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178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虚情假意,它刹那刹那在变化。真的是永恒不变,你说那个多快乐、多自在!这是不能不知道的。你到底愿意有哪个?清净心多自在!清净心,我平常勉励同学一定要放下十六个字,你的心算清净了。第一个要放下自私自利,你只要有自私自利,你的心不清净。一定要大公无私,念念为一切众生真正的福祉著想。诸位要晓得,一切众生真正的福祉,那就是帮助他明心见性,这是真正的福祉,就是一般讲的帮助他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一见性,他就完全回归到自性,这才叫大圆满。自性本有的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他统统现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桩事情是肯定决定可以实现的,为什么?是他自性里头本有的。
  马鸣菩萨《起信论》里头常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妄想分别执著、迷惑颠倒、十恶八邪,无量的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也没有,永远没有。所以迷只是暂时迷惑,古德用酒醉做比喻,我觉得比喻得很好,他清醒的时候非常之好,喝酒喝多了胡说八道,迷惑颠倒。六道众生就像酒醉发酒疯,你等他酒醒了之后就是好人。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就看到这堆醉醺醺的、迷惑颠倒的,如何帮助他赶快清醒过来,如此而已。所以你要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性里头决定没有丝毫染污,决定没有丝毫不善,这是首先你要肯定的,然后你心目当中就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今天做这些不善,一时糊涂、迷惑,不是他的本性,不是他的真心,妄心在作祟。
  妄心作祟有没有关系?迷的时候有关系,觉悟的时候没有关系,佛法教学就无比殊胜。迷的时候你不出六道,善恶果报你一定要受,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你一定要受。觉悟之后,觉悟了六道是假的,苦乐也不是真的,超越了。佛菩萨涉世,这涉世是什么?到六道里面来度化众生,六道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佛菩萨过去没有成佛之前在六道里头当众生,造的这些善恶业,他要不要报?要。但是他虽然报,没有杂染,就是我们一般讲示现,所示现当中跟你讲有善报,告诉你善因感善果,也示现的有受很多苦难,过去造作一切不善,现在受果报。你看释迦牟尼佛有三个月马麦之报,出去托钵遇到荒年,人民都没有东西吃,佛出去托钵也没有东西吃,马麦之报。孔老夫子也有这回事情,在陈绝粮,周游列国遇到苦难没得吃。示现,统统都变成度化众生的教材,你看妙不妙?全变成教材,很多例子给你看,让大家觉悟。这个觉悟是最粗浅的觉悟,觉悟什么?人不做坏事,知道做坏事没好处,做坏事对自己非常不利。
  尤其是公众的、团体的、国家的这些财物决定不能占有,你要把它占有,你将来还不清,为什么?国家的财物是人民纳税,那在中国还得了!中国有十几亿人,你要是偷盗国家,不要偷多,偷些小东西是公家的、国家的,偷个小板凳,偷张椅子,实在讲没几个钱,但是他的债主是全国人民,你麻烦大了,你欠的债是中国十三亿人,十三亿人是你的债主,你到什么时候能还得清?你要是盗一个人的没有关系,一个人你将来还债还一个;团体就糟糕,团体不是一个人。佛在这方面讲得很清楚,无法偿还的是三宝物,就是寺院里面的,道场里面的。为什么?寺院道场是大团体,过去常讲十方常住,它不是我们这一个地球,其他世界有佛法,就是遍法界虚空界里头所有佛门弟子都是你的债主。所以佛在经上说,你造五逆罪,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佛说佛都有能力救你,但是你盗三宝物,佛没法子救你,你债主太多了,无量无边,不止十三亿。
  破和合僧团,罪过都在阿鼻地狱。我在早年,大概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在台北讲经。有位老居士叫赵默林老居士,他那个时候有六十多岁,有天请我吃饭,只请我一个人,在功德林素菜餐厅点了两盘菜。他就问我,净空法师,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请你?我说我不知道,你叫我来我就来了。老居士亲近过印光法师,学佛资格很老,我们对他非常尊重。他说:我没有别的事情,我今天请你要向你请教一桩事。我说不敢当,当不起,我说什么事情?他说五逆罪堕阿鼻地狱,我说这个我知道。他说当然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这很少,现在社会也见不到,破和合僧,这条可太多了。就是破和合僧团,破坏僧团,他是提出这么桩事情。我就笑了一笑,我们好好吃东西,这个事情不要紧。他说怎么不要紧?我反过来问他一句,我说老居士,你什么时候见过和合僧团?他一想想也笑起来了。
  一个寺庙两个人都吵架,哪有和合僧团?真的。我说我从学佛、出家,当然没有他时间那么久,才十几年的样子,十几二十年,我说我没见过,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我们自己的僧团能说是和合僧团吗?不能,里面意见很多。真正和合僧团是诸佛赞叹,天龙拥护,那个僧团你要是破坏它,堕阿鼻地狱。可是我就告诉他,我没见过。我说台中,我跟李老师那么久,台中也不是和合僧团。李老师很清楚,常常感叹跟我讲:台中情形外人不知道,你很清楚,我在,维持这么个局面,我一不在就很难讲。老师不在就四分五裂。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是这个时代修行最重要的是自己。
  我们真是想有个和合僧团,这几天我也跟诸位做了报告,希望将来我们有几个同修能够有十年生活在一起一同学习,这就是一个和合僧团。为什么?你把弟子规做到,感应篇做到,十善业做到,沙弥律仪做到,它自然就是和合僧团,真正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真正这么个僧团。五十个人找不到,五个人也可以,佛法的标准是四个人以上住在一起修六和敬。
  现在六和敬我们写在这里,大家都会念,也都会说,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弟子规。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认真反思,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出在疏忽基础的教育。所以我们一定非常重视弟子规,有弟子规,六和敬就能做到。如果再加上十善业道,再加上感应篇,六和敬现成的,哪里还用得著来提醒你,本身就和了。我常常讲,把自己内心深处对一切人的对立化解,对一切事的对立化解,对一切物的对立化解,就和了。你跟一切人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有误会,也不会有猜疑,更不可能有冲突,自然就回归到和敬。和敬是性德,跟一切诸佛同心同愿,那些护法龙天他怎么会不尊敬?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会重视弟子规,在现前这个阶段,你会把弟子规当作第一门功课来学习,这个东西学习不好,学什么都是假的,没有根。弟子规是伦理道德教育,感应篇是因果道德教育,这两个根扎稳了,你再扎第三个根,第三个根就是十善业道,不难。
  古时候在家人学佛真正是三皈五戒、上品十善,真的不是假的,念佛没有不往生的。出家学佛最低限度沙弥律仪一定做到,从前出家人剃头之后住在寺庙里头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五年学戒是什么?五年落实沙弥律仪,真做到了,沙弥律仪统统都做到才可以去受沙弥戒。受沙弥戒之后学比丘戒,学,一定要做到,做到之后才能受比丘戒,所以三坛大戒是分三次受的。不像现在,现在一次就把它受掉了,不管你能不能持戒,所以这个戒就不是真的。古时候三坛大戒是三次,大概总是三年,譬如我受沙弥戒了,三年之后受比丘戒,比丘戒受持三年之后才受菩萨戒,哪有是一次完成的!没这个道理。现在纵然你是受了菩萨戒,你心里要有数,你真的是菩萨吗?不是真的菩萨,冒充菩萨就有罪,没有好处,不得利益还有罪过。那为什么要这样做?虚荣心、傲慢心在作祟,这全都是杂染。德行的教育要不从基础一步一步的往上提升,你怎么会成就?
  我们这一代实在讲非常不幸,生在战乱动荡的时代,父母没教我们。我们父母也很苦、也不幸,为什么?他也没受到。再往前推,我们的曾祖父母也未必受到。大概在高祖父母的时候,这样往上一推,至少要推到一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有。清朝亡了之后,进入到民国,民国的社会一直动乱不安,经过八年的抗战,把整个社会打乱,所以非常不幸。
  所以无论是世法、佛法,这个基础的根断掉,怎么样发心苦学都没有成就。你的成就充其量是学术上的成就,不是道学上的成就,差很远。学术上的成就你不得其用,就像我在剑桥大学所说的,你们研究汉学、研究佛学,拿著经典做论文的题目,搜集许多相关资料,你的论文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可以拿到硕士学位,但是你的一生还是生活在烦恼、痛苦的世界,这他们承认。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佛学不是学佛,是学术不是道学。真正学佛得受用,就像方先生讲,方老师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完全不相同。
  佛门里常讲烦恼轻、智慧长,你真正学佛,你的烦恼一年比一年少。烦恼不是一下断掉的,大概要到什么时候?十年、二十年你真的是身心清净,虽涉世,有免疫的能力,不会被世间染污,有这个能力。我的根性不是上根,中下根性,你要问我学了多久,才勉强在这个世间红尘里面能够站得住脚?给诸位说,我是三十年,不简单。靠什么?忍辱波罗蜜,布施波罗蜜。这是李老师看中我这两点,我能忍,我肯布施。布施是放下,章嘉大师教我的,能舍能忍。
  小小事情不能忍你就完了,这在日常生活当中,团体里面常常会遇到。别人责备你、毁谤你,甚至羞辱你,能不能忍?要不能忍,这个地方我以后不去了,这都不是个好地方,那我们天天讲经的机会就断掉了。不过现在还有补救的方法,我们现场网路播出去,很多同学在家里电脑前面收看,不到道场来。在家里面收看有没有好处?很好。跟道场比还是差一截,为什么?道场有实际练功夫的机会,就是在道场里面这许多事情,你还能看得惯、看不惯。看得惯的不生欢喜心,看不惯的不生瞋恚心,这是练功夫。你在家里面收看没有机会真正去练功,这个要知道。
  我的功夫是练了三十多年,天天在练,那还是能够回避的尽量回避。我回避的,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看杂志,几乎世间这些书籍我统统不沾。世间书籍,我看的几乎都是古书,古圣先贤的著作。所以我的小房间里面,书架上摆的两套《大藏经》,一套《四库全书荟要》,这就是我平常看的,其他拉拉杂杂的一概都断绝。平常我也跟社会不接触,我不出门,出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早晚散散步也不出去,这是一种运动,大概我每天散步的时间合起来是两个小时。我的电话也很少,信件几乎没有。我不希望人家给我写信,写信我也不看,我也不回,除非特别重要的事情跟我联系,否则的话,一概都避免,这是真正修学。不要说年岁大了,年轻就要养成习惯,确实是帮助你提升智慧。
  读古书有好处,佛法确实跟世法不一样,你要相信佛法里面讲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是你自性具足的,只要把障碍排除,你的性德统统都现前,现前之后受用自在。没有学过的不要紧,我没有学过的东西太多了。这个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学者,他们学的东西比我多,我都没有学过,可是我们在交流,我们在谈话,他讲我听得懂,一接触就能懂。为什么?万事万法它总有个理,理我懂,所以在世法上它就能通。古人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佛法通了,世法也通;一个法门通达,一切法门都通达,总在一心,这是秘诀。二心就不行了,二心就不通,一心就通。为什么?一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二心心不清净,二心就不平等。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妄心不通,真心就通,真心能通妄心,妄心不能通真心,这个道理要认识清楚。
  所以净宗的修学,妙就妙在此地,妙在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弥陀经》大家天天念,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一心不乱」。《无量寿经》上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你就无有不通。你要是把方向、目标搞多了,像走路一样,你怎么走法?你怎么能同时走两条路、走三条路?不可能。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有道理。学经教一生就学一样,不要学杂,你才真正能契入,契入之后什么经都能讲。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