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国师贾敬 >

第41部分

红楼国师贾敬-第41部分

小说: 红楼国师贾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敏带着黛玉去收拾屋子里,因早先贾母说家里你使唤惯了的丫鬟都在,因此贾敏上京连丫鬟带婆子一共只有六个人,现在看来是因为家里住不下了,贾敏一边指点人收拾屋子,一边想着等过完年,在左右隔壁盘个院子,跟荣府把围墙打通,既算住娘家,也不会惹人非议。

听到贾敏进了荣府的消息,皇帝有些后悔,当初怎么那么容易就下令让他的荣恩公分宗了,不然现在也好让他去打探打探消息了。

贾敬现在每三日进宫一次,在皇帝练字的时间跟他说说话。不过今天皇帝略显急躁,几张纸都写废了。

想也知道是为什么,贾敬安慰道:“陛下放心,那银子是必能回到国库里的。”

皇帝被看穿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哈哈了两声岔过去。不过没过一盅茶的功夫,皇帝又问了,“爱卿,朕想着就算这林夫人想献银子,也没处献不是,不如朕让皇后举办宫宴招待外命妇如何?”

如何献不得,拿了林如海的名帖上奏便是,法子多得是。贾敬看了皇帝一眼,皇帝缩回去写字了。

不过这一下午皇帝于练字上怕是要一无所得了,因为没过多久,皇后宫里的大太监就在门外求见了,这还是皇后第一次找到书房来。

太监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按耐不住话语中的喜悦,“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太医院三个太医都号过脉了。”

咣当一声,毛笔掉到了纸上,皇帝嘴巴张开,半响没发出声来,御书房里安静得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又道:“赏!”他匆匆从书桌后面转出来,握住贾敬的手,“荣恩公陪朕去看看如何?”在皇帝心里,整个太医院的太医加起来都不如一个贾敬高明,再加上这完全是贾敬的功劳,因此皇帝得要他看了才放心。

皇帝拉着贾敬一路大步流星到了皇后宫里,太医已经撤了,皇后躺在床上,面前一面屏风挡着。

皇帝拿着贾敬给的丝线绕道屏风后面,小声说了些什么才出来,将丝线的另一头递给了贾敬,又是很能显示他高超手艺的悬丝诊脉。

片刻过后,贾敬放下丝线,笑眯眯的看着皇帝,“恭喜陛下,臣觉得应该是个皇子。”

屏风后顿时传来一阵哭泣。

皇帝大力拍着贾敬肩膀,激动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朕要好好想想赏你个什么才好。”当然银子是少不了的,贾敬出宫的时候怀里还抱着副王羲之的字。皇帝说了,“爱卿,这可是朕的最爱了,今儿朕就忍痛割爱了,爱卿可要好好珍惜。”

林如海的银子暂时被皇帝往后放了一小下。

贾敏带着黛玉,晚上跟贾母一处吃饭,还见到了迎春探春两个姐妹,迎春要比黛玉大上两岁,探春比她小一岁,两人学了一天针线,神态间很是疲惫,众人刚刚坐定,就听得又有人来。

丫鬟们道:“宝玉来了。”门帘一掀,黛玉便看见了传说中外祖母家里那个衔玉而生的表哥。这一见,就知道家里谁最受宠了。

黛玉今天一进门,就知道外祖母家里没母亲说的那样好,心里自然也有几分计较。能看出来几位舅母都是为了迎接远客,换了没穿过几次的新衣服,但是质地布料也能看出几分好坏来。两个姐妹则是半新不旧的家常衣服,收拾得整整齐齐。

不过合家上下所有人的打扮加起来,都没眼前这个好。这个宝玉是刚从学堂回来的,穿的一身红色,进了屋子都能反出光来,头上还带着金冠,脖间一个金项圈,上面缀着的就是那块打娘胎里带出来的宝玉了。

黛玉半躲在母亲身后,上下打量宝玉一番,觉得他很是张扬,可是怎么这等眼熟。

宝玉见了黛玉心中喜欢,不过因为贾敏同在,宝玉也不敢太过放肆,加之自从荣府被夺爵之后,他又回到了王夫人处养着,他父亲贾政每日催促他读书写字,恨不得一日十二个时辰全花在做学问上,颇有些没精打采,凑了几次没凑上去,便作罢了。

晚上,因为是刚进门,贾敏同贾母睡在了一起,母女俩也好说说话。这样一来,就不好让黛玉一个人睡了,因此最后成了祖孙三代睡在一起。

听到黛玉已经睡着了,贾母拉着女儿说着体己话。

“你这次回来,可别再走了,你们母女两个孤苦伶仃住在江南,让我老婆子怎么放心的下。”

贾敏有些迟疑,说:“母亲,我也是不愿走的,可是于名声有碍。”跟着自己母亲,当然是怎么想就怎么说了。

贾母道:“怕什么。”她凑到贾敏耳边道:“回头我在族里给你找个儿子过继,你就说儿子太小不宜上路,又能拖个三两年。”贾母说到这儿,话语里有些神秘兮兮的,“到时候,说不定就不用走了。”

贾敏急忙追问,可是贾母说事情还没商定,等过一阵子板上钉钉了再跟她详说。临了,贾母没忍住炫耀了一句,“这事要是成了,荣府也能要回来了。”贾敏被母亲这一句话说的半宿都没睡着,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眯了一会,第二天也是没精打采的很。

贾敏进京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没两天就是皇帝封笔的日子,封了笔就该正式过年了。不过今年皇帝的最后一道旨意,让人一直猜测到宫宴才作罢。

皇帝除了给三品以上大臣一家赐了一个他亲手写的福字,又给贾敬封衔了,还一加就是三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忠顺王:你有儿子么……

丞相李大人:东宫三师是负责教导太子品德,文化和武艺的。转头瞥一眼贾敬,你哪个能拿的出手……

吏部尚书张大人:咱知道荣恩公受宠,但是能别一加就是三个的么,三个从一品的虚衔,多浪费……

户部尚书:虚衔啊,那就不用领俸禄了。恭喜恭喜!

贾珍:我爹升官了!

要说这还不算完,皇帝终究是没忍住想要炫耀的心思,在封笔第三天就举行了宫宴,皇后大装出现了。鞋底放低了,腰身没了。

皇后有身孕了!

又是齐刷刷的眼刀射向贾敬,这个你也行!

忠顺王:太子就能登基么……

李大人:本朝东宫三师都是用来追封的。

张大人:摊手,陛下开心就行。

户部尚书:荣恩公,我家二儿媳妇嫁进门三年了……

贾珍:我爹有本事!

于是从宁昌元年开始,荣恩公的画像一举越过送子观音,仅次于财神爷,在销售排行中排到了第二位。

 第53章 五十三

过年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祭祖之后的吃吃喝喝,在自己家里吃完去别人家里吃。今年跟往年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请柬如雪花一般飞进了荣恩公府的大门。

请不到太爷请大爷;甚至两个哥儿也收到不少请柬。贾敬勒令两个孩子在家学习;今年就是乡试了;虽说贾敬原本是想让他们试试手的,考不中也没关系,但是眼看着就不到半年时间了,贾敬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着急呢。国子监的老师都来了一溜够了,要是没考上就丢人了。

话说让和尚道士两个去主考官家里看试卷行得通么?

远处的事情暂且不提;贾敬和贾珍两个分别去赴宴,身上还都踹了一瓶丹药,这是小玩意,没有能让人起死回生或者生儿子之类的逆天作用,它只能说是山楂丸的加强版,不管你吃了多少,只要一颗下去,小肚子就平平的了。

贾敬自觉吃货这个名词跟自己玉树临风的形象不符,所以这个丹药主要还是贾珍去推销了。

于是贾珍一碟酱肘子下去又是一碗浓浓的排骨汤,临了又来了半只香酥鸡,最后居然还有地方来了两块甜得发腻的点心。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从袖口掏出个小瓷瓶来,一颗丹药下去,满意的捋了捋胡须。看着周围人不敢相信又有好奇的眼神,他晃了晃瓶子,“我家太爷新做的丹药,张大人要来一颗么。”

张大人自然是要的,不仅是张大人,周大人跟李大人同样也很有兴趣。一颗试用装吃完,便连夜派自己家里的小厮去荣恩公开的药铺面前排队了。

要说这个消食丸比去年过年推出的守岁丹销路要好得多了,大家谈事情都是在饭桌上,又有些人天天被请客,再加上胃里充满食物的感觉实在美好,所以不知不觉就吃多了。晚上不睡觉只是偶尔为之,但是吃太多的话,一天可是至少有三次机会的。

皇帝也收到了贾敬很是贴心的礼物,一瓶是给皇帝的,还有一瓶给皇后的止吐散。要说止吐,太医表示他们也能做到,但是谁让皇帝还在六皇子的时候就吃他们开的药吃到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太医院的生意被贾敬很没有职业道德的抢了大半。

后宫里的主子就那么几个,皇帝皇后皇太后这三尊大佛都被贾敬包圆了,剩下嫔妃七人,皇帝的弟弟妹妹各一人,还有先帝的嫔妃四人,太医们很是哀怨,因为他们还有个名字叫御医,是专供皇帝看病的,现在这算怎么回事啊。

先皇的第九子是在正月初三降生到这个世界的,皇帝表示这是他爹的妃子,他要避嫌,皇后作为儿媳妇,又有了身孕,怕冲撞了,自然也是不能去的,皇太后头疼,天气又冷,于是作罢。最后只有先帝留在宫里的其他三个嫔妃去守着了。

赵太嫔哭的稀里哗啦,一是疼的,二来有了这个孩子,她总算是不用去太庙或者殉葬了,当然这哭声里还有几分是为自己,这个孩子来的太艰难了,她一路受了多少惊吓。不过九皇子对皇帝没什么威胁,他对谁都没什么威胁,所以虽然享受不到父爱,也没什么兄弟爱,但是估计也能在宫里平平安安的长大了。

年过完了,在贾敬三番五次的强调下,皇帝终于相信皇后的胎坐得稳稳的,因此担心之情稍减。不过开始上朝之后,他又看着江南去年的盐税发愁了,宫宴都两回了,贾敏说身上有丧不吉利,所以都没来,这倒也合情合理,不过你倒是把银子交上来啊。

还一直跟那帮子什么都没有的亲戚住在一起,虽然荣恩公说这样安全,也合礼法,但是你说你先夫是兰台寺大夫,又是先帝钦点的巡盐御史,咱能有点出息么。

皇帝心里着急,又是那种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的直肠子,因此陷在了税银里纠结到无法自拔。

贾敬倒是劝着皇帝再等等,一来说不定贾敏什么时候就把银子送上了了,当然贾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银子还好好在他家里躺着呢。二来说不定忠顺王能悔改呢,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那薛大傻子都秘密见了忠顺王两回了,而且每次他俩见面之后,薛姨妈必会去荣府,贾敬是越发的肯定他们已经上了船了,现在就是要等最后一击了。

当然贾敬心里还有点自己的小算盘,贾敏的药最多只能维持到二月份,一来她暴毙更能坐实荣府的罪过,二来省得到时候事发受了惊吓,反正她也没多少日子了。

在贾敬的劝说下,皇帝倒是沉静了一些,只是每日练字的功夫又增加了。

他一直反复想着贾敬说的造反三要素:银子,人和一颗不怕死的心。银子,忠顺王正在谋划,不过那么一点点银子也成不了大事,人也没几个跟他,大概大哥最最出类拔萃的就是那颗不怕死的心了,算起来这都是他第二次谋反了。经他这么一分析,皇帝也不担心了,安排好侍卫后就专心一致等着捉贼捉赃了。

贾敬一开始还真没打算跟皇帝说这个,他想的是给忠顺王还有荣府定罪的三要素,当然排第一的还是银子,林府的家产和荣府剩下的那点东西,最主要还有一个薛家出大头,三家合起来比林如海给他的银子只多不少;第二还是人,不过这个人指的是证人,最好得有个人出来指证他,第三就是捉贼捉赃了,最好是忠顺王有了行动之后再抓他。后来不知怎么的,在皇帝面前一心软,就说成了造反三要素,不过效果还不错。

贾敬最好奇的就是忠顺王将来举大旗的理由和他的人手了,贾敬已经派着和尚道士去京中几处护卫营的主管将军家里装神弄鬼好几次了,确信他们都没被收买,所以忠顺王难道要带着他的家丁对抗侍卫么?

当然也有可能是下级军官被收买,但是那样的话人手就非常有限了。

贾敬算着日子,又觉得皇帝的耐性可能真的是很有限,于是他开始动手了。

要从忠顺王不怎么牢固的栓蚂蚱的绳子上解下第一个蚂蚱,贾敬选的突破口是薛蟠。跟当初他故意将这人露给忠顺王的原因一样,这人有个大傻的诨名,好糊弄。

第一步,装鬼,这么不和谐的事情自然是和尚道士去的。

每天晚上在薛蟠将睡未睡的时候出来飘一下,口中小声叫两声“蟠儿”,然后再飘走。事后和尚表示这个时机真的很难掌握,因为这人头一沾枕头最多半柱香就开始打鼾了,有的时候还拉着他的房里人做些很不能描述的运动。

纵是薛蟠再傻,也开始想了,这莫不是我爹?不然还有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