归心似箭,但是文武百官又带着家眷,怎么也走不快。
  大军出城的那一天,官员百姓阖城出动,欢送皇上御架回京。人群中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亲自看着大军迤逦而出,双目之中闪过一丝精芒。
  那人出了人群,看似漫不经意地向回走去,觑着左近无人跟随,这才小心翼翼地拐进一家客栈。
  他在一间客房上轻轻敲了五下,三长两短。房门随即被“吱呀”一声打开,一个汉字操着南方口音道:“老马,你可算回来了!快进来,殿下正在等着你呢!”
  马姓汉子闪身进了房门,这客房是个大套间,他穿过一个门,进了正房,只见上首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一身贵介公子的打扮,生得面如冠玉,眉若朗星,更难得的是此人浑身上下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