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123部分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123部分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险。

“多谢司令。”刘澜波点头感激地说道,15路军上亿美元的外购。虽然其中一批物资已经到货,但还有大量的物资在运输的途中,一旦姜立资助红色势力的事传到南京的耳里,这条脆弱的补给线无遗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相比起这批物资,刘澜波与红色方面最高层最注重的还是姜立的态度,虽然进入西北,成为一支庞大的武装集团,但姜立还是以前的那个姜立,并没有因为羽翼渐丰而忘记当初的话。

“这是我应该做的。”姜立摆了摆手,有些无力地道。地处西北,做些事总是畏首畏尾。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后面为了尽快驱逐日军,选择红色势力也是必然之举。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固然有着一定的优点,但在日寇的威胁下,红色方面的计划经济却更为合适,只要在计划体制内的所有人都上到抗战的战车,姜立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将西北的工业拉升起来,否则单靠之前的手段引进人才,加大资金投入需要的时间太过漫长,姜立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也不能像历史的进程那样按部就班。

“司令!”冯占海,江文浩,高志航等人皆一脸悲愤之色出现在姜立的司令部门口。

“发生了什么事?”姜立眯着眼睛问道。

冯占海将一张电报递到姜立的身前,赫然便是平顶山大屠杀的信息。

“9月16日,日军在平顶山屠杀我三千余手无寸铁之民众,八百余民房被付之一炬,男女老幼皆遭屠戮一空。方圆十数里人烟绝迹!”冯占海寒着声音说道。

砰!姜立的拳头砸在桌子上,桌子边上的青花瓷茶杯掉落在地面摔得粉碎。

“以十五路军司令部名义发电,平顶山惨案,中华三千老弱妇孺惨死于日军之手,责问南京,敢不敢战。致电少帅,老张家起于东北,蒙东北三千万民众之爱戴方有今日之富贵,桑梓遭此大难,少帅可敢与15路军并肩北上,征讨日寇,替死难同胞报此血仇!”姜立语气阴森地道,“另外秘密处决战俘营里面的日军俘虏!”

“司令,此举怕会不会有些太过激进?”刘澜波有些担心地道。

“就这么干,你们要是不敢,都他娘的跟老子卷席子铺盖滚蛋!”姜立红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诸将,作为一名穿越者,姜立越发不能接受数千国人像牲畜一般被日军屠杀的事实。

“誓与司令共进退!”冯占海,江文浩,王三炮等一众军将皆嘶声咆哮道。

“好,他妈的,兵工厂已经陆续重建,到年底就能彻底峻工,等陆续采买的机械到位,咱们也不用求人,自己产枪产炮,南京要是不敢跟日军打,咱们就扯旗帜自己跟日军干到底,那些个王八蛋不心疼沦陷区的百姓,咱们去解救,总有一天,得打到日本本土,叫那些日本人血债血偿!”

“号外,号外,日寇惨无人道,于9月16日在辽宁平顶杀,屠杀三千余手无寸铁之国人!”

“号外,兰州引进7000吨级自由水压锻造机,民国工业能力飙升数个等级。”

“号外,平顶山惨案,十五路军司令姜立,麾下数十将领联名质问南京与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强烈主战!”

虽然事后日军做了大量的工作,毁尸灭迹,制造假证,但三千人的地方被屠戮一空,事后也有幸存者,附近镇子的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哪怕川上精一亲自借了五万元去向还在奉天的国联调查团行贿,让他们对此事避而不提,南京此时正在剿赤的关键时刻,也不愿意在此时节外生枝,一时间也保持沉默,但姜立的15路军却突然掀了桌子。将这件事捅得人尽皆知,一时间全国抗战情绪再次被推到巅峰。

而此时兵工厂恢复了生产让姜立底气大增,一口气将剩下的两个师也扩充完毕,此时以姜立为首的国民革命军15路军也达到了惊人的3个步兵师,4个混成旅,3个暂编旅,3个骑兵旅的常规军编制。至于技术兵种方面,姜立用采买的合计40辆坦克,装甲车编成了一个辖两个装甲营的教导大队。另外分别组成了12个含8挺12。7mm机枪,6门20mm厄利孔机关炮。2门88mm福博斯高炮的防空连。已经陆续完成了两个重炮团的装备,加上陆续到货的意制菲亚特战机,还有特战队的士兵,合计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二万人,这也是姜立底气越来越足的原因,15路军的兵力虽然远逊于南京,但技术兵种的精锐力量哪怕跟南京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唯一的不足是扩军速度太快,一年的时间里,十五路军的规模几乎翻了一倍。精锐的战力仍然是从原来奉天带过来的那一部分,其他的亦训练了不少时日,低级军官大多也是从兰州军校里面训练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251章长城抗战1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马君武这首诗虽然夹带了不少的个人憶想,有失偏颇,但此时被报纸再次翻出来,也可见民众对东北军的表现有多失望。而对这些带着枪杆子的又无可奈何,只能发发口头牢骚了。

张学良的座驾经过大街小巷时,都能听到那些走街窜巷的孩童嘻闹的话,便是东北军在街上巡逻的士兵对这种事也爱管不管了,对东北军不满的人实在太多,管不过来。

耳边的号外声此起彼伏,平顶山惨案犹在耳畔。日军,还有15路军的表现再次将他推在风口浪尖上。不战而丢失东北。再次不战退出锦州,让民众无疑对东北军失望透顶。看着街头上那些恹恹,无精打采的士兵,张学良莫名的一阵心慌。

“日本人在东北烧杀抢掠,我们现在被原来的父老乡亲戳着脊梁骨骂,东北军也被国人瞧不起,少帅有何看法?”才返回住处,张学良便将几份报纸扔在张学良身前的桌子上质问道。

“木已成舟,现在局势已经无法挽回。若日军再度南犯,则东北军断无再退之理,必与其血战到底,以全国土,洗刷东北军不战而退之耻。”张学良脸色铁青地道。

“你总算还清楚现在的情况,一退再退。东北民众遭难。东北军的人心快散了。要是再不打。最后的一点凝聚力也无,就等着被南京拆得分崩离析吧。”张作相叹了口气,“15路军原本算是咱们东北军的旁枝,奉天一战虽然死伤十万余,但也正是这一仗浴火重生,又将奉天兵工厂迁到了兰州,现在如旭日东升,你再不奋起振作。恐怕不用南京动手,下面那些求战的将领都会向15路军靠过去。”

“老把叔,我晓得。”张学良点头,心情烦闷到了极点。要战那便战吧,总好过做这受千万人唾骂的河北省主席。

仅管由于姜立的布置,东北抗日武装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备都数倍于历史,诸如刘春起等部潜入锦西县城,于龙王庙附近,钱褡山附近分别包围日军数支小队,击毙日军包括古贺联队长。米井三郎大尉,星野大尉等十数名军官在内的上百名日军。而自身损失仅三十余人。创造了经典的运动游击战例。张海天于台安偷袭了日军一个大队部,于辽中包围日军一个扫荡的步兵中队。陆续打死打伤日军三百余人,击毙中队长两名。活跃在凤城一带的李春润部义勇军率500余人攻克凤凰城车站,击毙日伪军五十余名,获机枪两挺,迫击炮一门。

紧接着又联络苗可秀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大东沟一带击毙日军近百人,俘获30余人,步机700余杆,机枪8挺,迫击炮2门,山炮2门,辎重汽车14辆,无线电台1台。是游击队分化击破日军成规模正规军的经典战例。

在仅民国32年,奉天义勇军就击毙日军联队长以下军官37名,士兵6300余名,终获步枪2000余杆,机枪46挺,各种炮37门,钢甲车7辆,汽车19辆。飞机3架。使得日军比起原来历史上的损失激增了两三倍。

只是事情的进程往往不会让人如意。虽然姜立与日军进行奉天会战之时,对日军在东北的建设根基大肆破坏,但资源溃乏的日本急切的需要重新将东北的资源纳为己用。缓解国内急需,一边恢复建设的同时,一边加大了派兵,清洗东北各地的反日武装。在日军近乎不计伤亡的猛攻下,奉天各地义勇军损失也是不小,根据地一再被压缩。李杜,丁超等部联军在吉林,长春两地举行了两次会战,在打死打伤日军万余人后,与王德林的义勇军一起退入了黑龙江。吉林大部与奉天全境尽皆被日军占领。

民国二十一年下冬,日军一边蓄力准备来年再攻打马占山与李杜联军的同时,鉴于东北局势初定,闲不下来的日军再次将目光投放到了关内。又以伪满洲国的名义通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派代表赴北票开会,会上日方提出三点要求,诱逼汤玉麟叛变,汤玉麟为保住对热河的统治,企图投敌,张学良复电汤玉麟派去的代表命令断然拒绝日方要求,迫使汤玉麟死心抗战。

张学良严令汤玉麟不准投敌的同时,将东北军缪澄流旅、孙德荃旅和黑龙江省第二十九旅、三十旅调往热河,加强防守,并从10月开始构筑工事,只是天寒地冻,土地坚硬,工事抢修十分困难,再加上手头上又缺少机械,工事抢修十分缓慢。

鉴于一直逃跑的张学良也开始积极备战,关东军司令关松井石根决定先下手为强,趁东北军工事完善之前抢先进攻。为使进攻热河更加容易,日军首先将目光放到了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燕山山脉及万里长城的东端,依山连海,地势险要,扼辽,冀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日军先后炮制了两起山海关事件,于1933年1月1日,日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甚九郎派人在营院内投掷手榴弹并鸣枪数次,却反诬中**队所为。即以此为借口,向中方提出民**队,警察,及保安队撤出山海关南关及南门的无理要求。遭到张学良的拒绝之后,日军第8师团一部兵力乘4辆列车,在3辆装甲车护送下抵达山海关。与山海关的守备队在飞行第1中队5架飞机支援下向东北军发起进攻。张学良在山海关准备了一些时日,也不是日军轻易能拿下的,进攻的日军被击退,松井石根当即派出援军,着令第4旅团长铃木美通,与各部队协力夺取山海关。自淞沪抗战几个月之后,硝烟再次在北面升腾而起。日军再次张开了他们的爪牙,残酷的事实告诉还在忙于剿匪的南京,期冀于国联的调查调解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未完待续。)

第252章拒绝调令

“任命邵力子为陕西省主席,白云梯为甘肃省主席。南京的胃口还真是不小呢。日军寇击山海关,意欲鲸吞热河在即,南京不思率军增援东北军抵抗日寇,对地方的小动作一套接一套。”姜立将中央的电文扔在一边冷笑着说道,这还不算,继去年陕西警备师背叛杨虎城在先,今年杨虎城收编不久的陕西警备第一旅王志远又率两个团的兵力反出十七路军逃往四川。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南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黄显声也是一脸愤懑之色,出身东北军的他对南京自然也没半分好感。“不过对于南京的这份任命你怎么看?”

“我的意思是邵主席继续留在兰州,只要邵主席不想走,难道南京还能派人来强行把邵主席架走不成?”姜立看向邵力子说道,“我只看邵主席你的意见,你要是想走,我也绝不留难,邵主席还想留在甘肃,南京也不能勉强,站在我个人与甘肃的角度,是极力希望邵主席留下来的。”

“可是南京那方面追究起来该如何是好?”邵力子担心地问道。

凭心而论,邵力子跟姜立搭伙处理甘肃政务算是比较愉快的,姜立对他这个没有兵权的省主席也十分尊重。很少插手政务上的事,一年的时间,15路军四处平乱,将甘肃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清理得差不多了,跟以前政令不出兰州的局面比起来。现在的甘肃全省还没哪个地方敢抗拒省政府的威严。

陕西已经是杨虎城的地盘。本来杨虎城就兼着陕西省主席的职务。南京陡然撤了杨虎城的兼职让他去,就算杨虎城再大度,心里肯定也是有气的,不可能有甘肃这边呆得舒坦。别说是陕西,就是沿海南京直接控制的省份,能像姜立这样支持他的政举,只怕也难以找到。现在甘肃一片兴盛的气象,邵力子哪里想走。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这省主席地位比一军之将也不差分毫,不说别的,甘肃去年一年接受的收饥民,难民就不下五十万人,今年至少要涨到八十万以上。各地实业工厂的投资也需要处理,现在换了邵主席,南京能保证给我解决这些事情?南京把脑壳一拍,换了人了事,这些政务怎么办?日军攻打山海关,意在热河。15路军要出兵抗战,物资的调度怎么解决?要是今年南京能拿出妥善安置八十万灾民的实绩。能支援15路军的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