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在春天等你 >

第48部分

我在春天等你-第48部分

小说: 我在春天等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常昊倒抽一口冷气,然后脑子像劲风中的风车,飞快旋转。他的手不由自己曲起,手中的面包成了一堆碎末,从指缝间漏下,落满了双腿。

“他发觉了你身上的伤痕?”常昊自责,他应该想到的。他都能看出来,何况凌瀚?

钟荩眼睛红了。

常昊命令自己镇定:“我觉得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很久了。他一直没有实施,是舍不下你。现在,他在无意识中伤害了你。他心中的那根梁倒了,他无力支撑。”

“但是,你不要害怕,他绝不会自杀。”

他一下子掀开了钟荩心底的隐忧,钟荩狠狠地掐着手臂,希望自己没有听错。

“自杀和安乐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自杀是懦弱而又愚蠢的行为,是对这个世界的躲避,凌瀚作为一位杰出的特警、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出于尊严,不可能走这条路的。”常昊眉头缓缓打了个结。

“怎么了?”钟荩问道。

“他应该也没办法安乐死的。荷兰是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其后日本、瑞士和美国的一些州也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但中国至今尚未为之立法。这是一个长期争议,有关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的问题。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例,发生在陕西汉中,医生蒲连升因患者儿女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来却因‘故意杀人罪’被捕。这件案子历经6年艰难诉讼,最后医生无罪释放。这不是代表安乐死合法化,而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不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在,虽然上海当地有悄悄实施安乐死,但安乐死仍然没被合法化。凌瀚作为一个名人,在国内,是不会有任何医生为他实施安乐死的。”

“真的吗?”钟荩双手捂脸,喜极而泣,心头云开雾散,“我完全是杞人忧天,对不对?”

常昊没有回答,他在想,凌瀚是犯罪学专家,对这些定有所耳闻,凌瀚又不是个口无遮拦的人,他为什么和钟荩说些这些呢?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钟荩拭去眼泪,立刻神采飞扬,情神面貌大振。“常昊,我真是被你的博学所折服。和你一比,我惭愧不已。”

常昊叹息,那是因为你身处其中,无法冷静、理智,他是外人,旁观者清。

外人哦!满嘴苦涩。但他又觉得一丝甜蜜,钟荩是如此的依赖他。

钟荩一口气喝完果汁,又吃了一块三明治,像流水一样流走的力气又倒流到体内,“最近忙不忙?”

常昊点头,“日程已经排到明年春天,事情堆积如山。后天就要去内蒙古。”

“那以后没什么机会来宁城了?”钟荩语气泄出几份怅然。

常昊默然。

戚博远杀妻案告结,他没有留在宁城的理由了。

说实在的,其实她从来不曾属于过他,但这几个月来,她的清颜,已成他的精神食粮。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奔波在法庭与出差的旅途之间,她是他心内一道永不会消逝的阳光。想到可以看到她晶亮的双眸,一切孤单与寂寞都能忍受。

“挤一挤,总有时间的。”如果她想见他,他愿意放下一切。

“我要是去北京,请你吃饭。”凌瀚去北京复诊,钟荩也会一同过去。

“好!”常昊拨开她额头的头发,红肿处淤青了,“回家后记得上药。你劝凌瀚去疗养院住一阵,远离现在的环境,他的病可能会控制得住。”

“那夜他梦游了,其他时间都好!”

她真是深爱凌瀚,到这份上,她都在替他辩解。

“下面去哪里?”常昊生生咽下喉间的怜惜,不宜多说了,不然她会敏感地拉长距离,他们连朋友都做不成。

“我就在这儿下车,不送你回酒店。我们常联系,好么?”

他点头!

这一刻的欢聚像偷来的,他满满的眷恋,不肯说出“再见”。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终究还是再见了,钟荩下车拦了辆出租回检察院。她脚步轻松,笑靥如花。

常昊低下头,不愿看她离开的背影。有太多放心不下,但只能再次放她走。

钟荩没有直接去检察院,请司机弯道去趟丽莎饼屋。

真巧,出租车经过丽莎饼屋前,汤辰飞从里面出来,胳膊上挽着一头长长波浪卷发的女子,丰胸纤腰,妆容如水晶般剔透。

“不要停车!”钟荩微笑对司机说道。

汤辰飞有一天不说谎,估计母猪也能长翅膀。她对他还是有点了解的。

常昊的助理在保安室等钟荩,“钟检,我很喜欢宁城。这儿的水好,大街上满眼都是美女。”

“好啊,留下来给我做助理。”钟荩打趣。

“你和常大律说去。”

“你真瞧得起我。”

“别人我不敢讲,但只要钟荩开口,哪怕你要天上的云彩做裙子,常大律都会眼都不眨地应下来。”

“呃?”钟荩眼睛眨个不停。

助理呵呵笑,“钟检你到现在还没看清常大律的心?”

“去,去!”钟荩笑了,抢过他手中的车钥匙,“没轻没重的,我有男友。”

助理嘴巴张得能塞一只鸡蛋,“常大律也是一泰坦尼克号呀,首航就撞上冰山!”他同情地把脸挤作一团。

钟荩不敢苟同。

等电梯时,钟荩嘴角噙着一丝笑。常昊的分析已经平息了她心内的恐惧。

身边又站了几人,她抬下头,见是钱检察长,忙恭敬地打招呼。

钱检察长看着电梯上方闪烁不停的电子屏,“戚博远案判决了?”

“嗯!”

钱检察长面无表情哦了一声,电梯门打开,一行人有序地进入,没有人说话。

钟荩先下电梯。

电梯门合拢时,她听到钱检察长说:“手边的事理一理,准备交接。”

69,故事(一)

第二天,钟荩的办公桌就从侦督科搬去了资料室。前前后后加起来,她在侦督科呆了恰好半年。手里的工作移交给了同事,侦督科没有补充新鲜血液。牧涛脸黑黑地要去找检察长,钟荩拦住了。从进侦督科那天起,牧涛非常维护她,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怕再这样下去,有些事会越来越说不清。

人的想象力向来丰富。

她敬重牧涛,她比他更在意他的形象。

“我不会放下那件案子。”走的时候,她对牧涛说道。

牧涛第一次感觉钟荩并不是看上去那么柔弱,“我也不会就此搁浅,但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单独见汤辰飞。”他叮嘱。

钟荩沉思。

资料室已有四位科员,三女一男,对于钟荩的态度不冷不热。办公室刚换了一批新的档案橱,钟荩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的资料重新登记、输入电脑。这个工作很庞大,估计至少得半年才能完成。好处是钟荩不需要与任何人打交道,非常安静。

换岗位的事,钟荩没和任何人说,包括凌瀚。她现在上下班定时定点,多了许多时间陪凌瀚。这其实是她目前最想要的。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凌瀚没让钟荩乱担忧,他的态度似乎变得积极而又明朗。

卫蓝没有从北京传真处方过来,而是拜托宁城的一位精神病专家替凌瀚复诊。

那位专家在江北开设了一家治疗兼疗养的医院。钟荩开车和凌瀚一块过去。经过过江大桥,交通有点堵。凌瀚朝不远处屹立的一幢幢新建楼房,说:“那是临江苑,阿姨在那给买了套房。”

钟荩微笑:“你们见过面?”

“是的,也没好好招待阿姨。”

方仪来小屋的事,钟荩知道,但她想凌瀚主动提起。隔了几日,方仪也把她带到了临江苑。

她站在江岸边,天是铅灰色的,阳光藏得极深,江水显得有些浑浊,有几艘大货船交错驶过,两岸绿色的芦苇随风摇摆,这一切无形之中,都增加了江面的动感。

她回身,雷教授书写的“临江苑”三个字高高悬挂在小区大门的正中。字体巍峨又不失俊逸,大气磅礴。

方仪目光胶在那三个字上,沾沾自喜,当初我一眼看中这里,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份缘。

她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份娇态。

钟荩忙转过头看江水。

临江苑主体已封顶,后期的绿化与装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售房部小姐一再保证,再有三个月,就能交房。

“喜欢这儿的环境吗?”前方的车开始蠕动。

凌瀚轻轻说:“怎会不喜欢,像个梦一样……”

钟荩控制不住鼻子发酸,“书房朝着长江,你在里面写论文。累的时候,站在阳台上,吹吹江风,看日出日落,看四季交错。”

“春天到了,我们再去安镇看油菜花。”

泪哗地一下冲出了眼眶,钟荩羞涩道:“别管我,我是因为太开心。”

凌瀚探过身吻钟荩的双手。

疗养院很幽静,穿着病号服的病人在林荫下面散步,除了目光呆滞,看上去和常人没什么两样。

专家让钟荩在外面坐会,“等下再告知你具体情况,你若在一边陪着,他心理压力剧增。”

钟荩点头。

楼下墙上挂了许多幅风景画,钟荩一幅一幅的欣赏。一位中年男子捧着一箱药剂从外面进来,汗流得太多,手有些打滑,他不住抬起腿顶箱子。钟荩上前帮他搭了一把。他道谢,把药剂送进库房。他拭着汗,问道:“你是病人家人?”

钟荩点头。

男子眼中眼露同情,“非常辛苦吧!”

“没有啊,我觉得很幸福。这儿病人好像不太多。”

男子说道:“你看到的都是病情较轻的,大部分关在里面。你要进去看看?”

钟荩摇摇头。

“他们个个都像恐怖分子,不知道能干出什么可怕的事。家人把他们送到这儿,算了却了心事。有些人进来就不会再出去。”

钟荩听得心戚戚。

等候的时间有点长,长得超出了钟荩最远的想象。时间一分一秒细砂轮似地打磨着她的神经,把她的耐心磨得像一张纸………是那种用钢笔轻轻一勾就勾出纤毛来的薄纸。

终于,凌瀚从楼上下来,护士领着他去拿药。钟荩走进专家办公室。

专家两手交插,站在窗边。

“他的情况非常好,好到我觉得卫医生夸张了病情。”

钟荩心中一喜。

“但还有一种情况,听说过中国有句谚语么:久病成医。他是属于清楚自己病情的患者,他有可能已经学会隐藏病情,知道怎么应付医生的诊断。反言之,他体内的抗药效性很强,药物没有太多作用,他完全是用意志在与病情对抗。”专家又说道。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专家模糊地回道:“他还是一个病人!”

钟荩的心又惴惴然,“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别给他压力,好好过日子。”专家伸手握住钟荩的手,“他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病人。”

“是的,我以他为傲。”钟荩唏嘘。

专家送钟荩下楼,凌瀚提着药袋在等他。他的脸像一堵密封的墙,看不出一丝裂缝,既没有悲也没有喜,更没有激动和焦虑,有的是一种平和。像静水,像冷铁。没有一丝气息!

凌瀚走过来牵她的手,掌心相贴,他感觉到了钟荩手心的汗。手指在钟荩的掌心划了一个圆圈。

两人相视而笑。

“哦,他们到了。”专家急步下台阶,木槿花盛开的路边停了两辆车。一辆是载人的小型中巴,一辆是载货的大货车。

工人们顶着西斜的阳光卸货,汗水像虫子样爬满了脸。似乎是哪家搬家公司,有大橱小柜,沙发茶几,最多的还是书,一箱又一箱。

大巴车的车门开了,腆着肚子下来的男人,钟荩眯着眼,认出是远方公司的吴总。她的心缩成一个软绵的球,浮到了她的喉咙口。

专家爽朗温和的寒暄声中,戚博远最后从车里下来了。

除了景物换了季节换了地点,人略显消瘦,这个戚博远与在杭城初见戚博远的影像几乎重新叠。斯文渊博,风度儒雅。

几个月的牢狱生涯,仿佛洗涤了他一路的风尘,他的人生更加光华。他的心比别人多了个过滤器,适时地过滤掉一些回忆的渣滓,只留下他愿意回味的人和事物。

钟荩不禁感叹:其实精神病患者也有比正常人幸运的一面。

她扭头看凌瀚,墙壁裂开了一条缝,她看见了他的笑容。她从没见过他这样笑过,从心底泛出来的,由衷的,欣慰的。

“远方公司考虑很周到,这儿确实是适合他居住的地方。”凌瀚说道。

钟荩正要接话,戚博远看到她了。如久别重逢的故人,他激动地向她张开双臂。

钟荩轻笑,松开凌瀚的手,回应他的拥抱。

“小荩,今天天气真不错。”

真是个讨人欢喜的老头,称呼改得如此熨贴、亲切,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是呀,戚工,你的新家很漂亮。”

“一定要经常来做客,和你的……”他看向凌瀚。

“我朋友凌瀚!”钟荩回身,拉过凌瀚的手塞进戚博远的手掌,停顿了下,她担心自己会抖,“这是我最最敬重的戚工。”

她抿紧唇,不然一不小心会逸出泣音。他唯一的孩子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