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十年与二十天 >

第39部分

十年与二十天-第39部分

小说: 十年与二十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希望,当驱逐舰狭窄的侧影已经直接向潜艇逼近时,仍然有对付它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用普通鱼雷攻击成功的希望不大,因为驱逐舰的舷侧面小,不易命中。将来能克服这种缺点的最好武器是音响鱼雷。这种鱼雷能跟踪敌舰螺旋桨的噪音,即使敌舰侧影小不利于鱼雷攻击,也能被命中。因此,从现在起应该尽量加速这种鱼雷的研制工作。
  能否从潜艇上发射火箭来打击驱逐舰,对这种可能性我们正在考虑和继续探索。
  4。 在潜艇部队指挥机关发起的这场改进潜艇武器装备的“总攻势”中,还必须反复强调普通鱼雷的适用性问题。对此,我在1942年6月24日的报告中说:
  “经过两年半的失败、试验、挫折和改进之后,尽管我们作了不懈的努力,但鱼雷的定深和引信装置仍然没有达到1918年的水平……鱼雷的爆炸和破坏作用——指触发鱼雷——也不够理想。大量事实证明,一艘普通的货船要耗费许多鱼雷才能将其击沉……”
  实际上鱼雷的定深一直不可靠,而我们还总是用触发引信鱼雷。
  从1942年1月到6月,潜艇击沉404艘商船用了816枚鱼雷。改用非触发引信鱼雷可以保证1枚鱼雷击沉1艘船,因此这等于使潜艇能贮备双倍的鱼雷,这样将大大提高舰船的击沉数。
  所有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下面还将谈到。潜艇部队信赖他们的领导,并认为,为使潜艇能对付敌人的各种新式反潜兵器,潜艇部队指挥机关已尽了一切努力。在战争的第三年,艇员们在大西洋战役的艰苦条件下仍然精神饱满,保持了随时准备献身的军人气质。
  潜艇部队指挥机关保持了这种战斗精神。它希望通过有计划地改进潜艇武器装备,能产生有利的结果。通过雷达观察仪的使用足以证明,潜艇的作战条件有待改进。1942年潜艇击沉敌船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而本身的损失却一直没有增加。此外,前线作战潜艇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看来当前的形势还是有利的,近期内似乎大有希望。这些情况给了我信心,但总的来看,我对未来潜艇战的各种问题还是忧心忡忡。
  卡尔·邓尼茨
  十年与二十天
  王雅芬、季星明、王文昌
  超星数字图书馆
  PowerCJ
  投笔从戎
  第十六章 大西洋战役的第五阶段(1942年10月至12月) 与护航运输队作战规模的扩大和远洋作战行动
  从1942年10月起,我们在北大西洋经常保持两个潜艇群与护航运输队作战。这两个潜艇群在大西洋的东部和西部各组成一道巡逻幕,在护航运输队的“出发线”上打击护航运输队。
  东部潜艇群的任务是截击向西行驶的敌护航运输队,西部潜艇群的任务是截击向东行驶的敌护航运输队。这两个潜艇群都应在敌护航运输队到达“潜艇作战区”之前就与其保持接触,而作战区应位于敌岸基飞机所不能到达的大西洋中部的公海上。
  在潜艇部队司令的指挥所里,我们把预期的敌护航运输队的航线认真地标绘在海图上。见第125页(第10章)。在对有关预期的敌护航运输队航线和位置的各种信息进行认真的验证之后,我们才配置潜艇巡逻幕。巡逻幕基本上配置在敌护航运输队白天可能通过的海区,因为白天敌护航运输队溜过巡逻幕的危险性小一些。如果在预定的这一天直到晚上还没有发现敌护航运输队,那末巡逻幕就在当天晚上采用与估计的敌护航运输队相同的航速向护航运输队的航向前进。第二天天刚亮巡逻幕又迎着预期的敌护航运输队驶去,以便用这种办法尽量在离敌护航运输队“出发线”较近的海区截击敌护航运输队,就是说要尽量利用没有敌方空中警戒兵力的作战海区。“无线电侦收部门”在破译敌无线电密码过程中的新发现,目力观察报告,气象情况,尤其是对敌可能改变航向或采取反潜措施的“敏锐感觉”等等,经常促使潜艇部队转移作战重点,潜艇的配置也因此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由于10月初的那几天里狂风暴雨,潜艇与护航运输队的两次作战均告失败。我们迫切希望位于纽芬兰东面海区由10艘潜艇组成的艇群能够发现预期在10月11日驶向英国的SC104护航运输队。但潜艇部队指挥机关直到第二天才接到位于巡逻幕北端的一艘潜艇的无线电报告,说它在10月11日下午发现一艘小型护卫舰。由于天气干扰,在发报12小时之后才收到该无线电报。
  我认为这艘小型护卫舰一定是所预期的护航运输队中的兵力,尽管电报推迟了很长时间才收到,但我仍命令该群潜艇全速向东北方向前进。如果我的这种做法错了,用潜艇的行话说,这就叫追赶“蝴蝶”,那么敌护航运输队就很可能在这期间绕过我们向西南方向航行。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次行动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潜艇只能是浪费燃料和时间。
  有一艘潜艇在10月12日幸运地重新发现了那艘小型护卫舰。潜艇紧追不舍,这样一来,那艘小型护卫舰实际上就把潜艇引向了护航运输队。我们终于找到了敌护航运输队。
  暴风虽然减弱了,但波涛仍汹涌澎湃。这有利于潜艇发动攻击,因为敌人不易发现它。在前两个晚上,U…221号潜艇(艇长特罗耶尔海军中尉)击沉了7艘商船,其中一艘是12390吨位的“南方快车”号油船,它是为护航舰艇补给燃料的。其余的潜艇除击沉一艘商船外没有更大的战绩,这是令人遗憾的。
  所有潜艇都感到,从1942年10月14日开始,敌护航运输队周围的护航兵力有明显加强,在风平浪静的天气里无法突破敌警戒幕。
  在以后几天的作战中,狼群的时运有好有坏,战绩平平。
  10月24日,一支狼群潜伏在格陵兰东南海域。我们等待着一支西行的敌护航运输队。10月25日潜艇部队指挥机关从截获的一份英国电报中得知,敌护航运输队在10月22日位于北海峡以西500海里处,航向240度。
  10月24日,U…606号潜艇在同一方向发现了一艘桅杆冒出水平线的驱逐舰,但航向大于240度。我立即命令该潜艇群高速向西北航行,因为我再次希望所发现的驱逐舰属于期待中的护航运输队,但是护航运输队却不见了。10月26日,另一支驶往英国的HX212护航运输队却驶进了我新配置的潜艇巡逻幕。
  这表明潜艇作战的依据是多么不可靠,意外事件在这场大范围的海战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于是,我们将两翼的潜艇巡逻幕向中间的护航运输队接近。潜艇在10月29日夜晚冒着惊涛骇浪,也就是在不利于敌人发现潜艇的条件下对敌发起了攻击。它们击沉6艘商船,总吨位达51996吨,另外还击伤了1艘7350吨的商船。被击沉船只中包括16699吨位的“科斯莫斯II”号油船。
  由于指挥技术方面的原因,有必要给潜艇群起名字。到目前为止,我的参谋部除了喜欢给它们起一些传统性的名字外,还喜欢采用一些猛兽的名字。1942年10月份,大西洋的风暴特别频繁,对潜艇来说仅航海这一点就够艰苦的了。潜艇无休止的摇晃和震动对艇员造成的体力消耗,使他们渴求安静和轻松,以便头脑能恢复清醒。考虑到艇员们的这些心理状态,我参谋部的作战参谋把我们在10月份部署在纽芬兰东北和格陵兰以南海区的一个潜艇群命名为“紫罗兰”群。在充满各种艰难困苦的战斗中,甚至连这样一件有趣的小事也有益于潜艇部队领导和战斗在遥远的大西洋的潜艇部队之间的互相理解。
  10月30日,一艘在美国海域航行的潜艇发现驶往英国的SC107护航运输队正紧靠纽芬兰南岸航行。
  恰巧在这时我方又意外地截获了一份英国的密电,里面含有该护航运输队从拉斯角出发后的航向数据。
  “紫罗兰”潜艇群此时燃料不多,特别希望能尽快地投入战斗。因此,潜艇部队指挥机关把所有的情况都标在海图上。估计敌护航运输队很可能按原定航向航行。因此把“紫罗兰”潜艇群组成一个短而密的巡逻幕横拦在该护航运输队的前进方向上,巡逻幕一直延伸到纽芬兰海滩的雾区边缘。
  如果这个估计错了,那么这次行动就可能完全失败。但我相信,英国护航运输队的指挥官一定会让护航运输队穿过纽芬兰海滩的雾区,航向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我们的运气不坏,敌护航运输队果然径直驶进我潜艇巡逻幕。不久,敌护航运输队改变航向向东航行,但这时已有6艘潜艇咬住了敌护航运输队,敌人别想再溜掉。连续两个晚上,SC107护航运输队中共有15艘商船被击沉,总吨位达87818吨,我方仅损失U…520号(艇长施瓦茨科普夫海军上尉)和U…132号(艇长福格尔桑海军上尉)2艘潜艇,这个战果令人欣慰。根据英国的报告,这2艘潜艇是被护航运输队的护航飞机炸沉的。当时我们认为,U…132号潜艇是在夜间攻击一艘军火船时因引起的爆炸而祸及自身的。
  当“紫罗兰”群在寒冷而多雾的纽芬兰海滩地区取得大捷的同时,配置成宽侦察幕向弗里敦海区挺进的“战斧”潜艇群在加那利群岛以西海区发现了从南驶往英国的SL125护航运输队。经过连续几天反复顽强的攻击,潜艇击沉了13艘商船,总吨位达85686吨。但是在取得这个胜利的同时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损失。罗斯基尔海军上校对此评论如下:
  “这支护航运输队所遭到的不幸,从另一方面来说却给同盟国的作战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在潜艇袭击SL125护航运输队时,第一批开往北非的军火船队此时正通过邻近的海域。假如敌人不忙于袭击SL125护航运输队的话,就会察觉运兵船和补给船的大规模行动,并向它们发起攻击,或者发现其企图和目的地,这样一来,登陆部队极为重要的突然性就会完全丧失。”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2卷,第213页。
  同盟国在北非的登陆对于轴心国来说真是犹如晴天霹雳,这次登陆的背景是什么,它怎么会达成对轴心国的突然性的?
  在美国参战之前,英美共同会谈中就作出了规定,一旦美国参战,战争的重点也应放在欧洲。见第183页(第12章)。1941年12月同盟国再次强调,主要目标是德国和意大利,其次才是共同对付日本。因此,必须在美国登陆部队的援助下,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一开始,按美国的计划准备由英国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但经过周密的研究后发现,在1944年之前是不可能采取这个行动的。但同盟国认为有必要在1942年就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担心俄国人单枪匹马是无法长期抵抗德国进攻的。很久以来斯大林一直在责备他的盎格鲁撒克逊盟国,因为盟国再三推迟为减轻红军的负担而应诺的入侵欧洲的行动。1942年7月,同盟国决定在北非登陆。他们认为,北非很快就会被他们控制,这样就能消除德、意对近东的压力,而且也能确保地中海地区的安全,西班牙和法属殖民帝国也会因此在将来保持中立。只有先占领北非,才能进一步看清进攻欧洲的战略目标。
  同盟国对在北非登陆的计划严加保密,并巧妙地作了各种伪装。
  在美国参战后,德国的领导人是如何看待第二战场问题的呢?对这个问题他们考虑了很久。德国虽然在挪威和法国沿海岸构筑了防御工事并增加驻军,以消除轴心国在战区西侧的威胁,但是德国领导人对美国可能在西班牙登陆仍感到十分担忧。另外美国也有可能通过在达喀尔的登陆来占领西非。
  敌人为了制造假象而散布的种种消息使我方对上述各种推测更加深信不疑。而对敌人为在北非登陆而进行的大量准备工作,如集结大量舰船,装运部队和物资等,德国领导人却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情报和谍报系统完全失灵,就象它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给德国潜艇部队指挥机关提供过一个有用的情报一样。原因是德国的政治领导没有估计到与英国的一场战争,更谈不上考虑一场对美战争。因此,面对这两个海上强国,德国的情报工作在和平时期没有及时地得到发展。
  战争中德国海战指挥部对整个战略形势作了非常深入细致的分析。1942年10月20日(北非登陆前几个星期),根据对形势的观察,他们觉得敌人很可能登陆。他们认为同盟国还不具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军事能力。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研究了同盟国可能对法属西、北非地区采取行动的问题。从1942年10月初以来,在直布罗陀海峡,英国海军部队和商船不断增加。海战指挥部认为,这是为驶往马耳他的一支护航运输队而准备的兵力。根据对敌人现有措施的分析,看来敌人在北非登陆的准备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