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布纹 >

第31部分

布纹-第31部分

小说: 布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什么?”左军明显有了兴趣,追问道。

  “你们的大脑。”

  “大脑?”姚远有些不理解:“你不是刚说我们的脑电波很弱,你们能来去自如,取得信息,难道这样还不够吗?还值得研究什么?”

  “脑电波的微弱,是你们人类自身未能开发出来,并不意味着大脑能力的不足,相反,你们大脑的潜能,极其令人惊叹。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对一些相对稳定,也可以说成是非常表象的东西有把握,例如语言、记忆等等,这些都只是存储于你们头脑中,几乎恒定不变。但我们真正渴望了解的,无疑是更深层次的内容,比方说感觉、情绪、想象力、逻辑推理、思维的跳跃和发散,诸如此类,完全找寻不到规律可循,捉摸无常,甚至可以是瞬息万变,就像现在,我根本无法揣摩你们正在想些什么,不然,我也不用与你们交流了。”

  作为一个地球人,此时无不感到暗自庆幸,若是连脑中的所思所想都被看穿识破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可怕了,或许应该算作人类的灾难。

  左军呵呵一笑,道:“那些可都是我们大脑的核心能力,若是能探究出来,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还可以将这些能力转移到你们自己身上,为己所用吗?”

  左军的这个观点,恐怕是基于人类对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研究,有很多我们不具备且超群绝伦的技能,虽然已经被发现和认知,但若想将其运用到我们身上,或者哪怕是去学会它们,都几乎是痴心妄想。

  “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我认为不会有太大问题。”那声音信心满满:“我已说过,我们同类之间的交流是用电波,同样的道理,知识、信息一类复杂的内容,我们也能进行相互转换。据个例子,我们到地球来已有超过了一千个地球年,但我们的生命却并没有那么长,所以每到一定时间,就有同类来接替,那时候,上一位便会将自己在地球的所有探知和发现,利用电波传输给下一位,如此这般一直延续下去,不会存在任何遗漏。”

  不知是没有理解,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反正一时无人吭声,那声音于是继续道:“这样吧,我来演示一遍,你们就更清楚了。”这话说完,便是一阵沉默,而我们也并不知道所谓的演示是什么,只好静静等着。

  刹那间,大脑又是一阵“嗡嗡”作响,不过这次时间持续颇长,几乎到了头皮发麻的地步。可就在这时,出现了一种极其奇妙的感觉,在我的脑海中,竟不停地浮现出英文单词,源源不断,连刻意去想别的都不行,全然控制不了。

  约摸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渐渐消失了,然而这时,我却不得不接受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我居然,完全掌握了英语!

  千真万确,任意联想到的东西,脑中便即刻能够显现对应的英文,甚至困难的词组和句子,也都如同根深蒂固的中文一样,可以信手拈来。

  四周不断有人惊呼出来,毫无疑问,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个奇迹。实在是没有适合的词语来形容惊异程度,只能说,给我带来的内心震撼,简直超乎想象。

  这时那声音道:“我将你们所拥有的两种不同语言,通过电波的传送,存入每个人的记忆库当中,这样的亲身体会,应该能理解我刚才的话了吧。”

  着实恐怖,难怪他们有能力来到地球,悄无声息的潜伏千年之久,这跟他们智能的高速进化绝对密不可分。这样的方法,不知道要比人类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模式高效和便捷多少倍,若是人类具备这种能力,岂不是所有人都是牛顿,爱因斯坦吗?那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将会以怎样的速度向前跨进,几乎不敢去设想。

  “你们控制波的能力,竟到如此地步,那岂不是能够随心所欲地获取任何人的信息?”欧阳也是愕然问道。

  “针对你们地球人而言,理论上我们是可以办到的,不过地球上干扰太多,例如两极磁场,太阳光等等。所以关键的,还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这个洞穴,就能够起到抗干扰的作用。换句话说,只有当人类进入这座洞穴之中,我们才能获取。”

  “对了,说到洞穴,我倒是有个问题。”左军道:“我们这里,有一幅图,据说描绘的是这座山洞的内部结构。你能看着确认吗?”说罢,便是一阵沙沙作响,听声音,是要将布给掏出来。

  这时,所有手电突然间恢复了作用,洞中瞬间亮堂开来。可我一下子竟有些紧张,以为外星人就在我们面前,但一看才发现,四周依旧是空无一物,除了冰冷的石头,什么都没有。

  左军也是小心翼翼,将两块布放在地上,然后用手电打照在上面。过了一会,那声音道:“没错,因为时常会有这山林中的人类进入洞中,虽说我很想与之交流,但他们通常表现得极为惊恐和慌乱,只是一个劲的逃,所以我便只好根据他们的语言信息,绘制了一副洞中地图,刻在山岩的洞口处,好让他们看懂,这样即使进来,也能够安全,不至于误进歧途。”

  山林中的人类,想必便是尤西人无疑了,看来齐一凡之前对纹路来历的推测,十分正确,后来石岩上的那块石纹,一定是被人凿掉了,接着经过一番曲折,到了中国,最后也辗转至我们手上,看来所有的一切,都能够说得通了。

  “你说的歧途,莫非就是图上这些,标注有危险符号的道路?”左军问道。

  “是的,这山洞,虽然极其平常普通,但其实是经改造过的,我们的星球,虽然也在银河系之内,但要来地球,依然需不少时间,所以为了节省路程,我们于是扭曲了洞中的时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松往返了。”

  “这……”沃尔克闻言,脸色大变:“那我们岂不是没有办法出去了?”

  “不必担心,有一条道路是留给你们人类通行的,我在图上也标示得很清楚了,只要你们严格按着纹路一直走,不进那些带有危险记号的岔路,便能够出去了。”

  所有人都深舒了口气,总算是确知能够得救了。左军道:“既然这样,我认为我们也该走了,路程还很长,趁现在体力尚存,尽早出去为好。”

  “那好,也就不耽误你们了。不过我想表示,我对此次交谈很满意,你们的镇静和沉着,不禁让我记起,曾经也有过一个地球人,如你们一样,与我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个人不仅知识广博,见解独到,而且还能够接受非地球生命的观点,做出合理有趣的遐想,更奇特的是,他竟通晓十几种地球语言,这完全使我相信,你们人类也是个奇迹,非常了不起的生命。”

  “这人,叫什么?”我脑中迅即闪过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于是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那声音清晰吐出那三个字时,我很是一呆,竟果真是他,那个奇人,热衷冒险,阅历丰厚,一生所历经过的稀奇古怪匪夷所思之事,简直无以复加,而且更是与外星人有缘,总而言之,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会来这里,想想也不那么奇怪了。



第四十五章 出口

  我们没再说什么,简短告别之后,便准备上路。这时,齐一凡却突然道了一句:“等一下,我最后还想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答应。”

  “当然可以,是什么?”那声音道。

  齐一凡舔了舔嘴唇,说:“你能让我们看看你的样子吗?”

  那声音沉默了一下,答道:“其实我一直都在你们的可视范围之内,只不过你们的眼睛,无法使我成像,即使手电灯光,对我也是毫无用处,所以很遗憾,我也没有办法。”

  欧阳这时过来一把揽过齐一凡的肩,道:“别傻了,若是能被我们人类看到,那还叫外星人吗?什么时候你能肉眼看到红外线了,再来吧。”

  接下来的,无非是一刻不停的走路,本该不值得再去赘述,但其间仍然发生了一件出乎预料的事,让人不得不提及。

  那是在行程走到将近一半的时候,后面的刀四突然道了句:“咦?姓齐的那小子怎么不见了?”

  这句话可真是吓了众人一跳,队伍连忙停下,仔细一看,齐一凡果然不知去向,只留下一截被割断的绳子在地上拖着。

  “这家伙,莫非是进了那些时空被扭曲的岔路?”姚远忍不住惊道。

  左军捏着断掉的绳头,沉默了片刻,说:“毫无疑问,这是他自己做的选择。”

  “那咱们要不要回去找他?难道就这么不管他了?”我问道。

  左军什么都没说,只是缓缓摇了摇头,显然这并不现实。或许,是与外星生物的对话所引发了某种心灵触动;或许,是缘于好奇欲的无法抑制,总之,齐一凡失踪了,在这迷宫般的石头洞穴中失踪了。虽然明知希望渺茫,但我们还是在原地等待了半个钟头,然而奇迹最终没能发生。

  带着沉重的心情接着走下去,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是看到了洞口,看到了久违的绿色,甚至,看到了一缕缕阳光。

  “不对啊,按我们进洞的时间推算,现在应该是子夜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太阳?”欧阳一阵纳闷。但一时半会,谁也解答不了他的疑问,一切唯有出去了才知道。

  然而当我们顺着洞口走出去后,所有人都禁不住目瞪口呆,映入眼帘的,竟不是高地山林,而貌似是一片热带雨林!

  强烈的阳光自叶丛枝干的间隙中射来,晃得人几乎难以睁眼,左军也是左顾右看一脸不解,以至于干脆摆了摆手,道:“不管了,先下山再说。”

  困顿不堪的一行人只好强撑身体,接着找路下山。最后,当我们千辛万苦下到山脚,看到山脚边一村镇上空飘扬着的一面国旗时,我们终于意识到,刚才我们走的道路,显然也被扭曲了时空,因为此时,我们竟是在半个地球之外的另一片大陆上,南美洲的巴西。

  顾不得当地人惊诧和异样眼神的包围,我们急急寻到一家酒店,饱食畅饮之后,倒下便睡。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我终于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但出口成章的英语却也提醒着我,此番经历同样并不虚假。

  睡了一个晚上,也没人愿意多待,第二天到首都巴西利亚,大家在机场作别。希尔回美国,沃尔克回英国,左军和刀四返回加尔各答,毕竟老五和大猫还需要照顾,而欧阳、姚远和我,自然直飞中国。

  临别之时,除了简单的几句珍重,大多无话。这也难怪,事情虽是结束了,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小,而且布纹谜团的解开,不仅没有让人释然,反倒使心中多了一层困扰,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慌,还是对人类未来的忧虑?说不清楚。

  回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不时地回想起这段经历,而每每想起,便总有与人倾述的冲动,可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我并不是担心没人相信而遭到嘲笑,恰恰相反,我是怕有人会深信不疑,且不惜性命地,再去重蹈覆辙。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