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53部分

复贵盈门-第53部分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将当今皇帝说的也流了汗,这才肯罢休。

就是这样的言官,同样被人当场泼了污水,说他为了博得言官名声不敬皇帝,那言官当日下朝在宫门口足足跪了三个时辰,直到暴晒晕厥。

陈允远不禁心里感叹,论口才论坚韧的心志,他的确比不上言官。言官直言不讳没错,关键时刻还要靠满嘴的伶俐语保命,长房老太太说的好,没有清流的骨头,他还是要乖乖做他的没落勋贵。

这次在衙门里见到皇上遣下来的使臣,他也是以陈家从前的功勋做保,那祖宗发誓说自己忠心耿耿,在关键时刻吐出康郡王在福建是为人所害的真言,得到皇上的庇护,熬了些时日,终于平安归家。

陈允远在套间里看着萧氏为他换衣衫,坐在椅子上又喝着女儿亲手分的茶,满足地叹息一声,还是回家好啊。

陈允远这一次,虽然开始差点选了条死路,好在他不是个关键时刻点不透的人。在长房老太太仔细分析之后,选了一条能活命的大道。

琳怡给父亲奉了茶,又给客人也倒了一杯。

椅子里的客人气质绝佳,穿着文士长衫,举手投足都透着的风姿,全然让人想不到能够雇佣贼匪做出下贱的事。鉴于上一次林大老爷将父亲送回家引出了戏子的风波,萧氏这次多了些提防,生怕林大老爷又带来什么波澜。

林大老爷只是一味夸赞陈允远,“陈兄好风骨,这几日大家私下里都在夸赞陈兄。要知道福建的事能被查出来,都是陈兄的功劳。”

话说的这样露骨,生像是知晓所有来龙去脉。

“哪里……哪里……”陈允远摇手,“和我没有关系,那是严大人参奏了福建。皇上明察秋毫,动用了亲兵,这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林家开始就被裹在其中。仗着在朝廷里的关系也算是能捞到些好处,只是在众多参奏的清流言官中就不算出挑,毕竟林家只闹出了和贼匪有牵连的丑闻,难怪林家这时候出来套关系。

琳怡坐在旁边听父亲和林大老爷寒暄。冷不丁地看到林大老爷向她看了一眼,“陈兄养了一双好儿女。听我那口子说,陈六小姐和我家三姐儿年纪相仿。”

这句话让琳怡的血液一下子从身上褪了干净。

林大老爷在前世说了一模一样的话,而后就听说,林家正式来向父亲提亲。

林家暗示了几次,她都想法子拒绝了,怎么从前的事仍旧会照常发生。

似林家这样的,没有些把握家里的长辈不会出面谈及婚事,特别是身为一家之主的林大老爷。

因为一旦拒绝两家就要交恶,甚至还会影响两族交往。

陈允远也是一怔。

林大老爷接着道:“陈兄好好休养几日,过些时候我来请陈兄过府深叙。”

这次连萧氏都听出不寻常来。

林大老爷起身告辞。“青哥这几日病的厉害,否则也跟着一起来拜会了。”

多重要的话要临走之前单提起来。

林正青又用了什么手段。

送走林大老爷,陈允远进了内室。萧氏跟过去服侍,衡哥和琳怡多时不见父亲。也在一旁凑着说话。

萧氏端详着陈允远精瘦的脸颊,“老爷这几日可是受苦了。”

陈允远叹气道:“你们也都瘦了。”

这样一句话就让萧氏红了眼睛。

萧氏这个把月虽然度日如年,却也算是承受住了二老太太董氏施加的压力,闭口不提陈允远的事,没有闹出乱子来。陈允远看在眼里瞧瞧感叹,小萧氏终于有了些亡妻的作风。
萧氏拿了软靠,想要陈允远躺下来歇着,陈允远却摆手拒绝,提起精神来问衡哥的功课,本以为衡哥会受这件事影响课业少不了退步,谁知道结果却大大出乎陈允远意料,衡哥反而因此奋发,比从前进益了不少。

一场事过后,家里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改变。

为了要陈允远歇着,衡哥和琳怡各自回去房里。

萧氏就坐在一旁给陈允远揉捏小腿,想及这次的牢狱之灾,陈允远眼睛微涩,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萧氏看在眼里,“老爷怎么和林大老爷一起回来。”

“林家有个故交之子在皇上面前保我出来,林大老爷大概是这样得的消息……”

萧氏颌首,“那我们倒是欠了林家的人情。”

“林家长子今年秋闱拿了第一,怎么听说好像得了郁症。”陈允远突然提起这件事。

萧氏倒是没听说类似传言,“老爷从何而知?”

陈允远道:“林大老爷在我面前说的。”

林大老爷临走之前第二次提起林家长子的病,陈允远就觉得更奇怪,“琳怡和林家长子可见过面?”

萧氏道:“见过几面,都是在宴席上。”

陈允远思量了一会儿,“有功夫你问问琳怡,别是这里面有我们不知道的事。”

萧氏立时明白过来,忙摆手,“不可能,老爷安心吧。琳怡想来持重,连长房老太太都夸她,这些日子要不是琳怡帮衬,这个家哪里能这样平安。”

陈允远哪里不知晓女儿的脾性,只是,“问问也无妨……”他总觉得林大老爷意有所指。

萧氏颌首,“老爷心里不踏实,我还是让人去林家打听打听。”

陈允远想了想,“也好。”

……

琳怡回到房里将玲珑叫来道:“你干娘对京里可都熟悉了?”

这段时日琳怡有意让玲珑的干娘注意京里各处的动静,多认识些各家的下人。将来以便于出去打听消息。

玲珑道:“上次听干娘说。识得了不少同乡,还出去聚在一起吃过两顿饭。”说着话给琳怡换了件杏黄色的软缎衣裙,“我去将干娘叫过来?”

琳怡坐在炕上。让玲珑的干娘去林家?琳怡几乎要拿定主意,最后关头却反悔,“以后再说。”

这时候不能轻易动作。万一被人察觉反而落下把柄。

林大老爷说出这样的话,父亲、母亲该会去打听。

前世她嫁进林家,也是林家人先说服了父亲。她要好好想一想,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林家仿佛托了陈家的长辈,到底是哪位长辈帮了忙。

琳怡慢慢思量。她始终没有将前世所有的事都理清楚。

林正青烧死她后要求娶的陈家女是谁。

林家到底在盘算些什么。

……

陈允远回来了,二老太太董氏欣慰地点头。“是陈家祖宗保佑。”

琳芳拿了荔枝在碧纱橱里吃,不时地飞眼看琳怡,过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低声道:“我父亲这些日子忙的脚不沾地,三叔父这才放了出来。”

二伯父还真是本事不小,本来在一旁看热闹,听说父亲放回来了,立即就一脸辛苦地报功,将他这些日子跑的关系说了一遍,“能托的人都托了,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老太太董氏更补充。二太太田氏不眠不休地在佛堂里祷告,也是佛祖显灵。

任谁听得这话都会有几分相信。

有了二老太太董氏不住嘴的夸赞,陈氏族里定会有人称赞二伯父这个兄长做得好。二老太太董氏早就想好了。就算父亲能回来,也要捞上些好处。

怪不得二老太太董氏会喜欢二太太田氏。二太太田氏的佛经总是能关键时刻给整件事添些颜色。

琳芳嫌弃丫鬟剥荔枝慢了,将盘子递给琳怡,“帮我剥一些。”

如今二伯一家是她们家的恩人,琳怡只得挑了一个最大的荔枝放在手里细细的剥。

琳芳脸上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难得这时候还有荔枝吃,家里得了一盘荔枝传下来的话是给几位小姐都送去些,食盒送去她屋里,提篮子的妈妈却笑着道:“这是四小姐最爱吃的。要说这荔枝火性大,旁人还吃不服,只有咱们府里的四小姐能有这口福。”

玲珑、橘红两个丫头立时气得七窍生烟,荔枝也没有留下。

玲珑见到琳怡就说,“谁没见过呢,我们在福建有的是荔枝吃,犯不着和她治气去。”

琳怡将胖胖的荔枝剥好,琳芳伸手来接。

琳怡却一伸手送进自己嘴里,边吃边皱眉,“太甜了,这盘都吃了腰上又要粗两寸。”

本来要发作的琳芳听得这话,盯着琳怡瞧,“当真?”

旁边的玲珑接话道:“四小姐不知道,三老爷同僚家的小姐有位爱吃荔枝的,那腰身足有水桶粗呢。”

琳芳皱起眉头,立即放下手里的荔枝,拿起旁边的软巾来擦。

琳芳这段时日一直心情不佳,从昨日起却突然高兴起来,琳怡不经意地提起来,“四姐姐今天好像挺开心。”

提起这个,琳芳脸上一红拿起帕子笑起来,“你不知道……听说康郡王……”

*********************************

争取周一调整一下开始双更

第八十一章 危机
琳芳眉飞色舞,说到关键时刻刚好住了嘴,扶扶鬓间的宫纱小芙蓉,端起旁边的茶来喝,等着琳怡主动来问。 

那只小芙蓉的纱花,周围不是用金色丝线镶边,而是真正嵌了层金箔,这样精致的头花琳怡在周夫人头上见过。 

周夫人送来这样的东西,琳芳又这般开怀,像是喜事要来临了般,看来周十九有了下落,大概过不了多久满京城都会知晓。 

看着琳怡自在地挑梅子来吃,琳芳不觉有些扫兴,“周夫人说要请母亲和我过去做客呢,”说着眼睛一亮看向琳怡,“没请六妹妹吗?” 

琳芳笑吟吟的模样,看来周夫人将周十九能平安回来,归功于二太太田氏的吃斋念佛。 

不见琳怡配合捧她,琳芳眼睛越瞪越大,“我跟你说话呢。” 

琳怡转头看过去,“四姐小点声,长辈们还在外面议事。” 

琳芳气得差点将水杯扔在地上,碍于有长辈在场又不好发作。 

还好琳婉做了和事老,“四妹妹还吃不吃荔枝,丫头已经剥了一碗了。” 

外面长房老太太正好将话说到点子上,“有空我们去趟宗长家里,你这次,族里也没少帮忙,总要过去谢谢。” 

陈允远自然应承。 

外面说完话,碧纱橱里的小宴也该散场。 

琳怡几个才走出来,长房老太太又想到一件事,问萧氏,“我听袁家大奶奶说,你和林大太太走得近些。” 

萧氏道:“媳妇和林大太太从小识得,所以……一起聚了几次。” 

长房老太太不可置否,将身边的帖子递给萧氏看。“林氏族里来帖子了,要宴请我们一家,长房老太太那边应当也接了帖子。”说着看一眼琳怡,“林老夫人很少办这样大的宴席,你们夫妻俩要好好准备准备。” 

萧氏难掩错愕。陈允远虽然也惊讶,这时候却不敢表露出来。 

夫妻俩不说话。众人将目光齐齐挪向了琳怡。 

陈大太太放下一盘子蜜桃,直起身来,“林大郎不是今秋的解元吗?”说着嘴角一弯,酸酸地看着萧氏,“这么多的举人老爷,才出一个解元,真真的前途无量。” 

靠着科举上位的。最是重读书好的子弟,怪不得林老夫人会出面。二老太太董氏道:“规矩大,你们小心些。” 

萧氏心思本就七上八下,听得二老太太董氏的话,出了一头的冷汗。 

众人说了会儿话出去。 

大太太扶着二老太太董氏去歇着,“林家这样大动干戈,真的就看上了六丫头?” 

二老太太董氏坐在软榻上轻眯起眼睛,“老三回来的时候也是林大老爷送回来的。” 

大太太仍旧不甘心,“三叔什么时候攀上的林家,竟然走到了长辈议亲这一步。林大郎将来定会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就是储相,三叔有了这样的女婿,那将来……老太太您可不能不管啊。”说着想起自家的女儿。“六丫头才多大,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没有议亲,怎么就先一步……老三一家是故意打我们的脸啊,老三没有将老太太这个母亲放在眼里,老太太怎么还能忍气吞声……媳妇在外面听说,有些人家将老爷和二叔当作庶出,否则林家怎么敢绕开老太太……琳婉在长房陪着长房老太太那段时日,长房老太太不是不喜欢琳婉,而是……” 

二老太太董氏向来不喜欢大媳妇这张只会哭丧的嘴,可是听到最后也扬起眉毛,“而是什么?” 

大太太这才吞吞吐吐,“长房老太太时常和六丫头说起赵氏的好处,说赵氏名声好,陈家的晚辈都跟着脸上添光。” 

说别的二老太太董氏还能忍,提起赵氏二老太太再也听不下去,一掌拍在矮桌上,“赵氏以未亡人的身份嫁入陈家,那是因为她前面的姐姐在新婚之夜没有落红被退婚,赵氏一族的女子眼看就要都去做姑子,赵家才想出这样的法子逼着她做贞妇,”说着冷笑起来,“名声?他们赵家的女人都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么多年,老三怎么都没去陈家认亲?还不就是怕被往事脏了身。要说名声,不过是没有人去揭从前的伤疤罢了。” 
大太太脸上一喜,“那就揭出来,这样林家就不会要六丫头了。” 

听着不争气的媳妇出的主意,二老太太董氏道:“那是上一辈的事,你恐怕旁人不说我们董家为了正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