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167部分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167部分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的财政问题有多难他是一清二楚,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孙科想方设法让他下野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要请蒋委员长回去的理由。除了蒋委员长,暂时确实没有一人能收拾南京的局面,压制住各方势力。

“为委座鞠躬尽粹是卑职等应尽之本份。”陈诚弯腰恭敬地道。

“中央虽然做了不少事,不过这几年运往西北的车马船只可是一直都未断绝过。现在从灵宝开往兰州的车皮一列接着一列。陈诚对西北的情况不太了解,你应该知道得更多,跟我说说姜立现在把西北经营得如何了。”陈诚告退之后,蒋委员长仍然心头沉重,召来戴笠心事重重地问道。

“司令,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深不可测,现在西北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连卑职也拎不太清。”戴笠犹豫了一下说道。

“哦?你这么说意思是这几年对于西北仍然一无所知?”蒋委员长冷冷一笑道。

“委员长容卑职细说一二。”戴笠打了个寒颤,别看他现在地位连那些集团军司令也要侧目,但这都是建立在蒋委员长对他的认同上的。一旦蒋委员长觉得有朝一日他多余了,恐怕用不了第二天,他便会意外的死于某起事故。

“卑职说看不透西北实力的意思是西北现在确实发展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他们的那些资金却不知从何而来,据卑职收集到的情报,西北在黄河段修建的几座水电站,加固堤坝,这几年所新建的引水沟渠价值就上亿。另外几座化肥厂加起来价值亦不低于两千余万。所造铁路价格原本应该比起东部更昂贵,价值之高恐怕亦不下万万元。甚至犹有过之。”

“军事上呢?姜立的西北军现在走到了哪一步?”蒋委员长最关心这一点,自从姜立从川北收兵之后,这几年便一直没什么大的动静,从外界也无从看到西北军究竟壮大到了什么地步,只是风闻西北军这两年扩军很快。

“委座,姜立的扩军速度很快,自从上次出了刺杀姜立的事情之后,姜立内部对于内奸的清洗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卑职派进去的一些人要么处在最低层,所知不多,要么被清洗出来。整理了一些零星的情报,卑职初步推测,西,西北军现在应该至少拥有15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西北军的骑兵旅跟其他地方部队的骑兵师是一个规模的。另外西北军还有大概3个步兵旅。拥有各式飞机约百架。由于西北对兵工厂的戒备很严,卑职安排的一些人手虽然潜伏进去,但西北的兵工厂分工很细,厂区亦不一样。很难弄出里面的确切数据,目前只知道西北兵工厂的规模恐不下于当初的奉天兵工厂,甚至犹有过之。奉天兵工厂当年的数据卑职这里有一份文件,请委座过目。”

“岂不是说姜立的新西北军已经达到二十几万?我南北征战多年,姜立虽然年纪轻轻,实为我生平之劲敌啊!”听到戴笠并不确切的情报之后,蒋委员长重重一叹,早知今日,当初就算把甘肃给杨虎城也不会闹得如此地步,相比起来,杨虎城虽然也算有勇有谋,但十七路军也给他分拆了几次,而姜立的新西北军却被经营得有如铁桶一般,那些从东北军里面分离出来的一支对南京本就不爽,姜立带着他们一路征战,在不断的胜利中确实已经建立了极高的权威。若是姜立的势力进入到陕西,蒋委员长是绝不会来华清池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346章军队

就在蒋委员长听取自己的情报同时,由于日本最近动作频频,西北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此时的西北也在进行着最后的战争准备。

“截至目前为止,共修建机场103处,比原计划多完成百分之四十七,为飞行员的训练,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到眼下,经过初步培训,拥有飞行技术的人约为4370余人,比原计划多出1800余人,这些人现在大多从事民航,并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其中海航精英飞行员储备170名。陆航这边比海航的质量稍次,储备了1527名飞行员可随时投入战半。”

“现在西北空军拥有鹰式战机103架,鹰2战机126架,从bf109a改进过来的飞龙1型战机17架。合计战机266架。拥有大维梅,大维梅仿制型轰炸机46架,斯图卡a型轰炸机12架,西北在斯图卡ju87a型上改进生产的西风1型俯冲轰炸机55架,合计轰炸机111架。”

“以上,合计各式军用飞机377架,虽未达到原定之计划,但飞机质量有明显上升,特别是战半机,性能提升迅速,与日军作战已有基本之自卫实力。但是轰炸机一直是西北的弱项,之前与德军合作的俯冲轰炸机项目,之后又购进了十二架斯图卡轰炸机,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西风1型,虽然改用了罗罗公司的发动机,性能出现了一定的提升,但因为改进工作耗时长,导致生产速度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北军短板的窘境。不过参谋处经过几次演习以及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的总结,西风1型俯冲轰炸机虽然投弹精准率高,但航程短,载弹量小的弱点,使得西北空军远缺乏远程奔袭能力。无法能敌人进行战略轰炸。原本的维梅及其仿制机型由于太过老旧,性能落后。已经无法承担战略轰炸的重任。”

高志航将眼下西北空军的大致情况跟姜立汇报道。既然参谋总部认为日军很可能这一两年就要动手,而在战斗机上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所缺的只是产能,因此对于轰炸机的渴望欲发强烈起来。若不是之前跟德国合作的项目。德国虽然全面撤离人员,但之前的12架斯图卡的订单仍然按期交货,不然现在西北恐怕只能用那些老掉牙了的大维梅。

“重型轰炸机的项目德国虽然撤走了,但项目仍然在继续下去,美国那边也在集中力量主攻轰炸机项目。相信不久之后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这方面你催一下研发部门那边。给他们一点压力。”姜立说道。

高志航点头,短短几年的时间,西北空军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此时西北的飞机基本上都是自己制造,已经初步摆脱了依靠列强局面。姜立投在空军上的精力不可谓不大,原本计划将飞机发展到五百架左右,结果因为跟德国的合作结束,而西北在发动机上一方面接受德国的技术,但以前主要合作的对象一直是英国的罗罗发动机,因此从bf109a。斯图卡基础上改进时更换发动机都花费了不短的时间。而仿制的原来的德国发动机产量也一直不高,但因为改用罗罗发动机不太顺利,导致生产的时候不得不继续生产德式的,以至于现在西北的各式飞机看上去有几百架,实际上是两种发动机兼而有之,让维修保养的人多了不少麻烦事。但这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毕竟西北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走到这种地步,在外人看来几乎已经是奇迹一般,事实上若不是姜立开了穿越者的马甲,就算有钱。西北也未必能如此快的拥有自己全新的下单翼战机,同时还引进了罗罗发动机的生产技术。飞龙1型战机的性能提升空间还很大,足以在后面保护西北军的领空不受日军太大的威胁。甚至取得一定的空中作战优势也或未可知。

“常规兵力上陆军上现在西北拥有制式陆军师21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3个。”

“技术兵种上,现在陆军拥有2个空降团,4个独立重炮团,1个重炮旅。装甲部队上,拥有3个机械化旅。合计维克斯,复仇者1型。复仇者2型坦克约126辆。独立防空营计21个。辖88mm防空炮61门,20mm机关炮132门。”

“以上合计西北军作战兵力已经突破40万人,远远超出预期。按照眼下的扩军速度,就算日军不找西北的麻烦,西北也要主动出击,夺取更大的地盘,囊括更多的资源以待来日。”每次看到这些数据的汇总,冯占少,李杜,王铁汉等人总是格外的精神。比起常规地面部队,那些技术兵种才是让人感到硬气的本钱,经过多次的空地一体的联合演练之后,尤其是王铁汉这些将领更拥有着与日军作战的经验,知道这些技术兵种联合运用的战力比起普通的地方军强了不是一个等级。

“嗯,防空上要特别予以加强,咱们建设了那么多发电厂,那么多工厂。破坏容易建设难,可不能让日军随随便便丢几颗航弹就推平了。”姜立说道。

“关键还是要看防空炮的补充,手头上的兵力要处处设防,确实有些捉襟见肘。”李杜苦笑道。

“慢慢来吧,现在西北的盘子就这么大,盘里也就这么点东西,人人都伸手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姜立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现在日军一时间还威胁不到甘肃的腹地来。

“按陆军参谋部的建议,现在西北军的军一级编制过于臃肿。一个军辖三四个,甚至更多师一级部队。卑职等人参考过德军那边的建制,苏联那边也有一定的参考。西北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考虑建立集团军。以后作战需要甚至可以建立方面军,以适应大兵团作战。”

“集团军?你们先拟一个计划出来。以现在西北军的规模,建几个集团军合适。”姜立点头,军制如果跟不上,对军队的战斗力影响也是很大的。现在川中,新疆那边的军一级确实是显得有些臃肿了,对指挥也有一定的不便之处,毕竟三四个师的事务堆到一个军确实过于繁琐。此时在川中还问题不大,后面跟日本人作战还是这个模式恐怕就会出岔子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347章工业

“目前日本人恢复了工业基地的生产之后,加上每年要采买大量的美国废钢,日本目前一年的产钢量已经超过五百万吨,明年很可能会突破六百万吨。现在西北一年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57万吨。新疆,甘肃,川北的一些小型铁矿都利用上了,一年产量达到这个数已经到了极限,除非开发新的大型铁矿。否则西北的钢铁工业将止步于此了。”藏式毅给姜立汇报报,西北这些年比南京做的工作要多得多,汇总的内容自然也就五花八门。相对于明面上的军力,事实上藏式毅手里掌握的这些才是西北真正坚持抗战的底气所在。

“向四川的铁路修到哪里了?”姜立眯着眼睛问道。

“川北段的铁路修建十分困难,预计到明年剑阁段铁路才能完工。不过公路已经修到了绵阳。”藏式毅说道。

“陕西亦缺铁矿,中原四战之地,不适合作为工业基地,眼下就要看四川那边的铁矿储量如何了。”姜立吸了一口气,包头那边现在暂时还指望不上,跟日军一旦开战,时刻受到战争威胁的包头根本无法安全地为西北提供足够的铁矿石。

“卑职已经加派了勘测队,相信那边不久之后会有好消息传来。”藏式毅点头,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李四光一批地质学家的带领下,也随着留学归国的人逐渐增多,此时西北在地质勘测人员的规模上已经远胜从前,足够的人力资源下,勘测速度至少也是以前的几倍。

“相比起铁矿资源的馈乏,西北,尤其是新疆的石油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大大小小的勘测点发现了几十个。加上延长,玉门,独山子等地产量的提升,现在西北一年的石油产量为83万余吨。满足眼下西北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富余进行战略储备。水泥产量为331万吨,发电量为97万千瓦。整体工业产值大概为19亿美元左右。”

说到这里,藏式毅更是神采飞扬。这几年直接投在西北用于建设的各种资金加起来也有接近七八亿美元了。若是算上各地涌到西北来的投资,实际上还要超过这个数。能取得如此成就是他以前从来没敢想过的。至于西北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还是在于采矿的产出。此时西北一年的钢铁产量,数百万吨的水泥。煤碳产量。石油,化工。近百万度的发电量,这些都是用无数的廉价劳动力堆成的。

“从今年起,兰州大学,还有海外的留学生会陆续归来。西北这几年的师范毕业生超过5562人。于职业学院的学生超过571人,受过初小,中小,高小教育进入社会的人达341900人左右。在读学生达161万余人。另外各市,县,乡在职官员都已经初步完成了扫盲。未来数年内,西北的识字率将得到极大之提升。未来的学生入学率与毕业率也将进入井喷的时期。”藏式毅面色喜人的道。当初张作霖也算重视教育,还创办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东北大学。但相对来说,西北在教育上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已经远甚当初的东北。东北这块贫瘠之地。现在已经崭露出一副昂首阔步的气势。

“还是不够啊。”姜立叹了口气,虽然此时西北的入学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离义务教育仍然还差得远。不过在这个乱世,眼下一切都要以尽快打赢抗战作准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暂时也是急不来的。就像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