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

第156部分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第156部分

小说: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

安王妃并没有当日就去找明惠,而是把明惠送回了院子看管着,每日下人过来回一遍那边的情况,等看管的婆子回报说明惠的情绪看起来已经恢复正常,安王妃才在三日后去见了明惠。

明惠看到来访的安王妃,眼神里满满都是仇恨和戒备。

安王妃也不解释什么,只自顾坐了下来,看着站在那跟个斗鸡似的明惠就一哂,问道:“你知不知道陛下封了项翊可传的五代安西侯的爵位?”

明惠听得心里一堵,这是故意来气她来奚落她的吗?这么大的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看明惠眼中都快爆出来的愤恨,安王妃一笑,继续道:“看样子你是知道了,那你又知不知道陛下给项翊和成郡王府的宜珍县君赐了婚?”

“婶娘跟我说这些做什么?故意来气我来刺激我看我笑话的吗?”明惠终于忍不住尖声叫道。

安王妃脸上一丝讽笑滑过,冷哼道:“看你笑话?你有什么值得我看笑话的?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就你这个样子,还需要我来刺激你气你?你自己已经把你的生活作得不剩下什么了。”

“只不过你叔父还顾念着你父亲,想拉扯你一把,让你过回正常的生活而已,否则我是过来听你没大没小的尖叫的吗?我只是要告诉你,你的诚哥儿是项翊的嫡长子,可是你若是揽住诚哥儿,待宜珍县君生下儿子,那爵位可就跟你的诚哥儿毫无关系了。”

明惠脸色一变,她自幼就被封为郡主,对爵位一事总觉得理所当然,很容易的事,却常常忽略寻常勋贵人家为了一个爵位可以争崩头。

“你想想吧,诚哥儿跟着你,他能得到什么吧,他将来最多只能得到你的嫁妆,做个富家翁,但是恐怕连说个正常勋贵家族的媳妇都是绝无可能的。届时,也不知诚哥儿会不会怨恨他的母亲今日替他做的选择。”

“至于再嫁,虽然你叔父说让你再嫁,其实我告诉你,我们安王府的庄子也有不少,随便找个庄子让你住上一辈子,对我来说,才是最简单不过。我也知道你想什么,大不了自己搬出去住?可是你现在这样疯疯癫癫的状况,就是王爷也不放心就这样让你自己搬出去的。”

扔下了几句话,安王妃看了看明惠身后的管事嬷嬷连嬷嬷就离开了。那老奴是个聪明的,想必后面她不必费神,那连嬷嬷就会劝动明惠了。

安王妃走后,明惠瘫在了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若是以往,有祖母项老王妃和母亲项大夫人护着,她根本不会在乎这个婶娘说什么。

可是这些日子她被关在屋子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她先是愤怒怨恨撒泼,可是没有力气叫不动了,消停下来在连嬷嬷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慢慢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她,再也不是未嫁时祖母还活着时的那个明惠郡主了,大概就是安王妃弄死了自己,外面也不会有人知道的。

叔父安王爷吗?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了,叔父根本是靠不住的,她婶娘安王妃要磋磨她,她根本连见都见不到自己的叔父。

连嬷嬷叹了口气,扶了她到榻上躺着,抹了泪细细的劝道:“郡主,虽然王妃娘娘用心不良,但她说的却是有道理的。况且,这也是王爷安排的,王爷虽然威严了些,但出发点总是为郡主您好的。”先说安王妃用心不良,明惠才肯继续听下去。

“郡主,您是天生的天潢贵胄,不知道这爵位的重要性,若是小公子不能回项家,失去了爵位,可是影响子孙后代的事。”明惠怎么会不知道爵位的重要性,不过是这段时间心绪繁杂,心思又不放在儿子身上,暂时没想到而已。

“郡主,老奴知道您不舍得把小公子给那狼心狗肺的,怕他亏待了小公子。老奴觉得王爷的提议就很好,您知道西夏老王爷还是很在乎小公子的,您把他送到西夏王府给老王爷养着,那成郡王府害不到小公子不说,而且谁也不能否认小公子嫡长子的身份。”

连嬷嬷絮絮叨叨的劝说着,慢慢这些话却也入了明惠的心。

也许明惠并不太在乎儿子到底能不能得到那个爵位,但她不希望项翊和宜珍生的儿子得到那爵位!她不想让项翊和他那即将迎娶的宜珍县君好过,把儿子送到西夏王府以项翊的嫡长子杵在那,让那宜珍县君戳心戳肺,想想都能让她心里升出快意。

连嬷嬷见明惠的脸色,便知这事十有八九她是同意了,便又给她出了主意让她求着安王爷如何保这孩子在西夏王府的安全云云。

虽然明惠恨死了瑾惠,连嬷嬷却知道瑾惠不是个心坏的,还是小心翼翼的让明惠求了安王爷让瑾惠护着诚哥儿些。西夏老王爷毕竟年纪大了,若有了瑾惠这个未来的西夏王妃护着,诚哥儿的未来才能真正的得到保障。

待两人把这事商议得七七八八,连嬷嬷又劝明惠道:“郡主,老奴知道您受了那狼心狗肺的骗,对嫁人一事不悦。其实要老奴说,郡主您还年轻,正该好好再挑选一番,寻个好人嫁了才是正经。”

“郡主,您自小就和三郡主不和,为着这事王妃娘娘对您的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王爷对郡主您是好的,可是内宅总是王妃娘娘做主的,王妃娘娘若想害了您,想瞒过王爷不能太容易啊!我看这次王爷提出替您挑选姑爷,您就好好跟王爷说,挑个不错的才是正经,老奴就怕您惹了王爷的烦,若将来王爷将这事全交给王妃娘娘,王妃娘娘给您挑个表面鲜光内里黄连的,到时受苦的可是郡主您啊!”

“再说了,您还在孝中,就算是选好了人定了亲事,也得要一年后才成亲。到时候若是有什么不好,再寻个由头毁了亲事也不是不成。反而您定了亲后,客居在安王府,没什么事王妃娘娘必也不会再苛刻您,岂不是更好?”

连嬷嬷一番似乎全站在明惠角度的劝说,终是让明惠动摇了心思,只把安王府当成了住多几日就会被安王妃给卖了的火坑,让她赶紧哄着安王爷寻个好去处才好自己当家做主。

不过几日,安王安王妃那边就收到了连嬷嬷递过来的明惠同意将孩子送走以及愿意再嫁的意愿。

其实安王爷在明惠表达了意愿之前,就已经着手这事了,送去西夏王府的信早就送出,而明惠再嫁的人选,安王爷也让下面的人好好筛选了一番,送了几个门第人品相貌年龄等都还算合适的过来。

安王爷再挑选了一番,最后递到安王妃手上的有三个人选。

安王妃仔细看了一番送过来的三个人选的资料,不得不说,安王爷对这侄女也真算是费心的了。送过来的三个人选虽说看起来家世算不得怎么好,但内里却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人家。

明惠虽然是个郡主,但已经和离一次,名声脾气也都差得可以,这几乎是京都稍有底蕴的勋贵世家都知道的事,兼且她现在父母双亡,她再嫁想嫁到勋贵世家的嫡系子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无,甚至稍微讲究一点的文官小世家都不会乐意。所以安王爷也很清楚,给她挑的或是家世一般或根本就是寒门子弟入伍打战爬上来的,家里人口简单的中层武官将领家庭。

这些武官将领还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性格都很强势,或者说都是粗暴简单的,但却也不是蛮横不讲理,他们能从底层爬上来,除了一身不错的本事之外,性格自有其独特精明之处。

安王妃看了资料之后,便又细细问了安王爷这三人的长相以及资料上没有的性格行事,听了心里便大致有了个谱。

她道:“王爷,明惠再嫁毕竟是二嫁,我看这三家都是不错的人选,明惠嫁谁应该都是好的。我看不若安排一下,让明惠都见见,让她自己再选一选才好,毕竟这也需得是两厢情愿才好。”

第180章 何需撩拨

安王爷选的这三个人,两个在京郊的淮山大营里分别任从五品的镇抚和从五品的经历,一个则是在五军都督府留守司任从三品的指挥同知。这三人都是安王爷提拔上来的,都和安王府有些渊源。

在淮山大营任从五品镇抚的姓蒋,名大为。今年三十,出生寒门,家里人口简单,只得一老母,一妹妹已经出嫁。

蒋大为自十几岁便跟着安王爷征战,从小兵起慢慢立战功提拔上来的,后来受了伤,安王便将他调回了京都。他至今未娶,却是因为幼时曾定过一门亲,那未婚妻有一次误信他战死,就被家人逼着嫁人了,不过嫁了人也没过上好日子,不久就被夫家给害死了。他很喜欢这个未婚妻,就一直拖着没再成亲,为这事,他母亲都快哭瞎了眼。

他母亲就盼着他能娶个媳妇好传宗接代,明惠虽是和离之身,但明惠贵为郡主,嫁妆丰厚,又曾生养过一个儿子,对蒋家老母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蒋大为虽然没听说过明惠郡主具体的丰功伟绩,但明惠郡主和项翊和离这事他还是知道的,还知道那原因是项翊为了个狐媚子打死了明惠的娘,所以对这姑娘也是满心的同情。虽然听说了明惠脾气不太好,但他觉得,出身这么显赫,脾气坏一点也是正常。

安王爷选这人,也是因他跟着自己年久,知道他的品性不错,且意志坚定,要不然也不能抗住他母亲这么些年的催嫁。他觉得明惠就是需要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给管着。

另一个在淮山大营任从五品经历的姓沈,名山。沈经历今年二十八,是安王府旧藩地陕西人,父母伤亡,是个狠人,据说在战场上杀红眼的时候能生生把人给撕了。

沈山以前也定过两次亲,然后第一个姑娘定亲后出意外死了,第二个定亲的姑娘病死了,大家都说他命硬,克父克母克妻克全家,因此虽然他天生力气大,功夫不错,又得安王青眼,仕途发展顺利,可疼女儿的没人敢把女儿嫁给他。

第三个那个在五军都督府留守司任从三品指挥同知姓郑,名永茂。郑永茂今年三十有三,他比前面两个家世都要强,出身陕西一个世袭武官家庭,父兄都在陕西卫所任职。郑同知之前娶过妻,留了两个女儿,生第二个的时候难产死了,他现在身边还有一个柳姓的妾侍,生了一个儿子,养在了陕西老夫人身边。

安王妃问了,这三个人后面两个都生得不错,第一个则是长相普通。其实要安王妃说,那第一个应该算是门好亲事,家里人口简单,蒋镇抚又有情有义,虽然家里有个寡母,但这个寡母盼孙子盼了多年,只要明惠生了孙子,还不得把她供起来,况且明惠的身份也不是她能拿捏的了的。

第二个虽然也不错,但这克妻一说虽然不知道可不可信,但总让人膈应。

第三个嘛,看起来家里不算复杂,在京里也只有那柳姓妾侍服侍,但老婆死了不续弦,弄个妾侍在家一人独大,还生个儿子养在老夫人身边,怎么看怎么让人不舒服。

不过安王妃看完这几人的资料,却觉着,这要是让明惠选,她还说不定真选那郑同知。从三品的京官,可不是小官职了。

安王妃问安王爷,道:“这郑同知如何不续弦,反弄个妾侍在京应酬往来?”

安王爷道:“这个妾侍不过是个服侍日常起居的,算不得什么。郑同知并非不想续娶,奈何他和祖宅那边就续娶的人选一直有不同意见。郑同知想在京中发展,想娶个京中勋贵世家的小姐,他陕西那边的家族却是想在陕西给他娶个门当户对的当地世官家的小姐,所以就耽误下来了。说起来,郑同知的父兄原都是大哥的下官,很有些交情,把明惠交给他们家,我也能放心些。”

安王妃立时便明白了,难怪安王会挑中这一位,陕西是安王府旧时的藩地,安王府在那边威望甚重,明惠是安王府郡主,又和这郑家父兄都颇有渊源,这位郑同知祖宅那边想让他娶陕西世官之女,却不会反对他续娶明惠。

而郑同知想娶京中贵女,保证京中的仕途,以他的身份,还有那妾侍所出的长子,又是续娶,想在京中娶到家世品性俱佳的贵女基本也是不可能的,光从联姻上来说,明惠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安王妃弄清楚了,就让人把资料送给了明惠,又让自己的大丫鬟香枝把这几家的情况也跟明惠都说了一遍,道是明惠若想见哪个,就给她安排。

果不出所料,明惠看完这三人的资料,压根就没考虑前面那两个,只说见见这第三个。

其实明惠就是对这第三个也不是很满意,还是香枝道这郑同知生得颇为英俊不凡,又在连嬷嬷好一通劝说下,才肯见上一见,但心里也是不大满意就是了。

安王妃听到回报也不过是一哂,自去让人安排不说。

这边明惠在选着未来夫婿,另一边厢姜璃在京里住了不到一个月,项墨是西夏王世子,西夏王又是越来越不愿意管事的趋向,自不能在京中长住,所以还未到项翊和宜珍县君的婚期,便要先回西夏了。

安王妃十分不舍却也知道女儿出嫁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