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18部分

复贵盈门-第18部分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医很快被请过来,听到两位老太太身子平稳的消息,郑家上下总算松了口气。
御医到侧室开方子,郑家的老爷、太太急忙跟去。
内室里,郑老夫人关切地看着陈老太太,“本想拉着你说几句话,谁知差点害了你,”说着眼睛湿润起来,“好在你有个伶俐的孙女,否则我真是成了千古罪人,没面目活在世上。”
陈老太太靠在葱绿万寿菊蜀锦大迎枕上,长长地出了口气,转过头看郑老夫人,“老姐姐这是哪里的话,这些年是我放不开那件事。现在想想,总是造化弄人,和老姐姐无关。今天说开了心中不知畅快多少,刚才烧起火来,老姐姐要不是顾着我也早就出了门,”说到这里陈老太太眼睛中也见泪光,“我该感谢这场大火才是,让我真正看清楚身边的人。”
两个闺中好友说起体己话也是感触良多。
“刚才赶着进屋救人的是老三的女儿?”郑老夫人没有忘记冲进屋里那个身子单薄却坚强果敢的陈六小姐。
陈老太太颌首,“是老三的女儿,我瞧着她好就将她带来了。”
郑老夫人忍不住赞许,“还是你有眼光,这样的孩子我多少年也没见过一个,你看我们七丫头是不错,可是比起你身边这个就差得远了。”
说到这里,陈老太太眼睛中也有几分期望,“你们七丫头那才是好,身份贵重,心肠又仁善,小小年纪便有多少人家惦记着娶回去做媳妇。我们六丫头没有福气,跟着老三在福宁受了这么多年苦,好不容易回来,却也没有人帮衬,”想了想却又暗淡起来,“我又是一把老骨头了,想要帮忙也是有心无力。”
郑老夫人听出陈老太太的意思,“这些年我也很少问起朝廷上的事,老大更不与我说什么,不过最近我也能感觉出来,似是政局紧迫。”
陈老太太冷哼一声,“奸佞之臣把持朝政,朝廷难有风调雨顺。你也知道我家大姑爷的事,好好的一家人硬是被小人……”
袁家的事她怎么不知道,从前还好,自从贵妃进了宫,皇上整个人就变了。
郑老夫人忽然想到一件事,“我听闻从金陵调任了一位大人进了翰林院,如今在皇上面前也是半红半紫,听说那人和林家素有渊源,自然会替林家说话,你何不让袁家也借此机会翻案。”
借林家之势她不是没想过,不过看林家对琳怡的算计,陈老太太冷笑一声,“林家胃口大的很,我们高攀不起。”
郑老夫人不便深问,两个人正说着话,帘子一掀,郑七小姐进了屋,“祖母、老太太现在觉得怎么样了?”说着一阵风似的钻进郑老夫人怀里哭起来。
郑老夫人拉起郑七小姐,“我这不是好好的,你也别再伤心了。”
郑七小姐半天才缓口气,不好意思地抬起头看陈老太太,“孙女没用,没像琳怡姐姐一样进屋救祖母。”她当时是被吓傻了,回过神来也想进屋去,却被小丫鬟死死拦住。
陈老太太笑着道:“六丫头毕竟比你大。”
那也是不一样的,她就没那个勇气,第一个年头就是让下人进屋去。郑七小姐目光闪烁,“琳怡姐姐是我见过最好的,”说到这里郑七小姐就气愤,“那些眼高于顶的小姐,跟琳怡姐姐比起来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可惜顶着那么好的名头。”
这话像是意有所指。
郑老夫人和陈老太太对视一眼,低头轻声问,“外面有了什么事?”
郑七小姐立即道:“我去园子里恰好看到那位监察御史家的小姐说要将琳怡姐姐送去宁古塔。”
送去宁古塔,是小姐们之间的顽笑吧!
可是看到郑七小姐一本正经的表情,陈老太太心里一亮,立即明白过来,冷笑一声,“多少年没出过府门,如今我老婆子真是开了眼界。”说着抬眼看郑老夫人,“再这样下去,老姐姐也会跟不上形势。”
这话的意思是,现在虽然现在郑家安然无恙,保不齐将来也会被人牵制。陈老太太年纪大了却不改从前语锋凌厉。
陈老太太吩咐白芍,“去将七小姐叫来我问问清楚。”
……
院子里,琳芳的目光幽怨,“六妹妹怎么就那么巧赶上了。”
是觉得她救了长房老太太出了风头才会这样问吧,琳怡道:“刚才郑二太太说了,姐姐没听到吗?是贼匪为了逃跑才放的火。”这样郑家人救火,他也能浑水摸鱼出了郑家。
琳芳立即没了话,眼睛眨了眨一脸关切,伸手帮琳怡整理衣裙,“你可胆子真大敢闯进门去。”
无休无止地打机锋,琳怡微微一笑,“换了四姐,四姐也会的。”
琳芳一怔立即腼腆地笑起来,“说的也是。”
两个人说完话,惠和郡主和田氏拿着药过来。
田氏将琳怡拉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有没有伤到哪里?”
琳怡摇摇头。
田氏轻轻叹气自然而然将琳怡揽在怀里,“你这孩子真是把我吓坏了。”
慈爱的面容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就算是萧氏在这里也不过如此。
惠和郡主显然很喜欢田氏,“好在没事。”
田氏颌首,“都是郑老夫人和郡主平日里积了福缘,这才有惊无险。”
轻轻巧巧将郑家的责任抛开,说成是天降的祸事,让惠和郡主心里好受了不少。又说起福缘,惠和郡主这些年施善没有白做。本来操办宴会的惠和郡主不但没有过失反而有功。
田氏这话说的好听,惠和郡主原本晦暗的眼眸果然亮了,真心真意红了眼睛,“这么多年积德行善总算没有白做。”
田氏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郡主是大慈心,将来还有业报。”
惠和郡主果然跟着念了句佛语。
两个人打佛偈,其他人一脸茫然,琳芳却听得如沐春风。惠和郡主本来是要问琳怡救陈老太太的事,现在也全然忘记了。
田氏轻而易举做了惠和郡主的恩人。
琳怡抬起头看着田氏的菩萨脸,“二伯母说的是十善业道经。”
田氏微笑着伸手擦掉琳怡眼角的污痕,“是啊,将来你和你四姐长大了,也要学着惠和郡主乐善好施。”
田氏话音刚落,白芍来叫琳怡,“老太太请六小姐过去呢。”
是要单独问她花园里的事吧。
琳怡伸手拉起田氏,“二伯母我们一起去看伯祖母。”
田氏刚充当了一个慈善的长辈,就不能一下子就变脸。
田氏笑了,“好。”
……
田氏带着琳芳、琳怡进了屋。
看到田氏和琳芳,床上的陈老太太微微抬起眉毛,再看旁边的琳怡微微颌首,陈老太太这才放下心。
田氏上前给两位老太太请了安,又仔细问一遍两位老太太身子如何,这才坐下来和两位老太太说话,不一会儿功夫惠和郡主亲自端了药到床前,就要伺候陈老太太喝药。
陈老太太急忙摆手,“这可如何了得,怎么敢劳动郡主。”
惠和郡主一脸歉意,“都是我安排不周才出了这等祸事,连累了老太太是我该罚,老太太不骂我已是疼我,我怎么敢什么都不做,老太太就全了我这份心。”
郑老夫人也道:“床前奉药本是晚辈该做的,你便放手让她就是。”
陈老太太这才叹口气从郡主手里接过药碗,床前的田氏哪敢怠慢,又捧过药服侍陈老太太喝下。
喝完药,大家都落座,陈老太太这才问起琳怡亭子里的事。
琳怡一时怔住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郑七小姐耐不住,“姐姐直说就是,自然有两位祖母和母亲为你做主,不能就这样怕了她们。”
田氏一无所知地看向琳怡,柔声道:“好孩子,到底怎么了?”长房老太太这时候提起那件事无非是想要郡主给琳怡做主。这时候提出这种要求,逼着郑家和郡主就范,和讹诈有什么区别,就算郡主心再善,心里也会不痛快。
***********************************
收藏、评价、各种票票





第二十六章 十九叔

琳怡抬起头来只看陈老太太,“伯祖母,我父亲怎么了?”
田氏没想到琳怡开口就问三叔。就连旁边的郑老夫人也有几分诧异,她还以为陈六小姐开口就会诉苦御史家的小姐骄横跋扈。
这个问题倒是为难了陈老太太,陈老太太最终叹口气看向旁边的惠和郡主。
“为什么御史要弹劾我父亲?我听说只有为官失职、贪赃枉法才会被御史弹劾,我们全家真的会被发配去宁古塔?”琳怡目光一软露出惧怕的神情。
屋子里所有人都惊讶地睁大眼睛。
“这是谁说的?”陈老太太脸色变得铁青,扬高了声音。
郑老夫人都沉下脸来,只是来做客竟然就被吓成这样,就算外面再有风吹草动,也轮不到一个府里的小姐四处扬言。京畿的小姐从小就有教养嬷嬷在身边,不会不懂得这些规矩,能这样放肆是目中无人。老二还有心选海七小姐做媳妇,如今看来这样的媳妇他们是消受不起。
“还能有谁,”郑七小姐走几步依偎在惠和郡主身边,“自然是两位御史家的小姐说的。”
琳怡仿佛无意责怪两个御史家小姐,只是担心父亲,“伯祖母,我父亲在海宁每年都要带着衙门的人出去赈灾,非要等到水退了父亲是不会回来,我们兄妹和母亲在家生怕父亲有个闪失。有一次我们家前也着了水,是母亲和家仆带着我们兄妹搬迁避灾,所以这些年我们家很少置办东西,”说这话琳怡看向田氏,“二婶知道,我们进京时只有几个箱子,那已经是这些年全部的细软了。”
田氏毕竟不是泥胎的菩萨,该说话的时候不能装聋作哑,更不能尖酸刻薄。
“可不是。”田氏一贯怜悯地叹气。
田氏顺理成章站在了琳怡这边。
“我父亲还有不能治的腿疾,都是常年泡在水里溃烂做的病。”父亲的病从来不向外人道,更不让萧氏说出去,虽说是有骨气,却不免在官场上吃亏。
陈允远的病陈老太太也是第一次听说,大家面面相觑,都知晓福建常有水灾,却不知道福建的官这样艰难。
琳怡说完了话,郑老夫人让郑七小姐陪着去园子里走走,郑七小姐自然乐意,高高兴兴拉起琳怡的手。
琳芳一步也不愿意和田氏分开就留在屋子里。
田氏将陈老太太扶起来,陈老太太身子一动咳嗽了几声,惠和郡主要上前服侍,陈老太太摇了摇头,“不……不妨事……老毛病了。”
“这样子怎么行,就算要顾着家里,也不能太过操劳,”郑老夫人叹着气,“从前你的身子是最好的,这些年硬是累垮了。”
她倒还不会被家宅那些事累垮,是眼看着允礼走了伤心罢了,身边唯一寄托没有了,她的心就如同一堆燃尽的灰烬,身上的病也是不在意,只等着有一日油尽灯枯,她也算彻底解脱。
“刚才御医说,老太太这病也不是治不得,不过要花些功夫仔细调养。”惠和郡主道,“不如我出面请陈御医……”
陈老太太笑道:“我不过是个老婆子哪敢这样麻烦,郡主不用放在心上。”
话到这里,惠和郡主也不好深劝。
郑老夫人道:“好了,你们出去吧,我们两个老姐妹再叙叙话。”
惠和郡主应一声,外面又传来声音说前院的老爷来探望两位老太太。
郑老夫人听了笑道,“让他们忙他们的,我们两个老骨头都好着,何必这样兴师动众。”
惠和郡主这才带着田氏出去。
田氏才踏出内室,只听陈老太太道:“老姐姐你听听,老三一家多么不易,若是我那儿子在,定会想尽法子帮他这个弟弟,只可惜如今剩我这条老命……”
郑老夫人道:“你也别急……这件事……”
声音渐弱,田氏再也听不到。
……
琳怡和郑七小姐走在后院的青石甬路上。郑家用假山石围了荷花池又做了流动的活水取名莲叶天,郑七小姐是个性子热络的,觉得这处风景好,特意将琳怡带来散心。
琳怡低下头,一池的碧水如同帷幕,遮掩着映出她和郑七小姐的影子。郑七小姐要了鱼食请琳怡一起喂水禽,琳怡伸出手捏住一把撒下去,鱼儿翻腾抢食。
郑老夫人的主屋着火,虽然让郑家此行更顺利,结果却并不一定如她想的那么好。
她毕竟年纪小,又待字闺中不太知晓朝堂上的事,能做的也只是在惠和郡主面前说实话,说不得郑家看在和长房老太太的情分上伸手帮忙。
到底能有多少把握她并不清楚。
在亭子里她上前与海七小姐争辩不过是要将这冲突尽量扩大开来,就是为了让人知晓御史的家眷骄横跋扈。御史是言官,言官重声名,说不得会多多少少顾及一些将弹劾父亲的事放一放。毕竟弹劾的奏折还没递上去,如今就已经弄得人尽皆知。
只要有了时间,父亲还可以想别的法子。
该做的她全都尽力去做了,剩下的不妨先放下。
琳怡目光安然,郑七小姐倒是愁肠百结,比自己的事还要上心,“姐姐有空就多来我家里坐坐。”
琳怡笑着转头看郑七小姐,“妹妹有空也去我那里,我从福宁还带来不少好玩的,改日也给妹妹送来些。”
提到玩,郑七小姐眼睛一亮,“好啊。”又和琳怡说起京都的各种闺中游戏。讲到在府里捉了蚯蚓钓鱼,郑七小姐差点就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