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盛世文豪 >

第104部分

盛世文豪-第104部分

小说: 盛世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士兵们退伍后着想。比起座山吃空的遣散银子,这些技能将陪伴他们一辈子。

余柏林此等做法既没有触犯将领们的利益,又得到了士兵们的支持和爱戴,提高了士气。让将领们很支持。

之前他们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战况繁忙,二是这需要调动很多人力物力,并且肯定需要文官牵头。若是武官这么做,且不说找不到这么多教书的人,就算找到了,也不敢擅自减少军队的操练,改为授课。

倒是有文官想要这么做,被将领们抵了回去。

一看就居心不良乱指挥好吧?士兵们都读书去了,不练就一身好功夫,怎么打仗?

至于余柏林为什么没被抵触……一是因为封蔚牵头,封蔚是大将军;二是因为余柏林武力值强的不像文官,让他们内心认同;三是余柏林一系列行为都是强军之举,且除了文化课之外,其余操练相关的改革都是提升战斗力之举。

再来,士兵们这么闲,多有点事做也好。

操练也不能整日做,需要劳逸结合啊。

至于之后劳逸结合的“劳”和“逸”在士兵们与将领们心中是反着的,这就是小问题而已。

有了以上措施,余柏林在其中插入忠君爱国思想,强调军队的纪律性,好像就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内容了。

既然要识字,肯定要有课本。边疆士兵不学忠君爱国还能学什么?谁也不能说不对。

若是这一条单独拿出来,明摆着就是皇帝陛下对手下士兵加强思想控制,让他们知道先有君王,再有将领。

但糅合在一起,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若不是余柏林之前就给封庭递过折子,详细的阐述了军队改革的事,封庭单看这次内容,在余柏林没解释的前提下,也不会猜到余柏林的用意。

至少,封蔚目前就没猜到余柏林的用意。

这倒不是他不知道余柏林给封庭曾经呈上来的奏折的事,而是他当局者迷,只觉得余柏林说的好有道理,直接照做了,至于这深层次的事。

哦,没想。

封蔚在余柏林面前,总是容易脑子慢半拍。然而这样他还能和余柏林配合默契,大概也是……心有灵犀?

当然,余柏林后来在发觉封蔚真的什么都没想,想的和那些单纯的将领们一样时,很是操心的将事情掰碎了给他讲了一遍。

封·傻白甜·有余柏林就懒得动脑子·蔚瞪圆眼睛使劲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

长青果然厉害!

余柏林心累……

算了,虽然封蔚什么都没想,但是把事情处理的头头是道,很快就开展起来,不但得到了将领们的支持,也没有让士兵们有任何不满情绪。

这就够了……想那么多干嘛?想太多是幕僚(余柏林)干的事,封蔚就是当主公的命。

大宝听得一脸向往。虽然每隔几日,他就能和余柏林在书信中聊天,但是隔着书信,他只能隐隐窥见余柏林在边疆所做之事的九牛一毛。

无论是处理当地官僚望族,还是整顿屯田,亦或是制造军械,以及忽悠鞑靼投靠贵族,和现在堂而皇之的将手伸进军队建设中——虽然为了抑制武将权力,每朝每代都会派遣文官去当督军,但文官要真的插手进军务,都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

他们有上奏告状的权力,有战时重大决定的参与权,也掌管着后勤,对于战争而言,其影响力也十分大。但是在军务上,他们是不能插手的。

余柏林现在不仅插手,还让将领全部投赞成票,可见其已经完全打入了边疆武将内部,没有被他们怀疑排斥。

大宝通过书信,只能看到余柏林做的每一件事的结果,其经过,都要自己思考,模拟出余柏林当时遭遇的情况。

但他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出。

这些处事手段,只靠着纸上文字,是很难学会的。

大宝心里再次涌起了一股热意。

好想去。

好想去林身边,看看林和王叔是怎么做的。

那一定比待在东宫,只听着老师们口中的讲解,要有意思的多。

大宝小心翼翼的用渴望的眼神偷瞟封庭。

封庭还是当做没看见。

大宝咬了咬牙,站起来,对着封庭跪下道:“儿子……儿子想出宫。”

封庭隐藏住嘴边欣慰的笑意,道:“哦?”

只要说出来了,大宝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难以说出口。无论父皇同意不同意,他首先得说出自己请求,才有实现的可能:“儿子想去边疆,去林和王叔那里。”

大宝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垂在身体两侧,很是紧张:“儿子想去看看边疆是什么样,看看屯田,看看军队的训练,看看……鞑子和边疆百姓。”

封庭沉声道:“你年纪还小。就算要出京办事,也该成婚之后才是。”

大宝忙道:“儿子已经不小了!而且,而且儿子不是想要主领什么差事,就想去看看。只凭着想想,儿子想不出边疆的苦寒,百姓的苦难,鞑靼的凶残,将士拼死守卫边疆的悲壮。”

封庭“噗嗤”笑道:“起来吧。”

“父皇?”大宝疑惑道。

封庭起身,将大宝拉起来道:“真不愧是我的儿子。”

大宝害羞道:“父皇是同意了?”

“当年,我和皇祖父说了同样的话,皇祖父没同意。”封庭道,“皇祖父说,虽然很想同意,但是他担心我在边疆照顾不好自己。边疆即使有那么多他信任的臣子,但是一想到刀剑无眼,他又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信任了。”

“当时父皇对我说,待他登基,就让我去,皇祖父太宠我了,这对我不好。可惜我最终未能成行。”

封庭温和道:“我当年没能实现的愿望,就让你帮我实现了。边疆有澈之,有长青在,我信任他们,你会安然无事的。我不会给你安排差事,你好好听澈之……呃,还是听长青的话,多看,多学,多做。比在东宫给你安排再多的大儒闭门造车,都更能让你成长。”

“谢父皇。”大宝忙激动道。

“好了,去收拾行囊,我去跟你母后说。”封庭突然露出难色,“琪芳……会同意吧?”

大宝无语的看向他父皇,能不能有底气点?

封庭叹气道:“要不偷跑?”

大宝:“……”父皇好不靠谱,他想念林……

……最终,封庭还是硬着头皮去向成皇后游说。

余柏林并不知道宫里发生的事,也不知道将来会迎来一个特殊的小客人。他现在正在和封蔚一起下田劳作。

为了以身作则,堵住那些不想劳作的士兵的嘴,余柏林和封蔚都各分了一亩田种东西。

玉米也罢,红薯也罢,大麦也罢,黍米也罢,到时候他们所种的东西,都是要拿出来评比的。要是种的不好,可是会被惩罚嘲笑的。

余柏林和封蔚作为最大的文武官员,本来只是自己以身作则就算了。没想到有些将领或许闲得无聊,也想来试试。

于是余柏林和封蔚周围挨着的都是大官们的田。

先只是有武将,毕竟武将力气大,后来曾毓不知怎么的也要了一块,带着草帽兴致勃勃的去劳作。于是文官们也加了进来。

这并非是强制性的,但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原先很鄙视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的官员们,也不得不跟着下地。

总不能不合群。

曾毓即使种田,也种得一身洒脱名士之风。他笑道:“自古以来,莳花弄草就是文人雅士。这种田,也是莳花弄草的一种了,还能种出好吃的,不错,不错。”

“可这一亩田,也确实辛苦了些。”余柏林擦着汗珠道,“养尊处优这么久,都不习惯农活了。”

曾毓笑道:“长青曾做过农活?”

余柏林笑道:“自然是做过的。”不过是在前世。

封蔚略带得意道:“辛苦吗?这么简单。”

他可是不但打猎厉害,种地也有一手,经常帮着哥和嫂子犁地呢。

毕竟那时候的他们,穷的买不起牛。

虽然后院的地方没这块地大,但农具也没这里多啊。这里还有耕牛。

张珊骑在牛上过来凑热闹道:“这骑牛蛮有意思,带着草帽窝在牛背上,还颇有些贤人隐士之风呢。”

“或许老师会喜欢。”余柏林有些想念对他无微不至的张岳了。

张珊显然没有那么想念他爹,听起余柏林说到他爹,就忙离开了。

余柏林压了压草帽,无奈道:“隔这么远,子珍还是提起老师就一脸别扭,何必呢?”

“长青,这你就不知道了。”曾毓毫不犹豫的将妹婿丑事往外抖,“子珍从小就不爱读书,但张中堂的儿子,天赋在那,只要咬牙读,总还是比别人强几分。所以中堂一直就逼着子珍读书,结果子珍考中举人,趁着中堂松懈,居然卷包袱逃家了。”

余柏林大笑:“我只知道子珍不顾老师意愿,投笔从戎,还不知道是逃家出走。”

张瑚气急败坏道:“钟灵!”

曾毓笑道:“好了,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几人大笑。你都说完了,现在说“不说了”有意思么?

张瑚显然拿他大舅哥很没辙,被笑了也就笑了,只赶着牛讪讪走了。

“这天气明明不算晒,但在这里呆一天,还是觉得热得很。”曾毓抬头看看明晃晃的太阳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余柏林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封蔚看看曾毓,又看看余柏林,道:“你们两倒是玩起联诗来了。文人连种个田都这么多事。”

余柏林笑道:“总要找点乐子。”

封蔚默默不高兴。

他不是不高兴余柏林联诗,而是明明他在,余柏林只顾着和曾毓玩联诗,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接不下去。

好像自己被排斥在外了,不高兴。

余柏林见封蔚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便换了个话题,谈起种植之事。封蔚总算能高高兴兴的插上话了。

曾毓心中微笑摇头。这皇家的兄弟也是兄弟,也有感情好的。看着余柏林和封蔚这样子,虽然封蔚可能出生早一些,但余柏林才像个哥哥啊。

不知是不是种久了就习惯了。待种子发芽的时候,连之前对种田行为很是不满,只是为了迎合上官的官员们,也心中不免激动。

他们心中成就感不亚于写出了一首好诗。

一些官员甚至带去了纸笔,把出苗的景象画了出来,还题了诗。

这一次种田,倒是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国画和诗词佳作。曾毓还即兴写了一篇《出苗赋》,作为古文史上第一篇对农作描写的赋,成为文学史上一座里程碑似的佳作。

曾毓之后,文人们也将创作视线投放到最简单的劳动人民生活,创作了不少有文有笔的佳作。而这篇文之后,晖朝文人的文章写底层人民不再着眼于底层人民的劳苦,而是歌颂劳动的伟大,成为一种新潮流。

余柏林见此潮流,不知心中何种滋味。反正……肯定是高兴的一种。

……余柏林种的是土豆,他尝试了棉花和土豆间种,提早种下了土豆,用上了地膜,目前长势还不错。

其余官员为了保证能有收获,别在最后大收获的时候丢脸,都是老老实实的种植的一种作物,没有像余柏林那样还试验新花样。

只有封蔚不服输,他向农人请教之后,在种下土豆一月后,又种上了玉米,要玉米和土豆套种。

余柏林能做到,他也能做到。

不过自从套种后,封蔚就整日神经兮兮的,总担心他种的苗苗会死掉,每日都要数苗苗,要是蔫了一片叶子,都要沮丧好久。

余柏林觉得,这家伙快出强迫症了,忙在床上把人安抚了,才让封蔚转移注意力。

对了,封蔚现在已经吃上肉。

这么久了,余柏林再恶趣味,也不能吊着封蔚太久。

在封蔚第一次在草原扫荡后回来,两人趁着酒意,就做了。

因为事先有充足的准备,羊肠套和羊脂润滑又很给力,两人的第一次虽然算不上多和谐,但也不惨烈。

之后两人摸索了月余,才研究出了让两人都很舒服的姿态和方式。

为此,封蔚烧掉了他所有的龙阳春宫图泄愤。

垃圾图册!根本没有用!按照上面画的根本就不成!

害得他被余柏林嘲笑!他还事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太丢脸了!

谁画的!等他回京定要揍这人!

然而,无论是龙阳还是普通的春宫图的画师,显然都不会落名字的。而且这龙阳春宫图还是古董,说不定画师早就成为黄土了。

于是,封蔚居然把前朝古物给烧了,这留到后世就是国宝啊!实在是太罪恶了!需要谴责!

在尝到甜头之后,处男封蔚就一发不可收拾,每日都要磨上一磨。

时间一久,余柏林就不乐意了。

到最后这里的总管都给两人炖补品补肾了,这也太丢脸了!简直是荒淫无道!

于是余柏林将频率定为一周一次。

然而……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只要封蔚软声软气求上一求,余柏林就半推半就的从了。

大概……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吧。即使是自律如余柏林,也不能免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