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160部分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160部分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能不断提高,空战也是日新月异,作为空军将领,思想也切不能落后。”姜立听了暗自琢磨了一下,西北今年的飞机产能有一百多架,但由于之前财力的限制,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也就生产了二十架。后面轰炸机的性能上再取得突破,三年后西北空军扩大到五六百架的规模也是可期的。可事实上手里的钱得紧着点用,钢铁,化工,军工,都是需要庞大的投入的类似电力,道路,粮食这些看着不慌不忙军事不搭边际的东西,才是真正制约西北后面工业腾飞的致命因素。日本终归是要打跑的,可打败日本陆军之后,中华还有更大的敌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331章军事扩张

民国年虽然与日本的形势相对平静,但民国内部一直烽烟四起,在江西扎根多年的红色政权由于王明,博古,还有苏联故问的瞎指挥,终于在军事上遭受了大败,迅速膨胀的势头嘎然而止。开始进行战略西迁,蒋委员长的部队一路撵着红*军的尾巴向西追赶,南京嫡系的军事力量也迅速漫延至西南。

四川由于连年兵灾,再加上干旱,天灾人祸导致的饥荒超过后世人的想象,数百万人口陷入饥不择食的窘境。陕西的情况稍好一点,河南的灾情仅次于四川,无数的难民涌进太平了几年的西北。姜立原本用于储备粮食的资金被消耗殆尽,不得不动用原本用在建设上的大笔资金用来买进粮食,赈济灾民,西北地域辽阔,虽然人口密度未出现太大的增长,但这些流动人口却是极为廉价的劳动力,只要有活命的粮食,便能让这些人贡献出自己一身力气。

为了满足西北发展的动力需要,姜立一口气在黄河建了五座大型,中型的水电站,兰州,银川各地二十余座规模不一的火电站。另外两套分别约三万吨,六万吨不等的两座钢铁厂设备纷纷在川北新发现的规模不大的铁矿附近落户。以原来的陇海路,兰西路,兰州至迪化,银川段铁路衍生出大量的支线,公路的修建也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那些涌进西北的饥民在得到充饥口粮的同时。大规模的饥荒是对西北粮食储备的重大考验,姜立不得不从东南亚,美国等数千里之外的地方买进粮食。从各地涌向西北的运粮队绵延不息,也正是这些低廉到极点的劳动力为为西北的基础建设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让平时需要花费巨大代价才能推动的大工程,因为这些饥民的加入得以迅速铺开。整个西北地面四处可见那些白人设计师,工程师忙碌的身影,在他们的周边,总会有一些年轻的民国工程师,学徒,学生。还有一片忙得热火朝天的劳工。

与这些轰动的建设场景相比。15路军在军事上的改革与扩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依仗着源源不断从美国各地汇过来的资金,原本混成旅被直接改编成师,暂编旅被编成正式旅。加上直接扩编的两个师。到民国年底,15路军一口气扩编到了16个步兵师,5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装甲兵,特种兵。航空兵均有一定程度的扩编。各支部队都充斥了大量的新兵,15路军战半力由于新兵的填入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火炮的配备严重不足。但一口气将总兵力扩充到接近三十万人,这样的规模哪怕就是窝在西北不动,也是一只庞然巨物。仅管南京,日本派到西北的细作为数不少,但也绝没料到姜立在短时间内将部队扩充到如此地步。

“你自从进入西北以来,都是步步为营,很少看到有这么激进的时候呢。”黄显声与姜立等人一起漫步在青葱的黄河堤上,俯瞰在修整码头的人群说道。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军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日本自从犬养毅遇刺之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对于军事上的投入也与日俱增。这次一口气将军队扩充至如此规模,也是趁着这日本现在没有大动作,一两年的时间,进入部队的新兵蛋子差不多也能训成老兵了。日本现在也在蓄力,我不能让一群新兵蛋子去跟日本人拼命,后面两年扩军的步伐也不会小。”姜立点头道,“虽然力度未必会有今年这么大。但相比之前却要高出不少,明后两年至少还要扩充七个师左右。”

“这次扩军的力度比较大,兵工厂那边的生产速度也能跟得上来,眼下15路军羽翼已成。坐拥西北,已经不惧南京,现在红色政权危在旦夕,受到中央军围追堵截,一个不慎,就有全军覆没之忧。还请司令伸出援手。”刘澜波此时几乎用哀求的语气道。

“从文,现在红*军的形势确实危急,你看这个时候是否提供一些帮助。”此时黄显声也皱着眉头道。

“此时正是西北建设的高峰,上亿美元的机械不断从东面西运,若是犯了南京的忌讳,直接派兵一截,这上亿美元可就打了水漂,后面抗战就没办法保证。”姜立感觉有些棘手,“这样吧,你派人给红军送去一笔经费,我这边派人带钱去打通些关系,让红军西撤得顺利一些。”

“红*军一路西撤,距离15路军遥远,跋山涉水,还要穿过这么多人的地盘,直接派兵相助是不现实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也算是稳妥之举了。”黄显声点头,对于姜立的办法表示认同。在民国,钱有时候比刀枪来得更好使。

姜立本身对红色政权没什么反感,能历经艰难险阻完成长征的红军无疑都是精锐,若是有西北武器的装备也是一支抗战劲旅,不过在姜立的眼里,红军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之前由于要大规模引进技术与设备,西北一直与美国与德国走得比较近,合作上的不密切导致与苏联的关系始终提升不上去,而与红军的来到一是可以顺道控制四川,另外与西北与红军的合并也有了一定的苏维埃基因,在苏联阴影的笼罩下,才能在抗战时期得到苏联的更多支持,否则以苏联的强势,绝对无法坐视在远东成长起一个强大的亲美或者是亲德政权,若是西北在战场上表现得足够强势,恐怕苏联甚至会暗中在远东与关东军达成协议,扯西北的后腿。使得抗战的路更加举步维艰,相反的,若是在民国成长起来的是一个亲苏政权,至少可以为中华赢得一口喘息的时间。红色政权也并不是想找一个苏联的爹,历史上与苏联的关系走得近,也确实是源自于苏联的强大,还有国内国防工业的薄弱。事实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最后因为利益,还不是跟苏联分道扬镳了?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哪怕根出同源,最终也会走上陌路,若是实力足够,把持了国内的话语权,又有谁愿意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放弃外蒙?(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332章BF109A

“快点!”此时兰州飞机制造厂外的草坪上,朱家仁三步作两步走,身后的助手提着文件袋快步跟上。

“朱教授!”肖默带着两名德籍技术人员跟朱家仁打着招呼。

“司令,参谋长!”远处两辆小汽车在大队士兵的护卫下相继驶来。

“嗯,听说从德国那边过来了样机,性能不错。我跟参谋长他们过来看看。”姜立示意几人不用多礼,直接道,“给我说说这架飞机怎么回事?”

“样机组装起来还需要一点时间。”见是姜立亲来,肖默紧张地解释道。

“没关系,今天我的公务忙完了可以等。”姜立摆手道,由于之前的布局,在轰炸机上的布置少一些,以至于现在西北还没有合适的轰炸机使用。不过知耻后勇,此时西北与德籍的航空工程师们同时上马了几个轰炸机项目。相比之下,后面与日军的作战,首先要有满足自卫的需要,而战斗机的造价往往要低于轰炸机,所以西北在战斗机上的成绩此时由于之前的努力已经开始渐显。

“这架飞机跟咱们现役的鹰2外形可是大不相同。”朱家仁双眼发光的看着眼前这架新组装起来的bf109a,对于一些新异的飞机,朱家仁向来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更何况是从德国过来,连司令都亲自过来等着看。

“飞机性能参数如何?跟西北空军现役的鹰式战机相比如何?”

姜立兴致勃勃地问道,历史上大名的bf109,德国人更多的称之为me109。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打得苏联的空军抬不起头来,横扫欧洲上空,若不是因为航程的限制,恐怕英国也变成了一片焦土。日本的零战在东亚也一度横行,若还是把希望寄托在鹰式战机这种双翼机上,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苏联的i15,i16战机在双翼机里面性能卓著。同样在零战的威慑下折戟沉沙。开发出全新式的单翼机才是西北空军未来战场上的出路。

“这种全新式的战机被取名为bf109a,从去年的bf108式战机改进而来,原来采用的是罗罗v12液冷发动机,后来改用了容克ju摸210a发动机。性能得到了长足的长劲。”

“整体上来讲,bf109a通过减少零件与工时,使得后续的改进型与生产制造都变得更加容易,量产相对容易。另外机身之间的铆接结构通过改进,相比原来的工艺。既简洁,又兼顾了强度与气动性。相比之下,现在列强的大多数战机仍然在使用半铆接技术。采用收放式尾轮。”

“bf109a拥有极佳的转弯性能,在更换了容克公司的发动机之后,时速达到了惊人的476公里。大为超过西北现役的鹰2式战机。样机采用的武器为2挺7。9mm机枪。确定了生产型号后,可以考虑更换更大口径的12。7mm机枪,甚至20mm机炮。”

“时速476公里!”朱家仁听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种封闭式座舱,狭小流畅的机身线条,还有飞要贩性能参数。足以震慑在场每一个对战机有所了解的人。特别是像朱家仁这种内行,看到bf109a上颠覆以往的各种设计,这对于一个内行来说,无异于一个可供发掘的宝藏。而作为一款初步开发出来的样机,也就意味着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空间。时速超过五百公里只是等闲,现在举目看去,世界有哪一个国家装备的战机时速能超过五百公里的?也许以后会有,但这种飞机已经毫无疑问能跻身目前最为顶尖的战机。

“相对来说,开发出这种战机也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投入的资金与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单是试飞的飞行员,我们就损失了2名。德国那边可没什么人愿意给威利梅塞斯密特教授当实验品。”想到开发这款战斗机其中的艰辛,肖默语气也忍不住有些苦涩地说道。

朱家仁等人闻言面色为之一变,倒是姜立反正神情要正常一些。威利梅塞斯密特在同行中有一个飞行员杀手的称呼,凡是他开发出来的飞机总是伴随着高故障,出事的频率很高,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因此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打压,这次若不是因为姜立提供的足够资金,再加上与德国的逐年俱增的贸易往来。使得西北在德国那边还能走通一些关系,bf109a也不会比历史上提前这么早开发出来。若是加上在赛事上的故障,威利复出弄死的飞行员又达到3个之多,若不是姜立对大名鼎鼎的bf109创始人有些记忆,恐怕也不会把大笔的资金投在这样一个飞行员杀手身上。再过从眼前这架样机看来,之前的投入在以后会换来百倍甚至千倍的回报。bf109a及后面衍生出来的各种改进型绝对不会比日本的零战逊色。至于下单翼机过早的出现在东亚的战场上会不会导致日本加大在战机上的投入,开发出更可怕的机种,姜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很快,被传唤来的飞行员登上战机,迅速地将飞机开上天空,横滚,攀爬,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在空中做出各种颇具难度的动作。只看飞机灵敏的程度就已经超过了西北现役的鹰2一截。

“现代的军械发展果然日新月异,司令这话说得真是一点都没有错,有了这样的利器,以后可以不惧日军战机了。”冯占海看着天上矫健的身影,神情激动地说道。

“关键还是要看量。不错,朱教授这边安排人带队,用最快的速度将这种战机的技术吃透,尽快在西北实行自产,尽量对样机进行改进。”bf109a的出现让西北现役的鹰2战机,意大利ca30的改进型,列强大多数的双翼机一下子成为过时的机种。不过想要让这种武器真正在往后的战争中挑起大梁还得降低飞机的故障率才行。一种性能不稳定的战机是不能成为一军的制式武器的。

“司令,卑职还需要些人手,美国那边新近毕业的学生都要拉回来,还有飞机的熟练工,技师也要弄回来一些人,司令也知道,西北同时上马不同的战斗机与轰炸机让原本的人手本来就捉襟见肘了。”朱家仁兴奋地搓着双手道。特别是四发轰炸机的研发与实验占用的人手远比战半机还要来得多,如果没有德籍技师的大量加入,西北在进行战半机研发的同时,甚至没有能力同时在四发轰炸机上下功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