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

第7部分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第7部分

小说: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和韩夫人忙应诺退下。

待两人退下,老王妃才看着桌上的金丝脚镯,慢慢出神。

项老王妃其实和自己的兄长西夏王爷感情并不深厚,她幼年丧母,父亲带着哥哥东征西战,便把她放在了姨母家养着。

这金丝脚镯是有一对的,是她小时候姨母打了给她和她的表姐的,上面的花纹是她们外家的家族徽记。

她自己也有一只,现在便是在孙女姜琪的手里。

第10章 入府

后来姨母病逝,项老王妃便和表姐都住回了王府,接着表姐就嫁给了她大哥成了她的大嫂,也就是现在西夏王的第一任王妃。因为表姐大她许多,从小带着她长大,她们姑嫂感情极为深厚。

但历来西夏王的王妃都是出自京都贵女,表姐是她父亲先斩后奏定下来的,果然两年后表姐就死于意外,临死前,表姐不放心独子项璜,便将金丝脚镯戴在了儿子脚上,求她帮忙看顾。

半年后,先帝果然赐文华公主下嫁她兄长,为西夏王继妃。她觉得表姐的死应该和朝廷有关,因此她十分痛恨文华公主,和她相处极差。怕文华公主下手害项璜,一直到她出嫁项璜八岁,项璜都是她带着的,所以虽说是姑侄,其实情同母子。

但是父亲和文华公主却相处得不错,她对此也很是不满,兄妹之间隔阂更深。

六年前,西夏王先世子项璜战死,但更令人不能接受的事,当时他的世子妃侧妃子女全在边界,破城后全部被杀,她直觉项璜一家的死必定和文华公主有关,一怒之下就去信质问她的兄长,却被兄长斥责荒谬,两兄妹的关系更为僵硬。

她对韩夫人的话至少是有七分相信的,她相信项翊的事情她不敢骗自己,因为这种事还是很容易查出来的。但韩烟霓,她却仍存有疑虑,如果韩夫人为了提高自己女儿的身份,换个女孩儿,还是很容易的,更何况韩烟霓的长相七分随了韩夫人,所以没查清楚之前,她是不想再见韩烟霓的,免得失望。

第二日一大清早,项老王妃就进了宫见项皇后,没过几日又去了西宁寺礼佛,回来后就宣布了一件让人不可置信的事情,她要接韩烟霓到安王府中来住,由她教养。

即使姜璃知道韩烟霓的身份,也还是大吃一惊,因为上一世项老王妃并没有这么快接韩烟霓入府,这事还是在半年后,什么地方出现了误差?她根本什么也没有做过。

府中其他人自也是诧异不已。

赵氏则是深深的拧紧了眉,原本她对女儿的话不算太在意,但老王妃的这一出却让她提升了警惕。

当然赵氏的警惕更多是在儿子身上,她家儿子还未订婚,不知道多少世家闺秀在盯着,可不能让项老王妃为了笼住孙子,随便接个人过来糟蹋了去。想了想她也写了封信给弟弟,让人一并送去了四川。

老王妃宣布后的第三日,韩烟霓便搬到了安王府。老王妃早命人在慧安堂安排好了住处,又派自己的管事嬷嬷亲自安顿了她带来的行礼,又领了她见过府中众人。

老王妃欣慰的拉着韩烟霓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笑容慈爱又怜惜。她对韩烟霓道:“以后就住在这里,把这里当成家,有什么需要就直接说,受了委屈也直接来找我,千万别忍着,知道吗?”

大夫人项氏笑着附和道:“母妃,这可是您亲自接回来要教养的,谁敢给她委屈受啊。”说完顿了下,像是想起什么,又似无意的瞥了一眼姜璃,就笑着对韩烟霓道,“不过其他人也就罢了,我们瑾惠郡主身份高贵,烟霓你可别冲撞了她,在这府里,谁也是不敢惹她的。”

赵氏皱眉。姜璃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大夫人几人,笑着道:“大伯母这是在说二姐姐吗?”说完点点头,煞有介事道,“平日祖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凡是都要敬着让着二姐姐的,但凡她要什么我不让着,就得抄经书跪回廊的。不过,”她收了笑容,一脸正色且端着傲气道,“这原也是应当的,祖母放心,凡是我都会按规矩,按我大齐礼法行事,必不会让人耻笑了我安王府没规矩的。”

这话自然是没有错的,可却成功让老王妃黑了脸,这死丫头什么意思?这是在说我胡乱接了烟霓回来教养是没规矩吗?

其实老王妃真心是误会了姜璃,姜璃只是知道韩烟霓还有老王妃大夫人她们的性格,她可是很清楚韩烟霓顺杆子爬和做戏的功夫有多厉害,便不想跟她有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隔绝毒物侵害的最好方法可不是过招,而是源头切断吧?反正她没心思跟她们虚与委蛇。

韩烟霓听了姜璃的话,看她鼻孔朝天的样子就有些无措,她有些怯生生的往老王妃身边依了依,她这个样子成功的引起了老王妃的心疼,这可是她亲侄子的女儿,若不是文华公主,那也是西夏王府堂堂的郡主,如何至于被姜璃这般瞧不上。

老王妃安抚的拍了拍韩烟霓的手,可是姜璃的话她又挑不出明显的错处,只好憋了气冷冷对赵氏道:“以后烟霓就会长住在府里了,她的份例就都随着宜兰吧,若是有人挑理讲什么礼法,便从我的私账里出。”

赵氏笑了笑道:“何至于要从母妃的私账里出,王爷知道了也是不依的,韩小姐入了母妃的眼睛也是她的缘法。”说着又温和的问韩烟霓,“既是依宜兰的例,是要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四个教养嬷嬷,两个管事嬷嬷,八个洒扫和厨房婆子的,不知道韩小姐身边现在有几个人,我好安排其余的?”

韩烟霓虽说原也是西夏王府先世子的女儿,但从小便是跟随母亲余侧妃生活在边城,身边也只有一个乳嬷嬷,两个贴身丫鬟,几个小丫鬟婆子服侍的,现在更是只有两个丫鬟跟着,听了安王妃的话,就有些胆怯,她无措的看了看老王妃,握在老王妃手里的小手都抖了抖。

老王妃心里又是一堵,可是说出去的话她也不能收回来,就道:“大丫鬟那边,就从我这里拨两个过去吧,管事嬷嬷就让夏嬷嬷过去,教养嬷嬷就从明惠那里匀两个过去,你安排下小丫鬟和洒扫婆子即可。”

赵氏笑着应了,又道:“其他自然都是好的,只是教养嬷嬷匀了明惠的,岂不是让外人揣测明惠在安王府的地位,回头王爷也必然要恼怒的。既如此,不若就先从瑾惠那边拨两个,明惠和宜兰那边一边拨一个吧。回头我再选了好的给明惠和宜兰补上。”

赵氏心里很高兴,依了宜兰的例,就是县主的例,那不是一般的逾矩。可是这却更方便她管制,这么多人跟着,想整点幺蛾子出来也不容易。

老王妃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但明惠是她的眼珠子,让外人以为明惠在安王府不受宠,这却是万万不行的。这还可能影响到明惠的议亲,便只好点头应了。

说到明惠的亲事,现在又是老王妃的心事了,原本她是有意要把明惠嫁回西夏王府,所以才一直拖到她十五岁都还没有定亲,她去年底就已经派人跟她兄长西夏王送话,可是到现在也没有收到明确的回复。

她原本还有些不高兴,现在却觉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是文华公主和她的儿子害死了璜儿,她如何能把明惠嫁过去?只是这样她势必要在项皇后那一支挑或者在京都找一个合适的给明惠了。

老王妃有了心事便有些怏怏的,叫了夏嬷嬷上来嘱咐了几句,命她好生安顿了韩烟霓,别委屈了她,便命众人退下了,只留了大夫人项氏问话,问她对明惠亲事的想法。

项大夫人只有一个独女守着,她从来都不舍得女儿远嫁回西夏,但原来那不单止是老王妃的意思,也同样是项皇后的意思,即使她心里再不愿意也不敢说出来,如今见老王妃改变主意,自然是大喜。

听老王妃问她心目中可有什么人选,便道:“京都中家世、性情、品学都能配得上琪儿的并不多,有的也大都已经定了亲事,我看现在剩下的也只有宁国公周家的嫡长孙周衍,平国公石家的嫡孙石临谦,还有顺国公家的嫡孙赵青淮了,但赵家是弟妹的娘家,说不定就是留给瑾惠的,也就算了,而且我看那赵青淮有些傻傻的,我觉得也是配不上我们家琪儿的。平国公家的石临谦不错是不错,可是不是嫡长孙,将来不能袭爵,所以我看最合适的还是宁国公家的周衍,母妃认为呢?”

大齐王朝开国赐封的世袭罔替三公五侯的三公,项大夫人倒是说全了。听她张口即来,想必也是思虑的不是一日两日了。

第11章 入京觐见

项老王妃点点头,只是有些迟疑道:“那周衍自是好的,只是之前容妘似乎有意将宜兰许配给周家,这一家子姐妹,闹出这种事总是不好看。”容妘是容侧妃的闺名。姐妹争夫,小门小户眼皮子浅也就罢了,堂堂王府如何能传出这种名声?

项大夫人笑道:“母妃,这个我自然知道,我也是上次听保宁侯家的二夫人说周家大夫人对宜兰并无意,才会跟母妃提的。”

项老王妃脸色一黑,道:“这是什么说法,我们宜兰怎么了,让周家大夫人对她不满意?还闹到众人皆知了。”项老王妃护短,虽然她不像偏宠明惠郡主姜琪一样宠爱宜兰县主,但宜兰也是她的孙女,况且在她面前向来乖巧听话,晨昏定省从来都是准时,不像瑾惠整天跟炸毛的猫一样在她面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所以她还是疼爱宜兰的。况且这还涉及了安王府的脸面问题。

项大夫人忙笑道:“母妃,您可千万别误会,周家大夫人并未对外面说过什么,我也是从郭家三夫人和宜雅的谈话口气中猜出来的,而且周家大夫人并没有不喜欢宜兰,更不敢对安王府有什么不满。不过您知道,这周衍是周家嫡长孙,将来是要承袭宁国公府爵位的,只是宜兰虽好,却太过温顺了些,并不适合做宗妇。”宜雅县主是宜兰县主的胞姐,安王爷的长女,嫁给了保宁侯郭家三房的嫡长子。

项老王妃听言,脸色这才缓了些,不过到底还是有些不悦。

项大夫人看了看老王妃的脸色,赔笑道:“也不怪人家周家挑,实在是周衍那孩子出色,听说十三公主玉阳都对他有意,不过周家肯定不会让周衍尚主,倒也不用担心这个。”

项老王妃点头,道:“那孩子的确是不错的,若他们家真的对宜兰无意,你便找你弟妹去试探试探吧,只是也要跟容妘好好说说,让她好好劝慰劝慰宜兰,不要伤了那孩子的心。”周家三夫人是赵氏的姨表妹,关系也是极近的。

项大夫人忙道:“那是自然的,总也不能让她们姐妹因此生了嫌隙。”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大夫人见老王妃有些乏了,便告了退,欢天喜地的回去了,打算想好措辞,第二天就去找赵氏说。

其实大夫人和赵氏向来不和,但这次她却毫不犹豫去找赵氏,也是存了私心,瑾惠郡主姜璃也十四了,也没听说赵氏有对谁家有意向,自己先去找她定了周衍,这样赵氏也不好再截她的胡。

就在安王府各有心思的忙着的时候,宫中却传来了一个和安王府也很有关系的消息,西夏王府的二公子入京朝拜陛下了,这位二公子是西夏王世子的长子,其实也是预定的西夏王世孙,只是西夏王世子还没继位,还未向朝廷请封而已。

西夏王府的大公子是先世子项璜的长子,也是在六年前西域攻打边城时和先世子一起战亡。

二公子正式觐见后前殿会举办官宴,朝廷官员接待二公子。因着二公子是文华公主的亲孙子,陛下道不是外人,晚上又会在御花园办家宴,据说第二日还要邀请与西夏王族有亲的京都勋贵之家,再办个宫宴。陛下已经吩咐礼部和皇后分别负责官宴和宫宴。

姜璃听到西夏王府的事情自然格外关注,前世她死后才知道韩家和项家的复杂关系,所以对西夏王府所知非常有限,只是后来在玉蝉里好像听到项烟霓说韩忱和她三哥一起杀掉了她三叔西夏王,那应该就是现在的西夏王世子,也就是这位二公子的爹了。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她还是很有兴趣见一见这位上一世应该也得不了什么好的项二公子的。

姜璃在项二公子刚到京都住进驿站,就想溜进宫去看了,便跑去找她母亲安王妃赵氏,说好久也没有见到皇姨母,想去宫里看她。

赵氏自然了解自己女儿的性格,向来是坐不住又喜欢新奇热闹的,听说西夏王孙要过来,自然好奇想去玩。

她想跟女儿说说西夏王府,不过看女儿兴冲冲的样子又觉得没必要,何必扫了她的兴?最近她看女儿也不知为何很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很长时间也没看见她这样单纯快乐小脸放光的样子了,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嘱咐了她几句,就允了她入宫。

赵氏自然知道西夏王这位小王孙过来可能是要来定媳妇的,可是她知道皇帝必不会让手握重兵的安王把唯一的嫡女嫁去西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