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812部分

龙骑战机-第812部分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用特殊白色和绿色特别标注出来的光点,正在一点一点接近电子地图上仿佛同心圆环内区域。

仿佛靶心一样的圆心正是扎伊尔盆地两座星门联结起来的防御罩。

每往圆心推进一公里,龙骑士面对的攻击直线上升。

无论是天空,还是地面,一道道交织的蓝白色粒子光束仿佛像死亡之网一样,不断罩向龙骑士和他的变形翼战斗机。

“妖孽”灵活地就像燕子一样展现出超乎想像的生死时速,险而又险地避开擦身而过的粒子光束,在左摇右晃的强过载猛烈机动中,迅速接近那片天幕般的防御罩。

林默已经是不止第一次跟这种能量防御罩打交道,当然也清楚这看似水泡般薄薄一层的防御力有多么惊人。

那是能量与物理打击双重防御的完美杰作,听“有关部门”的专家们分析,这种由维度膜耦合后伴生并被引导出来的能量防御罩涉及到了空间的基规则,一般性的常规武器根难以打破这么一层看似透明的薄膜。

而这趟“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内置式武器舱里正携带着针对这种防御罩的特殊秘密武器。

精彩推荐: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节全动变形

祝大家合家欢乐。

表哥的儿子情况已经大好,正在与苦涩的中药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中。

“雄鹰”联队仅剩的空骑士仍然在作最后的努力,他们此刻对于自己全力掩护的友军战斗机毫无怨言,因为对方正在做最危险的冲锋,换成他们自己执行这样十死无生的任务。

一个中队上去,一个中队陨落,一个大队上去,一个大队覆灭,天空和地面交织在一起的蓝白色光束和导弹弹幕,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如此,那架战斗机竟然偏偏硬生生还完好无损的活着,顶着一层神奇无比的能量罩,在灵动无比的规避机动和诡异的迂回中坚定不移地前进着。

究竟是哪里来的飞行员?!

怎么从未听说过各国空军中居然还藏着这么一位顶尖高手!

“战隼”们与这样的战友为伍,无怨无悔地共同迎战前所未有的可怕敌人,并且深以此为荣幸。

虽然不知道接下来的攻击计划究竟是什么,但是可以从眼下如此拼命的掩护和攻击行动中揣摩得出来,那必然是超乎想像的决定性一击。

那11架AC130重型攻击机还没有完全发威,它们才是对地攻击的真正主力。

拥有一门25毫米“格林”机关枪,一门40毫米“博福斯”式自动炮(每分钟射速为200发)和一门105毫米榴弹炮,配有武器挂架,续航能力强,火力凶猛,可以在转眼之间将足球场般大小的地面每一寸土地狠狠犁上一遍,无愧于其空中炮艇的名号。

造价丝毫不逊色于F22“猛禽”的AC130空中炮艇几乎是目前人类现役制式化攻击机中最强的机型。

“距离目标,5公里!”

“裁判所”作战指挥中心内一下子静了下来。

这个距离对于超音速战斗机来说。几乎转瞬即至,几乎一个呼吸间就能抵达。

可是从两座星门中冲出来的近20架“卡姆鲁”截击机也是拼了命挡在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前方。

哪怕是再愚蠢的人也能想像得到,这架近乎于真正全隐形的战斗机在众多F16“战隼”拼死掩护下,必然有什么可以决定整场战斗成败的杀手锏,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它靠近。

一架F16“战隼”在“妖孽”变形翼战斗机10点钟方向爆成了一团火球,来自于乌代德司令部的命令它做到了,用自己的生命替龙骑士挡住了一击。

几乎伤亡殆尽的“战隼”已经无能为力,甚至连自保都无比困难。

大量第三纪元入侵部队涌出了防御罩外,将各自的武器对准了开空,组成了密集无比的防空火力网。扑向那架在“卡姆鲁”截击机群中辗转腾挪的敌机。

由于所携带的秘密武器攻击半径极其有限,“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飞行高度只能被限制在2000米以下,不得不面对真正如雨般密集地攻击。若非有斥力盾的保护,也许早就和那些“战隼”一样,变成天空中的火球。

密集的火力不仅仅在笼罩在“妖孽”机体的斥力盾表面激起点点涟漪,甚至将己方的“卡姆鲁”截击机给打下了数架,这些第三纪元的截击机可没有像“伽蓝”那样拥有防御罩。在自家人的火力面前,也难免被活活打爆或者拖着黑烟解裂成碎片坠向地面。

变形翼战斗机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斥力盾的防御力只剩下了9%,险些被打爆局部力场。

斥力盾外缠绕着乳白色地音爆云,脉冲爆震引擎代替了矢量喷尾和主气动力面,难以想像的超音速规避机动所带来的过载量直接超过了20G。甚至逼近“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极限值,让龙骑士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战斗机此刻几乎和导弹没有任何区别。

正因为这股巨大的无形压迫力。林默才找回了当初与金系巨龙金币一起在天空中驰骋和战斗的日子。

驾驶舱内部传来机体结构吱吱呀呀地可怕声音,那过载力肆意贯穿于机体内部,不断积累金属疲劳和应力释放。

林默却表示并不担心,有金系巨龙在,可以很轻而易举地化解掉足以让战斗机解体的内部应力。再加上斥力盾的特殊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局部脆弱部位的压力。

若是换成一般的战斗机。哪怕是第六代机型也没有底气做这种超音速规避,恐怕连十分之一秒都不需要,就能让连人带战斗机都会在天空中化作无数的碎片。

正因为这种超过载,才使得“妖孽”以超乎想像的灵动舞步在弹幕中穿梭,与死神共舞,距离星门防御罩越来越近。

“激活变形翼,开启全动状态!”

龙骑士心分数用,“妖孽”机体内部传来了清晰可见的锁止机构解锁的声音。

处于光学隐形状态下的机体立刻退出了隐形状态,变成了肉眼可见的灰色。

此刻再不祭出真正的杀手锏是不行了,这样的任务也就只能他才能承接,换成其他人也许早已经身陨。

左翼猛然一偏转,变形翼战斗机以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机动姿态避开了一道几乎可以垂直透入斥力盾的粗大粒子光束,利用力场的大偏角效应极其巧妙地将其推了开去。

光学隐形并不利于林默利用变形翼作更高等级的全气动力形状变幻,如此复杂的构装系体需要精确操控,甚至连一丝一毫视觉误差都不允许有。

凡事皆有利也有弊,这也是光学隐形系统无法回避的缺陷,“龙将”也是同样无法对于全雷达隐形的机翼形态作出识别,林默只能在这个单选题中作出选择。

机翼变形?!

这绝对不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F14“雄猫”设计的双发双垂尾变后掠中单翼方案,而是一种全新的气动力结构,前所未见的解决方案。

“妖孽”还是第一次在中国土以外的空域展现出变形翼机构,甚至连中国人自己都快忘了这架战斗机拥有世界顶尖的变形翼结构。甫一出场,险些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碎片。

“我的上帝!那,那个机翼?它居然变形了。”

“是非对称翼,天,这怎么可能驾驭得了。”

“不是非对称翼,看,变成了前掠翼布局,我的上帝,刚才它还是后掠翼布局,这种结构的变形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

“不会是变形金刚吧?哪怕变成一具人形机械人我一点儿也不会奇怪。”

除了疲于奔命。苦苦招架的那几架F16“战隼”和F35“闪电2”,RC135战略侦察机机组技术官和“裁判所”作战指挥中心的人无一例外地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看着主屏幕上通过光学侦察系统转送回来的画面。

从一对机翼展开不可思议的变形后,整架战斗机的灵活性陡然提升了一大截,甚至根不输于飞鸟般的灵活,第一次与人类科技的极致速度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人类航空技术孜孜追求的完全和谐,在这架神奇的战斗机身上展现出来。

这究竟是什么?

5倍音速巡航、光学和电磁波双隐形、刀枪不入的力场防御罩、超乎想像的超音速机动再加上眼前看到的全动翼变形。

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更是联想到了曾经这架战斗机给中国空天港送快递的传闻。还得再算上空天飞行能力。

天!

这是外星战斗机吗?

驾驭着这种战斗机的难道来自于外星球的空骑士?

是,一定是了,地球上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强大的战士?

许多国家特殊部门和机构的代表们目泛奇光,有意无意地看向中国“有关部门”的代表,心中作着各种揣测,中国人什么时候跟外星明搭上了线。竟然能够得到这么一位强大的战士协助支援,想必在外星也是一位十分顶尖的存在。

感受到周围灼人的目光和窃窃私语,葛中将和杨少将等人苦笑着面面相觑。却百口莫辩,这怎么又跟外星人扯上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那位代号为“龙骑士”的飞行员祖上三代都是根红苗正,不仅出身清白,连从医院产房诞生那一天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有档案记录。连去过几次医院,有哪些亲朋好友都清清楚楚。DNA基因检测也没有查到任何异常,怎么可能会是外星人?

那架变形翼战斗机的来历也同样清清楚楚,甚至许多部分都不是林默一个人的智慧,根不是什么闭门造战斗机的产物,哪怕是每一张图纸和每一颗螺丝钉都有据可查,连人带战斗机都是血统纯正的地球产物。

十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难道就不允许冒出几个天才么?

这分明是羡慕嫉妒恨,葛中将等人想通了这一关节,更是下巴往上略微一抬。

哼!外星人?自己猜去吧!

“距离目标还有1公里!攻击开始!”

一句通告打破了“裁判所”作战指挥中心短暂的静寂。

超机动能力陡然提升了一个台阶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以硬生生顶住两记粒子光束连续攻击为代价,保持住同一机动姿态一秒钟。

一枚纯白色的炸弹从腹部内置式武器舱内趁机脱离而出,被甩了出来。

精彩推荐: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节维度震荡弹

特种炸弹脱离的下一秒,“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挟带着雷霆巨响从星门防御罩上空呼啸而过。

地面防御罩外,两头“伽蓝”冲着变形翼战斗机的背影咆哮嘶吼着,凶狠地挥舞着手上的朗基努斯之枪。

很可惜,它们只是注重冲锋和近战能力的地面王者,不具备任何对空攻击的手段,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龙骑士和他的战斗机高速逃逸,其巨大的体形仅仅能维持住覆盖体表的能量防御罩就已是不易,加载远程武器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

事实上在地面战斗中,拥有摧枯拉朽的无敌近战能力就已经足够了,它们若是肯拿朗基努斯之枪作投掷攻击,那也仅仅是只有一击而已。

第三纪元文明使用的能量防御罩技术似乎有一点天然的缺陷,无论是物理攻击性武器还是能量攻击性武器,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在防御罩内部向外发动攻击的案例。

从星门内涌出的入侵部队也并没有将这层坚不可摧的防御罩当作自己火力点防御的战术手段。

凡是参与战斗的作战单位,无一例外都是从防御罩内冲出来后才开始使用自己的攻击武器。

这一现像让现今世界人类们猜测,这层防御罩除了牵涉到两个维度膜世界耦合引发的特殊维度法则外,有很大的可能性还涉及到速度法则,也许速度太快的物体会被这一层防御罩给拦截下来。

也许这正是“伽蓝”无法装备远程攻击武器的关键原因。

与第三纪元的防御罩相比,“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拥有的斥力盾却拥有很大的优势。

SEG核心单元产生的反重力场经过魔法阵异变成的排斥力场拥有天然的单向极性,任何实体物质只能由内向外。甚至会受到排斥力推动加成,但若是想要接近力场作用半径内。必然会受到强大的无形排斥,越是深入。排斥力越会呈现出几何级别的增强。

除了无法完全免疫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的攻击外,战斗机可以肆无忌惮地向斥力盾外任何角度的任何目标倾泄着自己的火力。

那枚仿佛成年人身体般大小的白色炸弹顶部和尾部喷射出细长的蓝色柱状光焰,似乎自带有主动式火箭动力姿态控制系统,正在自动寻找最佳的弹着点。

眨眼之间,这枚白色炸弹恰好坠落在星门防御罩上,在快要接触到那层防御罩地瞬间,弹体表面猛然裂解开来,随着12片绞合在一起的弹片被自动飞散,弹体内部里面绽放出强烈无比地白光。

就像是一颗小太阳紧贴在呈现出蜂巢结构的防御罩表面。亮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天空中高悬的太阳。

半径2公里的空气莫名抖动起来,平空出现的震耳欲聋巨大啸叫声中,无数道淡淡的波纹从弹着点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