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十年与二十天 >

第30部分

十年与二十天-第30部分

小说: 十年与二十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区的敌情了如指掌。建议被采纳了。但是潜艇在北冰洋的收效甚微。这是预料中的事情,因为在这一北方海区,这几个月正是能见度较好的时期,从4月份起夜晚就越来越短。然而此时在美国海域的潜艇却收获甚大,因此,我再次反对毫无目的地把潜艇派遣到挪威海区。
  1942年5月3日我提出如下建议:海战指挥部战争日志,1942年CIV部分,第133页。
  “潜艇部队司令认为,在挪威海区击沉敌商船和破坏海上补给线对陆上战争固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用较多的潜艇去打击在挪威海航行的护航运输队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合理:
  “1。 在该海区击沉敌商船及由此而产生的军事影响较大,潜艇在这里所取得的战果与在大西洋所取得的战果及其对整个战争的作用相比不相上下。
  “2。 能达到军事上的防御目的或至少能卓有成效地抗击敌人的一次入侵行动。
  “对第一个问题,潜艇部队司令的看法是:北方海区夏夜如同白昼,潜艇的作战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大西洋对付护航运输队的卓有成效的夜间攻击战术在此并不适用。由于敌岸基飞机和舰载机的作用,就是气象良好时潜艇进行水下攻击的效果也很差,因为前进的速度太慢。在天气不好风浪很大时潜艇根本没有攻击的可能性。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到,英国倒有可能乘天气恶劣之机让护航运输队出动,这似乎已有先例。在持续时间较长的白昼,要与敌保持接触或者要摆脱敌人的跟踪,都是相当困难的。总而言之,成功的希望是渺小的,这一点已从被袭击的护航运输队得到证实。到目前为止,在挪威海使用的潜艇通常是16…20艘,它们击沉敌商船数分别为:3月份14400总吨位,4月份26000总吨位。如果把同样数量的潜艇投入到大西洋,假设潜艇在港口和船厂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48%,以目前每艘出航潜艇每月12000总吨位的击沉数计算,那么在大西洋3月份可击沉商船96000总吨位,4月份可击沉120000总吨位。
  “对第二个问题,潜艇部队司令的看法一直是,就潜艇的作战方式而论,潜艇并不适宜打击机动性强、速度快的海上兵力和运输编队。对于抗击首次登陆和对付重型护航舰艇来说,它总是姗姗来迟。不过在敌人首次登陆后,潜艇在打击敌人对固定卸载场进行补给的运输船队方面却可能是大有作为的。为能执行这项任务,必须及时提供潜艇,特别是以后在潜艇又开始从本土源源不断开往前钱的时候。另外还必须考虑到,由于北方海区防卫条件较差,潜艇所面临的损失和损害要比大西洋大得多。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必须不断把潜艇派往那里。由于挪威和本土地区的维修能力差,在港潜艇和在航潜艇的比例也不尽合理。在北方海区使用20艘潜艇就意味着大大减少了用于大西洋进行经济战的潜艇。
  “总而言之,潜艇部队司令认为,把潜艇调到北方海区作战是无利可图的。即便在敌人实施登陆行动的情况下,潜艇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也不是在自己的海岸之下去抗击敌人的登陆,而是通过击沉敌舰船来粉碎敌人正在实施的登陆行动。”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始终认为,在美国海区极其有利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当时把全部潜艇都投入经济战中,那将会为整个战争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1942年我们在对付英国这一主要敌人的攻势作战中只有一种十分有效的武器,那就是潜艇,1942年尽管潜艇数量很少,也只得将它用于攻势作战。
  敌人对我在挪威海区使用潜艇是如何评价的呢?对此,罗斯基尔海军上校写道:
  “由于希特勒的‘直观判断’,现在使我们在大西洋的压力得到减轻,这使我们感到高兴……
  “……1月25日邓尼茨接到了完全出乎意料的命令,要他派遣8艘潜艇到冰岛、法罗群岛和苏格兰之间的海域去,以防止挪威可能遭到即将来临的入侵。德国最后确定的防御计划规定,为执行这一任务至少需要20艘中型潜艇。尽管邓尼茨本人激烈地反对调动他的潜艇,但看来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并没有作认真的努力,以充分的证据来反对希特勒关于敌人可能要在挪威登陆的错误判断。邓尼茨不止一次地指出,这样做会给大西洋战场带来不良后果。正当他们在美国沿海的攻势大有成功希望的时候,这种做法势必不可避免地减弱那里的攻势力量。”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2卷,第100…101页。
  罗斯基尔海军上校继续写道:
  “1942年4月丘吉尔先生通知英国武装部队参谋部,要他们考查一下在挪威登陆的可能性,以减轻敌人对我方在挪威海航行的运输队的压力。这样做也许是有利的。然而,他的建议却从未正式列入计划,因为他的这一建议与盟军首先对北非发动进攻的战略计划是背道而驰的。”
  事实证明,对丘吉尔来说,他至少考虑过在挪威北部登陆的问题,尽管这种想法在1942年4月才有。虽然如此,罗斯基尔海军上校在回顾1942年上半年的大西洋战役时得出结论说:
  “今天看来,这一年最初几个月中所投入的潜艇数量之少乃是大西洋战役的关键因素,这与盲目地调走潜艇有关。”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2卷,第104页。
  关于1942年的头几个月从经济战中调走潜艇所产生的影响问题,将在以后研究击沉敌舰船数与敌舰船建造数的比例时再谈。
  继1942年1月首次“击鼓”战之后,美国海域的潜艇战情况又怎样呢?
  如前所述,第二批5艘大型潜艇在1月初已由潜艇部队指挥机关派往加勒比海。它们应该出其不意迅速在那里出现。1艘潜艇配置在阿鲁巴岛前方海域,1艘潜艇配置在库腊索岛前方海域,另1艘在巴拉那瓜半岛的西北岸近海,以打击大量来往的油船。另外2艘潜艇的攻击区域在特立尼达附近的航运汇集点。我还下令尽可能在夜间用火炮袭击阿鲁巴和库腊索岛海岸附近的油库。按一般经验,这种夜间的对岸射击效果往往不好。为了使夜间射击不影响执行击沉敌舰船这一主要任务的突然性,避免打草惊蛇,我命令必须等攻击命令下达后并已击沉了敌商船之后,潜艇才能用火炮射击岸上目标。为了确定总攻击的时间,我命令它们在通过西经40度线时必须报告,这样就可以算出它们到达作战区的时间。最有利于潜艇直接在敌港口和近岸海域按预定计划实施作战的时间是1942年2月中旬的朔月期间。因此,我规定2月16日为潜艇的总攻击时间。
  潜艇部队遇到了很多油船,攻击立即奏效。U…156号潜艇(艇长哈滕施泰因海军上尉)在击沉2艘油船后准备射击阿鲁巴岛岸上油库。但当该艇在夜间对敌港口前沿袭击时,由于操作上的错误,炮弹在炮管中爆炸,只好停止射击。根据海军总司令的命令,以后几夜也应反复对岸射击,然而这已无可能;因为这期间岸上已实行灯火管制,测定方位十分困难。一艘准备对阿鲁巴岛进行第二次袭击的潜艇因与敌巡逻艇遭遇,被迫离开敌港前方海域,放弃对油库的袭击。
  在该海区航行的商船对商船被袭击一事反应很迅速,似乎要比在美国东部沿海遭受“击鼓”战袭击时的反应更快。他们时而中断航行,时而改变航线,空中警戒也有明显加强。但是因潜艇大多数是在夜间行动,而敌商船通信使用的又是明码电报,即使使用密码,在几天后也能被我破译通知潜艇,因此,敌方的上述措施对潜艇的击沉率并无多大影响。此外,潜艇部队又接到了潜艇部队指挥机关下达的“自由机动”的指示,这样在敌改变航线后潜艇就不必局限在无猎物的原海区活动。于是U…129号潜艇(艇长克劳森海军上尉)满怀信心地向圭亚那沿岸前进。U…161号潜艇(艇长阿希里斯海军上尉)勇敢地闯进特立尼达岛的西班牙港和圣·卢西亚岛的卡斯特里斯港,并在那里击沉了一些锚泊中的商船。3月初第六艘潜艇U…126号到达战区。我命令这艘艇在向风海峡和老巴哈马海峡之间的海区活动。14天内鲍尔海军上尉的潜艇共击沉9艘商船,后因鱼雷耗尽便与其它5艘艇同时返航。
  这样,潜艇在美国海区的第二次攻击也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不过对岸射击的战果并不理想。
  2月初,潜艇部队指挥机关得知在非洲西海岸的弗里敦、塞拉勒窝内又有英国大规模的南北航行的船队出现。这些商船来自远东和印度,绕过好望角驶往英国,或者从英国返回印度和亚洲。海上运输在这些海区重新繁忙起来是我意料之中的事。1941年10月我们发现,那里的商船寥寥无几,原因是英国人已把航运的重点向西转移到泛美安全区域,当时希特勒考虑到美国的中立态度,禁止潜艇公开在该海区作战。但在美国与我国交战后,我潜艇恰好在美国安全区域活动,于是英国以前把航运重点移到该海区的理由已不复存在,反之,从现在起将航运再次东移到以前的较短的邻近弗里敦的航线上倒是很理智的。当前我们虽然在美国沿海取得了巨大战果,但我还想抽调一批潜艇到大西洋东部海域再来一次突袭,理由是,美国海军到目前为止尚无能力阻挡德国潜艇在其海区取得巨大战果。这种损失继续下去将使他们无法承受,因此美国很可能会一反以前战争的常态而求助于英国的反潜兵力。英国由于把兵力分给美国,那么它在东大西洋安全区的防御兵力也许会减弱。考虑到敌人对我在美国海区作战可能作出的这些反应,我决定在2月中旬派2艘潜艇去袭击弗里敦海区的航线。这2艘潜艇于3月初到达那里,它们发现弗里敦以南和西南海域成群结队的商船来往频繁。它们共击沉11艘商船。这种声东击西的战术还是有成效的。我潜艇突然成功地出现在该海区,可以阻止英国把大量的反潜兵力调给美国海军使用,这样就有助于使我方在美国海区较长时间地处于有利态势。今天我们才知道,自我们在1942年1月出现在美国沿海以来,英美两国关于英国海上兵力转交给美国用于反潜一事经过了“长时间的商讨”,直到4月中旬英国才将2支护航编队交给美国使用。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2卷,第97页。
  但是,在美国海区很有收获,所以它仍然是我们的主要战场。在该海区进行的为期2个月的海战已经过去了。美国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使其防御力量强大起来并取得一定的经验以阻止我潜艇取得这样巨大的战果,对此我们无法预计。从1942年3月中旬至4月底我方只有6…8艘潜艇同时参加这场卓有成效的战斗。这是2月中旬把潜艇调到挪威海所造成的后果。
  潜艇部队指挥机关决定把少量的准备到大西洋作战的潜艇派往直接靠近美国东岸的海区。只要还有可能,潜艇就应利用这航运最密集的海区打击敌人。这些潜艇紧靠海岸从纽约向南活动。它们很快就掌握了夜间商船航行的时间间隔。事实证明哈特腊斯角这一海区对潜艇作战最为有利。商船为了避免潜艇的袭击尽量沿着近岸的浅水航行。尽管如此,潜艇依然对它们进行了攻击。当时潜艇作战的海区水深只有8…10米,在这个深度潜艇一旦遇到敌反潜舰艇或飞机简直无法下潜。即使这样,U…123号潜艇(艇长哈尔德根海军上尉)在萨凡纳东北的浅水区仍击沉了多艘油船。所有参战的潜艇都取得了累累战果。U…123号潜艇击沉11艘商船,U…124号潜艇击沉9艘商船,U…552号潜艇(艇长托普海军上尉)、U…203号潜艇(艇长米策尔堡海军上尉)和U…160号潜艇(艇长拉森上尉)各击沉5…6艘商船。这些艇长善于迅速判断战术形势,为了充分利用有利战机敢于承担风险。于是一批新的潜艇艇长又成长起来了。
  除了美国近海这一商船航运的主要海区外,一个偶然的机会潜艇又发现了哈特腊斯角东南方的另一个航运汇集点。U…105号潜艇(艇长舍韦)在横渡大西洋时,因天气特别恶劣在航行中遇到了不少意外情况,他认为要到达预定的哈特腊斯角作战区,恐怕燃料不够。于是他决定在哈特腊斯角以东300海里处停下来,并发现这里是北方、东南方和西北方航运的汇集点。这个海区对潜艇实施袭击战极其有利,直到1942年4月底潜艇仍一直在该海区活动,尤其是在望月期间;但是在这种条件下潜艇要直接在美国沿岸海区作战是不行的。
  到4月底,各种迹象表明美国对近海商船航行的控制和采取的反潜措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通过哈特腊斯角的商船只在白天以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距离航行,单独航行的商船少了。通常是多艘商船“结群”航行。因此,在一群商船驶过后,海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